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比较快速流程(FT)模式下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疗效。
  方法:将104例拟行肝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组),所有患者均采用FT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WT)、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变化,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PN组术后7d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前3d均明显降低,而EN组内只有TP及ALB较术前降低,但降幅均明显小于PN组(均P<0.05);EN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PN组明显提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N组(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FT模式下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N支持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胆道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221例病人采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序贯营养支持方法补充营养,术前7 d开始PN EN,术后TPN 24 h后即予以PN EN并逐渐过渡到TEN.对照组200例术前不予营养支持,术后待肛门排气后给予本院营养室配制的流质饮食(牛奶、菜汤等).观察两组病人体重(G),血清白蛋白(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数(LYM)等指标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期间无置管和代谢并发症.218例(98%)康复,3例(2%)死于原发病.对照组G、Ab、LYM下降幅度较治疗组明显.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瘘、腹腔感染、高糖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胆道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对手术耐受性,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快速康复外科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胃肠道手术病人62例为胃肠减压组(A组),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病人58例为非胃肠减压并早期恢复进食组(B组)。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咽喉疼痛、恶心、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两组病人出现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病人诉咽喉疼痛、恶心呕吐明显较B组增多(P<0.01)。两组均有发生急性胃扩张并发症而需重置胃肠减压管并禁食病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安全可行,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围胆道重建环节技巧与细节对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3年8月至2006年12月(A组,74例)和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B组,131例)两个阶段共205例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围胆道重建环节技巧与细节的差异,统计术后胆道并发症及预后情况。 结果 两组胆管重建方式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温缺血时间显著短于A组外,在供肝胆管灌洗、供肝动脉和供受体胆管血供保护、受体胆道下段探查、供受体胆管吻合张力等方面与A组不同。B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A组(11.0%)。 结论 肝移植围胆道重建环节注意缩短温缺血时间并注重供肝胆管灌洗、供肝动脉和供受体胆管血供保护、受体胆管下端探查、胆管吻合微张力等技巧和细节,可显著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心脏手术的风险。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不同类型心脏手术病人255例,分为A组(≥70岁)55例,B组(<70岁)200例。分析两组间病人术前危险因素、手术策略及围术期监护的特点,对比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术前危险因素中,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在A组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 EuroSCORE评分A组(5.56±2.26)高于B组(2.14±2.21, P<0.001)。术中体外循环时间A组(102.61±38.36min)显著短于B组(119.66±47.57min, P<0.05), 主动脉阻断时间A组(63.57±27.08min)显著短于B组(79.46±35.29min, P<0.05)。术后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均高于B组(P<0.05); 术后脑梗塞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总引流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准确识别高龄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策略,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积极预防并正确处理围术期并发症,可有效降低高龄患者群体心脏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总结肝癌切除术后行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81例肝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例围手术期(≤30d)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肝癌切除术后病人肝移植总病死率为12.3%(10/81)。首次肝切除术后肝移植病死率为12.7%(9/71);再次肝癌肝移植病死率为10%(1/10)。补救性肝移植病死率为10%(4/40),超越补救性肝移植病死率16.1%(5/31)。肺部感染(6例)和术中腹腔大出血(5例)是围手术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手术相关死亡5/10,5例术中腹腔出血量均>10 000 mL。 结论 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病死率仍较高;肺部感染和术中腹腔大出血是围手术期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乐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肝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n=60)和常规组(n=60)。营养支持组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治疗,常规组施行常规治疗,两组随访时间为5年或至患者生存期终结。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评分,术后恢复速度指标(早期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达目标量的70%时间),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评分和远期生存时间。结果 营养支持组住院时间[(16.64±3.18)d vs (16.93±2.67)d], 住院费用[ (38 757.62±10 680.82)元 vs (43 088.20±11 476.01)元]以及术后7 d恢复评分[ (108.93±17.58) vs (102.37±16.09)]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 < 0.05)。营养支持组较常规组低蛋白血症和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 < 0.05)。营养支持组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时间[ (16.81±4.98) h vs (19.13±6.89) h]、肛门排气时间[ (65.70±19.24) h vs (75.20±20.49)h]、进食达目标量70%时间[(8.67±2.73)d vs (10.22±2.75)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均P < 0.05)。营养支持组在术后3个月、1年、3年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54.20±6.35) vs (56.85±6.15), (56.65±5.60) vs (58.91±6.40), (64.22±8.22) vs (68.02±9.32),P < 0.05)],但两组术后5年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5.16±8.58) vs (68.52±8.63),P > 0.05]。在术后生存期分析中,营养支持组的术后3年生存期较常规组高(P < 0.05)。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对于围手术期恢复速度、减少住院时间、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出院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提高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胃肠外营养和阻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年来196例阻黄病人的临床资料,将之分为肠外营养组(A组)和非肠外营养组(B组),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有无差异。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4.7%Vs15.6%,P<0.05),另外术后肝功能恢复的时间亦明显较B组短(34.32天Vs50.37天,P<0.01)。结论:加强围手术营养支持,可明显提高阻黄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87例,随机分为FTS组97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诊疗方法,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术期干预措施;采集不同组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输液总量、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相关指标差异,以评估FTS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FTS组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及腹水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提前,术后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术后补液总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中应用FTS理念是安全、有效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不留置胃管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手术期留置胃管503例和不留置胃管50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方法)进行两组间1∶1匹配, 留置胃管组与不留置胃管组各入组356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胃管组发生咽喉疼痛71例(19.9%)、肺炎27例(7.6%)、胸腔积液28例(7.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 d,不留置胃管组咽喉疼痛17例(4.8%)、肺炎9例(2.5%)、胸腔积液11例(3.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胃管组与不留置胃管组在术后吻合口漏[2例(0.6%)vs. 2例(0.6%),P>0.999]、术后出血[6例(1.7%)vs. 4例(1.1%),P=0.524]以及肠梗阻[2例(0.6%)vs. 6例(1.7%),P=0.155]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不留置胃管能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与围手术期留置胃管相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应用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病人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81例行P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策略不同将病人分为ERAS组(90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策略)和传统组(191例,围手术期按传统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ERAS组与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进食时间和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提前,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再手术率以及再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病人再次入院的原因是C级胰瘘(1例)、胃排空障碍(2例)和切口感染(1例);传统组再次入院的原因为B级胰瘘(1例)、胃排空障碍(2例)、切口感染(1例)和肠梗阻(1例)。除C级胰瘘病人须行CT引导下穿刺引流术外,其余病人均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 ERAS策略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行PD病人,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外科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测定4642例外科非急诊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按是否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分组,分析营养状况及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就各项指标分别进行营养评价,得出我院普外科非急诊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是:体重指数(BMI)21.0%,三头肌皮褶厚度(TSF)50.2%,上臂围(AC)20.3%,上臂肌围(AMC)21.4%,血清白蛋白(ALB)24.5%,前白蛋白(PA)35.3%,总淋巴细胞(TLC)55.5%,主观全面评价法(SGA)38.4%。823例(17.7%)属接受正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组,3819例(82.3%)病人属未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组。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14.3%比11.3%,P=0.062;2.4%比2.1%,P=0.126)。而若以两组中呈中、重度营养不良者作比较,则围手术期非营养支持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却明显高于接受营养支持组者(25.4%比14.5%,P=0.003;5.4%比2.8%,P=0.014),且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24.2d比17.6d,P=0.042)。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良好病人的预后无影响,但能降低呈中、重度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末端回肠悬吊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住院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B组行Dixon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C组行Dixon加改良末端回肠悬吊术。比较三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营养学指标,外周血电解质浓度,住院总费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对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的吸收利用未产生显著改变。B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F=0.004,P<0.05),二次手术率(100.00%)与A、C组的3.33%(1/30)相比显著升高(χ2=81.562,P<0.001)。A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各1例(6.67%),B组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2例(6.67%),C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3.33%),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4,P=0.809)。 结论改良末端回肠悬吊术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能有效降低造口还纳手术率,减轻患者因造口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二次手术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与干预的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策略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TS组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方法进行评估,并在围手术期针对干预治疗( FTS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治疗( CPM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2.7±2.9)h vs(95.8±3.0)h ]、首次排便时间[(3.56±1.46)d vs(5.08±1.85)d ]、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2.93±0.36)d vs (4.66±0.26)d ]、术后住院时间[(8.67±0.85)d vs(11.61±1.21)d ]及总并发症发生率[7.50%(6/80)vs 18.75%(15/80)]等均少于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基于NRS与干预的FTS策略,可有效促进食管癌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肠外营养支持(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 d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 d开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血红蛋白(HGB)、血浆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 d 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3%(3/11),明显低于PN组54.6%(6/1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探查围手术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探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腹腔镜应用中心收治的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病人105例按年龄、性别、体重、病程接近原则随机分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的围手术处理组(n=53)和传统的围手术处理组(n=52),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的围手术处理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探查围手术期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肛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疗效及对身心应激、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3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n=52,经肛门行腹腔镜手术)与B组(n=51,行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两组均采取快速康复理念。统计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肛门排便控制效果、手术前后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内啡肽、P物质)等。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前洗肠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进入手术室、麻醉诱导时、术后第1天,A组焦虑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第1天,A组血清前列腺素E2、P物质水平低于B组,内啡肽水平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排便控制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相当,其中经肛门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身心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100例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管理,试验组实施ERAS理念下的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肠梗阻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ERAS理念管理下的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代膀胱术,能够早期经口进食,术后能够促进肛门排气、排便,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围手术期糖尿病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移植围手术期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糖尿病的发生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与原发疾病、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等因素的关系。结果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发生率为19.3%(21/109),与糖尿病家族史和术后使用大剂量激素有关,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细菌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术前及术后早期(2周内)将血糖降至正常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出现糖尿病会增加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该有效控制血糖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肝移植术后早期应避免使用大剂量激素.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d、术后24h起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至术后第7d,研究组同时予以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是否有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分别于术前3d、术后1d、术后7d测量体重、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腹胀、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