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患者多于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但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均会诱发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患者康复[1-2]。目前,临床上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抑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对改善患者预后发挥有利作用[3-4]。然而,TPVB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气胸,同时,因其对胸椎旁神经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术中低血压的发生[5]。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PVB在临床  相似文献   

2.
乳腺手术选择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仍是我国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本文前瞻性观察乳腺手术患者应用0.375%罗比卡因行TEA的效果以及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4例,年龄35~72岁,BMI 20~26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TTP-PECS组(A组)和TPVB组(B组)。麻醉诱导前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TTP-PECS,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TPVB,均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分别于操作结束后30 min测定痛觉减退范围。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PCIA,并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补救镇痛,维持静息VAS评分≤3分或运动VAS评分≤5分。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范围、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芬太尼消耗量、阻滞镇痛维持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评估术后2、6、12、24及48 h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阻滞范围主要为T_2—T_6,B组主要为T_3—T_7,A组T_2皮区的阻滞者明显多于B组,T_6、T_7皮区的阻滞者少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镇痛时间延长,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术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TP-PECS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TPVB。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椎旁阻滞(TPVB)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纳入SAPB与TPVB在成人胸外科手术后镇痛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指导手册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RCTs,共计434例患者,其中SAPB组217例,TPVB组217例。两组术后1、2、4、6、12、24、48 h的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B组术后48 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低于TPVB组(MD=-9.34 μg, 95%CI -17.1~-1.58 μg, P=0.02),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TPVB组(RR=0.23,95%CI 0.07~0.76, P=0.02)。
结论 超声引导下SAPB与TPVB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采用SAPB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入胸椎旁间隙,从而节段性地阻滞单侧躯体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区域阻滞技术。近年来,TPVB技术用于患儿胸部及上腹部手术麻醉与镇痛的研究不断增加,表现出良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本文从TPVB用药方案、扩散途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方面对TPVB技术用于患儿围术期镇痛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 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手术后6 h患者可进食后再次给药,手术后3~5 d按手术大小及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给药剂量:西乐葆首次服用400 mg,大手术可加大剂量。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西乐葆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比及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镇痛泵。[结论]西乐葆对手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骨科围手术期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邹亚男  吴昊 《颈腰痛杂志》2022,43(1):139-140
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既往用于胸外科、腹部术的围术期镇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近年来,本院将其用于单节段腰椎术后的镇痛,并结合超声技术实现“精准麻醉”,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是目前临床应用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探讨其镇痛疗效及安全性 ,旨在为脊柱术后病人临床应用PCEA进行镇痛提供参考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脊柱手术病人 ,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脊柱手术及术后用PCEA ,年龄 16~ 6 3岁。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 布比卡因 ) ,B组 (吗啡 布比卡因 ) ,每组 30例。术前常规用药 ,于T9~L2 穿刺 ,术中麻醉平面维持在T5~S4节段 ,手术结束前 15分钟给首剂量 ,保留硬膜外导管实施PCEA。脊柱术后病人采用美国雅培电脑注射镇痛泵镇痛。用药方法按LCP模式 …  相似文献   

9.
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连续骶管麻醉用于肛门手术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采用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PCA(A组,90例)或单次骶管麻醉及术后传统镇痛(B组,66例)的肛门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平面、术中括约肌松弛程度及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和排尿状态.结果 A组患者麻醉平面、术后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及排尿状态均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括约肌松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PCA用于肛门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被广泛用于心脏、胸部和腹部的手术及术后镇痛.然而,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都证实TEA除了减轻疼痛,还有更广泛的其他作用.TEA可以降低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对免疫和凝血系统也有积极的作用,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此外,TEA导致的胸交感神经阻滞被建议用于围术期心、肺、胃肠道的保护.因此这项技术对于很多外科手术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文针对TEA非镇痛方面的作用及新近关于TEA应用于重大手术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观察老年患者手术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血气的影响,为老年手术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对呼吸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同期70岁以上老年患者前列腺手术24例(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穿刺部位L2~3间隙,头向置管4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外科手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切口周围浸润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4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Ⅰ组术后使用舒芬太尼,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于缝皮前切口周围0.375%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记录术后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min、30min、1h、6h,Ⅱ组患者VAS评分低于Ⅰ组,术后Ⅱ组患者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数量低于Ⅰ组,Ⅱ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可显著减轻胸外科皇者术后疼痛,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镇痛 (TEA)对开胸手术病人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2 0例在地氟醚麻醉下行开胸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TEA组和对照组。于麻醉前、术中 90分钟、术毕 6 0分钟和术后第 1、2、3天测定血糖、胰岛素及皮质醇浓度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两组病人血糖均自术中 90分钟时明显升高 ,术毕 6 0分钟达峰值 ,术后第 1、2天仍居高不下 (P<0 0 5或P <0 0 1)。TEA组术中及术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 ;对照组术后第 1、2天胰岛素水平升高明显 (P <0 0 5或P <0 0 1)。TEA组病人皮质醇仅术毕 6 0分钟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对照组于手术中 90分钟明显升高 ,并持续到术后第 1、2天 (P <0 0 5 )。两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于术后第 3天TEA组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 (P >0 0 5 ) ;而对照组至术后第 3天仍低于麻醉前值 (P <0 0 5 )。结论 TEA可缓解开胸手术应激反应 ,减轻术后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与全身麻醉在乳腺癌保乳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乳甲外科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76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引导TPVB(T组)39例,全身麻醉(G组) 37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快速康复情况。结果在T2、T4时间点,T组血压、心率波动低于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患者术后8 h内VAS评分(静息/咳嗽)、恢复饮食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T组均少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TPVB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安全有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技术能完成常规胸外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胸腔镜切口目前包括三孔、双孔(包括单操作孔)、单孔等。单孔胸腔镜技术是微创胸外科技术的进一步补充与发展,Roco等[1]进行首例单孔胸腔镜手术报道。随着单孔胸腔镜技术的改进,Gonzalez等[2]报道了首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孔VATS只需一个切口即可完成手术,与传统多孔VATS相比,减少了切口数量并且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胸腔积液对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分为合并胸腔积液组(P组)和未合并胸腔积液组(N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TPVB,两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患者TPVB注药后1、15 min时感觉阻滞节段,记录入室后、诱导前、手术开始时及术毕时MAP、HR,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和术后1、4、8、24、36 h VAS评分.结果 TPVB注药后1 min P组与N组感觉阻滞节段分别为(4.1±1.2)个、(3.3±0.7)个,TPVB注药后15 min P组与N组感觉阻滞节段分别为(5.8±1.4)个、(5.0±1.0)个.P组患者TPVB注药后1、15 min时感觉阻滞节段明显多于N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MAP、HR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VB应用于胸腔积液患者感觉阻滞平面更为广泛,且应用于胸腔积液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脑内阿片受体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肝肾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能力下降,直接导致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需要量明显降低[1-2]。且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给麻醉科医师带来较大的挑战和困难。有研究表明,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可以减少腹部手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术后镇痛效果[3]。本研究将经超声引导肋缘下TAP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开腹肝脏手术,旨在探索一种更适合老年患者开腹肝脏手术的麻醉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妇科手术中镇静、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是现有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镇痛效能的药物,即使阈下剂量也能产生镇痛效应,且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拟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异丙酚在妇科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对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臂丛联合TPVB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B组患者通过肌间沟和锁骨上两条途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并在C_7~T_1、T_2~T_3和T_4~T_5水平予以椎旁阻滞,阻滞完成30min后行全麻诱导。C组常规全麻诱导手术。记录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疼痛主诉、追加镇痛药物等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 C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B组[(43.2±7.1)μg vs(12.3±5.2)μg,P0.05];PACU停留时间明显长于,主诉疼痛比例和芬太尼追加剂量明显大于B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TPVB在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患者的术后镇痛中,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