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5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增强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提高延迟性脾破裂的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25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5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术前诊断明确。21例行全脾切除术,其中5例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2例行部分脾切除术;2例保守治疗,25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治疗以脾切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脾破裂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995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迟发脾破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54例和非手术治疗组6例.结果外科治疗组中35例进行了全脾切除术,12例患者进行了局限性脾内血肿部分脾切除术,7例进行了脾修补术;脾修复手术无再次手术和死亡病例,痊愈出院率为100%,但再次手术率、术后死亡率及痊愈出院率,与全脾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伤性迟发脾破裂的关键在于对疾病的诊断,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同时保持临床的高度警惕,按照适应征选择合理治疗方法,重视脾脏功能的保护,同时重视非手术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脾自发性破裂的诊断与治疗1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脾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7月间收治的 16例脾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16例患者中 ,脾囊肿 2例 ,脾血管瘤 4例 ,脾恶性肿瘤 10例。其中 14例行急诊剖腹探查 +全脾切除术 ,2例假性脾破裂行限期全脾切除术。脾恶性肿瘤的术后预后差 ,本组生存期 2个月~ 4年半 ,1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Ⅰ期患者现已生存 4年半。结论 脾自发性破裂的病因复杂 ,术前病因诊断困难 ,且恶性肿瘤居多 ,临床上大多急诊行剖腹探查 +脾切除术。脾恶性肿瘤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至2012年来收治的27例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行脾切除术,其中加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10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腹腔穿刺、腹腔灌洗、B超、CT、X线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常用方法,脾切除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保脾或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可提高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腺性膀胱炎诊治的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5年来误诊误治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分析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本组15例误诊11例,误诊率73%(11/15),误诊时间3个月~4年。结论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准确的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诊断是病情早期诊断的关键,经尿道电灼后间断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资料及本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明确诊断16例,误诊为肝破裂2例,宫外孕破裂2例,脾肿瘤1例。21例均手术治疗,行脾切除14例,其中保留副脾2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3例;脾缝合修补术3例;脾部分切除术1例。死亡1例,原因有就诊晚、失血性休克。结论本病由于腹腔内出血与受伤时间间隔长,容易误诊。诊断除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外,应及时进行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治疗以脾切除为主,可根据病情、脾破裂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合并伤等情况采取保脾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8例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同期开展的27例行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组28例均痊愈.行PSE治疗组27例中,26例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1次栓塞成功25例,再次栓塞成功1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1例栓塞过程中发现脾动脉主干受损,行脾动脉主干栓塞控制出血后立即中转开腹行手术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SE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且保留了脾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囊肿患者外伤后被误以脾破裂而切除脾脏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误诊的2例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脾囊肿患者外伤后均被误诊为中央型脾破裂而行脾切除手术,术后证实为脾囊肿,而非脾破裂。结论:对外伤后诊断为脾破裂的患者,病情允许时,应详细采集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分析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不应单纯依赖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而切除脾脏,避免此类患者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误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21例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3例。结果本组21例中。19例治愈出院,2例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误诊6例(28.6%),因多发伤掩盖脾破裂致认识不足而误诊3例,误诊为宫外孕破裂1例,左胸部挫伤致误诊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结论重视详细病史的询问和腹部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和结合必要的现代影像学检查是减少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16例肝炎后肝硬化及3例脾梗死,1例脾包虫病,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2例中转开腹,19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下脾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min,平均术中失血485ml,术后24~48h胃肠蠕动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d。结论:经过选择的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除血液系统疾病外还适用于肝硬化患者中需行脾切除者及脾脏本身病变者。  相似文献   

12.
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巨脾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HALS)和开腹切除(OP)巨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大于20 cm脾脏行HALS和OP的临床疗效。结果大于20 cm的巨脾切除术患者41例,21例为HALS手术,20例为开腹脾切除手术。HALS组的中转开腹率4.7%。HALS和OP组的平均出血量为227 mL和887 mL(P=0.01),平均输血为0和0.6单位(P<0.05)。HALS组的住院时间比OP显著为短(4.3 d vs.8.4 d)(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ALS是一项安全和有效的巨脾(大于20 cm)切除技术。相比开腹脾切除其住院时间更短,出血及输血更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laparoseopic splenectomy by secondary pedicle division,LSSP)和腹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by Endo-GIA.LSED)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使用普通微创手术器械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6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应用一般电刀、分离钳、持针器、无损伤胃肠钳、钛夹,使用单人双手缝扎法、电凝热烫法、喷射电凝止血法等手段处理脾蒂、脾周韧带血管、脾窝创面完成脾切除术。结果2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80~42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00—1000ml,平均2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4~7d,平均5d。结论普通微创器械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术是可行的,并且成本低,副损伤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In animal experiment, 5 X 10(5) MH-134 tumor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s.c. on the back of the C3H/He mice. Three, seven, 14 and 21 days after tumor transplantation, splenectomy or sham operation were performed and the tumor growth and survival days were examined in each group. As the results, the tumor growth was inhibited and the survival days prolonged not only in the group splenectomized three days but also 21 days after tumor transplantation. Clinically, the effect of splenectomy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otherapy on cell-mediated immunity and the survival rates were studied in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of upper and middle stomach with 90 cases of stage III and 48 cases at stage IV, totalling 138 cases who underwent total gastrectomy during 1965 and 1981. Immunotherapy was conducted with immunomodulator levamisole at a daily dose of 150 mg, three consecutive days every other week. As a result, splenectomy was not effective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t stage III and in the patients spleen should be retained for immunotherapy. Splen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t stage IV, particularly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otherapy, produced augmentation of cell-mediated immunity and longer survival as well.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splenectomy were smal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度以上脾肿大经腹腔镜脾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11年9月间行脾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定义脾上下极长度≥17cm或重量≥600 g为重度脾肿大,脾上下极长度≥22 cm或重量≥1600 g为巨脾.结果 行腹腔镜脾切除术22例,开腹脾切除术21例,其中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分别为12例和14例.与开腹脾切除术相比,巨脾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 308 ml vs 400 ml,P=0.24),术后住院时间短(3 dvs4.5d,P=0.054)和相似的并发症发生率(17 %vs 14%),但手术时间较长(195 minvs 105 min,P=0.008),中转开腹率25%.所有行开腹脾切除术患者中再手术2例,1例死亡.结论 重度以上脾肿大经腹腔镜脾切除手术预后优于开腹手术.经腹腔镜脾切除术与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后肠源性感染的风险。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为44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术,其中完全腹腔镜手术21例(腹腔镜组,n=21),开腹手术23例(开腹组,n=23)。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内毒素(ET)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ET、DAO、TNF-α均有所升高(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天、第5天血DAO、ET、TNF-α的浓度较开腹组升高明显(P〈0.05),然后逐渐下降。结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由于存在肝硬化失代偿及腹腔镜手术特殊操作等,可能导致肠壁通透性增高,容易引发肠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脾切除4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析总结脾切除手术的近期疗效以提高其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并指导正确掌握切脾适应证。方法 统计430例脾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切脾指征、手术种类、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 切脾指征中原发疾病以肝脏为最多,占192例(44.65%),尤其是门脉高压性脾亢164例(38.15%);430例病人共行768例次不同类型的手术,除切脾外,以分流断流为最多,共75例次(23.6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式脾脏次全切除术对治疗地中海贫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对我科行改良性脾脏次全切除术的26例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极重度贫血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术后因心功能衰竭死亡。3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未出现腹腔出血,膈下积液,膈下脓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9例,随访率73%,随访时间6~50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血常规,发现RBC,WBC,及PLT均有明显改善。5例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但无凶险性感染。10例仍需间歇输血。结论 改良式脾脏次全切除术适应症为严重地中海贫血综合征及巨脾并有脾功能亢进。本手术能起到减少血细胞在脾脏中的破坏,使部分病人在随访期内不需输血,而部分病人可减少输血次数和输血量。同时,能减少脾脏切除后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