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国产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6-08诊治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32例采用国产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比较2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62例均获得随访,PFNA组随访时间平均18.5(12~48)个月,InterTan组随访时间平均16.2(12~36)个月。PFNA组在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InterTan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身体条件差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为减少手术创伤,可优先选择PFNA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影像学改变情况,评价两种内固定物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诊治的19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97例行PFNA内固定(PFNA组),98例行InterTan内固定(InterTan组)。结果 PFNA组87例获得随访,InterTan组8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PFNA组11例螺旋刀片切出,4例内固定物松动失效;InterTan组3例螺钉切出,2例内固定物松动失效;InterTan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髋内翻与股骨颈短缩,PFNA组股骨颈轴角改变程度、股骨颈短缩程度大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nterTan髓内钉具有抗髋内翻、抗股骨颈短缩及术后低内固定失败率的优点,更适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InterTan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2—01分别采用PFNA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放射学评分和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结果66例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InterTa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放射学评分略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和PFNA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各有优缺点,术者可根据熟悉程度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髓内钉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不稳定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对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随访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53例均获随访,时间9~12(10.53±0.42)个月。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60~96(84.47±2.19)分,优良率79.25%;骨折愈合时间8~12(9.77±0.38)周。无股骨头颈部短缩、髋内翻、内植物周围骨折和内固定物失效、断裂发生。结论InterTan髓内钉治疗伴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髋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10诊治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34例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3(1~24)个月。与PFNA组比较,InterTan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但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PFNA内固定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具有优势,而InterTan内固定在骨折端稳定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产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及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1采用国产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6例外侧壁危险型及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5(3~1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颈螺钉切出、退钉、主钉断裂、股骨颈短缩、髋内翻、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优13例,良20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国产InterTan髓内钉系统具有施乐辉InterTan髓内钉的优点,同时价格较低,其治疗外侧壁危险型及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评价患髋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3例均获随访5~17个月,平均10.3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5例,可3例。无股骨颈颈部短缩、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InterTan可用于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有效恢复股骨近端稳定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8-01—2020-06诊治的6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3~12)个月。4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抗感染、溶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出现股骨颈短缩及髋内翻畸形。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0例,良2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7.7%。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差的1例系术后再次外伤导致股骨干骨折,1例因股骨头切割导致内固定失败。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优势,其独特的设计更加符合亚洲人股骨近端的生理特点,术后患者恢复快,可避免应力性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6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X线透视次数方面均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螺钉切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创伤相对更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可能更小。  相似文献   

10.
吕鹏  何久盛 《骨科》2017,8(4):287-29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器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内固定器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组(154例)和InterTan组(98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情况、术中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患髋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等.结果 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PFNA-Ⅱ组病人手术时间为(44.17±6.75)min、术中出血量为(140.34±15.68)ml,均显著少于InterTan组的(60.32±7.39)min和(178.26±18.25)ml(均P=0.000).术后PFNA-Ⅱ组病人股骨干骨折率显著高于InterTan组(P=0.032),股骨颈缩短长度多于InterTan组(P=0.000),髋关节或大腿疼痛发生率(15.58%)显著高于InterTan组(5.10%)(P=0.011).两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远端钉尖位置、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Ⅱ操作相对简单,但InterTan钉疗效更好,对于简单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择PFNA-Ⅱ或InterTan钉;对于Evans-JensenⅡB或Ⅲ型等稳定性较差的复杂骨折,选择InterTan钉更有优势;老年病人如果基础情况较差,且需尽快完成手术,选择PFNA-Ⅱ钉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四代髓内固定系统(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治疗2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0~75 min,术中失血量200~500 ml。术后并发症:肺栓塞1例(于术后第2天死亡),谵妄2例,肺部感染1例。25例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随访12个月时Harris评分: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23/25。结论 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HS)、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0-02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自2010-03—2013-05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86例均获得6~24(16.35±3.15)个月随访。与DHS组相比,InterTan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更早,但手术时间更长、X线透视次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DHS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4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手术时间35~90 min,术中出血量50~270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31例,良12例,中5例,优良率89.6%。结论 PFNA微创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60例)和InterTan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2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PFNA组均短(少)于InterTan组(P<0.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InterTan组少于PFNA组(P<0.05)。结论PFNA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更少,更适合一般状况差、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InterTan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不稳定骨折的固定及术前运动能力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法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早期采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各型骨折150例,早期锻炼,延迟负重。结果 随访140例(93.3%)。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无感染,骨折均愈合,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按黄公怡功能标准评定:优128例(91.4%),良9例(6.4%),可3例(2.2%)。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状况和转子间骨折类型选择不同固定方法,早期手术,合理锻炼,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12例,其中股骨近端LCP固定60例,DHS固定52例。患者术后4~6周逐渐负重下地行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12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LCP组有2例因负重过早出现轻度髋内翻;Harris评分:优4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6.7%。DHS组亦有2例因负重过早出现轻度髋内翻,4例Ⅳ型骨折大转子粉碎者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Harris评分:优33例,良9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0.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股骨近端LCP和DHS治疗EvansⅠ~Ⅲ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EvansⅣ型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更宜采用股骨近端LCP固定。  相似文献   

17.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动力髁螺钉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2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结果:随访8个月-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周,无髋内翻、患肢旋转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螺钉穿出等并发症发生,优2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6.5%。结论:动力髁螺钉符合髋部生物力学,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折累及大粗隆、粗隆下而股骨距完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1月~2010年8月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InterTan治疗,对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下地情况、X线片随访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7个月(6~10个月),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78.1%;术后1个月84.4%的患者疼痛缓解,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1±0.8)个月。1例出现股骨头颈部短缩,无髋内翻,无骨干骨折和内固定物失效、断裂病例。结论 InterTan治疗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方法. 方法 自2008年2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4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72.4(61 ~89)岁;按Evans-Jensen骨折分型[1]: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Ⅳ型14例,V型2例. 结果 经术后平均11.5(6 ~18)月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6.3(4 ~7)个月.畸形愈合l例,因髋关节功能良好,未予以特殊处理;发生髋内翻2例,予以手术切开复位,DHS内固定,15个月后愈合良好;肢体短缩2例,短缩均在2 cm内,不影响下肢功能;内固定松动、失效2例,予再次手术后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后8个月时复查见骨折线模糊,内置物位置良好.术后6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其中优26例,良17例,差5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9.6%. 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早期行功能活动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