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45例,其中前路手术29例,后路11例,前后路联合5例。随访并比较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干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终访时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6级。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应尽早手术减压固定,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早期减压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减压和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Window钢板对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本组在伤后24h内手术者12例,伤后24~72h手术者20例,伤后72h~1月手术者6例。患者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系统分级法,其中7例患者为完全性脊髓损伤,31例为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是35.5岁(16~69岁),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60个月)。结果手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38例患者中36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是94.7%。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弯曲维持满意,无1例发生内固定器械并发症。24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56级,24~72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82级,72h~1月延迟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64级;24h减压组与24~72h减压组和72h~1月延迟减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19〈0.05)。结论采用Window钢板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行颈椎间融合,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愈合率高,有效地维护了伤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手术减压将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延期减压同样也能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结果。我们建议对于颈脊髓不完全损伤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急诊手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在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6~2005年对22例颈椎骨折椎管前方占位脊髓损伤患者在颅骨牵引颈丛+局麻下行颈前路伤椎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嵌入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随访时间1.5年。术后三日死亡1例。其余病例术后拍片相邻椎间隙高度恢复,5个月后植骨融合。Frankel A级12例中1例脊髓横断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无改善。其余11例术后感觉平面下降3-4cm,提睾反射恢复,但损伤平面以下肌力、大小便,腱反射未能改善。Frankel C级4例,D级4例术后均有1级以上提高。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颈脊髓不全损伤(FrankelC级和D级)术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颈脊髓完全损伤(Frankel A级)虽不能恢复脊髓有用功能,但由于重建了颈椎的稳定,术后早期即可带颈托坐起,避免了卧床较久易出现的并发症,同保守治疗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急救及早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急诊救治和早期处理上的特点。方法对110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早期予外固定、颅骨牵引、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节苷脂、高压氧、手术等治疗;评价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15例,其他合并伤致死亡9例,颈脊髓损伤并发症致死亡6例;57例获得平均11个月随访,8例因颈脊髓损伤后期并发症死亡;除完全损伤的17例无恢复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正确的院前救治和早期处理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救治和早期处理上的策略。方法对63例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行颅骨牵引、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节苷脂、脱水药物、康复以及手术等治疗,分析其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6例,其中合并伤致死亡3例,颈脊髓损伤并发症致死亡3例。55例获得平均10个月(5~39个月)随访,5例因颈脊髓损伤后期并发症死亡;32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系统的综合治疗对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治疗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颈髓挥鞭样损伤病例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和损伤后MR I所示脊髓受压程度的不同,将2004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36例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分成3组:非手术治疗组(8例)、受压不明显者手术组(10例)、受压明显者手术组(18例);比较3组间治疗前后的ASIA评分及Frankel分级改变。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行ASIA评分及Frankel分级,手术组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过伸性颈脊髓损伤尽早手术减压是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凡存在明显神经功能障碍、MR I提示有颈髓损伤,无论是否有明显脊髓受压者都应早期手术。手术可避免因颈椎管高压和颈椎不稳造成的继发性脊髓损伤,保证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非手术治疗与早期外科干预在治疗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9-03-2012-10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7例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激素脱水及营养神经等非手术治疗,26例于伤后72 h内行手术治疗,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各时间点的ASIA运动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早期手术干预组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ASIA运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5%、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外科干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8.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青  魏振  江海良  李利昕  王森  冯涛  贾静 《中国骨伤》2009,22(2):130-132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3例;年龄46~73岁,平均56.2岁,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0例,C级14例,D级3例。对于脊髓有明确的外在致压因素或损伤节段不稳的5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42例。对其致伤原因、致伤机制、影像学表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例失访,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39例术后随访3~84个月,乎均12个月。治疗后3个月内,非手术7例出现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神经痛.多数病例遗留手内在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根据病情及影像学资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和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合并多发伤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51例合并多发伤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0例,女11例;年龄18~60岁(36.0±4.9岁)。高处坠落34例,车祸11例,重物砸伤6例。合并胸部损伤26例,腹部损伤17例,头部损伤16例,上肢损伤13例,下肢损伤9例,颈部损伤1例,面部损伤1例,体表损伤1例。其中21例对胸腰椎骨折行急诊手术治疗(急诊组),30例行择期手术治疗(择期组)。两组患者性别比、受伤机制、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胸腰椎骨折椎体数和AO分型、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ICU监护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伤椎矢状位Cobb角、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伤椎椎管狭窄率改善情况。结果:急诊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椎管狭窄率显著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ICU监护时间、术前术后伤椎矢状位Cobb角、术后1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椎管狭窄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择期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组术中出血量较大,住院时间较短,术后1个月ODI较低,神经损伤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更明显,与择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合并多发伤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行急诊手术治疗相对安全、有效,能够减少住院时间,有益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术中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
颈段脊髓损伤外科手术时间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外科手术时间对预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颈段脊髓损伤89例,根据手术时间、术后2年随访、Frankel分级及感觉和运动评分(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标准评定)。结果2年后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其感觉和运动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Frankel分级亦显著提高。结论急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最佳手术时间应该在72h之内,否则应在7d以后进行。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锋  倪建平 《中国骨伤》2013,26(6):508-5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采用手术治疗(7例)和保守治疗(1例)的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为男性,年龄27~49岁,平均41岁。所有骨折经CT、MRI证实,其中6例骨折伴脊髓损伤症状。1例采用头颈胸支具保守治疗,其余7例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前路(5例)、单纯后路(1例)和联合前后路(1例);术后随访根据CT等影像学检查骨折融合情况,并根据Frankel分级的改变来评估脊髓损伤是否改善。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38个月,平均18个月。7例患者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患者(3例)术后随访仍无脊髓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患者(5例)术后随访各获得不同程度恢复。7例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级,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随访中)。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是一种相对特殊性的损伤,容易发生骨折移位损伤颈髓,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则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2.
后路有限固定的前后路联合治疗陈旧性下颈椎交锁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治疗难复性小关节交锁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0年8月,18例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患者,经三维CT检查16例有双侧关节突交锁,2例单侧关节突交锁;MRI检查发现,18例患者均有椎间盘损伤,其中2例为椎间盘突出,9例为椎间盘破裂,7例椎体骨折伴椎间盘破裂。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及CT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颈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落,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神经损伤无加重,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治疗难复性小关节交锁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可以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解除颈髓压迫,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不易造成脊髓损伤加重,可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瑞端  贾长青  付勤  梁峰  杨杰 《中国骨伤》2010,23(11):860-863
目的:探讨和总结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防治策略。方法: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对67例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7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40.5岁。入院后采取甲基强的松龙(MP)和神经节苷酯(GM-1)等药物应用、早期手术减压、术后高压氧的治疗等措施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神经功能依据Frankel分级,疗效评定采用总恢复率和有用恢复率。总恢复率为Frankel分级升高1级及1级以上者,有用恢复率为患者恢复到可以行走或可以扶拐行走,但残留某种神经功能障碍者,指Frankel分级D和E 级。结果:63例获得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年。患者总恢复率为53.7%(36/67),有用恢复率为35.8%(24/67);死亡7例,加重1例。结论:及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神经节苷酯(GM-1)等药物,早期手术减压,术后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治颈椎外伤后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术前减少不必要搬动,术中谨慎操作也可减少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Ⅰ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治疗76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0例,B级24例,C级31例,D级11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27例,D级24例,E级13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I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能够获得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或钉板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8~62岁,平均39.6岁。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20例,D级4例。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板或棒,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个级别恢复,其中Frankel C级28例,D级14例,E级6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一过性喝水呛咳3例,术后3个月恢复。咽喉部异物感2例,术后1个月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选择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不同手术时机干预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2月。结果:纳入4个RCT,共156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当中早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MD=3.29,95%CI(-7.90,14.49),P=0.56],Frankel评分总体改善率[OR=7.65,95%CI(2.69,21.74),P=0.000 1];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当中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对患者Frankel评分总体改善率影响不明显[OR=4.88,95%CI(0.74,32.09),P=0.10];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对住院时间[MD=-3.4,95%CI(-8.12,1.32),P=0.16],死亡率[OR=1.07,95%CI(0.21,5.56),P=0.93],褥疮发生率[OR=1.07,95%CI(0.17,6.69),P=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也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并发症,未来仍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李秋伟  王林  王弘 《中国骨伤》2022,35(2):136-141
目的:比较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10例,年龄33~83(60.1±11.4)岁.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者(36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C3-C6单开门椎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半切除在高位上颈椎哑铃状神经鞘瘤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高位上颈椎哑铃状神经鞘瘤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9~67岁;枕骨大孔至C1平面4例,C1,2平面9例。进行寰椎后弓半切除摘除肿瘤,未内固定,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等进行比较。结果: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椎动脉损伤及脊髓损伤。13例均随访12个月以上,未发现局部复发,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术前ASIA分级:C级1例,D级6例,E级6例;末次随访D级3例,E级10例。结论:寰椎后弓半切除可Ⅰ期切除高位上颈椎哑铃状神经鞘瘤,短期临床疗效好,无颈椎不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颈椎脱位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脱位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颈椎脱位患者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6~74岁,平均为40岁。脱位节段:C1,215例,C3,41例,C4,59例,C5,69例,C6,75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8例,C级5例,D级8例,E级8例,仅有神经根症状1例。32例进行了早期、快速、重量递增的牵引治疗。17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牵引复位成功率90%,脊髓损伤平均改善0.63级。死亡6例,均为关节突交锁并严重脊髓损伤病例。结论:快速复位牵引治疗颈椎脱位,需密切观察病情,严防牵引过度。是否手术应根据复位情况、MRI表现、脊髓损伤及全身状况与条件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开放性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行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26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6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转移性肿瘤进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根的患者,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开放手术组,43例);无明显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或不适宜开放手术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83例)。采用VAS评分、ECOG分级、Frankel分级分别对患者的疼痛、功能状况和脊髓功能进行评价;出院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X线、CT或MRI检查,每次随访均进行疼痛、神经功能和活动能力的评估。结果:PVP组治疗112个椎体,基本无出血,中位手术时间50 min;术后2 d时VAS评分即有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术后1个月;ECOG分级在术后1个月时有显著降低;除了无症状的骨水泥渗漏(44/112)外,未发生神经损伤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开放手术组中位手术时间160 min,中位出血量1 000 ml;术后1个月时VAS评分显著降低;ECOG分级在术后1个月有显著降低;术前41例有脊髓功能障碍患者中有36例术后Frankel分级得到提高(87.8%);40例运动功能不完全丧失患者中有29例完全恢复(76.3%)。术后12例出现并发症(27.9%),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结论 :对脊柱转移瘤患者选择合适方式的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