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面的形成是因外在损伤(跌扑、利器刺伤、水火化学物质等烧烫伤)或某些慢性疾病(下肢静脉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压力性皮肤损伤等)所致造成皮肤组织完整性的缺失,带来不可避免的伤痛。白芨作为创面修复常用的止血类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白芨以其止血、抗炎、抗菌、抗氧化、促进细胞因子增殖及血管再生等作用促进创面的修复。该文主要对创面修复过程中白芨所起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创面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cells,ECMs)是皮肤发生、修复、重塑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糖尿病创面中ECMs增殖分化相关蛋白-角蛋白19(keratin19,K19)及β1整合素(β1-integrin)的表达,探讨ECMs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角蛋白19及β1整合素在各年龄组糖尿病患者创面及正常人全厚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创面各组角蛋白19及β1整合素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1.73±15.31、22.32±5.42,均低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创面皮肤组织中ECMs数量少、增殖分化能力差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创面难以修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不稳定,导致末梢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及细菌感染等,从而引发足部疼痛、皮肤出现深溃疡、肢端发生坏疽等[1]。2012-10—2014-09间,我们对例21糖尿病足患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是参与皮肤创面愈合的重要细胞类型。该文对近年巨噬细胞调控皮肤创面愈合的机制以及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中巨噬细胞极化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表明, 皮肤创面巨噬细胞表型分为M1和M2型, 具有抗炎、促血管新生、促纤维化和组织塑形的作用。糖尿病时巨噬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因子分泌时空紊乱、表观修饰异常都导致巨噬细胞极化异常。靶向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可能是解决皮肤难愈性创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组织工程皮肤ActivSkin在不同类型烧伤创面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一评估.方法 根据试验要求,选取2003~2004年度4家临床单位的部分烧烫伤患者进行组织工程皮肤临床应用,试验共收集有效病例219名,其中试验组为110名患者,创面应用组织工程皮肤ActivSkin;对照组为109名,创面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每周进行创面观察,试验随访期为6个月.临床期间观察治疗期患者的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后的创面愈合质量;同时对全身及重要脏器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与常规保守治疗相比,应用ActivSkin后可明显加速愈合速度,最终达到完全愈合,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愈后创面质量明显改善,常规治疗常见的如瘢痕形成、色素沉着等并发症也明显降低.随访观察无任何复发及不良反应,整个临床试验期间也未发现任何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这些数据表明组织工程皮肤不仅可直接替代缺损的皮肤组织,而且可持续分泌生长因子及其他促进创面愈合的物质,改善皮肤愈合质量.试验证实组织工程皮肤ActivSkin是一种安全可靠、患者易耐受的组织工程产品;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烧烫伤皮肤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的好方法。方法 对 6 8例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控制血糖、增加营养、防治感染等措施 ,以稳定病情为基础 ,以创面局部清创、改善局部血运和外用药物换药培育肉芽生长为条件 ,以整形手术为手段的方法治疗。结果 病情平稳 ,所有创面均顺利修复 ,创面愈合时间平均 2 8天 ,无截肢现象。平均随访时间 1年 ,随访率 86 .7% ,疗效满意率 81.4 % ,出现溃疡复发或新的皮肤溃疡者占 18.6 %。结论 多科室合作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 ,积极行创面局部处理和手术治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切实可行的方法 ,并要重视患者溃疡愈合出院后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的好方法.方法对68例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控制血糖、增加营养、防治感染等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基础,以创面局部清创、改善局部血运和外用药物换药培育肉芽生长为条件,以整形手术为手段的方法治疗.结果病情平稳,所有创面均顺利修复,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8天,无截肢现象.平均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86.7%,疗效满意率81.4%,出现溃疡复发或新的皮肤溃疡者占18.6%.结论多科室合作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行创面局部处理和手术治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切实可行的方法,并要重视患者溃疡愈合出院后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的好方法。方法 对68例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控制血糖、增加营养、防治感染等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基础,以创面局部清创、改善局部血运和外用药物换药培育肉芽生长为条件,以整形手术为手段的方法治疗。结果 病情平稳,所有创面均顺利修复,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8天,无截肢现象。平均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86.7%,疗效满意率81.4%,出现溃疡复发或新的皮肤溃疡者占18.6%。结论 多科室合作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行创面局部处理和手术治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切实可行的方法,并要重视患者溃疡愈合出院后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二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11例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患者采用SDMA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近端切断的SDMA与创面远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取手背橈神经浅支桥接修复指固有神经,重建手指末梢血运及感觉。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6个月,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皮瓣外观、质地良好。伤指末梢血运好,指腹的温度、颜色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指腹皮肤两点分辨觉为7-10 mm,平均8.8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SDMA皮瓣及神经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在一期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的同时重建患指末梢血运及感觉,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8岁,因部分皮肤反复破溃收入笔者单位。患者于10年前患皮肤病(在外院皮肤科诊断为结节性痒疹),因瘙痒难忍、反复抓挠致全身多处皮肤破损,少数创面反复破溃、经久不愈。该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曾口服降糖药物但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3个月前入住本院内分泌科,经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为6-8 mmol/L)。  相似文献   

11.
简易皮肤伸展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易皮肤伸展术在创伤外科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克氏针、钢丝行简易皮肤伸展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褥疮创面、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皮瓣供区创面共46例。结果皮肤伸展术作用时间平均52(10~120)min,最大皮肤伸展宽度平均4.8(3.5~10)cm,创面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10—18)d。随访26例,平均10.2(6~12)月,伤口呈线性瘢痕,无伤口退缩,无显著瘢痕增生及变宽,外观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简易皮肤伸展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创伤外科创面修复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治疗难度大、时间长,如不能及时控制感染修复创面,有截肢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ealing drainage,VSD),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发展,促进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运用植皮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破溃创面,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末梢血糖监测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室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观察组实施有序的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评价两组手指皮下淤血点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指皮下淤血点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减少了患者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所致的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监测毛细血糖致手指指尖皮肤变硬,缺乏弹性,且因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不良,常发生因血液流出缓慢而影响血糖监测的现象.笔者经多年临床工作,总结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5~1997年,我科自制了中药龙虎烧伤膏,应用于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采用同时自身对照法,经38例临床疗效观察,疗效满意,现予报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78岁,平均为32岁;四肢烧烫伤32例,其它部位6例;烧烫伤面积12%~30%,其中平均深Ⅱ度烧烫伤面积8%,Ⅲ度烧烫伤面积3%。12 病例选择 选择全身有2处以上创面的面积、形状及创面的深度大致相同的病例,深度选择深Ⅱ度或以深Ⅱ度创面为主,间有Ⅲ度的创面。采用同时自身对照法,在同一病例身体的不同部位设立治疗组及对照组。13 烧伤膏的制备 …  相似文献   

16.
臧妍  周琴  张敏  王一楠  孙静  刘艳  王博群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532-153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病理变化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足部溃疡、感染等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足进行外科干预是有效防止其病情发展,减少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的重要措施。如何有效控制创面发展、促使溃疡愈合、恢复患者肢体外形和功能是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凝胶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深Ⅱ度烧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深Ⅱ度烧烫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57岁,平均42.5岁。烧烫伤面积为(10%~48%)总体表面积,部位均为双上肢和/或双下肢,创面基本对称。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0min~8h。清创后行削痂手术,一侧肢体创面覆盖自体PRP凝胶和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组),另一侧肢体创面覆盖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感染情况、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术后7d治疗组细菌检出率为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4)d和(22±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4、21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5%±7%和88%±5%,对照组分别为62%±15%和73%±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后皮肤弹性及色泽好,外观较平整,柔软度较好,无明显瘢痕,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自体PRP凝胶与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对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有良好疗效,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对32例糖尿病足创面溃疡及感染的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术前严格控制血糖,并予以抗感染及清创治疗,对较严重的感染创面联合应用VSD负压吸引技术控制感染;皮瓣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本组共32例患者,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成活率为93.75%(30/32),2例皮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的脚踝功能及行走功能均恢复。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及感染创面,效果较明显,且创面可一期愈合;部分患者修复部位的皮肤感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母亲为妊娠糖尿病患者,2胎1产,孕39周因胎心监测无反应,产程未发动行剖宫产。出生后患儿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10分,检查发现右前臂中下1/3环形皮肤缺损,跨腕关节至掌背中段,缺损面积9 cm×6 cm,约3%TBSA,边缘不整齐,创面呈暗红色,深部肌肉组织外露,存在少量分泌物,右前臂及右手极度肿胀,右手指端呈暗紫色、皮温较低、返流慢,右腕关节及右手主动屈伸活动障碍。辅助检查:皮损处取拭子细菌培养示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末梢血糖1.8 mmol/L,二便常规检查无异常,血清肝炎、梅毒TORCH抗体检测阴性;右上肢血管彩色  相似文献   

20.
创面修复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后,皮肤肌肉等组织出现离断或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其中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一般的创面通过缝合可促进其愈合。而大面积烧伤、挤压伤、糖尿病患者,因创面损伤大,愈合能力差,往往形成不愈合创面。目前,临床多采用皮瓣或皮片移植来修复此类创面,但是存在着供皮区组织缺损及瘢痕形成等缺点。干细胞技术为皮肤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