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的外科治疗。方法 1990年至2003年8月,手术治疗PVE病人21例,其中亚急性16例,急性5例。血细菌培养阳性13例。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瓣周漏6例,二尖瓣瓣周漏3例,主动脉瓣区赘生物3例,二尖瓣区5例。应用机械瓣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11例,主动脉瓣置换10例,同期行升主动脉假性瘤切除和主动脉修补成形1例。术中均见有赘生物;二尖瓣环脓肿7例,瓣周脓肿3例;主动脉瓣环脓肿8例,瓣周脓肿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感染复发,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晚期死亡1例。随访4个月至13年,1例PVE再发,内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及时诊断PVE,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和围术期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是提高PVE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s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PVE)的疗效及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PV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1~62(49.6±11.8)岁。既往行单瓣膜置换术20例,其中单纯主动脉瓣置换12例,单纯二尖瓣置换8例;既往行多瓣膜置换术2例,均为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所有患者均采用机械瓣。早期PVE(术后1年内)8例,晚期PVE 14例。6例患者血培养呈阴性。急诊和限期手术(确诊1周内)15例,择期手术7例。合并瓣周脓肿12例,采用牛心包修补重建。结果全组住院死亡3例(13.6%),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脑出血。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5例(22.7%),肾功能不全6例(27.3%),呼吸衰竭5例(22.7%),肺部感染4例(18.2%)。术后随访6~120(53.6±20.8)个月,中远期死亡2例(9.1%),其中1例猝死,另1例死于脑梗死。随访中无感染复发,无瓣膜相关再手术。术后1年生存率86.4%,术后5年生存率70.4%。结论 PVE死亡率高,尽早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早期结果较好,中远期随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1例心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植入适当大小的机械瓣;术前、术后均进行内科治疗。结果本组近期死亡6例,其中3例患者死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毒血症及中毒性休克,3例死于术后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5例,随访时间5个月至13年,远期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其中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2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射血分数>0.45),9例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未发现瓣周漏。结论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应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再次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探讨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再次心瓣膜置换术的病因、术中技术环节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05例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在我中心再次行心脏手术,男59例,女46例;年龄50.2±10.6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或/+三尖瓣成形术(TVP)31例,主动脉瓣置换或/+TVP 38例,Bentall手术(包括全根置换)1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或/+TVP7例,三尖瓣置换术8例,瓣周漏修补术6例,其它手术4例。再次心脏手术距第一次手术时间为3个月~18年(46.3±31.9个月)。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7例,Ⅲ级53例,Ⅳ级25例。结果手术死亡6例,总病死率5.71%(6/105),其他患者术后心功能均恢复到Ⅰ~Ⅱ级。死亡原因为: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1例,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部并发症导致感染1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2例。人工机械瓣置换后再次心瓣膜置换术原因为:瓣周漏67例(63.80%),PVE 16例(15.23%),血栓形成14例(13.33%),继发其它瓣膜病变8例。术后随访11~107个月,因心搏骤停、脑出血远期死亡2例。结论机械瓣置换术后有一定的再手术率,其再次心瓣膜置换术的重要原因包括: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和血栓形成。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同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及合理的术中技术环节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再次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要点。方法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PVE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6.7%),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2003年以后手术的11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6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相应的处理治愈。随访15例,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PVE再次复发1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死于全身衰竭;其余14例患者均治愈,恢复正常工作;心功能Ⅱ级12例,Ⅲ级2例。结论PVE的外科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而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和围术期正确应用抗生素是保障PVE再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三尖瓣置换术6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三尖瓣置换术(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TVR)的中、远期疗效,总结三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施行TVR手术6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5例,先天性心脏病37例,三尖瓣退行性病变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 例,心脏肿瘤1例.67例患者中29例先行三尖瓣成形术,因效果不佳改行TVR,其余患者均直接行TVR ;置换生物瓣28例,机械瓣3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3 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2 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 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3例.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11.94%(8/67),其中6例死于术后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第4d死于心室颤动,1例术后第7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54例,随访率91.53%( 54/59), 1例术后1年死于生物瓣膜毁损,1例术后6年死于脑栓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风湿性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TVR死亡率显著高于先天性三尖瓣病变患者[5.56%(2/36)vs. 24.00%(6/25);χ2=4.425, P=0.036];二次行TVR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首次行TVR患者[30.00%(3/10)vs. 8.77% (5/57) ,χ2=3.646,P=0.033];TVR中选择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1).结论 TVR患者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均较高,对于严重的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心瓣膜置换术是最后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25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外主动脉夹层、急诊搭桥同期行瓣膜手术及心脏肿物累及瓣膜手术的病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0±14.6)岁。均合并严重的心功能不全(Ⅳ级),8例术前需要机械通气。感染性心内膜炎11例,均可见明显赘生物,其中4例合并瓣周脓肿;瓣膜重度狭窄8例,急性瓣膜重度关闭不全6例,包括急性腱索断裂4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失败再次急诊行置换术2例。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所有25例患者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24.0%),其中5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感染复发导致的败血症。另有1例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例术后早期出现脑出血,经积极治疗后康复,其余均顺利出院。随访1~120个月,随访率100%(19/19),1例术后3个月出现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改善明显(Ⅰ级3例,Ⅱ级15例)。结论手术指征明确的重症瓣膜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积极选择急诊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治疗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效果及中期随访结果 .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83例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35例,重度48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置换术.男49例,女34例;年龄51~77岁,平均(59.3±7.5)岁.43例二尖瓣成形术包括使用Dacron补片条或自体心包条环缩后瓣环21例,交界处环缩9例,后叶矩形切除9例,St.Jude成形环环缩4例.40例二尖瓣置换术包括机械瓣28例,生物瓣12例.结果 住院死亡3例,二尖瓣成形术组和二尖瓣置换术组住院死亡分别占2.3%(1/43例)、5.0%(2/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瓣膜置换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二尖瓣成形组(P<0.05),二尖瓣成形组术后6例残余轻度二尖瓣反流(P<0.05)但不影响心功能,两组其他住院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76例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3~60个月,平均(20.2±4.9)个月.随访期间二尖瓣成形术7例轻度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组人工瓣功能均良好,3例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随访远期死亡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术和二尖瓣置换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61%.结论 对于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二尖瓣成形术后近期和远期效果好,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GK双叶机械瓣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术近中期的机械功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以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病变的20例患者。其中10例应用GK双叶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GK组),男5例、女5例,年龄40~69(56.4±8.9)岁;另10例应用Medtronic Open Pivot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Medtronic组),男4例、女6例,年龄30~69(50.2±8.0)岁。比较两组术前基础资料、术中及术后资料。术后3年通过心脏CT血管造影评价人工机械瓣膜的在体形态和瓣叶开放角度,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死亡,无瓣周漏、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二次开胸止血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3年随访资料显示,术后近中期的机械瓣膜功能无明显差异,未见血栓形成及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心脏CT血管造影及心脏彩超检查示两组患者人工机械瓣膜的在体形态良好。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3年GK双叶机械瓣膜具有良好的机械瓣膜功能,与Medtronic双叶机械瓣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65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5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技术。单纯二尖瓣置换术45例,均保留瓣下结构(MVR/SVP),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13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20例。结果 全组患者中54例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击除颤复跳。3例死亡,2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致创面广泛出血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经验:①充分术前准备;②采用超滤技术;③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心肌保护技术;④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SV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