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微生态失衡孕妇对降低胎膜早破(PROM)及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本院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衡孕妇856例,根据孕妇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照组未治疗。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微生态的疗效、PROM发生及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孕妇阴道PH值4.6、过氧化氢(H_2O_2)阳性、白细胞酯酶(LE)阳性、唾液酸苷酶(SNA)阳性、β-葡萄糖醛酸酶(GUS)阳性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阳性比例均低于治疗前(P0.001);观察组PROM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21.8%)(P0.05),未足月PROM与足月PROM构成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PROM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治疗孕妇(37.9%)低于未治疗孕妇(66.7%)(P0.05),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产褥感染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衡孕妇年龄≥35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未进行治疗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能降低阴道微生态失衡孕妇PROM的发生风险,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39-940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以及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18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助产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可显著增加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加强对产妇的产前看护管理,积极做好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常规进行产前检查无症状单胎妊娠的孕晚期孕妇516例行阴道微生态评价,阴道微生态正常325例,阴道微生态失衡者191例,自愿行乳杆菌阴道活菌(定君生)阴道治疗170例为治疗组.比较阴道微生态正常组与失衡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阴道微生态失衡者应用定君生治疗后胎膜早破发生率.结果:不同孕周孕妇阴道微生态正常与失调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微生态正常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微生态失衡者经治疗后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纠正无症状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衡状态对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妇女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双胎妊娠妇女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2例,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3例,对两组患者的胎膜早破情况和发病孕周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期待治疗和新生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孕周为(33.51±2.91)周,早于对照组的(34.40±3.10)周,观察组终止妊娠孕周为(33.37±2.63)早于对照组(34.31±2.78)周(P0.05),两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宫缩抑制剂61.3%,高于对照组的23.8%(P0.05);对照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25.4%,高于对照组的12.9%(P0.05);两组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和胎膜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剖宫产77.4%,高于对照组的4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1.3%,高于对照组的6.3%(P0.05);两组患者的早产、晚期流产和产后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在临床上具有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应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工作,针对已经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积极对症治疗,合理分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盘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l)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1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宫内感染分为感染组53例和非感染组119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归纳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别检测胎盘NLRP3阳性率及Toll样受体4(TLR4)、脂肪酸合成酶l(Fasl)水平;比较两组胎盘NLRP3阳性率、TLR4、Fasl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TLR4、Fasl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阴道检查次数、破膜孕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降钙素原(PCT)是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胎盘NLRP3阳性表达率及TLR4、Fasl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NLRP3、T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妇产科诊治的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0例产妇,对照组入院后予以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两组产妇感染发生情况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死亡等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体感染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产妇产后新生儿围生期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诊治中,运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产妇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羊水补充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d、8d、分娩期的羊水指数与治疗前1d相比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皆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合理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羊水补充疗法的期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对胎膜早破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应严格把握,尽可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胎膜早破与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关系,并探讨绒毛膜羊膜炎致病菌群分布特点。方法本文研究中不同研究对象纳入时间均为2017年3月-2019年1月,其中胎膜早破组产妇100例(含:足月胎膜早破组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各50例);未胎膜早破组产妇100例(含:早产产妇组和未胎膜早破足月组各50例)。分析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指标方面:足月胎膜早破组发生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胎膜早破组发生率高于未胎膜早破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发生率高于早产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发生率高于未胎膜早破足月产组,上述不同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主要致病菌,且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较足月产妇对应的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价,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2~37周的PPROM孕妇100例,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孕妇70例为对照组,采集阴道分泌物,对阴道菌群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PPROM孕妇阴道分泌物过氧化氢(H2O2)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患病率,无症状及体征的微生态失调状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ROM孕妇与正常孕妇阴道菌群微生态不同,推测菌群失调可能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万枫玲 《医疗装备》2021,(3):98-100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87例妊娠晚期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体感不适但无胎膜早破的43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将胎膜早破的44例产妇设为试验组,统计并比较两组胎方位、分娩方式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枕前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枕横位、枕后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然顺产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密切相关,不仅增加了胎位异常、剖宫产、阴道助产的发生率,还易引起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临床应加强对胎膜早破的产妇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探讨发病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对2 420例孕妇(早期妊娠组1 020例、中期妊娠组604例、晚期妊娠组796例)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和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检测。妇科门诊常规行妇科检查患者507例进行同样的检查作为非妊娠组对照。结果妊娠组念珠菌性、细菌性、滴虫性3种阴道病阳性率依次为21.6%、9.2%、0.5%,非妊娠组阳性率依次为4.9%、9.9%、0.2%。妊娠期组与非妊娠期组清洁度、p H值、念珠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虫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念珠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显微镜镜检联合BV三项检测对女性阴道疾病的诊断及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萍英  刘淮  陈宁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17-4118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对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产检的孕28~36周的孕妇进行BV筛查,将筛查出符合收治标准的150例BV患者随机分为妇洁洗液组、甲硝唑栓组、乳杆菌活菌胶囊组,每组各50例。甲硝唑栓组,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均为1枚药物阴道给药,妇洁洗液组为妇洁洗液20ml化水清洗外阴,均连用10天停药,1周后复查。结果:妇洁洗液组50例,无1例治愈;甲硝唑栓组50例,45例治愈,2例显效,总有效率达94%;乳杆菌活菌胶囊组50例,40例治愈,4例显效,总有效率88%。甲硝唑栓组与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在治疗效果上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低体重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甲硝唑栓组和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均明显低于妇洁洗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硝唑栓和乳杆菌活菌胶囊对妊娠晚期合并BV的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的预防效果,是治疗妊娠晚期BV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情况与阴道微生态情况,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状况对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生产的281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生产的278例足月未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及阴道微生态情况(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状况对胎膜早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阴道pH值异常(4.5)、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族链球菌感染、阴道pH值异常、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是足月妊娠孕妇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常伴B族链球菌感染、阴道pH值异常及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等情况,B族链球菌感染与不良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均可能是足月妊娠孕妇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若孕妇早期检出B族链球菌阳性或阴道微生态异常应及时采取干预,预防胎膜早破发生。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826例孕妇进行BV筛查,了解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对这些孕妇随访至妊娠终止,观察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取BV患者102例,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52例,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用药10d,停药1周后复查,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20.5%(169/826),不同孕周之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BV阳性者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0%、17.5%、42%、17.5%、22.5%、21.3%、15%,明显高于BV阴性者(P<0.05)。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BV有效率86.5%,甲硝唑泡腾片治疗BV有效率88.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825)。结论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孕周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导致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感染,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和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围产结局,为临床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58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62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围产结局和分娩后恢复效果,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其中胎膜早破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较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增加。阴道分娩有助于产妇术后早期恢复,阴道试产有助于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PPR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2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PPROM的易发因素,并比较两组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人工流产(人流)史≥2次、臀位妊娠、阴道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患者(P0.05);非条件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流史≥2次、阴道炎、臀位是引发PPROM的高危因素(P0.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及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依次为23.60%、11.24%和12.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剖宫产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复杂,了解其易发因素对临床积极防治该病意义重大,针对孕周在28~34周的患者应采取期待治疗,保胎至34周,再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念珠菌性阴道炎(CV)妊娠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接受产检最终在本院分娩且于妊娠期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治疗后7 d观察两组患者乳酸菌正常率、念珠菌阳性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娩后统计两组母婴结局,两组患者产后7 d内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低于联合组的7.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联合组患者阴道乳酸菌正常率92.31%高于常规组的69.23%,念珠菌阳性率10.26%低于常规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子宫内膜炎及产后7d内CV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能够有效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妊娠期患者阴道内乳酸菌正常率、增强念珠菌抑制疗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患者产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无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围生儿脑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产科确诊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脐血中的IL-6、IL-4、IL-10、IFN、TNF-α含量;结合临床症状和胎盘脐带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30例)和对照组(非绒毛膜羊膜炎,43例)。检测IL-6、IL-4、IL-10、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脐血中的含量。结果该院同期妊娠妇女中,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9.6‰,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3.9‰,而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脐血中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无脑损伤组(P0.05);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及脐血中IL-4、IL-10含量均较对照组与无脑损伤组低(P0.05);IFN水平在4组血清及脐血中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9例;对照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血清、脐血中IL-6、IL-4、IL-10、TNF-α水平变化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围生儿脑损伤组细胞因子变化与绒毛膜羊膜炎一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围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增加,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对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的胎膜早破病例3046例,并筛选出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例。计算出胎膜早破合并糖代谢异常所占胎膜早破比率;从未胎膜早破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例中随机选取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及未规范化治疗共128例,观察组(n=78)为规范化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对照组(n=50)为未规范化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对比分析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304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中,足月胎膜早破占比68.32%,未足月胎膜早破占比31.68%。未合并糖代谢异常占比91.30%,合并糖代谢异常占比8.70%。未足月胎膜早破与糖代谢异常有明显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足月与未足月孕妇比较孕周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孕前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合并与未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年龄、孕次、孕周、流产次数、孕前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合并与未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孕周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孕前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心跳、呼吸、肤色、反射、肌肉张力等各项评分和总分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是胎膜早破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具有一定相关性。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可以减少胎膜早破发生率,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从而达到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母儿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徐曼 《智慧健康》2022,(24):209-2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处理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探讨对象,将孕31~33周、33~35周、小于孕36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按积极终止妊娠与保胎治疗超过1周不同处理方案进行分组,平均每组研究对象65例。对比后期产妇感染、羊膜炎、新生儿窒息、肺炎及重度脑损的发生率。结果孕周为31~33周的产妇,各项数据经过对比,终止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脑损的概率更大,产妇感染、发炎概率更低,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后发现,孕周为33~35周的产妇,终止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概率更大,产妇感染、发炎概率更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发生肺炎、脑损的发生率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产妇指征为孕周≤31周,此时发生胎膜早破,应尽可能延长孕周,预防新生儿生后并发症,产妇指征为孕31~33周,应先予胎肺成熟促进治疗,后续治疗可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