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大豆异黄酮摄入对骨丢失影响。方法搜索MEDLINE、中国期刊网等中外数据库,收集了考察大豆异黄酮摄入与尿脱氧吡啶酚(Dpyr)、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脊椎骨骨密度(SBMD)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研究,978个研究对象。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尿Dpyr的浓度显著降低,其效应值为-2.08nmol/mmol(95%CI:-3.82~0.34);血清BAP的浓度显著升高了1.48μg/L(95%CI:0.22,2.75),大豆异黄酮摄入组SBMD显著增加了20.6mg/cm2(95%CI:4.5~36.6)。当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大于90mg/d或持续时间6个月时,对SBMD的影响效应值分别为28.5mg/cm2(95%CI:8.4~48.6)和27mg/cm2(95%CI:8.3~45.8)。结论大豆异黄酮干预能显著地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从而改善骨质量,防止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Huang Z  Dong J  Zeng J  Li W  Yang X  Gong J 《卫生研究》2011,40(3):280-282
目的观察血脂正常的不同ER基因型的绝经妇女补充钙和大豆异黄酮片剂(不含蛋白)一年后血脂的变化。方法从武汉郊区绝经妇女中筛选60名血脂正常但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绝经妇女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并确定其ER-β基因型别。一组给予液体钙440mg/d,VD 100IU/d;另一组给予液体钙440mg/d,VD 100IU/d和大豆异黄酮片剂100mg/d(不含蛋白),随访一年。测定每位受试对象各血脂成分,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结果补钙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的血总胆固醇均显著降低(P<0.05)。在Rr/rr基因型绝经妇女中,补钙组TG平均增加了0.2mmol/L,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平均降低了0.44m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足量的钙和适量的大豆异黄酮摄入不仅有益于绝经妇女的骨骼代谢,还有益于血脂代谢,且随ER-β基因酶切型别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对绝经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及与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91名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α的PvuII和XbaI酶切位点多态性,从497名PvuII-XbaI单倍体确定者中随机抽取93人测定BMD,将T<-1.5者纳为干预对象(共60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机对照干预实验。将干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补钙+VD组和补钙+VD+大豆异黄酮组。给予的剂量分别为:钙440mg/d;VD100IU/d;大豆异黄酮100mg/d,干预期为12mon。测定基线和终期的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干预12个月后,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机体的雌激素水平均未见显著性的改变,而25-OH-D均水平升高(P=0.09),但两组间的变化率无显著性的差异;血清钙磷及反映骨形成的指标未见显著性改变。补钙组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较基线升高[变化率:23.4%(-22.9%~49.1%)],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则较基线降低[变化率:-4.2%(-26.0%~17.6%)],两组的变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吡啶交联物(Pyd)和I型胶原N末端肽(NTx)则未见显著性改变。补钙组,non-Px基因型较Px基因型更容易出现Pyd升高,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降低。钙+大豆异黄酮的干预效果在两种基因型间没有差异.结论补充大豆异黄酮并不影响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反应骨吸收的生化指标Tracp-5b对大豆异黄酮的作用较敏感。单纯补钙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受Px单倍体基因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脂正常的不同ER基因型的绝经妇女补充钙和大豆异黄酮片剂(不含蛋白)一年后血脂的变化.方法 从武汉郊区绝经妇女中筛选60名血脂正常但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绝经妇女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并确定其ER-B基因型别.一组给予液体钙440mg/d,V<,D> 100IU/d;另一组给予液体钙440mg/d,V<,D> 100IU/d和大豆异黄酮片剂100mg/d(不含蛋白),随访一年.测定每位受试对象各血脂成分,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结果 补钙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的血总胆固醇均显著降低(P<0.05).在Rr/rr基因型绝经妇女中.补钙组TG平均增加了0.2mmol/L,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平均降低了0.44m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足量的钙和适量的大豆异黄酮摄入不仅有益于绝经妇女的骨骼代谢,还有益于血脂代谢,且随ER-β基因酶切型别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干预对妇女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大豆异黄酮干预对妇女骨密度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合并效应。方法以"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大豆"、"金雀素黄酮"和"骨"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至2007年10月Medline、Pubmed及CNKI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文献。纳入文献限定于在成年妇女中进行大豆异黄酮随机对照试验,且有干预前后骨密度值或改变值及其标准差或可信区间者。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含1304名妇女,约91%为停经女性。结果发现,平均每天补充73mg异黄酮者的腰椎和总股骨骨密度的年均变化值(95%CI)比对照人群分别增加了18.3(6.0~30.6)和3.3(0.5~6.1)mg/cm2,相当于对应部位骨密度值的2.0%和0.4%;但对股骨颈骨密度无显著效应。亚组分析显示,该效应在干预剂量≥80mg/d者略好于小于80mg/d者;干预时间<1年者略好于≥1年者;剔出非绝经对象可轻微增加合并效应。结论大豆异黄酮干预可有效改善妇女腰椎及总股骨骨密度。  相似文献   

6.
钟晓  张彩霞 《卫生研究》2012,41(4):670-676
目的探讨大豆食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检索1991年到2011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大豆食品摄入与乳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报告合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28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其中有23个病例对照研究,5个队列研究。总体分析,大豆食品摄入对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合并OR=0.86,95%CI 0.78~0.94),但按设计类型分层后,只有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大豆食品对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合并OR=0.86,95%CI 0.77~0.95)。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中开展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亚洲地区人群中,合并OR=0.76(95%CI 0.67~0.87),而欧美地区人群的研究合并OR=1.01(95%CI 0.93~1.09)。对在亚洲地区人群中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大豆食品摄入对乳腺癌均具有保护作用,合并OR分别为0.76(95%CI 0.65~0.89)和0.81(95%CI 0.70~0.92)。但在欧美地区人群中开展的两类研究均未发现大豆食品摄入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根据绝经前后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绝经后女性中大豆食品摄入对乳腺癌起保护作用。结论根据亚洲地区人群中开展的研究,尤其是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合并分析,提示大豆食品摄入对亚洲地区女性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拟开展谷物β-葡聚糖摄入和血清脂质关系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和万方等7个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做合并分析。结果 最终32篇研究共计1948名研究对象被纳入到此次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此次分析存在较为显著的异质性,但总体结果依然显示谷物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WMD=-0.28 mmol/L, 95%CI:-0.33,-0.23)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WMD=-0.26 mmol/L, 95%CI:-0.31,-0.21),且两者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对血清甘油三酯(WMD=-0.08 mmol/L, 95%CI:-0.16,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01 mmol/L, 95%CI:-0.02,0.04)无显著影响。结论 本次Meta分析再次证实了谷物β-葡聚糖对血清脂质谱的改善作用,且改善效果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营养学报,2023,45(3):218-231]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减缓绝经后妇女骨丢失的临床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确定大豆异黄酮减缓绝经后雌激素缺失状态下骨丢失的生理效应及其有效剂量。方法:以骨量正常或低减的绝经后妇女87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单盲分为大豆异黄酮84 mg/d和126 mg/d两个剂量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另以绝经后妇女10人给予7-炔诺酮2.5 mg/d作为阳性对照组,追踪24 w,测定腰椎、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试验前后的骨密度值。结果:试验后安慰剂对照组腰椎骨密度较试验前显著下降(P<0.05), 大豆异黄酮两组及雌激素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试验前后无显著变化 (P>0.05);协方差分析表明,试验后大豆异黄酮126 mg/d组、和雌激素对照组腰椎部位骨密度均值及其变化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各部位的骨密度变化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84~126 mg/d可减缓绝经后妇女骨的丢失,维持骨密度的相对稳定,其显效剂量是126 mg/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1年后骨密度(BMD)的改变及与雌激素受体(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91名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α的PvuⅡ和Xb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从497名Pvu Ⅱ-Xba Ⅰ单倍体确定者中抽取93名进行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干预实验.根据基线时BMD测定结果,将T<-1.5者纳入干预组(共52名),其余的作为观察组(共29名).将干预组对象随机分为2组:补钙+维生素D(VD)组和补钙+VD+大豆异黄酮组.给予的剂量分别为:钙440 mg/d;VD 100 IU/d;大豆异黄酮100 mg/d,正常观察组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EA)测量测定基线和终期腰椎及髋部的BMD.结果 试验结束后,观察组的绝经后妇女,全身、腰椎及股骨颈的BMD较基线时降低,变化率分别为-1.88%,-3.31%,-3.09%.ER-α的Px基因型全身BMD较基线时性降低2.44%,而non-Px基因型则无显著性改变.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全身及股骨颈的BMD都较基线时降低,但组间的变化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腰椎、大转子的BMD较基线未有显著性的改变,甚至有略微升高.补钙和补大豆异黄酮对BMD的影响与ER-α的基因型无关.结论 妇女绝经后骨量开始丢失,丢失速率似乎与ER基因Px单倍型有相关性.已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补钙1年能降低骨量的丢失速率,但补充大豆异黄酮1年尚未观察到对BMD保护的作用.补钙及大豆异黄酮对BMD的干预效果与ER-α基因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广州市中老年人大豆异黄酮摄入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用食物频数问卷分析395名40~65岁广州市居民每日大豆异黄酮及其他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量,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结果 134名男性和261名女性的大豆异黄酮摄入分别为11.95(0~61.96)mg/d和14.90(0~82.52)mg/d.按照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将研究对象等分为低、中、高三组,在校正了总能量摄入和脂肪供能比后,三组间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8),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趋势分析P值分别为<0.001、0.012);高摄入组与低摄入组相比,TC、LDL-C分别下降7.06%、10.13%.在进一步校正年龄、BMI和腰臀比后,上述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 膳食大豆异黄酮摄入与血浆TC、LDL-C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