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职工就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职工就医行为的影响,我们随机抽取600名职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就医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就医院院方面,医改前后有差别,在选择就诊医师,开药价位等方面,医改前后无明显变化。医改对职工的就医行为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医保管理机构管理者和医疗机构医保管理者对医改前后职工卫生需求行为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显示,现行的医保政策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医改政策实施后,职工的卫生服务需求行为趋向合理化,但对供方行没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了需方行为和费用控制效果,管理方不规范操作作对职工卫生服务需求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医疗保险模式对深圳市职工就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医疗保险模式对职工就医行为的影响,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1336名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采用按平均费用标准偿付的支付方式,对职工就医行为及卫生服务利用程度上都有很大影响,职工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均高于1993年全国大城市平均水平,而年人均住院日与之比较则偏低,参保职工比未参保职工能更充分的利用卫生服务,职工的就医行为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4.
蔡东林 《现代保健》2009,(20):178-179
随着医改的深入,城市医疗服务能力的供大于求,职工医疗保险的实施,使患者的就医范围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不断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是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军队医改对医院医疗保障的影响及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军队人员医疗保障的影响,分析其成效。方法:采用统计资料汇总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某医院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后军队各类人员门急诊、住院人次及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医改后军队人员门急诊就诊量下降,但军队人员门急诊总医疗消耗增多。②医改后军队人员住院总人次当年有所下降,次年便呈现增加趋势,军队人员住院总费用增加,但职工、家属住院费用下降。结论:军队分类保障模式已初步形成,合理医疗体系也已基本构建,统定管理制度逐步得到了落实,持卡就医全面展开,军队医改提高了军队人员医疗保障水平,给军队人员带来了方便。同时,军队医改起步初期某些方面尚需完善,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4年,乌鲁木齐铁路局(以下简称乌铁局)启动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沿用30多年的国有企业劳保医疗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医保模式转变伴随着职工就医从劳保公费医疗(基本免费)过渡到基本医疗(部分自付),特别是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因为看病贵或看不起病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针对这种情况乌铁局同时配套实施了职工大额医疗补助金管理办法以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企补),对职工看病就医行为积极进行健康促进干预,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职工健康水平的提高。乌铁局2004-2008年在医保模式转换过程中利用健康促进的手段,在职工中开展企补,促使职工转变就医行为,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本文通过企补与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相关性分析,阐述乌铁局在有效缓解职工看病贵、看病难,大力推进健康促进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就“医改”的实施对不同就业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1)“医改”的实施杜绝了职工将门诊看病转向挂床住院,使得大庆市“医改”实施后参保职工门诊就诊率比实施前增加较多;参保职工住院率明显降低;(2)大庆市“医改”实施后,职工患病未住院率明显下降,同时限制了以往的住院利用过度情况。“医改”实施后,经济困难仍然是影响参保职工有病未住院的一个主要原因。“医改”的实施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参保职工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提前出院;(3)医疗费用的负担方式在患就医时对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起了重要作用,由原来的大中型医院较为集中而转向定点医院;(4)影响参保职工卫生服务利用的困难均与参保职工的年龄(高龄人口对住院的利用增加,离退休人员对服务的利用显高于其他人群)和现在享受的医保形式(“参保人群”、“未参保人群”、“补充医疗保险人群”)有关,而目前的医保形式又与职工的单位性质,就业状况及“医改”前的医保形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改试点已初步建立了新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规范了医疗行为。但也存在医保基金供需矛盾等问题。其完善措施有:提高个人自付费用比例,调整统账结构比例,对高额医疗费用实行封顶,筹集大病统筹金等。通过实践,认为国家要以法律形式建立医保制度,确定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倡适宜技术,建立多层次医保体系,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改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陕西省子长县三年医改以来居民在医疗服务利用、费用、负担等方面数据的变化,分析子长县医改的成效。方法:利用2009和2012年子长县入户健康询问调查面板数据资料,对子长县患者因病就诊、医疗服务利用、就诊与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等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子长县患者医疗服务利用量明显增加.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就医流向渐趋合理但县外就医仍然偏多。结论:子长县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下一步应继续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尤其在人才建设、上下联动、网底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试点。  相似文献   

10.
孔小庆 《现代保健》2011,(35):104-106
镇江"集团化医改"模式探索医疗集团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资源共享,实现集约发展;提高社区业务能力、规范社区医疗行为;方便患者就医、减轻居民就医负担,并取得了肯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苏畅  李伟    林书智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01-3104
目的 分析我国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24个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和7个未检索到省级层面相关文件的省份)发布的省级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政策为研究样本,从统筹层次、经办形式、缴费标准、保障人群以及补偿待遇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省级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均由省级总工会主管,经办形式以工会自主经办为主,部分地区(37.5%)委托第三方经办。年缴费标准主要集中在51~100元/年,占到样本总量的31.8%。部分地区(54.2%)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险中,对女职工、退休职工及职工家人设计了针对性保障政策。绝大多数地区(70.8%)在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补偿范围上与基本医疗保险保持一致,近一半的地区(54.2%)采取按医疗费用分段或按住院次数浮动比例报销政策。结论 建议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在“省级主管”的基础上,尝试“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经办。在“现收现付”向“部分累积”转变的背景下,探索考虑参保人员类型、疾病风险等因素的筹资标准精算模型,探索建立不同人群的“梯度化”的保险计划,在保障范围上适当增加基本医保目录外部分。  相似文献   

12.
定点医疗制度是医疗保险管理中的基本制度,包括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确立,运行,监控,变更等,本文通过对公费劳保医疗,商业医疗保险,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践及国外医疗保险中定点医疗管理的措施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探讨现行医保制度下定点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评估分析国内外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补充医疗保险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探讨,并提出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框架和发展策略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医保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医保拒付问题已成为困扰医保定点医院的一大难题。笔者以昆明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分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拒付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推行后,为进一步解决全民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该项制度主要对城镇非从业居民医疗保障做了规范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部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部分市开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基金结余情况研究,分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高、合作医疗部分基金结余率出现赤字的原因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反映的问题等,就加强医疗保险服务提出:(1)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健康保障作用;(2)完善医疗保险待遇制度;(3)探索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方式;(4)改善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5)减缓政府补助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现状进行梳理后发现,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基本医保全面覆盖和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需求,个人账户资金沉淀、共济能力不足、违规使用等问题日益凸显,应从活化资金存量、健全门诊共济保障和创新监管层面,实现对个人账户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为例分析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使用特点,为制定完善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实证参考。结果显示,上海现行的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效果不理想,基层医疗机构是满足外来人口医疗需求的主要力量,但财政配套措施不健全,费用和配套服务是影响外来人口就医的主要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保要覆盖门诊,并制定合理的报销比例引导合理消费,尝试在社区建立首诊制度,开展就医指导,对外来人口集中的社区卫生机构提供专项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