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胰周脓肿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胰包膜切开减压,清除坏死脱落胰腺组织,胰缘置1~4根双腔或单腔引流管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3例。结果:术后发生胰周脓肿22例(41.5%),平均住院83.3±25.1天,术后无胰周脓肿31例,平均住院22.7±14.7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8例散在或局灶性胰腺坏死者中,6例(21.4%)发生胰周脓肿;25例胰腺大部分坏死或全胰腺坏死者中,发生胰周脓肿16例(64.0%),两者比较胰周脓肿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组中21例患者胰腺下缘置2~4根双腔负压引流管,5例(23.8%)发生胰周脓肿;32例患者置1根双腔引流管或单腔引流管,17例(53.1%)发生胰周脓肿,其胰周脓肿发生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有6例(27.3%)患者因引流管管理不当导致胰周脓肿。结论:胰周脓肿与胰腺病变程度、腹腔引流管数量和引流管的护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管致胃肠瘘三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劲松  赵煜  关欣 《腹部外科》2003,16(5):265-265
例 1 ,男 ,5 6岁。因“上腹持续性胀痛 2周”为主诉入院。病人腹胀、恶心、呕吐 ,左上腹膨隆伴压痛 ,肌紧张反跳痛不明显 ,B型超声示胰腺肿大胰体部可见囊性包块约 1 2 .0cm× 8.0cm ,入院后病人腹痛加重 ,急诊行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pseudocytes,PPC)外引流术 ,术后 2周引流量仍为 1 0 0ml/ 2 4h ,但B型超声示囊腔消失胰周无积液 ,故带管出院 ,术后 33d引流量突然增加伴食物残渣返院 ,急查胃镜发现引流管由胃体后壁近大弯侧进入胃腔 ,急予退管 ,予禁食、水及营养支持治疗 ,2周后行碘油经引流管造影见引流管周围无囊腔亦无与胃腔及胰…  相似文献   

3.
对30例重型胰腺炎病人于术后用6~8℃0.9%氯化钠注射液经胰床入水管注入胰床,以清除胰酶、毒性物质和坏死组织,利于胰腺组织的恢复;冲洗液从胰床出水管流出,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以了解胰腺组织病情变化.结果 27‘例治愈,3例死亡.提出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术后胰床低温冲洗病人治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加腹膜透析液进行胰床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SAP患者入院后, 经非手术治疗48~72 h, 因症状无明显缓解, 即行急诊手术干预, 手术以充分松解胰腺被膜为主, 清除坏死胰腺为辅;术中反复灌洗胰床和腹腔, 直至灌洗液清亮;胰腺头颈部和体尾部分别放置引流管;手术后开始用4.25%葡萄糖乳酸钠透析液进行间歇性胰床灌洗和透析治疗, 每次2 000 mL, 每天2~3次, 平均10 d; 手术前后按常规的SAP治疗方法治疗。结果:15例SAP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1例发生胰瘘、胰腺周围浓肿、腹腔脓肿以及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约21 d, 平均住院费约5万元。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液进行胰床灌洗治疗SAP, 若手术时间早, 手术操作范围小, 腹膜透析液灌洗彻底, 引流通畅, 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SAP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出坏死性胰腺炎(AHNP)病程中胰酶自身消化对胰腺病变的作用程度及胰酶活性与胰腺病变间的关系。方法 以3%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制成大鼠AHNP,观察血清、十二指肠液、胰腺组织胰酶活性变化及胰腺组织学改变。结果 AHNP6小时出现严重的胰腺出血坏死,血清胰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液、胰腺组织胰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12小时后三种胰酶活性呈进行性降低,胰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猪胰腺远端切除后牛心包生物膜包裹残端对术后胰漏的预防作用,评价该材料在胰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小型猪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16)与实验组(n=16),2组均接受胰腺远端切除手术,对照组远端胰腺切除后采用传统的单纯手工缝合法,实验组则先用牛心包生物膜包裹住胰腺残端,用同样缝线穿过被裹住的胰腺组织后手工缝合;测定各组术后每日腹腔引流量及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至术后第10天,判断胰漏情况;术后3周处死动物,观察腹内情况并取残端胰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胰漏率低于对照组(6.2%比46.7%,P<0.05),术后引流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25.1 ml比54.2 ml,P<0.01),术后3周剖腹探查,两组实验动物未见明显差异;胰腺残端组织病理结果两组均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少许坏死组织. 结论 胰腺远端切除术后,利用牛心包生物膜包裹残端后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我院在1983~1995年收治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中并发胰腺脓肿7例,治愈2例,5例因腹腔大出血死亡。死亡的这5例中男4例.女1例,术前有剧烈腹痛、发热、腹穿有血性液体,白细胞计数>16×10^9/L1尿淀粉酶及血清淀粉酶升高4例。1例因起病时淀粉酶不高,内科治疔到第20天突然腹痛加剧、左上腹包块增大、休克而手术。术中见腹腔大量凝血块,胰腺广泛坏死,结肠穿孔。清除凝血块及环死胰腺组织1700g余,找不到出血点,作结肠造瘘,胰腺引流结束手术。术后13d再次大出血,引流管流出鲜血800ml余,病人兴奋烦躁,血压下降.在抗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3岁。上腹疼痛、发热、腹胀,在外院以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个月,以胰腺囊肿收入院。B型超声示:胰腺前、小网膜囊内巨大囊肿。CT示胰腺前、小网膜囊内约30cm×4 0cm×4 5cm囊肿,囊壁不清楚,胰腺有坏死。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入院当日在B超引导下行胰腺囊肿穿刺外引流术,胃小弯处进针,穿出褐色混浊液30 0 0ml,无胃肠内容物。植入5mm直径硅胶管引流,术后第4天自引流管流出食物,并伴发热,血WBC2 5×10 9/L ,给予抗生素等治疗。次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实质有较多坏死组织,胰周围有5 0 0ml脓液,胃后壁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腺脓肿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脓肿的临床治疗资料,脓肿数目1~7个,直径3.2~11.7cm,所有病人均经手术清除脓肿及胰腺坏死组织,并行引流及腹腔灌洗。结果 19例痊愈出院,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并发胰瘘,7例脓肿复发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5次手术,2例行3次手术)。结论 胰腺脓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明确诊断后应立即手术治疗,术中尽可能清除坏死组织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引流管的大小、数量及放置部位,保持充分有效的引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并感染患者 2 9例 ,男 12例 ,女 17例 ,年龄 2 7~ 5 4岁 ,平均 41岁。均经B超、CT扫描检查及手术证实诊断。方法 :术中切开胰腺包膜 ,充分暴露胰前壁 ,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并松动胰床 ,游离胰头、体部。将多根特制的多侧孔引流管置胰床引出 ,接负压引流器 ,保持恒定的闭吸式低负压引流 (负压控制在 2 .5~ 3.0kPa) ,同时在胰床置冲洗管一根经腹壁另戳孔引出 ,缝闭胃结肠韧带裂孔 ,使大小腹腔隔离 ,保证能充分低负压引流 ,同时腹腔置管冲洗和引流。合并胆囊或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8岁.因"腹胀1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0d"以"胆总管下段占位"入院.增强CT提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79 μmol/L,直接胆红素167 μmol/L,白蛋白26.2 g/L,血淀粉酶114.5 U/L.入院当天行CT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此后腹胀、黄疸等症状明显好转.入院后第5天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中可见胰腺体积稍大,质地稍变硬,无明显水肿,胰周无渗出.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650 ml.术后病理:胆总管下段中分化腺癌.胰头部胰腺组织镜下可见腺泡和胰管结构完整,未见炎细胞浸润.患者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即感上腹痛明显,难以用伤口疼痛解释.在应用静脉镇痛泵的前提下,先后应用杜冷丁、强痛定、安定镇痛和镇静.术后当晚在面罩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 ~ 96%.术后第1天,诉腹痛明显加重,以左侧腹部和腰部为甚;血淀粉酶升高至369.7 U/L.血淀粉酶在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为698.9 U/L,于术后第4天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呼吸窘迫,血气分析:pH7.325,PCO2 33 mm Hg,PO2 56 mm Hg,BE-2.3 mmol/L.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合度升至95% ~ 97%.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低热,胰肠吻合口周围腹腔引流液呈咖啡色,量不多,引流液淀粉酶16 150 U/L.术后第8天行腹部平扫CT提示残留胰腺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周围有大量坏死渗出,并向腹膜后间隙播散,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图1).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腹部平扫CT提示胰腺周围仍有大量坏死组织,以胰尾部为明显,部分区域有液化(图2).于术后第20天在CT定位下行经皮经脾胰周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稀薄的棕色组织坏死液45 ml;此后,胰周穿刺引流管每日引出组织坏死液约10~ 20 ml,时伴午后或夜间低热.术后35 d后,胰周引流管引出液明显减少,遂拔除.术后2个月复查,无胰周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T管长臂压迫引起十二指肠瘘实属罕见,我院经治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72岁,以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源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胰包膜切开、胰床引流术,术中见腹腔内有中等量淡黄色液体,大网膜皂化灶,胆囊约10cm×6cm,胆总管直径1.0cm,胰头肿胀,质偏硬。于小网膜孔置腹腔引流管1根,与T管在右腹壁另戳孔一并引出固定,另置胰床引流管2根于左腹壁引出。术后4日腹腔引流量各为40ml、5ml、10ml、0ml,拔除腹腔引流管及胃管,患者无腹胀腹痛。术后第9日T管旁有少量淡…  相似文献   

13.
胆道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
方法:对于SAP已形成严重胰周感染的患者,在开腹手术清创、引流约1周后,拔除腹腔引流管,顺引流管窦道,插入胆道镜;应用胆道镜对感染灶内难以引流至体外的坏死组织及脓液进行反复冲洗及清除。
结果:通过术后反复、多次胆道镜清创,31例患者胰周感染的坏死组织及积液均得到有效的引流或清除。除1例于术后第18天因呼吸衰竭死亡外,余30例均痊愈出院。
结论:采用胆道镜对术后胰周感染灶进行反复、多次清创,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可靠,不失为治疗术后胰周感染病灶的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胃上部癌常浸润胰体尾 ,治疗往往须采用全胃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术 ;胃下部癌如浸润胰头 ,须联合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此类手术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是胰腺残端瘘。其渗漏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与腹腔渗液混合造成化学性腹膜炎及腹腔感染。经多种治疗往往长期不愈 ,为控制感染而置放腹腔的引流管也长期不能拔去 ,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既往 ,为预防术后胰腺瘘的发生 ,临床医生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胰腺断端的缝合上。有学者主张严密缝合胰腺残端 ,预防胰液渗漏 ;也有学者认为 ,严密缝合胰腺残端更易使缝扎处的胰腺组织坏死脱落 ,增加胰瘘发…  相似文献   

1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处理策略变化及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 ̄1996年间,改变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策略(1985 ̄1991年主要为早期胰床引流,1992 ̄1996年为晚期坏死胰腺组织清除和规则性胰切除),其手术死亡率从44%降为0(p〈0.0002),两组病人的胰腺炎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但1992 ̄1996年组胰周脓肿仍是主要并发症。结论: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应以坏死组织清除为主,适当的规则性胰腺切除并不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术后灌洗引流.方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采取积极现代技术保守治疗及胰床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组织、术后灌洗引流及综合治疗.结果:重症胰腺炎经综合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胰腺及胰周脓肿(PA)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SAP术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就我们29例SAP术后PA的处理经过,主要对治疗问题做一些讨论。IPA的定义在胰腺或其周边形成炎性包裹,其内容物为胰坏死组织合并感染、或胰外受累的结缔组织并发感染的坏死碎块及脓液,脓液稀薄、混浊或呈“阴沟水”样外观;脓肿边界不清,由胶原和肉芽组织形成,无明显脓腔壁。2发生率急性胰腺炎(AP)发生PA为1%~30%,在SAP则高至50%~70%;对AP行早期剖腹探查术后,轻型AP为1.6%~2.3%,SAP为24%~67%。笔者的一组SAP79例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不同处理方法与术后胰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胰腺远端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46例,其中胰腺残端行连续锁边缝合10例(A组);残端行主胰管结扎+连续鱼嘴状缝合16例(B组);残端断面局部行“8”字缝合+连续鱼嘴状缝合20例(C组)。比较上述3种方式对术后并发胰瘘的影响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胰瘘病例数,A组6例(60%),B组2例(12.5%),C组3例(15%)。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行主胰管结扎+连续鱼嘴状缝合,或者行残端断面局部“8”字缝合+鱼嘴状连续缝合,是防止术后胰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方式仍存争论。作者对该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ANP72例所采用的三种术式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72例ANP总死亡率为25%,其中行坏死组织清除并胰床引流术(胰床引流)28例,网膜囊碟形开放术(碟形引流)11例,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后腰引流)33例,三种术式死亡率分别为25.0%、36.4%及21.2%。作者认为ANP的手术方式应根据临床病理类型及腹膜后受累与否进行选择:对局灶性坏死不伴腹膜后受累者,可采用较为简单的胰床引流;对全胰广泛坏死及胰周脓肿,若不伴腹膜后受累可采用碟形引流;凡伴有腹膜后受累者宜选择后腰引流。对胰周脓肿病例应根据腹膜后受累与否选择后腰引流或联合碟形引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胰床引流术+MARPN方案治疗SAP疗效及总结经验。方法分析我科2015~2017年治疗4例SAP病人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后腹腔镜下胰床扩创灌洗引流治疗,2例行后腹腔镜下胰床扩创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灌洗引流。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后腹膜裂口导致气腹丧失而终止手术,其余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发生胰瘘,保守治疗后形成胰腺周围假性囊肿,6个月后自行消退。结论早期后腹腔镜下胰床引流术可作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分期微创手术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