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采用适合疾控机构职能特点的绩效管理模式,对自身的公益使命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情况及其困难与需求,为疾控机构改革发展和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四川省省、市、县3级疾控机构,对其领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44家疾控机构共3435人,其中省级753人,市级平均99人,县级平均50人。每万人拥有省级疾控人员0.09人、市级疾控人员0.08~0.75人,县级疾控人员0.43~4人。2004年需要上级协助处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市级平均有2.3起,县级平均有1.87起。经费紧张和人才缺乏是疾控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突发事件处理和急性传染病控制,主要的需求是培训和学习。结论需大力加强对四川省疾控机构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全面质量管理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探讨在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等资质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各项业务工作贯彻ISO标准的要求和理念,并结合其他一些现代管理理念,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实践全员参与、全程序控制、重视预防、持续改进等管理思想,将疾控机构的各项工作、活动构成有效体系,打造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更好地满足政府、社会公众等客户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欣  尹香君  施小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16-5018,5023
目的 评价全国省、市级疾控系统伤害防控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方法 对全国省、地市级疾控中心2008年的伤害防控工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1%的省级CDC及24.6%的市级CDC的伤害防控工作设在慢病科/所,60.6%的地市级CDC无伤害防控部门的设置.87.1%的省CDC、94.3%的市CDC无专职伤害防控人员,CDC伤害防控工作人员接受伤害防控的相关培训少.我国疾控系统开展的伤害防控工作主要包括监测和干预.2008年,89.3%的市级CDC无伤害工作经费.结论 我国CDC系统应完善伤害防控的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加大经费投入、广泛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图书资料室建设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起步与上升期,机构的图书资料资源逐渐丰富,并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知识资料支撑;后一个阶段为滑坡期,在短暂的强化硬件建设后,整体上处于下行态势。本文从三个方面包括疾控机构图书资料管理与利用现状、图书资料的利用价值和图书资料管理、利用发展的愿景,探讨疾控机构图书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目前存在问题,以及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价值,为未来的发展和利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居家养老的服务供给状况,通过分层、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在哈尔滨市23个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龄健康第一“守门人”的作用基本得到发挥,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龄健康服的人力资源结构有待优化、老龄健康服务能力有待加强、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机制有待完善以及老龄健康服务激励机制有待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优化人才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疾病预防控制年鉴2016—2018年无锡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概况报表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无锡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编人员数从524人增加至559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为0.80~0.85人,其中市级机构为0.26~0.27人,县(区)级机构为0.54~0.58人,均未达到江苏省编制标准。全市疾控人员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30~39岁和40~49岁为主。学历本科者居多,硕士学历者比例逐年上升,职称以中级为主。结论 无锡市拥有一支较为年轻、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但在编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高级、中级职称比例基本饱和,建议尽快增加机构人员编制数,优化职称岗位结构,促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疾控中心2008 ~ 2012年日常质量监督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分布和分类情况,介绍监测结果中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要素分布及检测报告抽查结果.同时对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建立质量监督网络使得监督工作范围逐渐拓宽,监督质量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杰民  赵秀昌  刘德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070-1071
目的分析1999—2005年崇左市新生儿破伤风(NT)疫情特点,探讨防制策略,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近年崇左市的NT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T发病率波动在0.31‰~1.99‰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32‰,病死率为9.37%~28.21%;发病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婴多于女婴。NT病例中,农村人口占63.82%,流动人口占34.21%,城镇人口占1.97%,所有患儿母亲均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结论旧法接生和产前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及流动人口是NT发病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轻上述因素对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数量分布现状,为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117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职人员密度分布低于国家核定标准,需加大编制倾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苏北地区人力资源数量相对不足,需引导专业人才向苏北流动;各级中心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应注重培养;在职人员学历偏低,高学历人员严重匮乏。 结论卫生人力资源可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产生较大影响,加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并优化其结构可促进疾病预防控制质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某疾控机构近年质量监督过程中的措施、成效和存在问题,探讨如何利用有效的监督方式,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认为应将质量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并培养监督员良好的沟通技巧,同时对监管效果进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状况的分析,来验证基本建设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等相关数据。结果: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均建筑面积为66.8m2,相比2005年增加了19.1%;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41.8%,总体已达标;综合考虑人均建筑面积与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两项指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平均达标率为91.0%,仅有14个省完全达标。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用房配置状况明显改善,为机构履行职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西部地区工作用房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的分析,来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类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A类设备配置率、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类设备的配置率为78.6%,较2005年提高31.4%,但只有10个省的A类设备配置率完全达标;检验设备正常运行率平均为95.5%,43.7%的省份与95%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配置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标准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5.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分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机构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数据及10个示范区横断面调查数据,评价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11-12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流行病学和社会学方法并用进行过程评估、效果评估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 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其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监测、保障措施这3项活动开展较好,实际得分占满分的比例均高于75%。已初步建立政府重视,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格局,参与示范区创建的非卫生部门多达16个以上。示范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8.7%,居民健康行为养成比例明显增加,72.1%的居民每天摄入蔬菜,53.6%的居民每天摄入水果,且居民的步行参与率达到86.9%。示范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自报管理率均达到70%,规范化管理率均为50%以上。实施得分较高的示范区居民具有较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OR=6.591,95% CI:5.188~8.373)、较高的食盐摄入减少比例(OR=1.352,95% CI:1.151~1.589)、较高的食油摄入变少比例(OR=1.477,95% CI:1.249~1.746)和较高的身体活动达标比例(OR=1.975,95% CI:1.623~2.403)。结论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已成为各地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平台和抓手,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与现状。方法:对2010年全国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急基础保障方面,全国CDC领导小组设置率和应急队伍设置率分别为96.2%和94.9%,而专家库设置率和本部门专门应急机构设置率仅为58.9%和60.9%;应急人员数量地区差异较大;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仅为37.5%。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应急人员流行病学、应急检验和应急管理培训平均每人为1.78天、0.73天和0.67天;应急能力落实方面,应急处置职能完成度平均为54.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应急处置基础保障工作、应急能力建设均对应急处置结果产生影响。结论:现阶段我国CDC突发应急组织架构良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逐步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专门应急机构和专家库建设、完善应急队伍结构、加强应急物品储备工作、提高应急培训和演练效果、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职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并检验实验室检验能力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数据,从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情况、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质控3个方面来评价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84.3%,达标省份比例为62.5%;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省份达标;实验室质控覆盖率平均为85.6%,达标省份比例为84.4%。结论: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和管理工作总体较好,但部分省份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仍需加强;实验室检验能力部分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基层疾控机构食品检验资质认定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对疾控机构提出了新要求。针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特殊要求,结合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实际,提出了建立必要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管理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践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利用等方面数据,从网络建设评价指数、信息利用率等指标入手,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全国信息网络建设指数平均达到了0.805,信息报告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965,信息检索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854,数据分析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917,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853,平均信息利用率为97.6%。结论: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存在各省开展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基础能力现状,为推进全市疾控系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度成都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检验能力、房屋资产等基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有在职人员1785人,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为1.25人,其中市级0.22人,县级1.03人,人员平均39.7岁,市、县两级机构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40.13%和38.75%),人员职称以初级为主(28.80%和41.19%),公共卫生专业所占比例分别为68.61%和43.30%,人力综合素质指数分别为4.46和1.87,检验项目达标率分别为84.51%和74.88%,人均建筑面积分别为61.36 m2和57.95 m2,实验室占总建筑面积比例分别为41.67%和39.39%。结论 全市疾控人员总量不足,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检验能力水平有待加强,房屋建设情况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