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人员培训、人员配置和排班、建立和实施各项制度与流程、做好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和营养保障、加强质控与环节管理5个环节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的护理管理。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0日,收治确诊重症患者130例,治愈出院30例;所有医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系统的护理管理策略可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有序运行,有效完成救治任务,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儿童及婴幼儿陆续有确诊病例,而慢性透析患儿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属于易感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慢性透析患儿2019-nCoV感染,避免疾病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心发生和传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根据最新2019-nCoV国家管理方案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及临床实际操作,制定了2019-nCoV流行期间在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和居家腹膜透析儿童感染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武汉市爆发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其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已传播至全国各个省市,截至2020年2月11日累积确诊病例已逾4万例,疑似病例逾2万例,死亡病例逾千例,疫情仍处于复杂严峻时期[1]。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部分老年人、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迅速发展至重症,甚至死亡。肝移植受者由于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手术应激、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抵抗力低下,极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各类指导性意见,结合移植本身特点,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下肝移植受者住院及居家防控措施推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期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手术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成立手术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期感染防控专职小组,制定手术人员健康准入、办公区感染防控、患者入室筛查、手术患者家属管理、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术感染防控等管理策略并严格实施。结果 2020年3月9~18日实施择期手术36例,急诊手术71例,其中9例按疑似/确诊病例实施手术,无医护人员感染事件发生。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期感染防控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手术室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传染病专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迅速构建集管理、培训、调配、救护、感染防控为一体的整体化重大传染病疫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并严格实施。结果从2020年1月21日设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至3月2日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患者2 330例次;隔离病区收治确诊患者58例,治愈出院56例,转院2例。无医务人员感染。结论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有效实施,能够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心血管急诊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接受急诊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返回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治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将患者分为新型冠状感染组(22例)和非新型冠状感染组(21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与非新型冠状感染组相比,新型冠状感染组患者术后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ALT、AST显著升高(P<0.05),术后新发房颤、肝功能异常、住ICU时间显著增加(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行心血管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患者ICU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急性胰腺炎(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AP)的可能原因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发生9例AP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血清淀粉酶均达正常上限值的3.5倍以上,B超和CT检查对确诊AP起了一定作用。经保守治疗后8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重症胰腺炎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 维持性腹膜或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多种潜在发生AP的危险因素。血清淀粉酶的检测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透析治疗是治愈AP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结核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科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结核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及转归的情况.结果 1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结核菌12例(6%).其中肺结核3例(25%)、结核性胸膜炎4例(33%)、颈部淋巴结核及腹膜后淋巴结核各1例(8%)、部位不明的肺外结核3例(25%).主要症状有发热、乏力、纳差等.结核菌素试验检查9例阴性,3例弱阳性;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为(90±28)mm/h,治疗后为(47±18)mm/h,其中4例患者>100 mm/h;经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也恢复明显(t =2.15,P<0.05),并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结核菌感染临床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肺外结核为主,合理抗结核用药及疗程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AMVT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行腹部增强CT确诊,7例患者确诊后立即行抗凝及溶栓治疗;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11例AMVT患者死亡3例,总病死率27.3%,其中非手术治疗7例死亡1例,病死率14.3%;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病死率50.0%。8例存活者给予长期抗凝治疗。经平均64.7月随访,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增强CT扫描对于AMVT的诊断及鉴别至关重要,对怀疑AMVT者应首选增强CT扫描确诊。AMVT如果能早诊治就可避免发展至肠坏死或穿孔,从而降低病死率。采用长期抗凝治疗可降低AMVT复发并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控经验。方法 采取综合管控方案,包括实施环境改造、人力资源合理调配、流程重建、医务人员和患者管理策略优化、陪护管理制度落实等措施。结果 截至2020年4月30日,共成功实施透析治疗8 044例次,医护人员、工勤人员、透析患者及家属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综合应急管理,可避免血液透析患者在发生医院感染,保障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和医护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武汉市大型三甲医院胸外科防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COVID-19)的临床经验,提供可行的临床实践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武汉市7家大型三甲医院胸外科确诊COVID-19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4.35±10.80)岁;医护人员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30.38±6.23)岁。结果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73%)和咳嗽(53.66%)。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增高。COVID-19患者胸部CT早期呈现局限性磨玻璃影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实变。确诊时医护人员多为磨玻璃影及单侧病变,甚至肺部无明显异常。COVID-19确诊患者均及时转入隔离病房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规范治疗。随访截至2020年2月20日,手术患者出院7例(35.00%),死亡7例(35.00%),医护人员出院13例(61.90%),无死亡。结论武汉市医院胸外科COVID-19患者中,手术患者重症比例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医护人员易院内感染。早期氧疗及呼吸支持有可能改善预后。COVID-19疫情期间应推迟择期或限期手术。严格把握急诊手术指征。急诊手术应按三级防护处理。胸外科有专科特殊性,若有确诊患者,全科人员应积极排查。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COVID-19预后的最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质化管理效果。方法 成立环境改造、培训管理、物资保障3个小组,对5所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包括病房改建、流程完善和人员培训与管理。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9日,我市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98例,疑似患者295例;实行同质化管理后,5所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共506人参与一线防疫工作,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结论 同质化管理有利于基层医院积极开展防控工作,保障防控质量,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并逐步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2020月1月23日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启动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 。在此形势下,MHD患者由于每周需要接受至少两次血液透析治疗,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频繁往返于医院与家中。他们大部分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是病毒的易感人群 [2] ,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极易成为移动的“超级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易合并尿路上皮癌的相关因素、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387例MHD患者中并发尿路上皮癌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其尿路上皮癌的发生情况、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分析影响尿路上皮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例MHD合并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均表现为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及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透析龄超过5年者8例,超过3年者2例,15个月者1例。11例均行手术治疗,至今生存6~48个月,平均27.2个月,已有3例死亡,余未见肿瘤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是尿路上皮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合并尿路上皮癌,且透析龄是并发尿路上皮癌的危险因素,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52例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叶酸、蔗糖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维持性腹膜透析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腹膜透析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更为明显,与血液透析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能改善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但腹膜透析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实施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管理,包括改造急诊外科区域、组建疫情防控管理团队、实施基于临床需求的知识培训、改进创伤急诊救治流程、实施患者的安全转运、落实医护人员防护等措施。结果截至2020年3月31日,我院接诊创伤患者644例,其中严重创伤45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8例,未发生医护人员及患者医院感染。结论重视并科学应对疫情,积极完善制度与流程,狠抓防控措施落实,可确保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同时有效防范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戴丽  刘殿强 《中国科学美容》2011,(8):139-139,15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水肿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06例次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肺水肿主要诱因为摄水过多体重增加过快、血压过高及肺部感染有关。急诊血液透析成功率远高于内科综合治疗(P〈0.01)。结论急诊血液透析是抢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肺水肿的主要方法,快速、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永久心脏起搏器需置入卡夫深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3例被确诊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伴慢性肾脏病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后渐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顽固性低血压,2例外周无法建立自体或移植物内瘘血管而置入卡夫深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结果 3例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置入卡夫深静脉导管,导管末端位于右心房。术后患者无明显出血、感染,透析血流量不低于干体重4倍。1例扩张性心肌病、顽固性低血压患者因心力衰竭于术后1年死亡。另2例患者继续以卡夫深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带永久心脏起搏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行卡夫深静脉导管置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少,透析导管血流量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驻地医院护理部联合来自全国多支驰援医疗队,通过早期动员、搭建组织架构、畅通沟通渠道、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统一的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进行同质化培训和考核、加强过程控制等多措并举,共同践行同质化护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12日,累计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3 080例,出院患者1 524例,进行各类护理会诊300余例次。联合护理部各项护理管理工作运行有序高效,未发生医疗护理安全事件;医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进行科学全面的同质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患者救治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特点.方法 对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因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感染、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8例患者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35例,营养不良32例,感染40例,死亡8例.结论 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早期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