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2014-2017年连续四年对广州市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和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资料。  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2 419例MSM,HIV确证阳性200例,感染率为8.27%。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广州市和月经济收入>0.5万元为参照,非广州市(OR=1.712,95% CI:1.176~2.492,P=0.005)和月经济收入≤ 0.5万元(OR=1.998,95% CI:1.409~2.833,P < 0.001)与MSM感染HIV存在关联。MSM被诊断为梅毒(OR=2.461,95% CI:1.375~4.405,P=0.002)和没检测梅毒(OR=2.333,95% CI:1.635~3.331,P < 0.001)、肛交角色为被动(OR=2.015,95% CI:1.244~3.267,P=0.004)和主动被动均有(OR=2.115,95% CI:1.374~3.251,P=0.001)、肛交时非每次使用安全套(OR=1.955,95% CI:1.374~2.781,P < 0.001)、肛交对象非固定(OR=2.150,95% CI:1.463~3.160,P < 0.001)是MSM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广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和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亟需在MSM人群中扩大HIV检测范围和倡导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天津市郊县居民风险态度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探寻健康教育改善路径。  方法  问卷调查宁河县和静海县6个村的1 031名16~60岁成人,采用Pearson χ2检验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风险态度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影响。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其他变量进行控制后,调查对象的风险态度对其乙肝疫苗接种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小(OR=0.94,95%CI:0.93~0.96,P<0.001)、未婚(OR=8.24,95%CI:2.89~23.60,P<0.001)、自感健康较差(OR=1.78,95%CI:1.53~3.49,P=0.008)、正式工作者(OR=7.18,95%CI:2.29~22.54,P=0.001)、有医保(OR=8.46,95%CI:2.31~30.86,P=0.001)、风险规避(OR=1.65,95%CI:1.06~2.57,P=0.026)和风险中立者(OR=1.50,95%CI:1.03~2.17,P=0.032)更易选择接种乙肝疫苗。  结论  针对风险规避者和风险中立者,加强对乙肝疾病特征和疾病经济负担方面的健康教育,针对风险寻求者,可从乙肝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等方面加强,使其对感染乙肝的概率有更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在就业中的歧视情况调查,了解其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7省(区)对2432例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就业歧视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2.1%的调查对象报告既往遭受过就业歧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χ2=24.922,P<0.001)、年龄小(χ2=141.829,P<0.001)、文化程度高(χ2=93.516,P<0.001)、未婚(χ2=114.193,P<0.001)、学生(χ2=112.897,P<0.001)、吸毒和男男感染(χ2=73.182,P<0.001)、检出时间早(χ2=42.749,P<0.001)等因素易导致就业歧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者(OR=1.204, 95%CI:1.079~1.343), 未婚者(OR=1.506, 95%CI: 1.197~1.896), 待业/失业者(OR=2.187,95%CI:1.577~3.032),企业员工/个体户(OR=1.692, 95%CI: 1.253~2.285),学生(OR=1.844, 95%CI: 1.066~3.190),经吸毒途径感染(OR=2.211,95%CI=1.772~2.759),经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OR=0.249,95%CI:1.926~3.313)报告更易遭受就业歧视,年龄越大者(OR=0.767,95%CI: 0.697~0.844)遭受就业歧视比例越低。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降低就业歧视,进而逐步达到消除就业歧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徽省强制戒毒人群行为特征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8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新进入安徽省滨湖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强制戒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采集血液进行相关抗体检测,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究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950名戒毒人员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34.98±8.54)岁,吸食新型毒品者占84.5%(803/950)。HIV、HC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10.0%和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女性(OR=3.84, 95% CI=2.35~6.27)、HIV抗体阳性(OR=6.19, 95% CI=1.42~26.96)是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最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OR=0.44, 95% CI=0.23~0.87)是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而女性(OR=2.05, 95% CI=1.08~3.89)、年龄≥50岁(OR=6.77, 95% CI=1.35~33.95)、注射吸毒(OR=51.84, 95% CI=27.65~97.19)是HCV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安徽省强制戒毒人群以新型毒品吸食者为主,需加强对新型毒品的管制,同时针对女性、高龄组和有注射行为吸毒人群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大学生自伤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和皖北两市三所高校的4 3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自伤检出率为4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低于男性大学生(OR=0.508,95%CI:0.411~0.627,P<0.001);非医学类院校自伤行为检出高于医学类院校(OR=1.612,95%CI:1.445~1.779,P<0.001);与父亲(OR=1.514,95%CI:1.168~1.961,P=0.002)、母亲(OR=1.593,95%CI:1.188~2.135,P=0.002)关系不和睦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自伤行为。学习负担重是大学生自伤的危险因素(OR=1.277,95%CI:1.061~1.538,P=0.010);对自己要求高、学习成绩好、与同学关系较好是大学生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均有P<0.05)。  结论  男性更容易发生自伤行为。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加强对男性心理情况的观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父母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增加与孩子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少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中国籍与越南籍暗娼人群(female sex workers, FSWs)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现状,分析两组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以及性行为特征。  方法  2015-2016年期间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纳入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HIV相关知识态度、性行为等信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IV、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以及梅毒感染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HIV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合计纳入1 263名FSWs,中国籍调查对象227人,HIV感染率为0.44%;越南籍调查对象1 036人,HIV感染率为2.12%。越南籍FSWs最近1月商业性性伴数量以及性服务费用均高于中国籍FSWs(均有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SV-2感染(OR=3.83, 95% CI: 1.37~10.76; P=0.032)、HIV知识知晓不合格(OR=10.40, 95% CI: 3.77~28.66; P=0.001),以及接受HIV相关干预服务(OR=0.27, 95% CI: 0.08~0.84; P=0.022)是越南籍FSWsHIV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论  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感染HIV的风险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后续HIV干预工作应针对越南籍FSWs增加服务的覆盖与可及性;对于中国籍FSWs,建议加强与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5年,调查乌鲁木齐市739名女性吸毒者的HIV感染率及行为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5年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0.0%,历年的感染率依次为34.3%、21.1%、20.8%、17.1%、16.8%、16.4%和1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民族、吸毒方式、是否共用针具、和最近1年内做过HIV检测等;少数民族感染HIV的危险性高于汉族(OR=0.269,95%CI=0.152~0.475),注射吸毒者高于非注射吸毒者(OR=11.973,95%CI=4.212~34.040),共用针具者高于未共用针具者(OR=8.107,95%CI=4.987~13.180),最近1年内做过HIV检测者感染HIV的危险性低于未检测者(OR=0.503,95%CI=0.334~0.758)。结论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人群高危行为较普遍,HIV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高危行为干预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德清农村居民糖尿病和高血压共患病情况并探究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浙江省德清县随机整群抽取8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共调查29 306名成人居民。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学特征、行为和生活方式、慢性病家族史,进行血压、血糖的测量。  结果  在研究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3.34%,高血压患病率为28.72%,其中2.01%人群共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共患率在70~79岁均达到较高水平。无序多元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OR=4.94,95%CI:3.24~7.54,P < 0.001)、拥有伴侣(OR=2.17,95%CI:1.18~4.00,P=0.013)是仅糖尿病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 24 kg/m2(OR=0.48,95%CI:0.39~0.59,P < 0.001)是糖尿病的可能保护因素;BMI < 24 kg/m2(OR=0.60,95%CI:0.56~0.64,P < 0.001)、完成义务教育(OR=0.54,95%CI:0.49~0.59,P < 0.001)、运动(OR=0.77,95%CI:0.69~0.86,P < 0.001)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饮酒(OR=1.18,95%CI:1.08~1.29,P < 0.001)是仅高血压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BMI < 24 kg/m2(OR=0.26,95%CI:0.21~0.31,P < 0.001)、完成义务教育(OR=0.50,95%CI:0.35~0.72,P < 0.001)、饮茶(OR=0.80,95%CI:0.64~0.99,P=0.045)是两病共患的保护因素,农民(OR=1.35,95%CI:1.04~1.76,P=0.024)、糖尿病家族史(OR=4.21,95%CI:2.71~6.57,P < 0.001)、高血压家族史(OR=1.86,95%CI:1.31~2.64,P=0.001)是两病共患的危险因素。  结论  德清地区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患病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也有一定的共患病水平。女性、年龄>60岁、农民、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人群是可能的高危因素,需要进一步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兰州市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兰州市五家医院血透门诊血透患者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血液透析过程相关因素、HBV病毒感染检测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  结果  共调查565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HBV阳性31例,感染率为5.49%。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使用血液制品(1 998年以前OR=8.077,95%CI:3.469~18.803;1998年以后OR=2.678,95%CI:1.719~4.170)、输血(1 998年以前OR=5.344,95%CI:2.212~12.910)、透析龄/月(OR=1.008,95%CI:1.002~1.014)、创伤性美容(OR=1.954,95%CI:1.015~3.766)、文化程度低(OR=3.564,95%CI:1.881~6.753)使透析患者感染HBV的风险提高;年龄>40岁(OR=0.214,95%CI:0.064~0.712)的血液透析患者相对于25岁以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较低。  结论  使用血液制品、输血、透析龄越长、创伤性美容和文化程度低能增加血透患者感染HBV风险,在临床中应格外重视血液和血液制品管理和使用,规范透析操作,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人睡眠模式的特征,并探讨睡眠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5 666名广州市职工的生活方式调查和体检资料。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人群睡眠的潜在模式及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模式与DM的关系。  结果  LCA识别出5种睡眠模式,分别为“睡眠时间过短伴失眠”(类别1,5.6%)、“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轻度减退”(类别2,20.4%)、“睡眠状况良好”(类别3,47.7%)、“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障碍”(类别4,4.7%)、“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类别5,21.6%)。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类别3相比,类别1(OR=2.28,95%CI:1.51~3.43,P<0.001)、类别4(OR=2.48,95%CI:1.54~4.00,P<0.001)和类别5(OR=1.31,95%CI:1.01~1.71,P=0.045)人群罹患DM的风险升高。  结论  成年人群的睡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并表现为不同的睡眠模式;不良睡眠模式可增加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和凉山州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告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单阳家庭感染者的基本情况、配偶告知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  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配偶告比例为86.5%(735/850),其中凉山为84.3%(462/548),成都90.4(273/302),两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174, P=0.013)。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成都,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4.962, 95% CI: 1.592~15.465, P=0.006)、确诊时间在2016-2017年及2018-2019年(OR=9.057, 95% CI: 1.110~73.926, P=0.040; OR=27.746, 95% CI: 3.625~212.392, P=0.001)的PLWHA告知比例更低;在凉山,其他民族(OR=8.195, 95% CI: 3.489~19.244, P < 0.001)、初中文化程度(OR=2.393, 95% CI: 1.248~4.590, P=0.009)、未合并感染(OR=16.146, 95% CI: 2.178~119.692, P=0.006)的PLWHA告知比例更低,家庭内子女数量≥3个(OR=0.325, 95%CI:0.128~0.830, P=0.019)、最近1个月与配偶性行为2~4次(OR=0.513, 95% CI: 0.288~0.912, P=0.023)的PLWHA告知比例更高。  结论  凉山配偶告知比例低于成都,可能与不同地区人口学特征、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合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及家庭关系等因素相关。建议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配偶告知,预防艾滋病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德宏自治州跨境婚姻人群艾滋病相关公共卫生服务现况及其年龄差异。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7年5月-2019年6月,招募德宏州所有跨境婚姻人员开展调查。  结果  共调查并纳入分析32 182人,年龄15~85岁。曾接受过艾滋病检测服务、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近1年得到关怀帮助和参加新农合比例分别为57.8%、92.7%、6.5%和94.5%;其中后三项存在年龄差异(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曾接受过艾滋病检测服务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51~85岁:OR=0.71,95% CI:0.63~0.81)、女性(OR=1.14,95% CI:1.03~1.25)、地区(陇川:OR=6.30,95% CI:5.72~6.93;梁河:OR=1.27,95% CI:1.11~1.44;盈江:OR=0.88,95% CI:0.82~0.94)、傣族(OR=1.60,95% CI:1.50~1.72)、婚姻登记(办理边民通婚登记:OR=0.60,95% CI:0.56~0.65;未办任何手续:OR=0.66,95% CI:0.62~0.70)、结婚年数(4~5年:OR=1.21,95% CI:1.12~1.31;6~60年:OR=1.30,95% CI:1.22~1.39)、近1年未得到关怀帮助(OR=0.64,95% CI:0.58~0.71)、未参加新农合(OR=0.58,95% CI:0.52~0.65)。  结论  德宏州跨境婚姻人群艾滋病相关公共卫生服务总体实施较好。但是,接受艾滋病检测服务比例相对较低,需在个别人群和县市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时MSM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检测与咨询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MSM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情况中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并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疫情期间HIV检测服务利用减少的比例较高(3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COVID-19高度恐慌、肛交性行为频率减少(OR=0.056, 95% CI: 0.021~0.150, P<0.001)、男性伴侣/男朋友建议不要去检测机构(OR=0.538, 95% CI: 0.297~0.975, P=0.041)、感染了COVID-19(OR=21.979, 95% CI: 4.369~110.559, P<0.001)的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次数减少可能性更大。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下降,在制定及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时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民族地区3个镇10个村抽取1 352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  结果  贵州黔南民族地区1 352名农村老年人中衰弱者497人,衰弱率为36.76%;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β=0.40,OR=1.49,95% CI:1.16~1.91,P<0.001)、年龄(β=0.27,OR=1.31,95% CI:1.09~1.57,P<0.001)、家庭年收入(β=-0.28,OR=0.76,95% CI:0.67~0.86,P<0.001)、饮食类型(β=0.29,OR=1.33,95% CI:1.17~1.52,P<0.001)、居住情况(β=-0.76,OR=0.47,95% CI:0.32~0.69,P<0.001)、慢性病(β=1.01,OR=2.75,95% CI:2.10~3.60,P<0.001)和日常生活功能状况(β=0.78,OR=2.17,95% CI:1.66~2.85,P<0.001)是影响该地区老年人衰弱的主要因素。  结论  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衰弱严重程度相对较高,尤其高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及患慢性病老年人是衰弱防治的重点人群,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合理膳食的指导,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或延缓老年人衰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新型毒品的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滚雪球、同伴推荐和互联网招募等方式招募MSM参加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新型毒品使用的相关因素。  结果  876名MSM中,29.6%自述使用过新型毒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9.5%和9.0%。控制了相关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后,新型毒品使用者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无保护肛交(OR=1.83,95% CI:1.35~2.47,P < 0.001)、近6个月多性伴(OR=2.25,95% CI:1.65~3.05,P < 0.001)、HIV感染(OR=1.95,95% CI:1.21~3.17,P=0.007)和梅毒感染(OR=1.71,95% CI:1.02~2.84,P=0.040)的可能性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OR=1.50,95% CI:1.07~2.11,P=0.020)、性取向自我认定为同性恋(OR=1.65,95% CI:1.16~2.34,P=0.005)、互联网交友(OR=1.58,95% CI:1.07~2.35,P=0.022)、月收入≥ 5000元(OR=1.57,95% CI:1.13~2.17,P=0.007)、性角色自我认定为"被插入方"(OR=1.55,95% CI:1.04~2.32,P=0.033)的MSM使用新型毒品的可能性较高。  结论  南京市MSM新型毒品使用比例较高,新型毒品使用和HIV感染、梅毒感染及高危性行为有关联,新型毒品使用的危害性和警示性教育应成为MSM社区参与宣传教育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与血脂的相关性及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15年3月至5月对江苏省某地区>50周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既往献血史等信息,并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比较不同HCV感染状况血脂水平,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 537例研究对象,其中未感染者1 234例(80.3%),自限清除者117例(7.6%),持续感染者186例(12.1%)。倾向得分匹配后3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且持续感染组血清TG和TC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该地区血脂异常率为18.6%(286/1 5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性别(OR=1.41,95% CI:1.06~1.87,P=0.018)、较高的空腹血糖(OR=2.54,95% CI:1.75~3.68,P<0.001)以及HCV持续感染者(OR=0.22,95% CI:0.12~0.41,P<0.001)是血脂异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江苏省既往有偿献血地区,持续感染者血清TG和TC水平均低于未感染者或自限清除者;HCV感染、性别及空腹血糖水平是该地区血脂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城市和年份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知识知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依托社区组织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采用电子问卷收集北京市、深圳市和昆明市的MSM人群的基本社会人口学情况、PrEP知识知晓、行为学情况等,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共调查4 889名MSM,其中2019年2 399人,2021年2 490人。2019年PrEP知识知晓占6.29%,2021年占25.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调查对象PrEP知识知晓促进因素包括年龄在25~ < 35岁(OR=1.685, 95% CI: 1.007~2.821)和≥35岁(OR=29.01, 95% CI: 1.156~3.497)、咨询过PrEP(OR=1.731, 95% CI: 1.050~2.855)、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知识知晓(OR=3.178, 95% CI: 2.079~4.860)。2021年调查对象PrEP知识知晓相关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本科/大专:OR=3.291, 95% CI: 1.595~6.793;研究生及以上:OR=4.507, 95% CI: 2.104~9.652)、曾咨询过PrEP(OR=2.591, 95% CI: 1.906~3.521)、PEP知识知晓(OR=5.855, 95% CI: 3.071~11.161)、使用过PEP(OR=1.619, 95% CI: 1.191~2.200)、使用助性剂(OR=0.623, 95% CI: 0.492~0.789)、一年内检测次数为3~4次(OR=2.140, 95% CI: 1.265~3.619)和≥5次(OR=3.414, 95% CI: 1.987~5.865)。  结论  2021年MSM的PrEP知识知晓水平较2019年大幅度提高,但总体仍然低。影响知晓水平的相关因素包括MSM年龄、文化程度、进行过HIV检测、知晓及应用过PEP措施等,应继续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强对MSM人群关于PrEP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PrEP正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尿石症患病的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随机抽7个省/直辖市,14个区/县的11个社区和19个自然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泌尿系超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等。  结果  有效问卷9 310例中,尿石症患者1 447例,患病率为15.5%(1 447/9 310);在14个地区之间的患病率有差异(χ2=711.523,P < 0.001),最低为山西农村(0.76%),最高为广东农村(35.99%)。零模型结果显示各地区尿石症患病有统计学聚集性(t=2.48,P=0.027),且组内相关系数ICC=48.74%。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男性(OR=1.235,95%CI:1.082~1.411,P=0.005)、年龄增长(OR=1.101,95%CI:1.047~1.158,P=0.001)、糖尿病史(OR=1.411,95%CI:1.192~1.670,P=0.001)、结石家族史(OR=1.867,95%CI:1.500~2.323,P < 0.001)、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OR=1.150,95%CI:1.050~1.260,P=0.006)、饮咖啡(OR=1.352,95%CI:1.065~1.716,P=0.017)、饮碳酸饮料(OR=1.547,95%CI:1.203~1.990,P=0.002)等为尿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食醋酸(OR=0.567,95%CI:0.498~0.645,P < 0.001)和适量食用豆类(OR=0.726,95%CI:0.628~0.839,P < 0.001)等为尿石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尿石症患病具有地方聚集性,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影响尿石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