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血液粘度综合微机检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参数,能综合分析处理17种相关参数,对心脑血管、冠心病、肿瘤、中风等疾病做出临床诊断提示,经实际使用,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血液粘度综合微机检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参数,综合分析处理17种相关参数,对心脑血管、冠心病、肿瘤、中风等疾病做出临床诊断提示,经实际使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虹  韦哲 《医疗装备》1998,11(6):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血液粘度快速微机检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参数,综合分析处理17种相关参数,对心脑血管,冠心病,肿瘤,中风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冻损伤后大鼠血液流变性质改变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血液粘度法,对不同程度冷冻损伤后大鼠血液流变性质的改变进行了评价。将大鼠双后足造成轻、中、重度冻伤,分别在冻后4、8和24h由心腔穿刺取血,测定血浆粘度、RBC比积及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根据公式计算出RBC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和硬度。结果表明,冻伤后各项流变学参数均发生明显改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这些参数异常改变的程度与冷冻损伤程度基本一致,组间差别显著。表明血液粘度法能较确切地反映冻伤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23例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治疗前后血液粘度的变化,同时检测2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肥胖组儿童的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红细胞变形指数(TK)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变形性下降。治疗3~6个月后,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等均恢复正常。提示早期治疗肥胖、降血脂对于降低血液粘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它们的关系及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高切粘度(200s^-1)、血浆粘度(1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IR)和红细胞比容(HC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管处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状态与其血液流变性互为因果是尿毒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微循环参数,采用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对30例APS患者及30例健康妇女进行监测,发现APS组的外周阻力,血液粘度、血流半更新时间,平均滞留时间4例参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抗心磷脂抗体的存在与微循环血流运行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邱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0-338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用普利生LYB-N6A型全自动血粘度仪和无创伤心血管参数测量仪对1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3组间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量(SV)、心搏指数(SI)及血管顺应性(A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高血压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量、心搏指数及血管顺应性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监测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多项指标,有助于预测妊娠高血征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献血热线     
《健康必读》2009,(10):14-14
1 血液粘度高能献血吗? 能否献血与血粘度高低无关。血液粘度是决定血液在人体内流动速度的重要因素。一旦血液粘度升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大量脂质、脱落的细胞等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上,血中纤维蛋白、血小板等趁机在异物上聚集,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形成血栓,从而更加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由此可引起一系列与供血不足相关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使用XG-Ⅱ型血液循环功能测试仪对221名正常学龄儿童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进行了检测,表明儿童的总血容量、左心有效泵力、每搏心搏出量、身发心输出量及心搏指数均低于成人组。而总周血管阻力则明显高于成人组。心脏指数略低于成人,但仍在正常范围,全血粘度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各年龄组与在人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膳食纤维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纳入15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78例膳食纤维组和73例正常饮食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血脂指标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膳食纤维治疗后餐后30min血糖、餐后60min血糖、餐后120min血糖和餐后180min血糖、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正常饮食组显著降低(t值分别2.236、3.324、2.127、2.163、2.325、3.216,均P<0.05).膳食纤维组患者治疗后比正常饮食组患者的200S-1、30S-1、5S-1和1S-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显著降低(t值为2.329~8.235,均P<0.05).结论 膳食纤维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机制可能是由于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盆炎消灌肠液对家兔微循环障碍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盆炎消灌肠液低剂量组(5.0 g/kg)、盆炎消灌肠液高剂量组(10.0 g/kg)和盐酸川芎嗪组,每组6只。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建立家兔微循环障碍模型。应用FASCO-300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文氏管法检测红细胞压积,Wintrobe管法检测血沉,并计算其他各项血流变指标。结果:盆炎消灌肠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川芎嗪组均能明显对抗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压积,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盆炎消灌肠液低剂量组与川芎嗪组相比,红细胞变形指数改善效果更显著(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消灌肠液能明显改善家兔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子痫前期孕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红  宋文全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19-482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该院治疗的58例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产妇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多项指数及血沉、血沉方程K值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变形、电泳、刚性指数及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与轻重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对42例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和50例合并HHe的脑梗死患者(HHe组)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血液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系数)进行测定,并对照比较。结果HHe组患者血液黏度、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系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e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脑梗死的病理机制之一,HHe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造成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剑波  黄强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124-1125
目的通过分析与科学研究,在不同的麻醉方法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研究通过麻醉前后不同麻醉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血液流变的变化。在80例患者中,有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糖尿病全身麻醉组,非糖尿病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和非糖尿病全身麻醉组。结果经过麻醉以后,糖尿病患者通过硬膜外阻滞组麻醉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低切和高切还原粘度较麻醉前降低;全身麻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的全血高切粘度比全身麻醉组低。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滞性降低,有益于患者脏器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59例正常妊娠和183例HDCP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胎儿宫内发育的影响。结果:①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各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子痫前期组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或P<0.05);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血浆黏度、血红蛋白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合并FGR的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较无FGR的子痫前期患者显著增高(P<0.05或P<0.01),其余血液流变学参数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增高,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可能影响胎儿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8(IL-1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及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本院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103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VEGF、IL-18、MCP-1水平,ZL9000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差异,分析VEGF、IL-18、MCP-1水平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EGF、IL-18、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等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均与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VEGF水平与血浆黏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升高,且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