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HIV单阳夫妻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浙江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的数据进行整理, 选取2009-2013年配偶首次检测结果阴性的HIV单阳夫妻为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感染危险行为、抗病毒治疗、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阳转夫妻基本特征。结果 2009-2013年2 575对HIV单阳夫妻配偶HIV血清学总阳转率为3.56/1 000人年, 年阳转率从2009年5.49/1 000人年下降至2013年3.20/1 000人年。经异性性行为感染的男性感染者配偶HIV阳转率逐年上升, 女性感染者的配偶HIV阳转率有所下降。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OR=0.063, 95%CI: 0.019~0.204)是预防配偶HIV阳转的保护性因素, 先证者感染时间在3年及以上(OR=3.564, 95%CI: 1.296~9.804)、外省户籍(OR=2.626, 95%CI: 1.098~6.230)是配偶HIV阳转的危险因素。结论 浙江省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HIV血清学阳转率低, 地区分布不平衡。以异性性行为感染的男性感染者配偶阳转率有所上升, 重点关注外省户籍女性先证者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户籍是配偶HIV阳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夫妻关系对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云南省德宏等6个州、33个县(市、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4对单阳夫妻和109对阳转夫妻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单阳阳性方回答夫妻关系好的比例为71.93%(82/114),高于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52.29%(57/109)(P=0.002 1);30.97%(34/114)的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在知晓对方感染后更加关心对方,高于双阳家庭阳转方11.01%(12/109)(P=0.000);76.79%(86/112)单阳阳性方在检出阳性后与配偶讨论过如何预防夫妻间传播,高于双阳家庭先证阳性方54.13%(59/109)(P=0.000);在得知自己阳性后发生婚内性行为比例、配偶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后发生婚内性行为比例均为单阳家庭低于阳转家庭(P=0.013、0.003)。得知自己及对方检出阳性后婚内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为单阳家庭高于阳转家庭(P均=0.000)。结论良好夫妻关系、配偶知晓后对先证阳性方的关心、夫妻间能够讨论具体预防措施、节制夫妻性行为,夫妻性生活每次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HIV“单阳家庭”和“双阳家庭”中配偶间HIV性传播现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云南省5个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县和3个疫情中等程度的县,按时间顺序,对能随访且愿意接受调查的300户(600人)已婚HIV/AIDS及其配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在300户接受调查的家庭中HIV“双阳家庭”占40.7%,“单阳家庭”占59.3%;300名先感染HIV者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68.3%),其次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19.7%);配偶告知后,63.4%HIV“单阳家庭”和47.0%“双阳家庭”的性行为频次减少,HIV“单阳家庭”夫妻间安全套使用率从告知前的16.8%上升到告知后的95.0%,“双阳家庭”从8.2%上升到60.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配偶间HIV性传播的因素为:安全套使用、性行为频次、先感染HIV者患性病(男性);HIV“双阳家庭”和“单阳家庭”中先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分别为51.6%和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家庭内性传播是配偶中先感染HIV者的主要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性行为频率、患性病和先感染HIV者为男性是配偶间HIV性传播的影响因素.配偶告知可使配偶间性行为频次和安全套使用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柳州市HIV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6月在柳州市区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单阳家庭人群并建立队列,每半年随访一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配偶静脉血进行HIV检测。分析不同随访次数下的单阳家庭队列保持情况以及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最近半年性行为、配偶告知及抗病毒治疗等情况。结果共招募570个单阳家庭,其中未随访和完成随访1、2、3次者分别有337、93、69、71个家庭。不同随访频次组在患者性别、民族、文化程度、是否养育子女、个人月收入和目前感染病程状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随访频次增加,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05)。95.8%的未随访组患者和100.0%烦人随访组患者完成配偶告知。70%以上单阳家庭最近半年发生过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不同随访频次组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受随访频次高者安全套使用频率较高。完成3次随访组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最低,未随访组最高,不同随访频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过程未发现患者配偶HIV阳转。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单阳家庭人群艾滋病知识宣传,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频率,进行配偶告知,降低艾滋病在配偶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分析当地2006-2011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HIV单阳家庭随访管理信息系统中HIV单阳家庭随访信息,每6个月随访一次,包括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人口学信息、原阳性配偶感染特征和抗病毒治疗情况,以及夫妻间性行为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检测阴性配偶的HIV血清阳转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结果4813户HIV单阳家庭中,127例阴性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2006-2011年总HIV抗体阳转率为0.63/100人年,各年抗体阳转率为0.29/100人年~1.28/100人年,维持在1%左右。HIV阴性配偶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RR=1.50,95%C1:1.02~2.21,P=0.04)、原阳性配偶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RR=3.16, 95%CI: 2.20~4.56,P<0.01)和最近一次CD4+淋巴细胞检测结果<200 cel即1(RR=2.11, 95%C1:1.40~3.19, P<0.01)、最近半年夫妻性生活中性行为频率≥4次/月(RR=4.27, 95%CI: 2.89-6.30, P<0.01)和从不使用安全套(RR=6.40, 95%CI: 3.67-11.17, P<0.01)以及最近半年家庭未获得过经济支持和关怀救助(RR=4.75, 95%CI: 2.34 - 9.64, P<0.01)均是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结论近年来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率趋于稳定,并较之前水平有所下降。随访中需加强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和依从性管理及夫妻性行为干预,宣传正确的安全套使用知识及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5-2008年尉氏县单阳配偶感染HIV情况调查,了解艾滋病单阳配偶间的传播情况,为调整单阳配偶管理措施、减少婚内性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尉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5-2008年单阳配偶感染HIV情况及随访检测记录,评价现行的预防艾滋病婚内性传播的措施及效果。结果 2005-2008年单阳配偶检测率平均为82.07%,阳转率平均为0.65%,发现配偶间性传播感染HIV者28人,4年间的HIV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年来男单配偶与女单配偶间的HIV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单阳配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单阳配偶检测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阳转率保持在1.00%以下。以后要对经常外出者和拒绝检测者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对涉嫌恶意传播者司法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滋病配偶间HIV的传播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动态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现场招募百色市202对艾滋病单阳配偶为研究对象,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并对其阴性的配偶进行HIV检测,运用100人年阳转率来计算配偶间HIV的传播率,Kaplan-Meier分析HIV阴性的配偶仍保持阴性的概率,含依时协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配偶间HIV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阳配偶中HIV患者平均年龄37.66±11.61岁,基线CD_4~+♂计数均值314.30±215.99个/mm~3,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IQR:16-52),患者以男性、45岁以下、壮族、初中文化、农民及农民工、农村居住和异性性途径感染为主。随访期间共计14例阴性配偶发生了HIV阳转,阳转率为2.21/100人年,配偶1~6年累积HIV阳转率分别为2.11%、5.29%、7.75%、8.92%、8.92%、12.88%。经含依时协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职业(AHR=16.28,95%CI:1.47-180.33)、配偶结果告知时间(AHR=0.10,95%CI:0.02-0.57)和安全套使用频率(AHR=0.02,95%CI:0.00-0.19)与配偶间HIV传播存在统计学关联,患者经HIV确诊后6个月內及时告知配偶结果的HIV传播风险降低了90%,配偶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HIV传播风险则减少了98%。结论加强咨询检测服务,及时告知配偶HIV检测结果,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利于预防配偶间经性传播HIV。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调查地区艾滋病感染单阳家庭安全套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调查方式,对我国河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区的艾滋病感染单阳家庭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等;并结合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的资料收集调查对象的感染途径等信息。结果本研究共调查艾滋病单阳夫妇770对,得知感染情况后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从配偶回答的角度来看,89.4%的单阳家庭增加了安全套的使用,65.7%的单阳家庭做到了每次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彝族(OR=281.535,95%CI:102.266~775.060)、性生活频率高(OR=1.606,95%CI:1.090~2.365)、文化程度高(OR=0.610,95%CI:0.416~0.894)、无子女(OR=0.287,95%CI:0.140~0.590)是能否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要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需提高单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并重点在彝族人群中开展干预工作,促进安全性行为,从而避免艾滋病配偶间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调查成都和凉山4县艾滋病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单阳家庭夫妻双方人口学特征、知识、配偶告知与检测、性行为、抗病毒治疗和关怀支持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单阳家庭比例为65.79%。单因素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感染者相关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户籍、生育打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感染途径、感染年限、配偶告知方式、性行为频次、安全套或润滑剂发放、抗病毒治疗依从性、饮酒频率以及梅毒、丙肝或乙肝快检结果等,配偶相关变量包括年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是否愿意按时提醒感染者服药等。多因素结果显示配偶年龄60岁、感染者对"安全套预防HIV传播相关知识"回答"否/不知道"、配偶对"安全套预防HIV传播相关知识"回答"否/不知道"、与配偶性行为频次在5次及以上或拒答、未接受过安全套或润滑剂发放、饮酒频率在每周1~2次或每周至少3次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OR1),而感染者为女性、无生育打算、以及感染者梅毒、丙肝或乙肝快检阴性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OR1)。结论约1/3的单阳家庭未能在每次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且男性感染者、高年龄阶段、双方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低、性行为频次较高、未接受过安全套或润滑剂发放、感染者饮酒、有生育打算以及感染者梅毒、丙肝或乙肝阳性等的单阳家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低,今后干预过程中应根据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西省HIV/AIDS病例的配偶HIV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西省2017年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配偶HIV感染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HIV/AIDS病例的配偶HIV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65例,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的比例为31.37%;近三个月每次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8.17%。双阳组先确诊方和单阳组性别、年龄、传播途径、性病史、安全套使用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文化程度、首次CD4检测值和接受抗病毒治疗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确诊方为男性、≥50岁、罹患性病、异性传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配偶出现HIV抗体阳性的风险分别是先感染HIV方为女性、15~49岁、未患性病、同性传播、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0.374倍、2.451倍、7.207倍、3.383倍和0.219倍。结论江西省配偶间HIV传播较为严重,配偶间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配偶间性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南省报告的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189个县区通过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感染途径是“异性传播”且接触史是“配偶HIV阳性”的配偶间性传播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557例HIV配偶间性传播感染者,其中男性占37.7%,女性占62.3%,70.7%的HIV感染者是40岁以上;49.7%的感染者感染前配偶间性生活频次在2~3次/月,得知配偶感染后73.4%的感染者性行为次数减少;46.9%的感染者从未使用过安全套;58.3%的感染者不习惯使用安全套,13.3%的感染者由于不知道配偶感染而没有使用安全套;38.4%的配偶间性传播者其配偶属于异性传播,59.3%的配偶间性传播者的配偶因既往采供血或输血感染HIV;50.3%的感染者是由医务人员告知其配偶感染HIV,73.6%的配偶双方HIV检测确认时间差值在3个月内。结论报告的HIV配偶间性传播者中属于配偶双方同时检测确认的比例较高,应采取定期随访检测、早期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预防HIV配偶间性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HIV单阳夫妻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于2009年6-8月对HIV单阳夫妻进行问卷调查,对HIV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截止2009年9月,陇川县共有HIV单阳夫妻440对,其中299对(68%)参加本次调查。HIV感染者年龄平均为37.36±8.78岁;HIV阴性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5.92±9.63岁;多为少数民族、农民、小学文化程度。279对(93.31%)夫妻有子女。56.52%的HIV感染者和3.01%的HIV阴性配偶有吸毒史。所有HIV阴性配偶均知道其HIV阳性配偶的HIV感染状态。在知晓夫妻一方感染了HIV后,夫妻性行为频率减少或不再发生性行为的有144对(48.16%)。有274对(91.64%)夫妻在性行为中增加了安全套使用。40.47%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350个/μL。结论:陇川县HIV单阳夫妻中HIV感染状态知晓率高,其中近半数夫妻能减少夫妻性行为频率并增加安全套使用率。但仍有部分对象吸毒、夫妻间性行为频率较高且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需进一步加强相关行为干预,并对符合条件者及时纳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配偶的艾滋病感染率和抗体阳转率等,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09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配偶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等信息,采血检测HIV抗体,并进行宣教咨询、发放安全套等干预。半年后对138名基线调查中HIV抗体检测为阴性的配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基线时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9%;80.3%最近半年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50.2%未每次使用安全套;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4.7%。随访时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升为98.6%;84.1%最近半年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其中仅有2名随访调查对象未每次使用安全套;138名随访调查对象HIV抗体阳转率为0.7%。结论宣传干预与随访管理,在预防艾滋病经婚内性途径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单阳配偶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配偶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桂林市HIV感染者/病人配偶间HIV传播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查2005 - 2010年所有桂林户籍的HIV确证阳性且有配偶的感染者或病人,对其个案调查信息资料中配偶HIV抗体检测结果和高危行为进行调查和核实,选择其中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供血和输血等HIV感染的危险行为史的配偶为调查对象,对配偶HIV双阳组和HIV单阳组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核实与分析.结果 共有345对HIV双阳或单阳配偶,HIV双阳率72.8%(251/345),HIV单阳率27.2%(94/345).345对配偶中有明确配偶间传播130对,传播率37.7%,其中男传女103例,占79.2%,女传男27例,占20.8%.双阳组传播方和单阳组先感染方在年龄、安全套使用率、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桂林市配偶间HIV传播率较高,影响配偶间HIV传播的主要因素为安全套使用率低、年龄大、感染者体内CD4细胞计数低、病毒载量高.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 percentages of couples in HIV sero-discordant relationships range from 5 to 31% in the various countries of Africa.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procreation and the lack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to avoid partner transmission, members of these couples are faced with a serious dilemma even after the challenge of disclosing their HIV status to their spouses. Identifying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decision to have children among sero-discordant couples will help in setting reproductive intervention priorities in resource-poo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婚后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了解伊宁市艾滋病病毒(HIV)经异性性传播状况。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间婚检查出的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建立队列,运用比例风险模型进行HIV抗体阳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对象做到知情同意。结果 通过对22对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发现,婚后HIV阴性一方通过夫妻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32.49/100人年,女性通过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33.74/100人年。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IV感染者配偶的阳转时间较短,平均HIV抗体阳转时间仅为2.43年。性生活频次为HIV感染者配偶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3次/周和<3次/周:RR=1.984,95%CI:1.045~3.767)。病毒载量对于夫妻性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HIV抗体阳转的配偶的CD4~ /CD8~ 比值显著低于未阳转者(t=4.77,P<0.01)。结论 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该地区已进入艾滋病高流行期。建议在HIV高流行性地区开展婚前HIV咨询和检测,同时加强婚检制度的管理,以控制HIV向一般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以17 594户登记在册的跨境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员筛查为目标的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信息,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有32 400名研究对象完成HIV抗体检测, HIV感染率为2.27%(736/32 400),中国籍和缅甸籍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4%(375/15 372)和2.12%(361/17 028)。夫妻双方HIV检测结果均已知的13 853户跨境婚姻家庭中,双阴性、双阳性和单阳性家庭数分别为13 415(96.84%)、142(1.03%)和296户(2.13%),单阳性家庭分为仅丈夫阳性家庭167户(1.20%)和仅妻子阳性家庭129户(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境婚姻家庭中,丈夫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史和高危性行为史,而妻子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性行为史。结论 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的HIV感染率较高,需加强HIV检测、预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8.
Pan XH  Yang JZ  Chen L  Xu 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1023-1026
目的 调查浙江省农村外来婚嫁女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09年对全省既往主动和被动监测发现的118例感染HIV或AIDS患者的外来婚嫁女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危险行为及夫妻间安全套使用、配偶及子女HIV感染状况等信息,利用EpiData 3.0和SPSS 13.0进行数据库建立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8例调查对象嫁人浙江省以前原户籍主要在云南省[53.4%(63/118)],少数民族占33.1%(39/118),HIV抗体检测发现阳性时配偶同时检测阳性的比例为30.6%(33/108),女性单方HIV抗体阳性夫妻随访中配偶HIV抗体阳转率为2.09/100人年(3/143.5人年).调查对象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占83.9%(99/118),69.5%(82/118)的人在原籍有前男友或配偶;调查对象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时配偶同时检测阳性的有36对夫妻,检出前夫妻间性行为从来不用安全套的占63.9%(23/36).单因素分析显示,外来婚嫁女嫁入浙江省与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时间间隔为2年以下[12(20.7%)]、2~5年[9(31.0%)]、5年以上[11(57.9%)]的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08,P=0.003);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嫁入浙江省与检测发现阳性时间间隔长是配偶感染的危险因素(OR=2.223;95%CI:1.288~3.836).结论 浙江省农村外来婚嫁女婚前有不安全性行为、婚内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嫁入本省后检测发现迟是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Stable serodiscordant relationships and sexual concurrency are pathway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HIV epidemic in sub-Saharan Africa. However whether polygyny imparts the same risks as informal concurrent relationships remains an open research question. Using data collected at enrolment from a cohort study of sero-discordant couples, this analysis investigates how polygynous relationships differ from those involving only a single female spouse and whether men involved in polygynous partnerships a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HIV-risk behaviour than those in single spouse partnerships. Of 444 enrolled couples, 111 (25%) were polygynous and 333 (75%) were single-spouse partnerships. We found that polygynous men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controlling sexual decision-making and to report any unprotected sex with unknown sero-status partner. After controll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polygynous men were still more likely to report unprotected sex with an unknown sero-status partner. In this sample of sero-discordant couples we found indication of excess HIV-risk behaviour among men involved in polygynous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