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浅层移行细胞癌(Saperficical transitional cell Cancer,STCC)的现代概念,一般系指Tis、Ta与T_1期病变,约占全部膀胱恶性肿瘤的75~80%。这些最初诊为STCC病例的5~30%,原发肿瘤同时伴有Tis病例的50~80%,将于5年内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此外,还有4~36%的患者,在这一时期内将因肿瘤的发展、复发或转移而死亡。因此,治疗上的主要问题,在于查出进展呈病例和影响复发的有关因子,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本文就近年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包括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盆腔放疗。化疗药物包括顺铂、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平均放疗剂量为30~40Gy。结果:经3次化疗、栓塞及一个疗程的盆腔放疗,完全缓解率44.4%(8/18),部分缓解率55.6%(10/18);对部分缓解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病例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期为24.3个月。对随访期间发现的肿瘤复发进行再次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死于肿瘤。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前新的辅助治疗,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浅表性膀胱肿瘤 ( STCC)是泌尿系常见肿瘤 ,其治疗目的有 3个 :第 1 ,消除肿瘤 ;第 2 ,预防复发 ;第 3,防止肿瘤浸润或转移。目前治疗膀胱肿瘤主要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STCC的特点之一为多中心性和多发性。由于再次复发可能不在原来位置 ,故手术不可能达到第2、第 3个目的。因此 ,大多数学者主张术后采用不同方式的辅助治疗 ,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定期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 ,后者为 STCC患者最有力的保护措施。常用的膀胱腔内灌注制剂有阿霉素 ( ADM)、丝裂霉素 C( MMC)、噻替哌 ( TSPA)、羟基喜树碱( HCPT)…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在就诊的患者中,80%表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1].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针对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临床资料显示:单独行膀胱肿瘤切除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率高达45%(CI:37~54),其中3%~15%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出现肿瘤转移甚至死亡[2].此外,基于以上因素,患者生存期内治疗膀胱肿瘤需承受较高的经济负担.因此,降低NMIBC的肿瘤复发及进展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成为目前膀胱肿瘤治疗的重点[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插管化疗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的58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术后随机纳入动脉插管化疗组和膀胱灌注组,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展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等.结果经过10~46(中位时间25)个月的随访,动脉化疗组(27例,平均随访23.7个月)1例复发,复发率为3.7%,平均无肿瘤复发生存时间为(38.2±0.8)个月;无肿瘤进展,肿瘤进展率为0.膀胱灌注组(31例,平均随访25.7个月)10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平均无肿瘤复发时间为(29.7±2.3)个月;5例肿瘤进展(侵犯肌层或远处转移),进展率为16.1%.两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7%、37.0%,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66.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6,P=0.030).结论保留膀胱手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联合动脉插管化疗相比单纯行膀胱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表柔比星(EPI)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3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EPl30mg(40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l小时。结果 经7~28月随访,平均15月,复发4例,复发率为6.3%,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5例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EPI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收治的30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4例)和对照组(117例),治疗组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未行24小时内即刻膀胱灌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与肿瘤复发风险相关(HR=2.564,P0.0001),但与肿瘤进展风险无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24小时内行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每年有10,000人死于膀胱癌,几乎均死于肿瘤的肌层浸润或转移。作者对101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适应症为:侵及肌层的膀胱癌(T_2,T_3,T_4),侵及前列腺导管的原位癌(CIS),TUR加腔内化疗后复发或持续存在的高分级肿瘤。该组患者中男74例,女27例;移行细胞癌(TCC)占80%,鳞状细胞癌(SCC)占14%,腺癌占 3%。通常鳞癌约占膀胱肿瘤的3~5%,而该组女性患者中鳞癌高达30%,男性为6%,两者比例为5:1。鳞癌是恶性度更高的肿瘤,多为侵润癌,5年生存率仅16~20%,该组女性鳞癌患  相似文献   

9.
男性膀胱癌患者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出现的尿道移行细胞癌或者是术前与膀胱癌同时并存的,或者是术后延迟出现的,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Poole等(1971)报道尿道癌发生率为12%。Schellhammer等(1976)报道在110例预防性尿道切除标本中,原位癌或明显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为12.5%;而348例单纯切除膀胱的患者尿道癌发生率为7%,从出现膀胱癌症状到切除尿道的平均间隔为48个月。他们均强调在膀胱切除时常规整块切除尿道,以便防止尿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
吡喃阿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吡喃阿霉素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 4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定期应用THP(4 0mg/ 40ml)膀胱内灌注 ,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 30min。 结果  45例患者随访 9~ 12个月 ,无肿瘤复发 44例 (97.8% ) ,复发 1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 2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 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病人耐受性好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primary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PSRCC)伴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1例膀胱PSRCC伴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检索Pubmed、CBM数据库相关文献并复习。结果:膀胱镜检病理示膀胱印戒细胞癌。血PS A:12.73 ng/ml,FPSA:0.737 ng/ml,FPSA/PSA:0.06。前列腺穿刺活检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3+3。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术后1 6个月膀胱癌复发。结论:膀胱PSRCC临床少见,浸润性强,进展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膀胱PSRCC伴发前列腺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年新增病例仅美国就超过了60 000例[1],而在我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其中有70%~8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膀胱癌有易复发和易进展的特点,复发率高达60%~85%,其中有30%发展为浸润性癌[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瘤细胞种植或原发肿瘤切除不完全有关[4].因此,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合理有效的膀胱灌注不仅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进展,避免膀胱全切,降低膀胱肿瘤的死亡率[5],也是预防术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主要措施.由此可见,术后膀胱灌注是保留膀胱后必不可少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学会2006年报道,美国每年有超过56 000名新发膀胱癌病例,位居男性癌症发病率中第四位、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九位.膀胱癌90%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TCC),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但该手术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70%,其中有25%的复发患者会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进一步侵及膀胱肌层[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T1G3膀胱癌的临床特点及复发、进展、死亡的风险因素,提高对T1G3膀胱癌的认识和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诊断为T1G3膀胱癌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87例.男162例,女25例.年龄35~92岁,平均66岁.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随访预后情况.寿命表法估计1、2、3、5年复发率、进展率及死亡率.将年龄、性别、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有无肾积水、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即刻灌药、膀胱灌注药物种类、肿瘤直径、肿瘤数量、肿瘤形态、有无原位癌、复发次数、初次复发时间≤6个月作为变量,分别进行肿瘤复发、疾病进展、死亡的Kaplan-meier单因素及Cox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12~111个月,平均46个月.肿瘤复发100例(53.5%),进展61例(32.6%),死亡37例(19.8%).1、2、3、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5.0%、60.0%、63.0%、65.0%,疾病进展率分别为12.0%、27.0%、34.0%、38.0%,死亡率分别为0、11.0%、17.0%、26.0%.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即刻灌注、初次复发时间≤6个月是T1G3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肿瘤形态、原位癌、初次复发时间≤6个月、复发次数是T1G3膀胱癌进展的危险因素.肿瘤进展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直径≥3 cm、多发、初次复发时间≤6个月的T1G3膀胱癌患者更容易复发,应加强随访,即刻膀胱灌注可以降低T1G3膀胱肿瘤复发的风险.对肿瘤形态呈结节状、合并原位癌、初次复发时间≤6个月、多次复发等进展高危风险因素的T1G3膀胱肿瘤患者,应早期行膀胱切除.  相似文献   

15.
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是泌尿系最常见肿瘤,其中约75%的病例病变限于黏膜和固有层,称为“非浸润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近年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已成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重要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一项回顾性的非随机研究中 ,作者对新诊断的T1G3 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肿瘤切除加BCG灌注和立即行膀胱全切的长期效果进行了比较。从1976年至 1999年 ,12 1例平均年龄为6 7岁 ( 36~ 88岁 )的患者诊断为T1G3 膀胱癌 ,92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肿瘤切除加BCG膀胱灌注治疗 ,2 9例患者立即行膀胱切除。结果 :92例保留膀胱者在平均6 .9年 ( 0 .6~ 16 .5年 )的随访期中 ,无瘤生存 2 9例 ,局部复发 33例 ( 36 % ) ,肿瘤进展 30例 ( 33% )。 92例患者中 ,2 7例( 2 9% )施行了延期膀胱切除术 ,平均延期时间为 12 .9个月 ( 4 .8~ 136个月 ) ,其中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在T1G3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接受保留膀胱术的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其中经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组22例(A组)和单纯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个数及肿瘤是否初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保留膀胱术后2~3周接受经动脉化疗,方案为吡柔比星/表柔比星40~60 mg+顺铂60~ 80 mg,间隔4~6周重复1次,每3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膀胱灌注化疗方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肿瘤特异病死率、复发率、进展率及复发间隔,同时评价经动脉导管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肿瘤特异病死率分别为0% (0/22)和13.5% (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复发率分别为13.6%( 3/22)和46.2%( 24/52),进展率分别为0%( 0/22)和21.2%(1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8).两组肿瘤中位复发间隔分别为15个月和6.5个月.A组出现轻微恶心、呕吐12例,白细胞下降2例,粒细胞下降2例,肝功能损害4例,肾功能损害1例,所有损害均轻微、可逆. 结论 经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可能有助于T1G3期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术后预防肿瘤复发、进展和延长患者生存,其不良反应较轻,可用于T1G3期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对膀胱肿瘤在膀胱颈部和(或)前列腺窝处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47例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膀胱肿瘤单发组26例和多发组21例,记录随访时间、肿瘤的复发时间、复发位置、复发数量以及肿瘤的进展,综合评价同时切除前列腺搜膀胱肿瘤和膀胱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4年,平均随访2、9年;膀胱肿瘤的平均复发率为68.1%,单发组复发率为53.8%,多发组复发率为85.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5.1个月,单发组复发时间17.5个月,多发组复发时间12.4个月;在膀胱颈和(或)前列腺窝肿瘤复发10例(21.3%):在前列腺窝膀胱肿瘤平均复发时间为21.3个月,在单发组为26.O个月,而在多发组为20.6个月。3例患者(6.3%)最后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术。结论: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策略,对膀胱肿瘤在膀胱颈和前列腺窝处的复发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世界范围内的第十一大肿瘤,约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rci-noma,NMIBC)[1]。 NMIBC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需行膀胱灌注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灌注卡介苗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疗法。虽然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是迄今为止,此疗法的原理仍不明确,灌注方案仍有很多争议,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予以完善。本文对卡介苗的膀胱灌注疗法及目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THP(30mg/40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min。结果:经10-12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3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5.9%;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5例患者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得发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