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 评价非语言交流方式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患交流和沟通的适用性和满意度.方法 采用规范化手势语、图片卡、写字板、摇铃4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对50例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患交流和沟通.结果 手势语适用于各层次患者,满意率为96.0%;图片卡主要适用于文肓或半文盲和听不懂普通话的患者,满意率为93.3%;写字板则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满意率为85.7%;而摇铃主要作为年老体弱患者需要非语言交流的信号,满意率为94.0%;总体满意率为92.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9.6%.结论 非语言交流是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护患之间重要而有效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实施非语言交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华 《护理研究》2005,19(9):1763-1764
ICU内病人大多是术后早期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少数病人因心肺功能不全需长时间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支持呼吸,机械通气引起沟通障碍,因而不能用语言和医护人员交流来表达或反映自己的意愿,从而会产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不易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影响其身心的顺利康复。如果不能有效避免或减轻这种不良反应,可导致病人生理上的变化,使病情加重。2001年1月-2004年3月对76例重症监护病人设计和采用了规范化手势语、图片卡、写字板和摇铃4种便于病人理解和表达的非语言交流方法,基本满足了建立人工气道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护患沟通卡缓解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因语言交流受限导致的沟通障碍。方法选择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语言交流,自编手语、提供写字板等形式与其进行沟通,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卡进行沟通。比较两组对沟通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护患沟通卡的临床使用,为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增进了护患关系,进一步减轻了护士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癌患者术前非语言交流方式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38例舌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19例。训练组患者术前应用自编手势语、图片、写字板及体态语言进行有计划的训练,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的讲解和示范非语言交流的方式。结果术后问卷调查,训练组患者在交流方式及沟通方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非语言交流方式训练在舌癌术后的护患沟通中有显著意义,可增强暂时性失语患者表达需求的能力,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沟通在咽喉疾病言语沟通障碍患者的应用8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咽喉术后患者暂时性言语沟通障碍阶段,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8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进行特定非语言沟通指导,借助文字、图片卡、手势语等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患者身心需要得到满足满意度达97.8%。结论运用非语言沟通形式进行护患沟通可克服言语沟通障碍,增进护患双方理解、缩短护患之间距离,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与暂时性失语患者沟通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与暂时性失语患者采用非语言沟通方法表达其意愿和需求。方法:将60例需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前尚未经过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对观察组每个患者进行了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借助图片卡、写字板、手势语三种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两组患者在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暂时性失语患者经过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与护士建立彼此都能领会的沟通方法,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暂时性失语患者采用非语言沟通方法表达其意愿和需求.方法将60例需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前尚未经过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对观察组每个患者进行了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借助图片卡、写字板、手势语三种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两组患者在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暂时性失语患者经过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与护士建立彼此都能领会的沟通方法,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熊恒玉 《家庭护士》2008,6(3):842-843
沟通或称交流,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1].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气管切开、失语等语言障碍的病人常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包括图卡片、写字板、摇铃、身体语言(如目光、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头饰、躯干)、触摸、空间效应等,根据不同病人分别给予护患共同认同的方式进行沟通[2].  相似文献   

9.
沟通或称交流,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1].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气管切开、失语等语言障碍的病人常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包括图卡片、写字板、摇铃、身体语言(如目光、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头饰、躯干)、触摸、空间效应等,根据不同病人分别给予护患共同认同的方式进行沟通[2].  相似文献   

10.
语言图片识别卡在脑卒中失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脑卒中失语患者的交流方法。方法采用语言图片识别卡与83例脑卒中失语患者进行交流。结杲经护患沟通测试统计,83例脑卒中患者应用语言图片识别卡后,有效沟通率达100%,其中显效率达90.36%。结论应用语言图片识别卡有效地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了护理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有效沟通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保留人工气道依从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ICU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有效沟通方法以提高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依从性.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ICU收治的164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沟通计划:对初次插管患者沟通工作做在前;对插管后入ICU的患者立即进行宣教,对于听不懂医生的话、不识字或无书写能力的患者采取无声交流(应用图画板或词组卡片),对短期应用机械通气、神志清楚的患者采取手势法进行无声交流,对清醒、双手能活动的患者采取用纸和笔写字的方式进行无声交流;置管持续期间及时反馈沟通效果,个别病例重点交班;规范护理常规,检查等操作过程中做好解释工作.结果 气管插管患者自行拔管率实施有效沟通后,从6.6%下降到了1.8%.结论 沟通与宣教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对人工气道依从性,使气管插管自行拔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沟通卡在ICU暂时性丧失语言能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ICU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服务满意度。方法将90例ICU暂时性丧失语言能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语言沟通交流,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沟通卡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大部分ICU护士对沟通卡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给予肯定,但在沟通卡的使用是否增加护理工作量这一问题有较大的分歧。结论在ICU采用沟通卡与暂时性丧失语言能力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能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效果。从而达到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喉癌术后患者人工气道的系统化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喉癌患者术后人工气道管理的方法。对36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系统化人工气道管理。设立了气道管理专职护士,进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感染预防与控制、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36例患者术后发生咽瘘1例,肺部感染1例,加强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系统化人工气道管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开展循证护理前后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98例,分别实施人工气道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98例实施循证护理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无一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营养状况正常者32例,不适反应患者35例,对照组气道状况差者10例,营养状况正常者9例,不适反应患者,7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242,71.205,25.128;P〈0.05);患者肺部感染率分别为循证组13.3%,对照组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1,P〈0.05),患者依从性和满意率也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43例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为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34例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计划.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程度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兴趣为导向的主题卡片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语言康复训练中增加以兴趣为导向的主题卡片,比较两组语言功能恢复及训练注意力集中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复述、理解、书写、阅读4个维度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检查法(CADL)、斯特鲁色图测验(Stroo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兴趣为导向的主题卡片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其语言交流能力及注意力,提升了复述、理解等方面的语言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其尊重了人的本质,提高了沟通效果,满足了危重患者的身心需要。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Backgrou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re two ominous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believed to share similar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m have not been adequately investigated in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Methods and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aily occurr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were routinely recorded in 36 634 consecutive patients following elective non‐cardiac, non‐carotid surgery . The pre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toperative daily distribution of post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were compared using exponential and linear regressions model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occurred in 122 (0.33%) and 126 (0.34%) patients,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first 30 days after surgery. Mor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d diabetes mellitus and cardiac disease (P = 0.041 and <0.0001, respectively) whereas more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older and female (P = 0.003 and 0.038, respectively). The peak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on the day of surgery (43%) and declined exponentially thereafter (F = 725.4, P < 0.0001). However, postoperative stroke best fitted a linear regression with almost even daily distribution (F = 15.9, P = 0.0004). The median time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one day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 0–2 days] compared with nine days (95% CI = 7–11 days) for stroke. Conclusions: The peak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earl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nd declines exponentially thereafter, as opposed to stroke, which occurs at a constant rate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following non‐cardiac surgery differ in their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and in the postoperative time‐line of their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地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方法选择急救患者94例,2009年1月-2012年3月为喉罩组和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为气管插管组,从建立有效呼吸、循环这一过程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急救能力的认可度,患者满意率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喉罩组建立有效呼吸循环所需时间(16.8±54)s,抢救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即视为抢救成功)88%,医生对护士的急救能力的认可度100%,患者满意率100%。结论护士利用喉罩能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地建立人工气道。  相似文献   

20.
外科ICU设立专职呼吸道管理护士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外科ICU设立专职护理人员对危重症病人呼吸道进行管理,对术后及危重症病人康复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4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专职培训后,从事危重症病人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和人工气道护理工作。结果在实施专职护理工作期间,医院获得性肺炎、气道意外等呼吸道并发症降低,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呼吸道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改进。结论呼吸道专职护理人员的设立使危重症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更趋安全性,提高了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同时促进了军队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