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健康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健康影响经济的相关理论,从健康与经济发展、健康与个人收入、健康与经济增长3个方面对健康对经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历史经济发展及近年来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和宏观经济学领域关于健康人力资本、个人收入、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研究,证实了健康人力资本通过改善个体在劳动市场的表现,提高了个人收入,并且作为一种投资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全基因组扫描定位易感基因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在决定个体表型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赋予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抵抗力,以及影响机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基因对疾病的发生起着间接或直接作用。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识别疾病相关基因,以最终实现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防治。  相似文献   

3.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人权,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的基石之一,健康、卫生系统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疾病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渠道影响经济,尽管健康结果受到多系统,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但作烟宏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卫生系统对保证人群健康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目前政府没有把卫生支出当作人力资源投资,仅将之视为一种福利性消费,改革政策未曾尝试矫正城乡之间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格局,针对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应转变观念,增加对卫生系统的投入,加强多部门的合作,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群健康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最后一次全球卫生大会对该世纪卫生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做了概括的总结,卫生与社会发展之间有双向作用彼此互相促进,卫生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政治手段之一。证据表明儿童的健康决定成人的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劳动力。人均收入受劳动人口与被抚养人口比例影响,而健康有活力的劳动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健康的投入是低成本高效益的投入,是战胜贫困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5.
疾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健康就是财富”,一些可预防疾病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起来是相当巨大的,疾病减少了社会创造了财富,也降低了人们对收入,生活与经济增长的希望。疾病通过对人们健康状况与生命周期的影响疾病的外部效应与对社会的影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次疾病可以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穷困,甚至也可以使富人变为贫困者;因疾致贫,因病返贫成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投资于卫生,加强对居民健康状况的保护与关照也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贡献,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加强对卫生保障的投入,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外数据表明,经济增长未必会如预期那样同步改善健康,二者关系甚至可能反转,即随着经济增长,健康水平不升反降。但具体结论受到研究对象、研究时点和区域以及研究病种的影响。针对我国数据的分析也表明,尽管长期来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健康水平的改善,但初期经济增长可能引起健康水平的下降。导致健康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可能是背后的原因。不过,现有的研究还不能明确经济增长影响健康的水平,也不能系统解释影响机制。我国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转型和流行病学的转变,保证经济增长、推动居民健康关系国计民生。有待于构建数理模型,搜集数据,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对健康的影响水平和方式,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以及该经济增长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方法: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增长决定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结论:我国在继续加强各地区医疗健康投资水平的同时,还应向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进行政策倾斜,从而在实现健康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地区经济增长和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前者指正在从事劳动的人口,后者指处于储备状态、正在接受培养、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健康的人力资源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个人在出生时都通过遗传因素获得一笔初始的健康存量,这种与生俱来的存量随着年龄增长而折旧,但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投资而增加。广义上的健康投入包括人们为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衣物、健身时间和医疗…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健康投资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健康投资能够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失;健康投资可以改善生命指标;通过健康投资可以增加劳动者的健康资本存量,以及我国采取的一些疾病预防措施带来的经济收益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健康投资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国内外的横向比较突出我国健康投资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树立公共财政思想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峥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11):668-668,672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局限于纯经济领导或去寻找发展经济的动力是十分狭隘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增强人民体质,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公共卫生事业由于关乎到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国对其无不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予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浙江省医疗机构中高层次卫生人才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了浙江省29所三级医院博士学位人员拥有情况。结果提示,浙江省高级卫生人力资源状况与其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医学人才缺乏,分布不均;医学高层次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人才流失严重等。有效措施是发展高层次医学教育,调整医疗队伍的人才结构和功能,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根据2012 - 2016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探讨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依据。方法 描述2012 - 2016年我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人均占有情况,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并计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地区间的贡献率。结果 全国疾控中心职工总数、年龄≤35岁职工数、研究生学历职工数的泰尔指数分别在0.18~0.20,0.16~0.21,0.22~0.27范围内,东部地区职工总数的泰尔指数为0.05~0.07、年龄≤35岁职工数为0.06~0.07,均低于中、西部地区,研究生学历职工数为0.11~0.13,低于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结论 泰尔指数可用于评价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我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近5年整体公平性较好,但存在不均衡性,其中东部地区近5年人力资源逐渐减少,高学历人才占比逐年增多,东部地区公平性相对较好,地区内部差异是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悦  王健  王茜 《现代预防医学》2018,(21):3920-3923
目的 分析2015年山东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 描述山东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面积、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维度分析山东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截止到2015年末,山东省每万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5人,高于全国水平(6.4人)。除注册护士按地理面积分布(0.2369)外,其余人员按人口、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1~0.2之间;按经济发展水平均在0.2~0.3之间,注册护士最大为0.2889。各类人员的泰尔指数与其基尼系数有相同的趋势,且区域内差异贡献率(88.1%~96.6%)高于区域间(3.4%~11.9%)。结论 山东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和经济发展水平,注册护士配置公平性相比于其他人员稍差。区域内差异是导致山东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区域内相对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人力资源在健康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同时也决定了各个地区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国拥有庞大的卫生人力资源部门,但是在卫生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并不强大。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该文以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为论述主题,阐述了卫生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意义、现状以及改进策略,以期为卫生人力信息化管理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卫生事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双向性及协调性:经济对卫生的支撑作用,表现为资金投入、人力、物力、信息和技术支持;卫生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卫生工作可延长人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生产力等。传统的研究常将着眼点放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上,却忽视了卫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文章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阐明了卫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卫生服务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内生性卫生资源的经济学实证研究概述   总被引:34,自引:20,他引:14  
目的 界定内生性卫生资源种类与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学特征、利用效果与影响因素等。提出其优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描述研究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现场调查资料、现有资料等进行经济学实证研究。结果 界定了静态、外生性、内生性卫生资源,测定出23家医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5.5%,高级人力资源稀缺,中心医院级别的医院竞争力偏弱。结论 内生性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卫生产业结构调整、达到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探讨21世纪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论述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作为卫生服务各项措施中最经济、有效、长远的治本措施的作用以及作为解决21世纪健康新问题的首选对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ealth as a resource and the implications that such a definition has for public health programs and policies.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health is commonly defined by practitioners, policy makers, and scholars as a resource for everyday life. However, despite frequent references to health as a resourc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meaning of this one-line phrase. Thus, we draw on a multidisciplinary body of literature to examine key features of health that characterize it as a resource, as well as its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other resources. We argue that, as a resource, health is appropriately conceptualized as a type of capital that can be invested in by individuals and societal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positive health returns. Similar to human capital, health is embodied in individuals, and, as such, it is not a tradable resource like money. Health cannot be exchanged or sol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and it cannot be obtained directly in exchange for goods and services. Instead, as a type of capital, health is a stock of biopsychosocial resources that people can draw on to participate in society. Although health shares some characteristics with human capital, we contend that health is not a component of human capital, as some scholars indicate. Lastly, we maintain that there are important program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of adopting an economic definition of health.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的主要健康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人民群众所期待的卫生服务水准和追求的健康目标,正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卫生体系与运行机制。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卫生改革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所带来的相关体制变化。当前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包括:多数人口缺乏基本的健康保障;医疗费用上涨超过居民收入增长和承受能力;政府卫生投入显著不足,卫生资源投入不公平、服务分配不公平及由此带来的健康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因病致贫现象仍较严重,构成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中国既面临仍在蔓延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又面临伴随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上升的双重负担,而政府和卫生系统尚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这些问题同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公平稳定、巩固经济发展成果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状况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主要社会因素,为卫生工作转变思想提供参考。方法:以173个国家2000年度卫生、经济、民主政治、教育、社会发展以及能源利用等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变量,并建立社会因素与人群期望寿命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社会因素不是经济投入和卫生工作,而是社会资本要素。结论: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