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30min给予MP 1000mg冲击.76例减压术后第1日起每日200mg递减,术后第5d停药.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6例,其中3例MP用法同上;另3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时即刻按NASCIS-Ⅱ方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另6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其中术后MP每日200mg递减治疗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1例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2例术后1年随访时肌力恢复满意但肢体仍有麻痛感;采用NASCIS-Ⅱ方案治疗的3例患者中,2例于治疗后48h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1个月双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减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具有预防和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028-2033
[目的]探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11月2013年2月因胸椎管狭窄症行"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的患者,共4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患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29例,合并有颈椎OPLL患者30例。手术方式采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手术疗效采取改良胸脊髓病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良率进行评定。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其中远期预后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12013年2月因胸椎管狭窄症行"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的患者,共4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患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29例,合并有颈椎OPLL患者30例。手术方式采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手术疗效采取改良胸脊髓病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良率进行评定。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其中远期预后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16.5年)。Hirabayashi改良率优良32人(66.7%),一般9人(18.7%),无变化7(14.6%)人。12例患者术后发生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5例为单侧肢体活动障碍,7例为双侧肢体活动障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在术后第2 d6.5年)。Hirabayashi改良率优良32人(66.7%),一般9人(18.7%),无变化7(14.6%)人。12例患者术后发生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5例为单侧肢体活动障碍,7例为双侧肢体活动障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在术后第2 d6个月开始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JOA评分对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有显著影响(OR值0.145,95%CI 0.0376个月开始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JOA评分对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有显著影响(OR值0.145,95%CI 0.0370.564)。[结论]"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虽仍有一定概率发生脊髓损伤加重,但长期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及以上,其远期预后满意,证明了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前脊髓损害程度(JOA评分)与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单纯脊髓圆锥损伤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3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单纯脊髓圆锥损伤病人,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前方推挤减压.术前膀胱功能JOA评分.CT测量椎管侵占率,X线测量椎体高度丢失和脊柱后凸成角.[结果]23例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3年,12例在术后3个月内大小便恢复正常,4例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7例术后恢复差,尿潴留,需导尿.手术疗效:72 h前后无显著差异(P=0.418>0.05),低能量钝性损伤优于高能量锐性损伤(P=0.026<0.05).0分组恢复3/7人,1分组恢复6/10人,2分组6人全部恢复.[结论](1)膀胱功能可做为单纯性脊髓圆锥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有效评价指标;(2)脊髓圆锥低能钝性损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麻下应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2月,1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局麻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50.5岁(33~69岁);单节段4例,多节段1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 min(125~250 min);平均失血量360 ml(230~530 ml);平均每例减压2.9个椎板(1~9个).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8.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4.812±1.109,术后JOA评分为8.313±1.7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 P<0.01),JOA恢复率58.6%,疗效优良率81.3%,总有效率93.8%.所有病例无后凸畸形、慢性背痛等并发症.[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重要手段.局麻下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减压后并不一定需要椎管成形.  相似文献   

5.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目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目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7月~2007年12月40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MP分为两组:MP组,21例,术中脊髓减压前30 min以MP30 mg/kg冲击治疗(15 min内滴完),45 min后以5.4 mg/(kg·h)维持用23 h;对照组,19例,术中脊髓减压前给予地塞米松(DX)15 mg静滴术后10 mg/d静滴,连续3 d.术后3 d、7 d、3个月、12个月,按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观察并发症.[结果]术后3 d时MP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33.54±10.01)%、 (28.29±8.73)%,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时分别为(58.34±8.98)%、 (49.34±8.27)%,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MP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目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提高手术目的安全性,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目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及选择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以下肢麻木无力为主要症状,其中14例患者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胸椎X线片仅能提供有限的诊断信息,MRI和CT重建可清晰显示黄韧带骨化的范围、形态、椎管占位率及脊髓受压变性情况;联合应用“揭盖法”、“蚕食法”和“漂浮法”行椎管后路减压可安全有效地解除胸脊髓压迫;9例病变位于颈胸或胸腰移行区的患者附加关节突关节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1年均达骨性融合,无迟发性局部后凸畸形发生.[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确诊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中尽量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对病变位于颈胸或胸腰移行区的患者需附加后路融合和内固定.病程长短及是否合并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应用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2~79岁.平均54.2岁.患者术前主要存在感觉障碍和下肢疼痛、麻木83例,束带感6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3例.以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同步定位像观察椎管内的骨化黄韧带及其毗邻关系结构.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用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CT三维重建下,90例患者均见根黄通道的存在.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2.7±0.8h,出血量260±120ml.85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无术后加重期.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病例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83例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疼痛者完全恢复66例,部分恢复17例.69例束带感者恢复67例.术后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55±0.34分,与术前(2.27±0.54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运动JOA评分为3.68±0.43分,与术前(1.53±0.86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1).恢复率平均为86.48%.疗效优良率为95.56%.结论: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减压充分、相对安全和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其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手术采用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减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2年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术后无1例症状加重,平均手术时问1.9 h,平均输血量200 ml,根据Epstein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减压可有效地避免脊髓损伤,是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2例获得随访,时间13~37个月,平均20.4个月.62例患者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提高7.56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板薄化分解揭盖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板薄化分解揭盖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126例,男73例,女53例;年龄35~71岁,平均50.2岁.压迫位于上胸段28例,中胸段32例,下胸段66例.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括约肌功能评分以及参照Epstein和Schwall标准评估疗效.摄胸椎正、侧位X线片,行CT及MRI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49.5个月.术前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1.981±0.543)分,术后为(2.654±0.413)分;术前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1.196±0.964)分,术后为(3.720±0.709)分;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Epstein和Schwall评分标准,优73例,良3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89.7%.术后6例发生脊髓损伤,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好转;5例发生脑脊液漏,给予床尾抬高30°,行保守治疗治愈;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给予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6个月111例患者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椎板薄化分解揭盖法对脊髓侵袭小,手术安全性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