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对61例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冻结肩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肩关节镜下治疗联合关节松解、内固定装置取除术。比较手术前后肩关节活动范围、UCLA评分及ASES评分。结果关节镜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冻结肩常见有关节内病变。52例完成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9例失访。52例肩关节活动度、UCLA评分和ASES评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联合关节松解、内固定装置取除术有助于改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冻结肩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9—2019-01间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32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均实施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98±1.84)d。术后均获6~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73±0.30)个月;其间仅发生1例(3.13%)骨折再移位,未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64±0.42)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63%(29/32)。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及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2017-01—2018-12间收治的70例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A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B组行髓内针内固定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B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但术后6个月2组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或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后者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方法对5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期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34±9.19)min,术中出血量为(83.12±11.10)m L。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52±2.24)周。随访期间未发生畸形愈合、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松动与折断及肩关节撞击症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依据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2.00%(46/50)。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创伤轻,固定坚强,愈合快,可早期实施康复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撑螺钉在内侧不稳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12—2014-12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PHILOS)内固定治疗的2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中用肱骨距螺钉支撑固定内侧柱,有1或2枚锁钉通过肱骨距。结果 11例肱骨头内下方置入1枚支撑螺钉,9例置入2枚支撑螺钉。切口均一期愈合。2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1.5(12~36)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2(9~14)周。随访期间未发现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肩关节功能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82.5(62~96)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差1例。结论 PHILO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内侧不稳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采用支撑螺钉对肱骨内侧柱支撑有效、固定可靠,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生素D咀嚼钙片)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内固定术后第2天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照组48例,内固定术后未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8±0.8)周,比对照组平均(15.3±0.5)周短;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92.0%)高于对照组(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7.1%)。治疗组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健侧肱骨近端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胸大肌组行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肩峰组行肩峰下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肩峰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胸大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胸大肌组,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胸大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肩峰下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及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4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板固定术,观察组(16例)行肱骨头置换术。按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获随访12~30个月,X线片显示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末次随访按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66.7%,观察组为8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1例肱骨头坏死螺钉穿出肱骨头,观察组假体位置良好,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均可获良好的骨性愈合。但肱骨头置换术较肱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且尤其适合于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术者的经验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锁定钢板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术后对患者均行6~12个月随访,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17例,可:2例,差:0例。总优良率93.72%。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固定牢靠,优良率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有无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肩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2获得完整随访的59例肱骨近端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根据术中肱骨近端有无内侧柱支撑分为内侧柱支撑组(31例)及非内侧柱支撑组(28例)。观察2组术后肱骨头高度丢失、内翻角度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59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6~24)个月。末次随访时,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0.149~4.761(1.527±1.042)mm,内翻角度0.046°~6.772°(2.150±1.802)°,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78.129±7.527)分。非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0.343~5.317(2.501±1.290)mm,内翻角度1.429°~22.978°(10.870±4.217)°,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65.250±7.801)分。非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t=3.206,P=0.002)及内翻角度(t=9.962,P0.001)明显高于内侧柱支撑组,内侧柱支撑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内侧柱支撑组(t=6.451,P0.001)。结论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内侧柱支撑对于维持术后肱骨头高度及颈干角、改善肩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贞国  周星娟  魏东  岳喜军 《骨科》2015,6(3):122-126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anatom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plate,APHP)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8例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螺钉内固定失败患者行二次固定),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应用肱骨近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固定4周,早期分阶段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于术后6.0~16.0个月愈合,平均9.2个月;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12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 肱骨近端接骨板符合胫骨远端后外侧的解剖形态,接骨板与后踝贴合良好,覆盖面积大,通过加压,使得接骨板的作用力较均匀地分散在后踝骨折块上,避免了拉力螺钉内陷、松动等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尤炯鸣  刘智 《中国骨伤》2013,26(12):992-996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肱骨近端3、4部骨折患者32例,分为内固定组20例和置换组1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71.50+5.45)岁;3部骨折8例,4部骨折12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半肩关节置换术组男4例,女8例;年龄61~85岁,平均(72.80~6.80)岁;3部骨折5例,4部骨折7例;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采用EQ-5D指数评价术后生活质量,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内固定组2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为螺钉断裂,l例为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内固定纽和置换纽EQ一5D指数分别为0.65±0.12和0.67±0.12;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3.20_+11.35和66.80_+11.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都可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在生活质量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置换组较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应用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8(47~81)岁。Neer分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并评估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6(13~17)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失效及骨折移位。CMS评分:优3例,良7例,一般1例。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应用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提供更牢固的稳定性,满足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需求,可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合式桥接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儿童四肢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组合式桥接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干骺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为8~14岁,平均11.0岁。骨折部位:肱骨近端4例,股骨远端3例,胫骨近端3例,胫骨远端6例;骨折按Salter-Harris分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8 d,平均5.3 d。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16例儿童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均为优;6例股骨远端骨折或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例;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Bair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例。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断钉、断棒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组合式桥接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儿童干骺端骨折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57例。均为Neer分型Ⅲ、Ⅳ部分闭合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予有效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5(12~30.6)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1.5(8~15)周。按照Nee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0例,良18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4.2%。术后6个月出现关节粘连、疼痛2例,加强锻炼后恢复可,余患者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应成为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2月~2002年11月,14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按AO分类:11A3型2例,1181型1例,B2型5例,B3型4例,11C1型1例,C2型1例,经切开复位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15个月随访,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8%。结论:锁定钢板具有高度稳定性,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特别是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补救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4月,对23例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患者(股骨颈骨折17例,股骨转子部骨折5例,股骨头骨折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前期治疗失败的原因,总结此23例患者进行补救性THR后的疗效。结果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骨折后复位不良、内固定方式选择不当或技术错误。21例患者获平均32个月(8~46个月)随访。无感染、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有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3分提高到术后87.6分。结论骨折复位、内固定方式或固定技术对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非常重要。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和年轻患者的高能量损伤也增加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难度。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补救性的THR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应用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PHILOS内固定治疗30例老年(〉60岁)肱骨近端骨折,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效果。30例患者中,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10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例。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9.5(6~18)个月。患者于术后12个月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时CMS,二部分骨折的优良率为100%(6/6);三部分骨折的优良率为85.7%(12/14),可为14.3%(2/14);四部分骨折的优良率为60%(6/10),可为30%(3/10),差为10%(1/10)。总优良率为80%(24/30)。结论 PHILOS内固定接骨板具有个体化强、血运破坏少、固定牢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is essential to obtain healing of an ununited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Standard plate and screw fixation may be inadequate to secure a small, osteopenic proximal fragment. We used blade plates and autogenous cancellous bone graft to repair ununited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25 patients (19 women and 6 men) with a mean age of 61 years. Healing was documented in 23 of 25 patients (92%).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instruments documented substantial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healed fractures. The results were classified as good or excellent in 20 of 25 patients, and few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Blade plate fixation facilitates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ununited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