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子靶向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岁以上高龄晚期肿瘤患者26例,给予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等,按照常规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果:男性25例,女性1例,Ⅲ期7例,Ⅳ期19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例(3.85%),部分缓解5例(19.2%),疾病有效率为23.1%,稳定10例(38.5%),进展10例(38.5%),疾病控制率为61.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Ⅰ级和Ⅱ级,只有2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靶向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晚期患者不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臂Ⅱ期研究,选取36例进入二线治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取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治疗至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时停止用药。统计并观察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36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后疾病控制率为86.11%(31/36)。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血压异常、发热、乏力、胃肠功能紊乱、手足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等,大部分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均可耐受。运用Kaplan-Meier法检验36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2个月内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估计值为10个月。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ZD1839)系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 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其中属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者占66.7%(24/36),使用吉非替尼250mg,1次/日,口服,服药时间至少30天,定期进行客观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价,一旦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或疾病进展即停药。结果使用吉非替尼口服治疗晚期NSCLC共36例,全组随访时间2~22个月,其中CR1例,PR13例,NC12例,PD11例,客观缓解率38.9%(14/36),有效患者中位缓解时间为7.5个月,疾病控制率(CR PR NC)为69.4%(26/3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为3.5个月。1年生存率为38.9%(14/36),肿瘤相关症状缓解率为55.6%(20/36)。常见毒副作用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Ⅲ度不良反应仅占5.6%(2/36),且无因毒副作用严重而停药者。结论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临床获益率高达69.4%,不吸烟、腺癌、女性患者客观缓解率及生存期更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和顺从性较好,是晚期NSCLC患者最佳选择之一。对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症状好转比病灶缓解对生存期更有益),有望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或一线的标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研究为前瞻性Ⅰ/Ⅱ期临床研究,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研究入组经一线治疗失败且未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给予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研究分Ⅰ期和Ⅱ期两部分。Ⅰ期阶段, 伊立替康采用固定剂量(180 mg/m2静脉输注, 每2周重复), 安罗替尼进行剂量递增(8、10和12 mg每日1次口服, 连续2周停药1周, 每3周重复), 观察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 并确定Ⅱ期推荐剂量, 应用于Ⅱ期阶段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安罗替尼的最大耐受剂量和联合治疗的客观有效率(ORR)。结果 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 共纳入3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Ⅰ期阶段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 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 Ⅱ期阶段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确定为12 mg/d。全组患者中30例可评估疗效, 部分缓解8例, 疾病稳定21例, 疾病进展1例;ORR为25.8%(8/31), 疾病控制率为93.5%(29/31)。中位随访时间29.5个月, 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9个月(95%C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所有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154例,其中晚期患者96例.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58例.对晚期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并统计所有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资料完整的晚期患者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中位时间23个月,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3例(72.6%),疾病稳定15例(20.5%),原发耐药疾病进展5例(6.8%),客观有效率为72.6%,疾病控制率为93.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5.0个月,患者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61%和34%,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88%和72%.154例患者接受过至少一次伊马替尼治疗,起始剂量400 mg/d,绝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1~2级,耐受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为水肿(75.3%)、消化道反应(37.7%)和贫血(22.7%).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15.6%(24/154).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GIST疗效肯定;患者对于400 mg/d的治疗剂量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对铂类联合化疗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38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铂类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后,疾病进展行安罗替尼靶向治疗。治疗方案为安罗替尼12 mg/d,服药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  每例患者平均行6.3个周期安罗替尼治疗。38例患者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7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21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为10例。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8.4%(7/38),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3.7%(28/38)。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11.4个月。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乏力、食欲减退、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7/38);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安罗替尼治疗。  结论  安罗替尼口服方便,且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对铂类联合化疗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厄洛粹尼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化疗后进展的12例晚期NSCLC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疾病无进展者继续服用,之后每月对接受治疗者进行疗效评价,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无变化4例,疾病进展5例;有效率为25.0%(3/12),疾病控制率为58.3%(7/12),临床受益率为41.7%(5/12).厄洛替尼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全组无一例患者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 厄洛替尼对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厄洛替尼靶向与紫杉醇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2例,厄洛替尼治疗组32例:口服厄洛替尼150mg,1次/d;紫杉醇化疗组30例:紫杉醇75mg/m2,d1、8,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厄洛替尼治疗组和紫杉醇化疗组近期有效率(RR)分别为28.1%、36.7%,肿瘤控制率(TGCR)分别为71.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5.6个月、5.1个月;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9.0个月、8.0个月。两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厄洛替尼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紫杉醇化疗组(P<0.05),厄洛替尼治疗组皮疹及腹泻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从厄洛替尼靶向治疗中获益,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罗莹  张丽娟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9):1834-1837
目的:观察分子靶向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岁以上高龄晚期肿瘤患者26例,给予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等,按照常规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果:男性25例,女性1例,Ⅲ期7例,Ⅳ期19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例(3.85%),部分缓解5例(19.2%),疾病有效率为23.1%,稳定10例(38.5%),进展10例(38.5%),疾病控制率为61.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I级和Ⅱ级,只有2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靶向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晚期患者不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对比多西他赛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安罗替尼用于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干部医疗科收治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3组:安罗替尼组、多西他赛组及联合组,安罗替尼组口服安罗替尼治疗,多西他赛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治疗,联合组采用口服安罗替尼和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等,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PFS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均达到治疗终点,未出现完全缓解病例,3组的稳定(SD)、进展(PD)及疾病控制率(D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罗替尼组、联合组的SD、DCR均大于多西他赛组,PD小于多西他赛组,但3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罗替尼组及联合组的中位PFS均优于多西他赛组(5.0、4.2个月vs.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罗替尼组与联合组的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是影响患者PFS的危险因素。安罗替尼组和联合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乏力,分别有18例(90%)和16例(80%),多西他赛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14例(70%)。结论安罗替尼比多西他赛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显示出治疗优势和可控制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单中心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参加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Ⅱb临床试验的46例患者。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成安罗替尼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接受安罗替尼12 mg/d,d1~d14,21天为一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无进展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  结果  共入组46例,其中7例从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中移除,剩余39例患者中安罗替尼治疗组28例,安慰剂组11例。安罗替尼治疗组中4例PR,13例SD; 安慰剂组3例SD,两组的DCR接近统计学差异(60.7%vs. 27.3%,P=0.082);其中安罗替尼治疗组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DCR为78.6%(11/14)。安罗替尼治疗组的中位PFS为12.4个月(95%CI:7.6~17.2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4.0月(95%CI:1.7~6.3个月,P=0.043);但是两组的OS无显著性差异(19.4个月vs.17.6个月,P=0.961)。安全性方面,安罗替尼治疗组中共2例(7.14%)患者出现了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severe adverseevent,SAE),其中1例(3.6%)为气胸,其余不良反应均为1~2级。  结论  安罗替尼在软组织肉瘤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DCR率,且能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并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安罗替尼可以作为晚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选择,尤其是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12.
Zhao HY  Zhang Y  Huang H  Chen LK  Xu GC  Zhang L 《癌症》2008,27(4):393-399
背景与目的:厄罗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临床常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本研究旨在评价厄罗替尼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开放的,记名供药计划。44例患者均为经病理证实的、至少接受过一个方案全身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厄罗替尼每次150mg每天口服一次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采用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44例患者客观有效率为27.3%(12/44),疾病控制率为65.9%(27/44),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0.9~8.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7个月(9.2~18.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81.8%)及腹泻(56.8%),多为Ⅰ~Ⅱ度。Ⅲ度转氨酶升高有1例(2.3%)。未出现Ⅳ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厄罗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一线化疗失败后拒绝二线化疗,自愿选择口服安罗替尼靶向抗肿瘤治疗,每两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观察安罗替尼的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7例、疾病进展(PD)8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6.7%,疾病控制率(DCR)为73.3%,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月,总生存期(OS)为8.6月。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乏力、高血压、厌食、体重减轻等,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 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较好,且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31例,给予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1次,服药时间至少1月以上,至病情进展为止,观察吉非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结果31例患者中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8例,进展13例。有效率32.3%,疾病控制率58.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8月,1年生存14例(45.2%),8例患者出现皮疹,4例有恶心、腹泻症状,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尿素氮升高,3例出现转氨酶上升,1例出现轻微肺纤维化改变。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经多程化学治疗后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放疗、化疗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5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多周期化疗后病情进展后口服吉非替尼250mg/d,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5例中,CR1例,PR2例,SD5例,疾病控制率为53.3%(8/15),全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0天,中位生存时间为151天,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结论吉非替尼为化疗失败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了1条新的治疗途径,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临床疗效和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 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晚期NSCLC应用吉非替尼250mg/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ORB12.9%,DCB57.2%,PFS4月(1-21月),TTD 7月(1-31月),1年生存率40%,2年生存率17.1%.疗效与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相关(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QOL)和症状改善超过50%,改善时间在用药1月内.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皮疹和腹泻,1例因ILD死亡.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QOL,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含铂化疗后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口服治疗,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服药2个月后行病灶CT检查,CR 2例(6.7%),PR 6例(20.0%),SD 14例(46.6%),PD 8例(26.7%),总有效率(CR+PR)26.7%,疾病控制率(CR+PR+SD)73.3%.复发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7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8个月,1年生存率为 84.6%,2年生存率为22.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以自行缓解.结论:吉非替尼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靶向治疗药物,可用于含铂药物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皮疹及腹泻,患者容易耐受.  相似文献   

18.
吉非替尼治疗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有临床研究表明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单药治疗NSCLC有效,本文旨在研究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患者每日均口服吉非替尼250mg,直至患者不能耐受或病情进展时停药,观察患者症状、近期疗效、肿瘤无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至少服药1个月,其中用药后咳嗽、胸痛等症状缓解的有13例,无缓解的有3例,病情持续加重的有7例。影像学显示,肺、脑等转移灶减小的有11例(47.8%),无变化或增大的各6例(各占26.1%)。CR2例(8.7%),PR10例(43.5%),SD4例(17.4%),PD7例(30.4%)。有效率(RR)为52.2%,疾病控制率(DCR)为69.6%。患者肿瘤无进展中位时间5个月(0~15个月),至随访结束时,8例死亡,15例生存。副作用有皮疹10例(43.5%),4例(17.4%)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溃疡与腹泻症状。结论: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标准二线或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收集治疗期间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果 客观缓解率为36.4%(95%CI: 20.4%~54.9%),疾病控制率为81.8%(95%CI: 64.5%~9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7.6月(95%CI: 3.1~12.1月)和19.6月(95%CI: 15.1~24.1月)。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疲劳(66.7%)、恶心和呕吐(54.5%)、高血压(48.5%)和腹泻(39.4%)。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 PS评分和FIGO分期是影响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初步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证实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2例Ⅲb-Ⅳ期经化疗失败的或不能耐受化疗及不愿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厄洛替尼每次150 mg/d.直到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果 本组可评价疗效92例,完全缓解2例(2.2%),部分缓解22例(23.9%),稳定48例(52.2%);进展20例(21.7%),有效率(RR)为26.1%(24/92),疾病控制率(DCR)为78.3%(72/92).有皮疹患者RR和DCR优于无皮疹患者(P<0.05).ECOG评分0-1分的患者RR优于ECOG评分≥2分(P=0.023),女性患者DCR显著优于男性患者(P=0.014).非吸烟患者DCR优于吸烟患者(P=0.042).但病理类型和既往有无化疗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84.8%)和腹泻(31.5%),多为轻、中度.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