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59例经上腹、右胸、左颈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要点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腔镜下三切口行食道癌的手术配合要点。结果:全组59例患者,51例患者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8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平均250(180~330)min,其中胸部手术时间平均为100(80~12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150(100~200)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2天~4天(平均3天);住院时间为9天~10天。51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瘘、乳糜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例、声嘶2例、肺部感染2例,全组并发症发生率占9.8%。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腔镜器械使用和维护以及术中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和无瘤技术,是配合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开胸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0年 4月至 1999年 4月 ,对 2 878例胸部肿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其中 10例术后合并乳糜胸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 ,除 2例为肺癌术后合并乳糜胸外 ,其余为中上段食管癌术后合并乳糜胸。原术式 :2例肺癌分别行肺左上叶、右上叶切除 ;4例食管癌经左胸手术切除及胸顶吻合 ,3例经右胸、左颈、上腹正中三切口手术 ,1例经左胸左颈两切口手术。乳糜胸出现时间为术后第 1~ 17天 ,引流量为 5 0 0~ 3 0 0 0ml ,颜色为淡黄色、橙黄色或乳白色。除 1例左侧肺癌术后合并乳糜胸经保守治疗治愈外 ,其余采取 2次开胸手术结扎胸导…  相似文献   

3.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回顾肺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的病例,分析其治疗对策方法:1997年7月~2003年12月,共1546例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术(至少是肺叶切除术)并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其中16例术后并发乳糜胸,均以保守治疗(闭式引流,胸腔内注药,全胃肠外营养或低脂饮食)。结果:全部16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该组患者在乳糜胸确诊后经6-2l天治疗,平均于9.8天后可进正常饮食胸引流量最多2100ml/天。结论:由于解剖及生理的原因,以及各种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使其保守;台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我们认为该类术后乳糜胸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041食管癌切除术后23例乳糜胸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 扎胸导管15例,保守治疗8例,治愈率95.4%,结论:食管癌癌切除后乳糜胸是一种严重并发症,胸腔闭式引流量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明确诊断后胸导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糜胸的成因、诊断、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2月~1998年11月,我院行食管癌手术1203例,并发乳糜胸11例,采取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10例痊愈、1例同时并发乳糜腹和胸内吻合口瘘,术后第30天死亡。结论:乳糜胸应根据胸腔引流量合理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胸腔镜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2例食管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胸腔镜手术的胸部平均手术时间为3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mL,术后第1天胸腔平均引流量为1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天,随访12~3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在穿刺孔种植和胸腔内广泛播散。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为食管癌外科治疗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食管癌手术合并乳糜胸患者6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未发生乳糜胸的食管癌手术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不预防性结扎胸导管、肿瘤浸润纤维膜外、肿瘤位于中上段食管、左侧开胸入路、淋巴结转移个数大于5、单纯结扎胸导管、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非胸腔镜手术均与乳糜胸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开始肠内营养大于等于36小时、二次手术时间大于36小时、胸腔引流量小于1000ml/24小时和保守治疗均与乳糜胸后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需重视乳糜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乳糜胸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乳糜胸是胸部手术后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往往会因大量体液丧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衡、低蛋白血症等,导致循环衰竭,甚至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共发生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25例,16例保守治疗成功,9例行经保守治疗后改行电视胸腔镜膈肌上胸导管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手术后乳糜胸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434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17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2例,均治愈。结论 积极再手术是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1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乳糜胸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对11例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其中6例大量乳糜胸(引流量≥1200ml)者,行再次手术胸导管低位结扎,5例中小量乳糜胸(引流量<1200ml)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膜腔穿刺,并胸膜腔内注入10%福尔马林治疗.结果:胸导管结扎者中5例治愈,1例因拖延手术死亡;10%福尔马林胸膜腔内注射者全部治愈.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应根据乳糜液漏出量的多少选择有效治疗措施,大量乳糜胸应及早再次手术胸导管结扎;中小量乳糜胸取10%福尔马林胸膜腔内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用吲哚菁绿和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以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0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术前均超声引导下注射吲哚菁绿至双侧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术中利用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避免术中胸导管损伤,若发现有胸导管损伤,则预防性行胸...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中胸导管预防结扎连续1031例无乳糜胸手术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1031例食管癌术中结扎胸导管预防乳糜胸经验。方法:术中于膈上5cm处将胸导管、奇静脉及其间组织一并大块结扎。结果:1031例食管癌切除无术后乳糜胸。结论:采用低位膈上胸导管大块结扎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Fu JH  Hu Y  Huang WZ  Yang H  Zhu ZH  Zheng B 《癌症》2006,25(6):728-730
背景与目的:胸导管结扎术是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和治疗乳糜胸的常用方法,但对于其预防乳糜胸的作用存在争议,且有关胸导管结扎术对食管癌术后其它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目的是评价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对预防乳糜胸的作用及其对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1996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食管癌根治术,并有明确记载是否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的病例共389例,分为未结扎组218例和结扎组171例,对比两组乳糜胸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生存率,评价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的临床价值。结果:未结扎组和结扎组乳糜胸发生率分别为0.46%(1/218)和1.17%(2/171)(P<0.001)。未结扎组和结扎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25/218)和18.1%(31/171)(P=0.063);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0.92%(2/218)和1.75%(3/171)(P=0.658)。结扎组和未结扎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2%、52.2%、42.2%、29.2%和74.2%、53.2%、43.2%、29.8%,P值分别为0.992、0.819、0.841、0.902;两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P=0.464。结论: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不能有效预防乳糜胸,且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原发性肺癌患者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199例。按照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分为两组,Ⅰ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天)和Ⅱ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天)。对于影响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可能因素在两组间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再将筛选出来的对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可能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及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部位、肺段切除术、胸膜粘连、手术时间≥180 min、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个延长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尽可能减少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食管及贲门癌术后几种常见并发症施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食管及贲让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乳糜胸、胃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再次开胸分别施行吻合口重建,胸导管结扎及胃穿也修补术,并对再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再手术治疗的17例中因乳糜胸行胸导管结扎术7例,治愈4例,死亡3例。因吻合口瘘行吻理建术5例。治愈3例,死亡1例,1例自动出院;因胸内胃穿孔行胃穿孔修补  相似文献   

16.
Purpose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prophylactic thoracic duct ligation on overall survival in resectable o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Methods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804 patients with oesophageal cancers who underwent complete resection between December 1996 and December 2008.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thoracic duct during surgery,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groups: no prophylactic thoracic duct ligation group (NPLG, n = 815) and prophylactic thoracic duct ligation group (PLG, n = 989). Log-rank tes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surviv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Subgroup analysis and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were used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horacic duct ligation on overall survival.ResultsThe occurr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hylothorax was comparable between NPLG and PLG (0.9% vs. 1.0%, p = 0.739).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s for patients in the NPLG and PLG were 54.4 months (95% interval confidence, CI: 46.9–61.9) and 42.9 months (95% CI: 36.1–49.7), respectively (p = 0.002). The 2-year, 3-year, 5-year,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75.1%, 64.1%, 46.1%, and 35.1%, respectively, in the NPLG and 65.3%, 54.7%, 43.3%, and 30.9%, respectively, in the PLG,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02).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ubgroup analyse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oracic duct ligation during oesophagectomy unfavorably impacted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o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ConclusionsProphylactic thoracic ligation reduces the overall survival, but does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hylothorax of resectable o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e suggest more data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to validate our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张绪红  蒋雄  何文法 《癌症进展》2016,14(11):1098-1101
目的 研究全胸镜肺叶切除术(VATS)与开胸肺叶切除术(PL)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彻底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早期NSCLC患者10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VATS组与PL组,每组各53例.VATS组行VATS治疗,PL组行PL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总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7 d TNF-α、CRP、IL-6、CD3+、CD4+、CD8+及CD4+/CD8+等水平,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复发及1~3年生存情况.结果 VATS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总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7 d患者血清中的CRP、IL-6、TNF-α与术前的差值均低于PL组各指标手术前后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7 d患者血清中的CD3+、CD4+、CD8+及CD4+/CD8+与本组术前的差值均高于PL组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5.09%)低于PL组(35.85%)(P<0.05);VATS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PL组(P<0.05).结论 VATS治疗NSCLC创伤小,对免疫系统影响小,疗效显著,治疗彻底安全,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微创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行胸腔镜手术的纵隔肿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均完全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6例在单孔操作下完成,6例因游离困难加开副操作孔,手术时间30-1 1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200ml,平均100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4天,平均3天;术后住院时间5-8天,平均6.5天.均顺利恢复出院,无术后出血、气胸、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随访1-20个月,未有局部复发.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切除纵隔肿瘤可达到双操作孔的手术效果,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