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7例成人枢椎行三维CT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枢椎左右侧椎弓根的中部宽度L1和高度L2;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标志横断面确立左右侧的最外侧模拟进钉点B和最内侧模拟进钉点A到峡部距离;测量最佳进钉点S(经过枢椎椎弓根中部宽度连线的中垂线与峡部后侧皮质交点)到峡部内壁距离,分别测量A、B、S点横断面进钉角度最大置钉角度区间;冠状面上测量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测量S点进钉最佳内倾角及上倾角。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3例患者采用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标志实施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1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0例,横韧带损伤伴寰枢椎脱位7例,寰椎骨折3例。观察手术中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三维CT重建观察螺钉的位置。结果:CT横断面测量进钉点A、B、S到峡部的距离为1.75mm、9.01±0.62mm、5.77±0.53mm,S点置钉角度区间与A、B点置钉角度区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面上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为4.30±0.49mm;S点进钉内倾角为30°、上倾角为26°时为最佳进钉角度。临床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66枚,术中显露良好,未出现椎动脉、静脉丛损伤出血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三维CT复查显示所有枢椎椎弓根螺钉均未误入椎管或椎动脉孔,术中测量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横断面上与枢椎椎弓峡部内壁水平间距为5.44±0.72mm,冠状面上距离峡部内上壁为4.50±0.52mm,与术前S点测量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枢椎椎弓根与峡部存在恒定位置关系,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解剖参照行枢椎椎弓根置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壁显露在寰枢椎椎弓根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显露寰椎椎弓根内壁和枢椎椎弓根内上壁,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19枚,其中寰椎107枚,枢椎112枚。结果一次性置钉成功198枚,术后X线和CT检查螺钉均位于椎弓根内,上倾及内倾角度良好,无置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术中显露寰椎椎弓根内壁和枢椎椎弓根内上壁,可以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率,减少透视次数,减少出血量,节约手术时间,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通道的CT测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扫描测量指导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置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具干燥枢椎标本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然后应用CT测量进针的角度、钉道长度以确定最佳进钉点,并根据测量数据和术前影像学检查对10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前路寰枢椎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寰枢椎复位及螺钉位置情况.结果:枢椎椎弓根的平均长度为25mm,进针点距离枢椎正中线6.6mm,安全进钉的角度向外倾斜21°±2°,下倾10°±2°.10例患者寰枢椎均完全复位,枢椎椎弓根螺钉均位于椎弓根钉道内.结论:前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前行CT扫描对于前路寰枢椎内固定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5例枢椎椎弓根细小的寰枢椎脱位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了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枢椎椎板螺钉的进钉点位于棘突两侧椎板交界处,交叉置人对侧椎板内;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位于枢椎侧块中线上,距寰椎后弓上缘最少3 mm,内斜10°,上斜5°.螺钉直径3.5 mm,枢椎椎板螺钉长26~32 mm,寰椎椎弓根螺钉长28~32 mm,结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患者获得随访3~18个月,平均7.5个月.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 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效果满意,是又一可供选择的寰枢椎后路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寰椎椎弓根轴位、矢状位多平面CT重建,测量个体化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数据,以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方法:20具成人颈椎标本,男11具,女9具,年龄不详。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在寰椎椎弓根轴位像上建立改良的椎弓根进钉路径,即经椎管外缘和齿突孔外缘划切线L1线,经椎动脉孔内缘画L2线平行于L1线,经L1、L2线之间中点画A线平行于L1、L2线,A线即为改良的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根据A线确定并测量椎弓根进钉点、进钉方向等个体化置钉参数,根据测量的置钉参数在标本的寰椎椎弓根置入直径3.5mm皮质骨螺钉。置钉后行螺旋CT扫描,按Ludwing椎弓根置钉安全标准统计椎弓根螺钉误置率。结果:多平面CT重建后影像学测量表明,改良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的进钉点距寰椎后结节:右侧25.8±1.9mm,左侧25.7±1.8mm,比传统的进钉点(距寰椎后结节18~20mm)更偏外;进钉内倾角度:右侧21.1°±4.6°,左侧20.0°±4.9°,比传统的内倾角(0~10°)更大。20具颈椎标本共置钉40枚,按照Ludwing椎弓根置钉安全标准:0级36枚(90%),1级4枚(10%)。结论:寰椎椎弓根多平面CT重建下建立的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能够获取进钉点、进钉角度的个体化置钉参数。该路径比传统的方法进钉点更偏外,内倾角更大,能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验证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技术。方法: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进钉技术的相关参数,而后临床应用该技术方法置钉并行X线、CT复查其准确性。结果: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为7.78mm,进钉点在寰椎椎弓根中线外侧2.2m,螺钉进钉点可由经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的纵垂线来确定;手术中该方法不仅能简化操作过程,而且术后检查发现螺钉均准确置入。结论:用枢椎下关节突中点作为术中判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内缘间距、中点间距和外缘间距,建立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临床应用该定位技术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1岁。其中游离齿突1例,齿突发育不良3例,齿突陈旧性骨折2例。结果寰椎椎弓根的内缘、中点、外缘分别在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外缘的内侧(1.37±0.51)mm、(1.60±0.61)mm、(2.15±0.60)mm处。确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为:经枢椎侧块内、外缘的中点作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的正下方3.0mm处。6例患者共放置寰椎椎弓根螺钉12枚,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及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枢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间存在较恒定的解剖位置关系,枢椎侧块可作为术中确定寰椎后弓显露范围和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标志,可简化术中繁琐的定位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简易可靠的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定位技术。方法 设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与进钉点相关的数据参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 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和枢椎下关节突中线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分别是19.61mm、19.21mm,二者仅相差0.40mm。结论 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可作为术中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椎弓根影像学测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数据,提高寰枢椎椎弓根置钉的成功率. [方法]对寰枢椎CB、DR X线片、MBI及64排CT片,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测量寰椎椎弓根进行进钉点、进钉角度的测量. [结果]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1.2°.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舢,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3°.对48例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2~61岁,平均43.60岁.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22例,齿状突不连12例,横韧带损伤14例.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平均10.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按JOA评分标准,优3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75%. [结论]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对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定位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目的:建立简易可靠的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定位技术。方法:设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与进钉点相关的数据参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和枢椎下关节突中线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分别是19.61mm、19.21mm,二者仅相差0.40mm。结论: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可作为术中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