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对自杀未遂急诊患者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与干预是减少和防范患者再自杀的关键。通过对自杀与自杀未遂相关概念、自杀未遂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外自杀未遂急诊患者的风险评估与干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和完善我国自杀未遂急诊患者的评估和干预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预防患者再自杀。  相似文献   

2.
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点、自杀原因、心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建立适合自杀未遂患者自身特点的心理干预模式,以提高自杀未遂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再次自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深入了解自杀未遂青少年患者的污名化体验,为帮助自杀未遂青少年患者心身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有自杀未遂经历的15例青少年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即自我污名负性情绪体验(羞耻与自责,绝望与愤怒),公众污名负性体验(家人不理解加深羞耻和愤怒,老师、同学反应和期待有落差,网友言语冲击感受失落),负性体验后的消极应对(自我表露意愿低,产生再自杀想法,回避专业帮助,回避正常人际交往)。结论 自杀未遂青少年有强烈的自我污名负性情绪和公众污名负性情绪,由此产生消极应对。因此,应积极调整自杀未遂青少年对污名的片面认知,改善其应对污名的方式,促进自杀未遂青少年身心的康复,防止再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信息登记表,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时间、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特征。结果 568例自杀未遂患者中女性占64.08%,男女比例为1∶1.78;青年自杀未遂者居多(53.70%)。自杀方式以服毒为主,主要使用的毒物为农药(71.13%),其次为安眠药(16.02%)。家庭矛盾为主要原因(26.94%),其次为婚恋受挫(20.95%)。结论自杀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社会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呼吁全社会及医院积极广泛开展患者心理健康促进及自杀三级预防普及工作,降低自杀率。  相似文献   

5.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防止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干预前对35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同时对35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EPQ测查.根据测评结果对自杀未遂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再次进行SCL-90测评.结果 35例自杀未遂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以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情绪最为突出.SCL-90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EPQ中P、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理干预后其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随访2年患者无再自杀行为.结论 对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其心理问题,转变其思维模式,增强应激能力,预防再自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防止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干预前对35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同时对35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FPQ测查。根据测评结果对自杀未遂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再次进行SCL-90测评。结果 35例自杀未遂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以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情绪最为突出。SCL-90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EPQ中P、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理干预后其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随访2年患者无再自杀行为。结论 对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其心理问题.转变其思维模式.增强应激能力.预防再自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 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实施简要...  相似文献   

8.
综述问题提示列表在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现状,包括问题提示列表的概念和发展、特征和标准流程以及在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推动我国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发展,促进问题提示列表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型井喷意外灾难事故的组织管理与现场急救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特大井喷意外灾难事故启动应急预案,科学分组、各负其责,创设临时医疗急救站,就地施救,验伤分诊登记,临时医疗急救站按病种分组施救,120急救转送。结果共对1 067例患者进行急救,711 例轻度中毒和51 例其它(外伤、感冒)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38例中度和15例重度中毒患者病情稳定后安全转送到指定医院住院治疗;死亡52 例。结论组织管理的准确有效与现场急救的程序化、规范化,可避免急救现场混乱,使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同时可减少灾难事故中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黄燕华  潘攀 《护理学杂志》2019,34(17):63-65
根据危机干预模式对1例直肠癌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即加强安全防范以保障患者安全、与患者建立同盟关系、开展问题探索以确定危机、提供相关支持、帮助患者以积极方式应对危机、重新建立自我控制、获得承诺和随访。住院期间患者接受2次心理危机干预,出院接受1次随访。实施危机干预后,患者情绪稳定,未再萌生自杀念头;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能按期返院接受化疗,生活完全自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急诊科自杀未遂青少年心理弹性,预防再自杀。 方法 将158例自杀未遂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干预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取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干预至患者出院时评价效果。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杀意念、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护理可降低青少年自杀意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有利于预防青少年再自杀。  相似文献   

12.
顾东升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696-69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医疗制度下,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部门,其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广大人们的重视。与大型综合医院不同,社区医院主要面对的是本社区内的患者,笔者就社区医疗门诊与大医院医疗门诊特点作差异分析,探讨社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门诊部各时段的人流量,以及患者的就诊时间规律,为医疗资源的科学安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测定门诊现场当日挂号、办卡、现场预约挂号、取号以及各候诊区的人流量,共观察5日。结果当日挂号患者每日高峰值集中于7:20、9:40~11:20,最高118例次。现场办卡排队高峰在9:40~11:40,15:00~16:00。结论针对各窗口排队的现象和规律,简化门诊就诊流程,合理调整优质资源,才能减少患者排队、门诊空间拥挤现象,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阐述医疗过渡及过渡准备的概念,介绍国外青少年慢性病群体医疗过渡准备的评估工具(包括普适性和疾病特异性工具),认为医疗过渡准备对于青少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管理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提出我国学者可汉化修订相关评估工具,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过渡准备工具,为我国青少年慢性病患者医疗过渡准备的评估与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移动医疗App概述,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的智能处理和病情评估、在线互动反馈等介绍移动医疗App在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的方向,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烧伤救治单位分布呈现出中心化、区域化的演变趋势,为解决严重烧伤患者距离烧伤救治单位较远、发生重大群体性烧伤事故时区域烧伤医疗中心超负荷运转、航空转运需求日益增加等问题,亟须完善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体系。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联合航空医疗救援国家培训基地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从航空医疗转运...  相似文献   

17.
综述预设医疗指示的相关概念,该理念产生、发展及国内外应用情况。提出预设医疗指示在我国大陆地区推广和施行需注意的因素,包括儒家孝亲文化、传统重生讳死观念、家属决定权与患者医疗自主权、医生权威与患者医疗自主权、制度因素等,以期为预设医疗指示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型井喷意外灾难事故的组织管理与现场急救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特大井喷意外灾难事故启动应急预案.科学分组、各负其责.创设临时医疗急救站.就地施救.验伤分诊登记.临时医疗急救站按病种分组施救.120急救转送。结果共对l067例患者进行急救,711例轻度中毒和5l例其它(外伤、感冒)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38例中度和15例重度中毒患者病情稳定后安全转送到指定医院住院治疗;死亡52例。结论组织管理的准确有效与现场急救的程序化、规范化.可避免急救现场混乱.使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同时可减少灾难事故中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日本急救医疗体系比较发达,一般把急救患者分检为I级、II级和III级,再送到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急救医疗从业人员都是专业的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急救患者进行诊治。现在日本正在进行急救医疗体系的改革,成立了相关委员会并形成一些基础改革,主要是增加急救医疗的投入及专业急救医生的提高。这些对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现存的一些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气管内插管(ETI)是休克或气道丧失防御能力的患者进行气道控制的最好方法。但是,现场救护人员并非均经训练或允许施行这一可能挽救生命的技术操作;这说明对于在严格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在现场处理中及早用气管内插管可能使患者转危为安的认识尚嫌不足。作者则力主现场处理时可由训练良好的急症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