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志胜  刘令初  何涛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94-194,197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经血与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双重性,并就双重传播途径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对某戒毒所603个戒毒者,在质量控制下进行个案调查和HIV等检测。结果:吸毒人员29.19%患过性病,性病现患率为7.1%,存在着利于艾滋病性传播的10个高危因素;吸毒人员中共用静脉嗜毒者HIV感染率(1.3%)与吸毒人员中的性乱者HIV感染率(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结论:吸毒人群具有经血与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双重性,性高危因素促进我国艾滋病从经血传播为主向性传播为主转移,提出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ABC”性教育活动”、强制戒毒所内部管理、有效安全套的使用、性病规范防制应采取的新的预防控制举措。  相似文献   

2.
左群  单广良  刘民  张孔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160-1161,1163
[目的]了解深圳嫖娼人群参与商业性服务的原因及安全套使用行为和动机,为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个人深入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深圳收容教育所抽取47名嫖娼男性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主要与朋友唆使、饮酒、社会/商业活动中的潜规则、卖淫行为蔓延等因素有关。调查对象均知晓发生商业性行为存在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高危险性,但有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对于自身商业性行为的危险性评估却较低。对于性病/艾滋病临床特征及其预防知识尚缺乏深入了解,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对安全套阻止性病/艾滋病的有效性也认识不够。超过40%的调查对象报告在商业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自身低危险性评估、缺乏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以及安全套的不舒适是影响他们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艾滋病知识普及,提高目标人群的危险性意识,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以及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占42%,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和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我们于2007年对本区的社区吸毒人群开展了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某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性传播疾病流行现状、安全套使用及艾滋病知晓率等情况,评价该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性病(AIDS/STD)的传播风险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防治该区AIDS/STD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卢湾区4家大型娱乐场所和18家小场所共124名女性服务人员进行安全套使用及AIDS/STD知识等问卷调查,并采集其血、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中性传播疾病检出率11.3%,HIV阳性率0.8%,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40.9%,女性服务人员中从事性服务工作超过3个月的占78.4%,吸毒女性服务人员罹患性传播疾病比例远高于不吸毒女性服务人员,比数比(OR)值为22.9。[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处于性活跃期,从事性服务时间长,性行为频次高,有吸毒现象,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安全套使用率低,是AIDS/STD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有很大的传播风险。需要在该人群中加大AIDS/STD防治知识及禁毒宣传,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以降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暗娼人群生存状况的定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暗娼人群的生存状况,为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逐步深入的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四川和云南省的6个地区分别抽取90名和91名暗娼进行小组访谈,抽取135和156名暗娼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暗娼年龄多在18~30岁之间,以初中化为主,多数未婚,来自外地;暗娼人群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最关心和最常谈论的话题是如何挣钱,如何穿着打扮及玩耍等;暗娼之间很少有交流待客经验和交流使用安全套经验及防病知识的情况;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阴道交,很少有人每次性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暗娼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方法还存在错误认识;暗娼中存在吸毒行为,其中多数(4/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结论 在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把化较低的外来打工妹和无业闲杂人员作为干预重点;在向暗娼人群灌输正确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同时,应纠正她们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理论和网络分析技术为分析艾滋病传播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收集整个网络内成员的信息.进行性病传播的动力学研究、性病/艾滋病暴发流行的评价以及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与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议在性网络对艾滋病传播的影响、应用性网络进行艾滋病的干预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远洋劳务船员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他们以其流动性大,高危性行为相对频繁而成为导致艾滋病、性病传入我国的高危人群,也是造成艾滋病、性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移的桥梁人群。提高远洋劳务船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改变他们的高危性行为,是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8.
到目前为止在20多种性病中,艾滋病是最严重的一种了,因为许多性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艾滋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只能控制,而且最终都将死于艾滋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艾滋病除了通过性传播之外,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献血法,艾滋病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另外就是吸毒,现在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美沙酮替代疗法,虽然是非常艰巨的工作,但通过努力,也可以降低因吸毒感染的人数。而偏偏性传播这条途径是防艾工作中非常难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性病、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艾滋病(AIDS)和艾滋病病毒(HIV)巳对现代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国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可能已超过100万,云南、湖北等7个省份出现艾滋病的局部流行,正处于由"低流行"向"大流行",由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如果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 000万.出租车司机是性病、艾滋病传播中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文化层次较低,流动性大,工作相对特殊,业余生活馈乏,故在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此次对武汉市出租车司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了解武汉市出租车司机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态度以及这一人群的性行为状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1].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它是第四位杀手[1].我国的艾滋病已进入广泛流行和快速增长期,而性病患者又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性病可能促进HIV的传播.目前,艾滋病尚无特效的疫苗和药物可防治[2],故做好社区一般人群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及社区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我们于2001年10月对不同社区的一般人群进行一次艾滋病/性病(AIDS/STD)的问卷调查工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5.
The basic general methodological assessments of public health quality are considered. An analogy is drawn with quality assessment in industry,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aspect and multi-parameter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quality are substantiated. A term of "qualimetry " of public health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