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湿肺及其他因素。经过(26.7±14.4)h的蓝光照射及辅助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由(326.21±71.81)μmmol/L降至(175.04±48.97)μmmol/L。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接生技术,预防感染,早期结合其发病相关因素给予蓝光照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3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0%),母乳性黄疸(16.6%),新生儿溶血病(15.0%),新生儿感染因素(14.5%),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14.5%)。治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祛除病因如换血治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治疗。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84例。 结论 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样,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是最常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3.
早期日光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日光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出生时经皮胆红素测定TCB≥2.5mg/dl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每天沐浴后间断行日光照射4~6h,对照组不采取日光照射。每日严密监测新生儿的TCB数值,对两组新生儿TCB值≥12.9mg/dl者定为高胆红素血症,均给予茵栀黄颗粒和妈咪爱散剂喂服。新生儿出院后继续随访至TCB≤5mg/dl。结果:两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服药率)分别为10%、55%,两组的TCB峰值分别为﹙9.42±0.48﹚mg/dl、﹙13.82±0.82﹚mg/dl;两组的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9.20±1.40﹚天、﹙16.80±1.20﹚天。结论:对新生儿每天采取日光照射,可有效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分别是围产因素12例(40%),、感染因素9例(30%)、母乳性黄疸因素5例(16.7%)、新生儿溶血病因素4例(13.3%)。结论为了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发病率,首先要对母乳的喂养进行正确的指导,提高围生期的保健,严格预防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发生,及时对发病患儿进行治疗,把预防和治疗工作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其相关因素以及早期合理治疗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积极意义。方法:对18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9.4%)、围产因素(16.4%)、母乳性因素(15.8%)、不明因素(10.2%)、溶血因素(4.4%)及先天性因素(3.8%)。治疗主要以双面蓝光照射为主,补碱补液,对因治疗等。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9月收住的93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比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7例(占29.03%)、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均23例(各占24.73%)、ABO溶血病11例(占11.83%)、原因不明5例(占5.38%)、肝炎3例(占3.22%)、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占1.08%)。②7天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天后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①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ABO溶血病。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病程而异。  相似文献   

7.
李淑明 《现代保健》2008,(33):13-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病因。方法对20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中,母乳性黄疸73例,多因素混和50例,围产因素42例,感染因素23例,原因不明10例。治愈189例,未愈11例。结论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及早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刘霞  黄磊  赵洪宁  亓建红  张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87-4589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4年4月~2007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69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15%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时间为0.25(6h)~3天,53.85%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时间为4~7天。169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依次为:感染因素(59.17%),ABO溶血(19.53%),围产因素(15.98%)和其他因素(5.32%)。治疗主要采取蓝光照射,同时消除导致胆红素升高的因素。16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一例死亡。结论:导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因素为感染,其次是ABO溶血、围产因素等。蓝光照射是安全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通过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分析病因及干预措施.结果 围生因素 31例(40.79%),感染因素17例(22.4%),母乳性黄疸12例(15.76%) ,颅内出血7例(9.2%), 溶血6例(7.9%) 肝炎综合征3例(3.95%)其中母乳性黄疸预后最好,肝炎综合征引起的黄疸预后最差.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治疗的同时应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石梅 《中国校医》2014,28(8):634-635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3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因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及其他因素,早期蓝光光疗、肝酶诱导剂使用,可明显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其并发症。结论消除高危因素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提早实施光疗。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Idiopathic' hyperbilirubinaemia in the first 4 days of life was studied in 431 unselected healthy full-term (gestational age ≥37 weeks) singleton Sardinian infants with birthweight ≥2500 g. All infants were free from malformations or any disease requiring treatment other than jaundice, they were ABO and Rh compatible with their mothers and were not G6PD deficient. The serum bilirubin level was > 11.9 mg/dl (204 μmol/1) and > 14.9 mg/dl (256 μmol/1) in 37.1% and 15.3% of the study subject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infants (94%) were breast fed;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jaundice was found between breast-fed and bottle-fed infants.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igh alpha-fetoprotein concentrations in cord blood, history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previous full-term siblings, delayed first meconium passage and weight loss were associated with jaundice, defined as a serum bilirubin level > 11.9 mg/d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igh rate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aemia in Sardinia is mostly related to constitutional and possibly hereditary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刘娴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813-8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01例新生儿黄疸光疗前准备、光疗中、光疗后护理的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10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持续48~72小时蓝光照射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热<38℃2例,腹泻6例,皮疹9例。结论通过光疗前准备,光疗中护理,光疗后护理可保证蓝光照射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率的关系及和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由专人对该院产科出生正常的新生儿218例进行监测,其中剖宫产136例,自然分娩82例,将符合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50例对象进一步采集血液标本,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MOT和GAS水平。结果:剖宫产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为27.49%,高于正常分娩组发病率14.63%(P<0.05);剖宫产组MOT、GAS的水平分别为(206.84±32.10)ng/L和(94.54±16.42)ng/L明显低于正常分娩组(256.20±28.32)ng/L和(137.06±16.15)ng/L(P<0.001)。结论: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且同时有胃肠激素MOT、GAS水平的降低。对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更应严密监测黄疸的发生,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4.
陈洪艳 《现代保健》2012,(30):19-20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2月收住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分为间歇蓝光照射组和持续蓝光照射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黄疸新生儿与母乳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配对检测本院新生儿科2004年5月~2006年5月323例晚期黄疸患儿血和其母乳CMV-DNA含量,并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新生儿血阳性者104例,阳性率为32.2%;母乳阳性者254例,阳性率为78.6%。②和吸食阴性母乳者相比,吸食感染母乳的患儿更容易感染CMV(χ2=15.88,P<0.01)。③母乳CMV含量对患儿是否感染CMV没有显著性意义(t=1.028,P>0.05)。④早产儿较足月儿更容易感染CMV(χ2=9.29,P<0.01)。结论:母乳CMV感染可能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Ⅲ对新生儿蓝光治疗后引起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因新生儿黄疸行蓝光治疗致腹泻并轻度脱水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低渗口服补液盐Ⅲ与配方奶共同补液处理,对照组予单纯配方奶补液处理,并记录患儿连续光疗后第一、第二天大便次数的变化和腹泻治疗总时长。结果治疗组大便次数较对照组少,而腹泻治疗总时长较对照组缩短。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Ⅲ治疗新生儿光疗后腹泻并轻度脱水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