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颈椎病的概念和范畴 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像对其它疾病一样是由笼统的概念逐步深入具体化的.颈椎病在希腊文中的原义:spondylos指脊椎,osis指增生,连起来指颈椎骨质增生,是形态学概念.1955年O′Connell将颈椎病分为三大类:即原因不明的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突出和继发于突出的病变.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易误诊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豪 《中国骨伤》2005,18(1):57-59
颈椎病是指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后所形成的内容广泛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钩椎关节病等,文献中的颈脊髓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ey|opathy)、颈神经根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alopathy)在我国均属颈椎病的范畴。简易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管压迫性),专科分型(期)分为颈椎间盘症期(颈椎病)、骨源性颈椎病期、脊髓变性期。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新的致病学说。方法:自1994年6月~1998年5月对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患者行临床及MRI检查。结果:8例患者,术后4~13个月,平均5.8个月复查时,颈椎MRI检查发现,其术前MRI显示的颈椎间盘突出影像消失,相应部位硬膜、脊髓无压迫。结论:(1)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出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刺激突出间盘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性反应;(2)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变或颈椎管狭窄,致硬膜外腔压力增高,导致硬膜外静脉回流障碍,出现硬膜外静脉瘀滞、怒张。上述为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又一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手术方式治疗16例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11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5例。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椎动态侧位X线片、颈椎MR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3、6、24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2.2%,69.4%,78%,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3年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对颈椎病作了定义,同时对颈椎病的分型统一了认识,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它型。原先列于颈椎病中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另列为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6.
关于颈椎病命名及分类的讨论——关于颈椎病命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对颈椎病发病机理等认识的深入,对原属于颈椎病范围的多种疾病提出了新的命名,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椎管狭窄症、钩椎关节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失稳症、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等。它们都特指一定的病理变化,具有特定的含义。这些命名的提出为确立颈椎病的命名体系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诊治(附100例临床报告)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广东526020)陈炳均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损伤、颈椎退行性变至使颈椎后关节紊乱,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突出及其软组织退变、劳损、钙化等压迫刺激颈部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颈、肩、上肢、头部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对颈椎病发病机理等认识的深入,对原属于颈椎病范围的多种疾病提出了新的命名,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椎管狭窄症、钩椎关节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失稳症、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等.  相似文献   

9.
颈肌与颈型颈椎病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由于颈肌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所决定,颈肌容易发生退变及劳损。颈肌退变及劳损后因肌肉张力的不平衡可引起颈椎动静力平衡失调,进而导致颈椎骨关节系统发生病变。结合颈型椎病的临床特点,颈肌退变及劳损可能是引起颈型颈椎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航 《中国骨伤》1997,10(4):43-43,45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症,是指由椎间盘退行性变、椎体骨赘增生等引起的眩晕,颈肩部麻木,疼痛,甚至四肢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集陈省三教授三十余年的经验,采用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收到良好效果。现将颈椎病与颈椎受力的关系及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因素作如下分析:1.颈椎病与局部力学环境的关系颈椎处于庞大的身躯和头颅之间,支承着头部灵活地进行前屈、后伸、左右弯曲、旋转运动,椎体运动有6个自由度,支配这些运动是头部重心位置及颈部周围神经、肌肉的协调作用,故而,把人体颈部视作由骨、肌肉、头部重量或外力组成…  相似文献   

11.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1-883
目的: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8-2000年收治的2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结果:2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和C4-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目的 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颈前路手术切除的颈椎减压标本的组织学表现,分析与颈椎病相关的因素和机制。结果 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术后优良率占83%(40例);18个患者的20例减压完整标本中,以颈椎盘突出为颈椎病主要发病原因者14个占70%,以椎体后缘骨赘压迫为颈椎病主要发病原因的5个占25%。颈椎间盘后缘有炎细胞浸润的占55%,1例退变的非突出的的颈椎间盘也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有炎细胞浸润的患者,其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比无炎细胞浸润者重(神经功能评分,P<0.01)。结论 除了突出的颈椎间盘和椎体后缘形成的骨赘压迫,退变突出的颈椎间盘产生的炎症反应在颈椎病的发病中同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颈椎人工椎间盘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发展,治疗,预后简述。同时对一例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进行近期效果随访。结果:术后效果优,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但其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4.
颈、肩痛是一些疾病所共有的症状,而不是一个疾病诊断的名称。近几十年来,对这些症状逐渐得到认识,其中大部是由于颈椎病所引起。以下着重谈谈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颈椎病的概念与病理生理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导致的上下椎体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年龄较大者的常见病。颈椎的活动度大,易遭受损伤,尤其下部颈椎。有人统计,90%颈椎病发生在颈5~6,颈6~7的椎间盘。因此椎间盘是人体最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的组织。一般认为,由于退变,则椎间盘弹性减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CSM)指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骨赘、甚至黄韧带钙化压迫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笔者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AO公司Zero-p颈椎cage手术治疗颈椎外伤伴脊髓型颈椎病20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7个月,采用于泽生等的判定方法:优15例,良7例,中2例,差1例。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是不稳的基础,手术治疗退行性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颈髓受压而引起的综合征,常伴脊髓功能异常。手术治疗是解决颈髓受压最确切而有效的手段。该文结合颈椎常见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并发症,简要探讨颈椎常见手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颈椎MRIT2WI像颈髓高信号对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脊髓型颈椎病MRI脊髓局限性T2WI像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是指在颈髓病变部位及(或)相邻部位,MRI T2WI像出现一个有(或无)明显边缘的高密度区,有时可同时伴有T1WI像低信号,临床上一般称之为脊髓水肿或脊髓囊性改变。现将近年来对ISI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1MRI T2WI像颈髓高信号出现的病理机制一般认为颈椎病患者在颈椎伸屈运动时会造成脊髓的慢性压迫、损伤而出现脊髓高信号。颈椎前屈活动时随着颈椎生理弧度的减小,椎体后缘增生骨赘、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和增厚骨化的后纵韧带等将进一…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其基本概念是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包括相邻椎节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及相关组织 ,并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 ,称之为颈椎病。颈椎病早期的概念尚不能准确量化界定 ,但本病已存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为主要的病变基础 ,与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颈椎间盘的退变及其相关组织的继发性改变 ,致使引起症状和体征。这些继发性改变包括器质性改变和动力性异常。主要病理 :本病最基本变化有髓核突出和脱出、韧带骨膜下血肿、骨赘形成和继发性椎管狭窄等。动力性改变包括颈椎不稳 ,如椎间松动、位…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按摩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春生 《中国骨伤》1997,10(1):25-25
当患者感到头痛、眩晕,甚至恶心时,往往多考虑内科疾患,五官科疾患等,而忽视了颈椎疾患。基实颈椎病也是引起头痛、眩晕的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临床上,目前颈椎病一般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推动脉型、交感型等。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容易引起头痛、眩晕。其原因是由于推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脑供血障碍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解剖来分析,椎动脉一般来自锁骨下动脉,自该动脉发出后,第一段在颈长肌和前斜角肌之间上行,进入颈6横突孔。当前斜角肌痉挛时,亦可压迫推动脉而影响其供血。第二段自颈6至颈1的横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