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将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和依从性,从而降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审查指标,指导并规范ICU护士的临床实践;开展多渠道培训结合模式,对ICU护士进行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的培训,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及质量审查结果,培训前后ICU护士对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水平。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从12%下降至3%;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从4%下降至0%;失禁性皮炎证据的执行率和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促进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及管理工作,降低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订行动策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认知水平、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士对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10~100(40.03±13.55)分和65~100(85.12±9.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分别为47.83%和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佳证据应用前,手术室护士对审查指标17的执行率为98.55%、审查指标16的执行率为76.81%,其余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在50%以下;最佳证据应用后,审查指标1~9、11~15、18的执行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的集束化预防低体温策略在成人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后,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并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以基于循证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系统地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获取预防及管理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相关证据,并对应制订出9项质量改进审查内容.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1日,采用现场观察、查阅护理记录、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本院ICU收治的29例失禁患者和46名ICU护士开展基线审查,对证据应用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包括引入IAD风险评估工具、规范失禁评估及处理记录、制订IAD防治规范、进行IAD相关知识系统培训.2019年2月10日-2019年7月30日引入证据,并审查护士对在此期间收治的51例失禁患者的相关证据应用情况.调查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IA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关护理行为的执行率以及IAD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士对IA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行为执行率均有所提高(P<0.05),IAD发生率由24.1%降为5.9%.结论 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降低失禁患者IAD发生率,使护士有章可循,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患者护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提高造口专科的护理质量。 方法以知识转化模式为指导,根据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对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挑选和调整以适合实践场所,以证据为基础制订实践方案,通过教育培训、质量监督和补充资源将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方案应用前后的审查指标执行率、护士和患者相关护理知识水平及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 方案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率从0~96.00%提高到77.03%~100%。护士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知识得分从(57.86±11.49)分提高至(69.17±11.21)分,患者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知识正确率从0~96.00%提高到72.00%~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由32.00%下降至12.00%(P>0.05)。结论 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循证护理实践可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士和患者的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知识水平,减少了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母乳相关感染发生率、护士及产妇母乳院外管理知识问卷得分、护士及产妇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21条证据、18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新生儿母乳相关感染发生率由5.81%下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护士及产妇母乳院外管理相关知识问卷得分分别由(70.1±5.4)、(55.8±8.3)分提升至(87.6±5.0)、(74.5±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6,P<0.001;t=8.055,P<0.001);除条目8、13、16外,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审查指标执行率均上升至80%以上。结论 实施基于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规范产妇母乳采集、储存、运送行为,提高护士对母乳的监管力度,从而减少母乳被污染的风险,保证母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颈椎手术患者气道梗阻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颈椎手术后气道梗阻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制订循证实践方案,经过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因素并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以及护士对颈椎手术气道梗阻预防及管理的知识水平。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23个审查指标中,19个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高于基线审查水平(P<0.05)。护士颈椎手术气道梗阻知识水平得分由(48.38±9.40)分提升至(53.49±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手术后气道梗阻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和知识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组建循证项目小组,确定循证问题,通过文献的系统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8条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相关的最佳证据,遵循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制定了11条质量审查指标并开展证据应用。证据应用前后各纳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家长及病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护士对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发生率。结果证据应用后,4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比审查前有了显著改善;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发生率从5.4%下降至2.4%。结论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的发生率,提高家长静脉输液渗出的防范意识和早期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艳  张延红  朱亚芹  王春华 《全科护理》2020,18(12):1518-1520
[目的]检索并分析预防失禁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总结。[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失禁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提出问题,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评价工具对各类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等级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其中指南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从IAD的评估及预防、管理方面最终总结11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预防成人失禁病人并发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循证实践方案,在临床应用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JBI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应用模式开展证据应用,通过查看护理记录单和现场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在证据应用前后分别对75例患者以及36名护士进行审查,讨论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并采取措施针对性改进。结果 本研究共形成4条质量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后,4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均上升至100%,其中3条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较证据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由44.0%下降到25.3%(P<0.05)。结论 基于证据制定的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可规范护士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对证据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颅脑损伤患者目标温度管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遵循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护理中心应用模式,基于最佳证据制订16条审查指标,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21年6月—2022年4月,按照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神经外科ICU颅脑损伤患者,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护理人员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目标温度管理相关知识水平、循证实践能力、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组织文化水平等。结果 循证实践后,各项审查指标第1、2轮审查执行率较基线均有提升,其中审查指标2~3、7~11、13执行率提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审查、第1轮审查、第2轮审查3组患者的3级寒颤发生率显著降低(χ2=7.680,P=0.021);基线审查、第1轮审查、第2轮审查护士关于颅脑损伤患者目标温度管理的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循证实践影响因素问卷得分均提高(F=3.827,P=0.025;F=4.997,P=0.009),循证实践后护士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得分较基线降低(F=4.174,P=0.018),组织文化水平较基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肾移植患者体力活动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评价其实施效果,以期促进肾移植患者早期康复。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学方法,系统检索2009年1月—2021年3月国内外有关肾移植患者体力活动的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2021年5月—12月,以知识转化模式为指导,结合临床情景与利益相关者主观意愿,对最佳证据进行筛选,制订循证实践方案,并于2022年4月—6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比较方案应用前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以及肾移植患者握力、2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首次离床日、首次排气日、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感、锻炼意向、平均住院日等体力活动水平与早期恢复相关结局指标。结果 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从33.33%~73.33%上升至34.4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日由7(7,8) d缩短至5(5,6) d,首次排气日由3(3,4) d缩短至2(2,3) d,自理能力得分由92(90,95)分提高至100(95,100)分,自我效能感得分由(25.07±5.06)分提高至(29.69±6.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评价其效果,以促进TAVR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总结TAVR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制订循证实践方案,经过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因素、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并于2020年9月30日—12月31日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审查指标的执行率。 结果 患者TAVR术后住院时间由基线审查时的5(1,7) d缩短至3(1,6) d(P=0.016),术后30 d的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Ⅰ级占比由基线审查时的31.63%上升至72.09%(P<0.001),Katz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也较前有所改善(P=0.032)。最佳证据应用后,各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显著提高,从0~77.55%提高至59.3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TAVR应用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其在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为研究框架,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并采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两组疼痛情况、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离床率、肠梗阻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最终纳入8条证据,共12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评分<3分的人数百分比由74.37%提升至8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77,P=0.041);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从(31.89±9.50) h缩短至(20.01±4.65)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8,P<0.001);术后24 h离床率由30.94%提高至91.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7.28,P<0.001);肠梗阻发生率由5.31%下降至1.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17,P=0.015);术后住院时间由(5.06±1.99) d下降至(3.51±0.99)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4,P<0.001)。结论 基于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离床活动,有效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知识转化理论开展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的循证实践,并探讨效果。方法 通过寻找证据、将证据引入临床情景、制订循证方案、基线审查、评估分析促进与障碍因素,于2021年8月—2022年6月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应用于临床,比较“团体标准”应用前后医护人员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及护理知识技能得分、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 循证实践实施后,医护人员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知识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4,P<0.001);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9,P<0.001)。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由33.33%~100%上升77.14%~100%,15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团体标准”应用于临床,能够促进相关制度规范的完善,提高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技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预防意识及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皮肤保护剂在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IAD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防范依据.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入住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个监护病区(神经外科ICU、神经内科ICU、急诊ICU、综合ICU)的174例高危失禁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造口护肤粉,B组鞣酸软膏,C组皮肤保护膜),予以皮肤保护剂预防性地干预,比较IAD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并对可能引起IAD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IAD者32例占18.4%.A组、B组和C组IAD发生率依次为30.4%、10.3%和15.0%,B组lAD的发生率最低,其次为C组和A组,经比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B组之间、A组与C组之间,IAD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D平均发生时间为(7.00±3.91)d,3组患者IAD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便性状和失禁频率是高危失禁患者发生IAD的危险因素,使用预防效果较好的皮肤保护剂是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失禁护理过程中,应尽早给予清洁肛周皮肤并使用预防效果较好的皮肤保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