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脑海马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CO中毒组,采用腹腔注射CO法染毒,首次染毒剂量为120 ml/kg,每隔4 h注射一次,剂量为60 ml/kg,共3次;对照组以同种方法和剂量注射空气。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鉴定迟发性脑病组大鼠,通过在体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观察脑海马区DA及其代谢产物末次染毒后及迟发性脑病期的变化特点。结果腹腔注射CO末次染毒后,大鼠脑海马区DA水平增加,其代谢产物明显减少;4~6 h以后,随着血中CO水平下降,上述变化亦逐渐消失,11 h左右大致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大鼠海马区DA水平再次明显增加,其代谢产物水平则再次明显降低。结论急性CO中毒及CO迟发性脑病均可见DA及其代谢产物出现异常变化,推测此种变化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症状有关,具体细节仍需进一步研究澄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单胺氧化酶B(MAO-B)及DA系统变化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neruopsychologic sequelae,DN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O法制备急性CO中毒大鼠模型,利用阿朴吗啡诱导旋转实验鉴定DNS模型,分析不同模型脑组织纹状体DA系统、MAO-B活性变化。结果急性CO中毒后纹状体MAO-B活性即明显降低,仅为对照组水平的43%;同时用清醒动物脑微透析实验观察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变化发现,CO中毒后1 h DA浓度即增加,其代谢产物则明显降低,提示急性CO中毒早期DA代谢显著降低;中毒14 d后DNS模型大鼠纹状体MAO-B活性显著增加,为对照组活性的1.7倍,DA浓度则显著降低,仅为对照组的29%,代谢产物浓度明显增加,提示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DNS模型脑纹状体MAO-B活性显著升高,DA代谢明显增加。结论急性CO中毒DNS大鼠脑纹状体MAO-B活性可异常升高,加速DA代谢,影响DA神经系统保持锥体及锥体外系运动协调功能,同时生成的大量DA代谢产物具有毒性作用,可进一步加重脑循环...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腹腔注射致急性中毒小鼠脑损伤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方便可靠的一氧化碳 (CO)单次腹腔注射致小鼠急性中毒脑损伤模型。方法 小鼠单次腹腔注射CO 170ml/kg,以小鼠血碳氧血红蛋白 (HbCO)浓度、被动回避性记忆能力 (SDL)、脑细胞膜和线粒体膜Ca2 + Mg2 + ATPase活性、脑组织MAO B活性的改变和急性CO中毒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性改变为指标 ,判断CO腹腔注射致小鼠急性中毒脑损伤模型是否成功。结果 染毒后血中HbCO浓度迅速升高 ,于染毒后 1h达到最高峰〔(5 9 4± 13 2 ) %〕 ,染毒 3h后趋于正常对照水平 ;CO染毒存活小鼠的记忆能力于急性染毒后第 1天明显降低 ;MAO B活性明显升高 ,Ca2 + Mg2 + ATPase活性明显下降 ;中毒后第 6天病理学检查显示 ,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的神经元变性坏死。结论 用CO 170ml/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CO中毒脑损伤模型的方法是成功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体重240~280 g雄性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确定染毒剂量和间隔 .分别于染毒后1、3、7、14、21 d取脑组织,常规制备石蜡病理切片,行HE、Luxol氏坚牢蓝焦油紫及Tun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结果染毒后,大鼠体内血液HbCO迅速升高,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大鼠可维持长时间(>16 h)高HbCO状态(HbCO>50%) ;病理学检查显示染毒大鼠除急性脑损伤外,还在染毒1~2周后出现脑细胞凋亡、大脑白质脱髓鞘、大脑基底结区变性坏死等二次损伤改变,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十分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符合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可为深入研究急性CO中毒致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家兔脑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在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CO制备急性中毒模型,使血HbCO浓度达50%以上持续30~36 h,动态检测初次染毒后30 min、6 h及末次染毒后10 min、6 h、12 h、18 h、24 h、3 d、7 d、14 d颈静脉血的全血粘度(200s-、100s-、50s-、3s-)、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钙离子浓度([Ca2+])、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T)的变化,并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 家兔末次染毒后10 min,不同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即有显著降低,24 h后则逐渐升高,14 d时仍高于正常;末次染毒后10 min至14 d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亦均高于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于末次染毒后10 min明显延长,3 d后方大致恢复正常;血浆[Ca2+]于末次染毒后10 min明显下降,24 h后恢复正常;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胞压积(Hct)于末次染毒后18 h升高,14 d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CO中毒早期,脑循环即出现血液浓缩和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RBC和Hct升高,血[Ca2+]下降、凝血时间延长等;3 d后凝血功能虽见恢复,但血液浓缩未见改善,RBC、Hct、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持续升高,这些脑循环障碍的高危因素可能是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乙醇对大鼠脑纹状体和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乙醇对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9只)。用相应25.6%(V/V)、51.3%(V/V)乙醇浓度和对照组用蒸馏水,一次灌胃(灌胃体积为1.0ml/100g体重)染毒。1h后处死大鼠,取血、脑纹状体和海马,分别测定血中乙醇浓度、脑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及海马中强啡肽A水平。[结果]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随乙醇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呈剂量一效应关系。低剂量组3,4-双羟苯乙酸(DOPAC)、强啡肽A(dynorphin A,DynA)含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与血中乙醇浓度(BAC)显著相关。[结论]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是乙醇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种制备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新方法制备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以便深入探索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成单次染毒组和连续染毒组,采用腹腔注射CO法染毒;单次染毒组按200ml/kg剂量注射1次,连续染毒组按6h间隔追加注射3次,监测染毒后24h内各组家兔血液HbCO、SOD和MDA的变化,并在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后采用病理学技术鉴定脑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腹腔CO染毒后,家兔迅速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血HbCO水平显著增高,1—2h达高峰,6h后呈现下降趋势,单次染毒组可在14h后将CO完全排出体外,连续染毒组HbCO水平则可维持在45%以上达24h;染毒家兔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病理学检查显示,染毒急性期家兔脑组织损伤严重,并在随后的3—21d内出现继发性的脑组织坏死,海马及皮层尤为显著。结论 采用腹腔连续间隔注射CO可成功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家兔红细胞微观血流变学变化及其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CO方法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使血中HbCO浓度达到50%以上持续30~36 h。动态检测初次染毒后6 h及末次染毒后30 min、24 h、3 d、5 d、7 d、14 d时颈静脉血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电泳率、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家兔末次染毒后30 min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膜流动性显著下降,逐渐恢复后,于第3天再次降低,持续约14 d;末次染毒后30 min,红细胞电泳率增快,而后逐渐恢复正常,但3 d后其值逐渐减慢,持续约14 d;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于末次染毒后30 min明显升高,而后虽然出现下降趋势,但中毒3 d后再次升高,14 d时仍高于正常。结论急性CO中毒早期和后期均出现了红细胞变形性、膜流动性、渗透脆性、电泳率等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变化;红细胞微观血流变学的此种异常变化不仅加速了急性CO中毒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的发生,而且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乐果对大鼠大脑分区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乐果染毒对大鼠大脑分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DOPAC)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10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乐果染毒低(38.9mg/kg)、中(83.7mg/kg)、高(180.0mg/kg)3个剂量组,腹腔一次注射染毒,给药后0.5、2、8和24h断头处死并分离脑组织(大脑皮层、纹状体、海马、脑干和小脑5部分)。用正丁醇、正庚烷、高氯酸、三氯甲烷处理脑组织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结果不同时程的染毒组(低、中、高剂量组)大脑DA浓度及其代谢物DOPA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A及其代谢物DOPAC在纹状体分别增加了28%~122%、89%~538%;DA在其它分区变化差异没有显著性。DOPAC在大脑皮层有的剂量和时程增加了50%~72%、有的剂量和时程减少了31%~51%;在海马差异没有显著性;在脑干有的剂量和时程增加了4%~102%、有的剂量和时程减少了10%~16%;在小脑有的剂量和时程增加了6%~39%、有的剂量和时程减少了6%~23%。DA和DOPAC浓度在不同时程的低、中、高剂量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DA和DOPAC浓度有随染毒剂量和时程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存在剂量-效应和时程-效应关系。因此乐果的中毒存在非胆碱能机制,多巴胺类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磺酸对锰染毒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取SD健康雄性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15、20 mg/kg 3个剂量的染锰组和9个牛磺酸干预组,牛磺酸干预剂量分别为100、150、200 mg/kg;每组12只大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染锰组腹腔注射Mn Cl2,每天1次,连续12周;牛磺酸干预组与相应剂量的染锰组相同处理染毒,并在每周二、四、六腹腔注射Mn Cl2后再腹腔注射牛磺酸进行干预,共12周。开颅分离出大鼠纹状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磺酸、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紫外比色法分别测定锰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结果]各锰染毒组[(2.61±0.73)、(2.75±0.37)、(2.98±0.52)μg/g]和牛磺酸干预组[(2.52±0.74)、(2.42±0.70)、(2.57±0.40)、(2.56±0.46)、(2.51±0.51)、(2.66±0.75)、(2.82±0.98)、(2.88±0.56)、(2.86±0.91)μg/g]大鼠纹状体锰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60±0.20)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mg/kg染锰组牛磺酸含量[(712.68±128.69)μg/g]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锰组大鼠纹状体DA、5-HT水平[DA分别为(6284.63±1243.94)、(6173.54±826.68)、(6014.21±636.48)μg/g,5-HT分别为(172.22±23.79)、(166.39±42.73)、(164.82±43.43)μg/g]均低于对照组[(7814.91±1284.63)μg/g和(251.34±51.26)μg/g](均P0.05);150、200 mg/kg牛磺酸干预10 mg/kg染锰组大鼠纹状体DA和5-HT水平显示增加效果(P0.05)。染锰组大鼠纹状体MAO活性[分别为(14.65±1.89)、(16.45±1.13)、(17.05±1.86)U/(h·mg)]均高于对照组[(12.64±1.10)U/(h·mg)](均P0.05);各牛磺酸干预组(除100 mg/kg牛磺酸干预10 mg/kg染锰组外)MAO活性均比同剂量染锰组降低(均P0.05)。[结论]锰可致大鼠纹状体部分牛磺酸耗竭,MAO活性增高,DA和5-HT水平降低,牛磺酸在一定程度上对锰诱导的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下降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雄性SD大鼠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溴氰菊酯(DM,6.25、12.50 mg/kg)、氯菊酯(PM,200、400mg/kg)给雄性SD大鼠连续10 d经口灌胃给药后,HPLC荧光检测法分别检测其脑黑质、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HVA)的含量。结果 给药各组大鼠纹状体内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12.50 mg/kg DM组(6.14±0.57μg/g湿重)与对照组(9.46±1.95 μg/g湿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00 mg/kg PM组和6.25、12.50 mg/kgDM 4个组的DA更新率[(DOPAC HVA)/DA]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33.33%、166.67%、166.67%和2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黑质内D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DM可能抑制酪氨酸羟化酶合成DA,使其在纹状体内的含量下降,PM和DM都可以加强DA的代谢。  相似文献   

12.
黄远志  何炎尧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798-179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选取广东省思平市人民医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急诊入院的急性CO中毒患者82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3组。同时,在健康体检中随机选取8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入院24h采静脉血。对照组清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并完成12导联心电图描记。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中有49例血清心肌酶谱改变,占59.8%。中、重度中毒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中度中毒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改变有57例,占69.5%。经治疗,除2例病重无法康复外,余80例均康复出院,在CO中毒纠正后心肌酶和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CO中毒时,对心脏的损害是存在的,在积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防治和保护CO中毒所致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丙酮酸乙酯(EP)对宫内感染致新生仔鼠脑损伤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孕鼠随机分为 LPS组(n=12)、EP组(n=12)、NS组(n=12)。LPS组:孕17 d、18 d连续两天腹腔注射 LPS 380 μg/kg;EP组:同法制备孕鼠宫内感染模型,并在注射LPS后立即给予孕鼠腹腔注射 EP 40 mg/kg;NS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对孕鼠分娩后的胎盘和新生仔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宫内感染和脑损伤情况。剔除早产鼠,各组随机选取新生仔鼠36只,于生后12、24、48 h对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QP4的表达;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NS组比较,LPS组孕鼠胎盘组织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有宫内感染,LPS组仔鼠HE染色提示有脑损伤;与LPS组相比较,EP组仔鼠出生后24 h、48 h脑组织AQP4的表达量均低于LPS组(P<0.05);电镜下LPS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损伤严重。结论 丙酮酸乙酯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新生仔鼠的脑组织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AQP4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铅模型大鼠脑铅含量指标与血铅、肝铅和股骨铅含量指标的优劣。[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和5个剂量组,对照组饮水为蒸馏水,5个剂量组分别喂饲不同浓度的含铅蒸馏水。饲养28d后,处死大鼠,取其脑、肝、血和股骨进行铅含量测定。[结果]5个剂量组大鼠肝、血和股骨铅含量随饮水含铅量的增加而增高,但脑铅含量未能出现与肝、血和股骨铅含量相一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脑铅含量不是反映铅摄入和铅毒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家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各参数的变化,探讨DNS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CO制备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对照组和DNS组分别进行1H-MRS检查及血清SOD活性和MDA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S组额叶及颞叶海马CA1区NAA/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Cho/Cr及Lac/Cr显著升高;DNS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自由基参与了DNS的发病,可能通过损伤神经元膜结构和功能引起脑内NAA、Cho、Lac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