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因皮质脊髓束受压导致的同侧肢体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同时伴有脊髓丘脑束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对侧肢体痛温觉功能减弱甚至消失,临床多见于脊髓外伤、椎管内髓外肿瘤及血肿等,颈椎间盘突出很少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1928年,Stookey首次报道了1例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至今英文报道尚少,国内更是鲜有报道.本院近期收治了1例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因皮质脊髓束受压导致的同侧肢体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同时伴有脊髓丘脑束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对侧肢体痛温觉功能减弱甚至消失,临床多见于脊髓外伤、椎管内髓外肿瘤及血肿等,颈椎间盘突出很少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1928年,Stookey首次报道了1例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至今英文报道尚少,国内更是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由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髓半切综合征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0.8岁。临床共同特点为病变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明显减弱或消失,同时伴有对侧肢体痛温觉功能的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术前均行MRI检查,证实了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一侧半。所有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评分系统为疗效评价标准,分别记录术前、术后JOA分值,并计算JOA改善率。结果14例患者行前路经椎间隙减压,1例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所有患者术后肌力明显改善,痛温觉恢复良好。JOA分值由术前的平均9.2分提高到术后13.7分;改善率为45%-97%,平均81%。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无神经症状加重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突出的颈椎间盘可压迫脊髓一侧半,临床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的特点。依据临床特征和MRI可快速明确诊断,早期行颈前路彻底减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颈椎间盘突出的MRI测量及MRI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的MRI测量指标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椎间盘突出的二个测量指数--矢状径和横径指数(STI)、矢径指数(SI)并对矢状T2WI图像脊髓信号异常及信号正常的60例颈椎间盘突出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颈椎间盘突出测量矢状T2WI脊髓信号异常及信号正常的STI均数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SI均数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把矢状T2WI脊髓情况与STI、SI测量相结合,STI与SI指标作为衡量颈椎间盘突出程度及脊髓有无受压损伤的量化指标客观可靠,SI更简化更实用.可作为MRI间接评估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损伤的方法,并可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组患者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6岁,术前均行MRI检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具体表现为突出节段平面以下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伴有痛温觉消失,但本体感觉正常,符合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特点.术前JOA评分4~10分,平均7.6分.17例患者发病后15 d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1例按椎管内占位于外院行后路手术,效果不理想,1年后再次给予前路减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良好,术后JOA评分平均13.4分(7~15分),平均改善率61.7%,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突出的颈椎间盘可压迫脊髓前动脉使脊髓前2/3缺血而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可帮助诊断,早期行前路减压融合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轻微外力或无明确诱因导致椎间盘突出而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产生相应症状的临床症候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基本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3大类.目的 阐述介入治疗的创伤小、能同时治疗多个节段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内容 ...  相似文献   

7.
王义学 《颈腰痛杂志》2011,32(2):142-144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劳损、长期不良工作习惯等因素导致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及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与钙化的后纵韧带压迫脊髓、神经根及血管,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颈椎间盘突出致Brown-Seguard综合征在临床少见.2005年5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4例颈椎间盘突出致Brown-Sequard综合征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颈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术前经MRI检查,突出椎间盘共154个,其中突出椎间盘明显压迫硬膜囊126个.根据MRI影像学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颈椎常规片综合分析,施行颈前路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64例(91个椎间盘),优良46例(71.87%),好转14例(21.88%).认为MRI矢状切面可显示突出及脱出影像特点,并可直观脊髓受压节段,根据脊髓信号强弱判断其受损程度.横切面可观察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神经根脊髓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除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消除临床症状,恢复脊髓或神经功能。方法:自1993年2月~1996年12月,选择性地对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加椎间植融合术。结果:术后6个月~3年随访,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者均获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临床类型、MRI成像、手术疗法及有关技术问题作了讨论,认为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术式。MRI成像检查是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1.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变及外伤致颈椎间盘突出可压迫颈脊髓及神经根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Smith和Robinson提出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使脊髓和神经根得以减压。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手术,虽获得了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不足。近年来,颈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术逐渐普及.但并不完全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要求。目前,人工椎间盘置换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以期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恢复退变椎间盘的运动和负载能力。笔者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5~28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颈前路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其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维持颈髓减压、颈椎稳定以及生理曲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其导致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手术逐渐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且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同时具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本文就内镜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现状、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实质。方法 5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分析其MRI表现。采取摘除突出椎间盘或/和清除椎管后方致压物、扩大椎管的手术治疗,随访其术后疗效。结果 MRI显示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为主,同一节段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导致脊髓压迫、挤压性损害。术后54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结论 外伤引起的颈椎间盘突出挤压脊髓和一过性损伤是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实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实质。方法:5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分析其MRI表现。采取除突出椎间盘或/和清除椎管后方致压物、扩大椎管的手术治疗,随访其术后疗效。结果:MRI显示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为主,同一节段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导致脊髓压迫、挤压性损害。术后54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结论:外伤引起的颈椎间盘突出挤压脊髓和一过性损伤是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Cloward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分析术前各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核磁共振 (MRI)测量术前椎管矢状径、受累节段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最小横断面积。结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分析术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节段受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多节段 (P <0 0 1)。年龄、椎管矢径、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 ,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临床病程、综合征类型、受累节段横断面积 ,对术后疗效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1)。结论 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对单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好 ,减压较彻底 ,术后并发症轻。临床病程长、受累节段多、脊髓明显变形的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疗效较差 ;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应尽早手术。建议对二个个节段以上受累的脊髓颈椎间盘突出症 ,行次全椎体切除术 ,或后路颈椎管成形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穗 《护理学杂志》2000,15(2):87-88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升高,引起髓核突出,压迫颈神经根及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以往以保守治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1].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简易、微创、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PLD).我院于1993年10月至1997年11月,采用经皮穿刺摘除颈椎间盘(PCD)术治疗9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加强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于颈前路手术前后行MRI检查,观察脊髓形态发迹与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MRI提示术前椎间盘生后突,脊髓受压、信号增强,术后植骨块稳定,脊髓矢状径及横切面积增加。结论: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手术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升高,引起髓核突出,压迫颈神经根及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以往以保守治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1].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简易、微创、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PLD).我院于1993年10月至1997年11月,采用经皮穿刺摘除颈椎间盘(PCD)术治疗9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加强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有无颈椎管狭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为Ⅰ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Ⅱ型,发育性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Ⅲ型;在颈椎MRI片上观察脊髓压迫情况及T2相上脊髓呈现高信号变化的节段长度,受椎间盘突出和(或)相邻椎体缘向后增生压迫者为a型,源于肥厚的黄韧带压迫者为b型,二者兼有为C型;颈椎侧位X线片上有颈椎管狭窄同时MRI上有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和(或)黄韧带肥厚为混合型.总结其临床类型并研究临床类型与影像学上显示的颈椎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2例患者中表现为完全性四肢瘫4例,均为混合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3例,累及1个节段1例;对称性不完全性四肢瘫14例,混合型13例,c型1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5例,2个节段6例,1个节段2例,脊髓信号无异常1例;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其病理分型为Ⅰ型1例,a型7例,c型2例,混合型2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2例,2个节段2例,1个节段5例,脊髓信号无异常3例;半切脊髓损伤综合征2例,均有偏侧型颈椎间盛突出,1例为a型,脊髓信号无异常,另1例为混合型,对应1个节段脊髓水肿;本组无前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结论:急性过伸性颈髓损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表现与颈椎基础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术前分析临床表现类型和相应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