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报告改良式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其手术效果。方法 42例患儿经组织学检查或钡灌肠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症;方法为切除扩张变性的结肠,于腹膜反折下横断直肠,直肠残端缝合关闭;探通直肠后隧道至齿状线水平,于直肠后壁齿状线上方0.5cm处横形切开直肠后壁,结肠近端拖出,结肠后壁与直肠后壁切开远端吻合;结肠前壁与直肠后壁用特制环钳钳夹吻合。结果 手术后环钳脱落时间平均为8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4个月~3年,除1例行全结肠切除患儿解稀便外,其他患儿大便均成形,2~4次/d。结论 改良式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治疗婴幼儿巨结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13例,采用三孔或四孔腹腔镜法,设定CO2压力为8~10mmHg,取结肠浆肌层组织做病理诊断,Ligasure离断直肠及乙状结肠系膜,远端分离至齿状线上0.5~1.0cm,将病变狭窄段、移行段扩张肠管经直肠肛门内翻拖出切除,结肠直肠全层前高后低心形斜吻合,3例采用强生直径21mm吻合器。结果13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61min,平均115min。出血量<12ml。均无术中并发症。术后3例小肠结肠炎,1例污粪,1例吻合口漏,经治疗后治愈。13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排便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治疗婴幼儿巨结肠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J形端侧吻合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拖出保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经肛门拖出切除J形端侧吻合术的情况,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J形端侧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30~80 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巨结肠类缘病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5月,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disease-allied disorder,HAD)和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合并HAD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结肠部分或次全结肠切除、直肠内拖出术。分别在脐缘、右上、右下、左中腹刺入4个5mm trocar,行结肠次全切除时,左侧需建立2个操作孔,分别在左上及左中下腹。腹腔镜下分别游离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回盲部侧腹膜,肛门手术按改良Soave方法。结果3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时问110—180min,平均135min;29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并按Deloyers法将升结肠逆时针转位270。下拖,保留的升结肠长度7—13cm,平均11.5cm,手术时间140—220min,平均175min。术中出血15~70ml,平均35ml。病理诊断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10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3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症4例,未分类型9例,HD合并IND6例,HD合并HG2例,HD合并IGC4例。38例术后随访6个月一7年,平均3年5个月,29例次全结肠切除患儿3个月内每日大便4—18次,6—10个月后渐转为每日2~3次,9例左半结肠切除患儿术后6个月后每13大便1—2次,无吻合口狭窄,无便秘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经肛门拖出根治术治疗HAD安全、有效、可行,手术创伤较小,但需要一定的腹腔镜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Duhamel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对3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实行Duhamel术式。结果 3例患儿一般情况可,恢复良好,术后排便通畅。结论 Duhamel术式手术较简单,膀胱及生殖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排便佳,吻合口破裂的发生率较低,对婴幼儿手术相当安全。  相似文献   

6.
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肛门改良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效果。方法 17例经组织学确诊为短段型及部分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1cm、直肠前壁齿状线上2~3 cm呈斜面切开直肠黏膜,向近端游离直肠黏膜管进入腹腔,切除腹膜外直肠肌鞘达肛提肌水平,残留肌鞘后壁做“V”形切除,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行吻合。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45)min,术中平均出血(45±35)ml, 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未发现小肠结肠炎、吻合口漏、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 3年,所有患儿排便成形,无便秘、无污粪。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对16例直肠癌行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利用引导管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置入肿瘤近侧结肠,结肠壁上戳孔引出吻合器钉座拉杆,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距离吻合器钉座远端3 cm的结肠。远侧带瘤肠管内翻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荷包缝合后还纳,吻合器从肛门进入,腹腔内腹腔镜直视下用吻合器行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无须腹部辅助切口。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70~290 min,平均230 min。术中出血50~100 ml,平均55 ml。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40~60 h,平均52 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 d。16例随访14~36个月,平均26个月:排便习惯均正常,1~2次/d;无明显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困难;14例B超及CT检查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吻合口、trocar口无肿瘤种植,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在重度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对100例SFC患者行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下腹部做小切口进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结果LASC完成98例,中转开腹2例。98例LASC腹腔镜下手术时间(76±23)min(48~125min),总手术时间(170±42)min(140~225min),术中出血量(35±18)ml(10~16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12)h(25~52h),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2例轻度脱水,2例不全性小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96例无并发症者术后住院时间(7.0±1.5)d(5~11d)。术后1年,90例便秘症状均明显缓解(大便次数1~3次/d),7例腹泻(大便次数4~6次/d),3例有轻度便秘复发(大便次数2~3d一次)。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GIQOL)指数(109±20)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4±23)分。8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结论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是治疗SFC的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损伤控制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一期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优点及常规腹腔镜探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巨结肠患者行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常规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组(LTS,n=73),单纯经肛门并选择性应用腹腔镜手术组(TS,n=37)。分析两组手术过程,比较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及近期排便情况。结果:TS组中3例因拖出结肠移行段不明确选择性应用腹腔镜,3例长段型巨结肠单纯经肛门游离系膜困难用腹腔镜游离系膜和脾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移行区位置、小肠结肠炎、肛门狭窄、吻合口并发症、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无显著差异。LTS组肛门部解剖时间51~71min,平均61min,明显短于TS组;手术费用LTS组比TS组平均高约2 000元。LTS组2例患儿因吻合口瘘行肠造瘘术。TS组5例患者需再次手术,1例吻合口瘘行肠造瘘,1例肠扭转,1例肛门回缩、狭窄,2例便秘复发。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4年6个月,两组近期排便功能相似。结论:单纯经肛门Soave术能完成多数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的诊治,费用低于腹腔镜Soave手术,近期排便功能良好,不需常规应用腹腔镜。但当拖出困难、疑为长段型时则应使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是更全面的技术,适于不同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患儿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Duhamel拖出术后留置肛管不同时间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29例长段型巨结肠,56例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保守治疗无效行微创肛门外横断直肠Duhamel拖出术,术后常规留置肛管,根据实际留置肛管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置管时间≤3天,8例;B组,置管时间4~6天,15例;C组,置管时间≥7天,62例。比较术中及术后疗效。结果 三组病例在术后1年内小肠结肠炎发生次数、术后腹胀、肛周不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患儿行微创肛门外横断直肠的Duhamel拖出术后留置肛管时间长,有利于减少术后腹胀、肛周不适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31例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患儿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作者改进这种技术,在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左半结肠或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 结果 本组3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16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15例次全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7 ±13) min,切除肠段35 ~ 80 cm,术中估计出血5~20 ml,1例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随访无吻合口狭窄和便秘复发,仅1例出现小肠结肠炎.结论 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同类性疾病安全、有效,手术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0年3~12月,对6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的病儿实施经脐单一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经肛门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次全结肠切除术。结果全部病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8±18 min(155~225 min);切除肠段70~90 cm,术中估计出血10~20 ml。无术中并发症。1例术后6天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大便次数由术后近期的每天5~15次降至2个月后的3~5次,随访2~10个月,平均6个月,无大便失禁或便秘复发,复查肛管直肠测压反应接近正常。结论经脐单一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使手术创伤更小,无腹部可见的手术瘢痕,达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成功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充分游离直肠下端并离断肿瘤近端后,将远端直肠和肿瘤一并经肛门拖出,闭合器切闭肿瘤远端,管状吻合器行直肠与降结肠端端吻合。23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肛门,无手术死亡。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残留,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结论针对骨盆相对狭窄的男性患者,利用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对于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简化手术难度,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的40位直肠癌患者(实验组)的病例资料,同时抽取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4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的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的情况。结果:2组各1例出现吻合口瘘,对照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2组肛门均保存了控制排便功能,实验组在恢复进食的2周后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访0.5~2年,实验组1例复发,对照组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操作简洁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在婴幼儿肛门闭锁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小儿科其他病种的腹腔镜临床应用,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应用相对开展较晚,并且其推广和普及程度也不同于其他术式,相对滞后,并存在一定争议。美国Georgeson等2000年首先报道了11例腹腔镜辅助下将直肠经会阴拖出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其中7例为新生儿期先行结肠造瘘术后,二期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肛门直肠拖出成形术;4例为新生儿一期拖出,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治疗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的价值。方法2003年2月-2006年1月,20例婴幼儿巨结肠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切除术,CO2人工气腹压力为10—12mmHg。腹部置3个trocar,腹腔镜直视下应用超声刀紧贴结肠壁将痉挛段、移行段和扩张段肠管肠系膜切断,环形切开盆底腹膜反折。会阴部采用改良Soave术,在肛管后壁齿状线上0.5cm处环形切开直肠黏膜并游离直肠黏膜呈管状,切断直肠侧韧带,打开盆底腹膜反折,进人腹腔,将游离的病变段结肠拖出,切除病变段结肠,其近端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切缘吻合。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32min。切除病变段结肠肠管长度20-55cm,平均35cm。术中出血量5-20ml,平均14ml,均未输血。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2例。20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2.5月,无并发症发生,排便控制在1-2次/d。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改良Rehbein根治术中的应用解剖,明确直肠游离的标准术式及其理论依据.方法:对49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Rehbein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步骤的解剖根据.结果:标准术式:游离直肠后壁时,先在子宫(或膀胱)直肠陷凹腹膜反折水平之右直肠旁凹处用电刀切开腹膜,在直肠后间隙向外、向下分离,两侧达直肠侧韧带前面,直肠侧韧带断离至其中部即止,向下楔形分离直肠后壁至提肛肌,将直肠后壁沿正中线切开至齿状线上0.5~0.8cm,严密、轻巧吻合远、近端肠段,术后排便优良率98.0%.结论:标准术式解剖层次清晰,出血少,吻合口血供良好,直肠前壁的排便反射区基本不受干扰,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病人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孔法完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直肠拖出低位或超低位行结肠-直肠、结肠-肛管吻合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4月~2009年5月,按TME原则,四孔法完全腹腔镜下对29例低位直肠癌实施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结肠-肛管吻合术,全系膜游离后拖出肛门外切除并手工吻合或吻合器吻合。结果29例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无辅助切口,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50~310min,平均185min。术中出血20~120ml,平均50ml。术后2~3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12~35d,平均15d。术后28例应用止痛剂。1例直肠阴道瘘。29例随访3~13个月,平均8个月,未发现穿刺口种植和局部复发。结论四孔法完全腹腔镜下行TME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高位、中位肛门闭锁患儿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例先天性高位、中位肛门闭锁患儿,均在腹腔镜监视下游离出直肠盲端及瘘管,切断瘘管,腹腔镜下修补尿瘘或阴道瘘。电刺激找到盆底肌肉中心点,做成一隧道,将直肠盲端从此隧道内拖出,与肛穴缘皮肤吻合。结果 6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直肠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35~74 min(平均46.5 min),术中出血量〈15 ml,住院时间10~18 d(平均14.5 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肛门失禁、直肠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均能够正常排便。肛门功能评分优4例,良2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肛门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处理瘘管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手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2例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均符合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结肠传输试验提示结肠传输缓慢;钡灌肠及排粪造影提示肠管狭窄段位于横结肠3例,降结肠4例.直肠20例,横结肠或降结肠与直肠同时存在狭窄段5例;肛门直肠测压显示23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消失,另9例未见异常。手术治疗行巨结肠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结肠结肠侧侧吻合术7例;巨结肠切除、结肠次全切除、结肠直肠下端改良Duhamel吻合术16例:结肠全切除、回肠储袋J-Poueh与直肠下端改良Duhamel吻合术9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47个月,18例患者排粪功能优,9例良,5例~般。结论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诊治中应警惕合并成人巨结肠:详细询问病史和对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是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关键。手术切除范围应包括病变的巨结肠和有慢传输的结肠.并按巨结肠根治术方式进行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