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胃实时超声显像观察西沙必利对胃液体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时采用胃窦面积和胃底-体交界前后壁内径实时超声显像法对1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胃液体排空功能,并判断西沙必利的促动效果。结果显示:FD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胃底-胃体交界前后壁内径50%胃排空时间外,两种方法的胃50%、80%和100%胃排空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投予西沙必利10mg后,FD组的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1),健康对照组服药前后无显著差异性(p>0.05),测量胃窦面积与胃底-体前后壁内径两种方法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胃实时超声是研究胃动力学的一种简便、准确又无放射性的方法。西沙必利对FD患者具有显著的胃促动、加速胃液体排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B超检查了118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服用促胃动力药西沙必利前后胃液体排空的变化;以探讨NUD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结果:NUD患者中有47.46%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它与NUD症状中的进食后腹胀、早饱、嗳气密切相关;胃动力药可改善胃排空延迟的NUD患者的排空时间,同时可改善部分症状。结论:部分NUD患者的部分症状确定与胃动力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超声标准以评价人体胃液体排空情况的方法,并采用这些标准去诊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材料与方法:在50名健康者和50名NUD患者饮用37℃温水500ml后,每隔10分钟获取一次胃底-体部饱满度(FB),直到餐后50分钟时为止。结果:尽管许多NUD患者与健康者相比存在明显的胃排空延迟,但并非所有的NUD患者都如此。结论:所有男性受试者的判别点为FB=28.45%,所有女性受试者的判别点为FB=29.88%;其诊断错误率分别为30.56%、26.56%。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超声标准以评价人体胃液本排空情况的方法,并采用这些标准去诊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0患者。材料与方法:在50名健康者和50名NUD患者饮用37℃温水500ml后,每隔10分钟获取一次胃底-体部饱满度(FB),直到餐后50分钟为止。结果:尽管许多NUD患者与健康者相比存在明显的胃排空延迟,但并非所有的NUD患者都如此。结论:所有男性受试者的判别点为FB=28.45%,所有女性受试  相似文献   

5.
实时超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及胆囊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15名健康对照者,口服液体脂餐400ml后,用B超测定胃及胆囊排空功能。结果显示:FD组中69例(61.06%)有胃排空延迟,28例(24.77%)有胆囊排空不足,其中11例(9.7%)既有胃排空延迟,又有胆囊排空不足。44例(38.93%)胃排空时间正常;85例(75.22%)胆囊排空正常。液体脂餐后B超测定胃及胆囊排空为一方便、无创,准确之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厌食儿童胃动力的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厌食儿童的胃液体排空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胃窦纵切面面积实时超声显像法测定51例厌食症患儿和20名健康儿童的胃液体排空功能。结果:摄入试验餐后,厌食组即时的胃窦面积(11±3)cm2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14±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厌食组在液体餐后90分钟和120分钟时的胃窦残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厌食组胃窦排空50%的时间犤(104±15)min犦显著慢于对照组犤(62±14)min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厌食儿童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及进餐后胃窦舒张障碍。B超是有效的无创检测手段,可为临床医生诊断厌食儿童有无胃动力障碍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人胃排空及胃动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和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窦液体排空功能,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肝硬化42例,慢性乙型肝炎26例,正常人15例(对照组)空腹血浆胃动素,实时超声测量并计算空腹胃窦面积、胃半排空时间及全排空时间。结果:肝硬化组血浆胃动素水平、空腹胃窦面积、胃窦半排空时间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而慢性肝炎和对照组之间则无差异。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及空腹胃窦面积随肝功能损害和加重而增加。结论肝硬化病人存在胃窦液体半排空时间延长、空腹胃窦面积增大,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后两者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胃排空功能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14例健康对照者,饮温牛奶500ml后,B超观察并分别测量胃底,胃体。胃窦在0时,15',30',45',60',75',90'时的截面积,计算胃不同区域的排空率,作两组比较。胃体45',胃窦60’,胃底90',病人组排空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或P<0.01)。本文结果显示超声检测胃排空,是值得推广的安全、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和诊治罗虹(江西省人民银行医务所,南昌330008)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原意是指一组特定的上消化道症状,但X线及(或)胃锐检查时未发现消化性质疡存在,1991年国内外学者主张将NUD改称...  相似文献   

10.
用放免法测定20名正常人及18例GU和31例DU患者的血浆、胃液和胃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的β-EP含量,并观察了试餐对血浆β-EP的影响。结果显示,β-EP在血浆中含量较高,胃液铰低,十二指肠粘膜组织高于胃窦;胃液中β-EP可能来源于血液弥散和胃粘膜其相应分泌细胞的直接分泌;试餐刺激后30分钟正常人及GU患者血浆β-EP含量无明显变化,而DU却显著降低。餐后血浆β-EP高在GU中、胃窦粘膜组织和餐后血浆β-EP减少在DU中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舌部症状病人舌体部血流动力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技术,对28 例舌部症状病人的舌深动脉水平段进行检测,参数包括血管内径(D) 、阻力指数(RI) 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p),并与32 例相同年龄组的正常人比较。结果 根据舌深动脉水平段血流RI值将病人分为两种类型,即低阻力型RI0-67±0-07,高阻力型RI0-81 ±0-05 ;与正常人比较两组均为P< 0-001 ;血管D及血流VP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舌部症状者舌体部血流差异较大,主要反映在舒张期的血流变化,提示舌部症状与舌体血流变化可能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发生概率。方法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3D-DSE)检测TOF根治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Vd)、射血分数(LVEF)储备,患儿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对照组8例,男6例,女2例。结果TOF根治术前LVVd减小、LVEF大致正常;3D-DSE检测中LVVd、LVEF最大增高率明显减低;3D-DSE试验阳性患儿根治术后LCOS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儿,其预测LCOS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75.00%~87.50%、阳性预测值为66.67%~80.00%、阴性预测值为92.31%~93.33%。结论3D-DSE对预测TOF术后LCOS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喹对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细胞膜磷脂组分及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伤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组,氯喹(10mg/kg,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治疗6小时和12小时组。于各时间点取肺组织,分离细胞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细胞膜磷脂组分,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烟雾吸入伤后3小时,细胞膜总磷脂已明显降低,到伤后24小时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降低尤为明显(P<0.05或P<0.01),同时伴有细胞膜荧光偏振度(P)、平均微粘度(η)和分子有序性(r)增加及膜脂流动性(LUF)降低(P<0.05或P<0.01);腹腔注射氯喹能明显增加伤后细胞膜TP、PC和PE含量(P<0.05或P<0.01),并降低P、η和r,增加LUF。结论:烟雾吸入伤后立即注射氯喹可以防止肺细胞膜磷脂降解,并改善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31例(治疗组)和原发性SAH29例(对照组),间隔2~3日置换1次,可置换2~5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5,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能降低原发性SAH和继发性SAH的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清除脑血管内活性物质,防止脑血管痉挛,减少蛛网膜粘连,降低病死率,且未见脑疝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Galen 静脉血栓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8 例Galen 静脉血栓患者均行CT 扫描,5 例行MR扫描,检查时间为3 ~30 天。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的CT及MR表现。结果 CT表现为双丘脑、双内囊对称性低密度影7 例,同时并有双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影5 例,MRI表现为双丘脑、双内囊及双基底节区对称性长T1 、长T2 异常信号5 例;5 例发病后3 ~11 天内于Galen 静脉及直窦起始部可见栓子,CT表现为高密度,MR表现为短T1 、长T2异常信号,14 天后检查栓子消失。结论 Galen 静脉血栓有特征性的CT 及MR表现,即双丘脑、双内囊及双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和长T1 、长T2 异常信号,CT 和MR 可直接观察栓子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左喉返神经受左上肺癌转移性淋巴结肿块压迫的声像图间接征象,对12例中央型左上肺癌伴声音嘶哑患者进行了检测,取心底短轴主肺动脉窗切面探测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下之间导管韧带外缘即左喉返神经经过处。结果:以左肺动脉受肿块压迫的表现,间接提示左喉返神经压迫征,分别来自主动脉弓下肿大淋巴结3例;左主支气管上肿大淋巴结5例;原发癌与左上肺尖后段支气管淋巴结融合形成肺门肿块4例,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及X线、CT、MRI对照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葶苈注射液对体外新生小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新生小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于醋酸纤维膜上,分别测定Hank′s液1∶10稀释的复方葶苈注射液作用60分钟前后同一滤膜上正常内皮单层和组胺处理内皮单层的滤过系数(Kf)和渗透压反射系数(σ)。结果:经1∶10的复方葶苈注射液作用后,正常内皮单层〔(11.80±0.75)μl·min-1·cm-2·kPa-1比(7.77±0.67)μl·min-1·cm-2·kPa-1〕和组胺处理内皮单层〔(16.87±1.11)μl·min-1·cm-2·kPa-1比(12.82±1.19)μl·min-1·cm-2·kPa-1〕的Kf均明显降低(P均<0.01),σ(正常内皮单层σ为0.32±0.06比0.44±0.03,组胺处理内皮单层σ为0.19±0.06比0.28±0.06)则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复方葶苈注射液有降低肺主动脉内皮单层通透性的作用,可减轻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水肿。  相似文献   

19.
胆囊息肉样病变B超与X线,手术,病理对照(附71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简称胆囊息肉)185例,其中行手术切除者71例。将B超与X线口服胆囊造影(简称胆囊造影)以及手术标本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B超检出率达100%,胆囊造影仅18.3%;手术中触及胆囊内有块物的仅2例,B超直径分别为12及16mm,病理检查皆呈腺瘤型改变,其余69例较小或多发的息肉,手术中均未及肿块,病理检查均为胆固醇沉积,本组71例皆未发现癌变征象,但直径>10mm的2例腺瘤型息肉则有不规则的腺上皮增生。作者认为:对息肉一般不须特殊处理,但B超定期随访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8(PMNCD18)和中性粒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PMNGR)在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的动态变化及盐酸纳络酮的治疗作用。方法采取软组织损伤加颈动脉放血作为大鼠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于创伤前、休克后45、90、210、330和450分钟取血,测定各组大鼠的PMNCD18和PMNGR含量。复苏组和纳络酮组则于休克后90分钟开始实施复苏措施。结果休克组休克45分钟PMNCD18表达值明显增高,随后逐渐下降,至休克后450分钟与基础表达值仍相差非常显著(P<0.01);PMNGR随休克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复苏120分钟后上述改变最为显著。肝、肺组织切片发现,复苏组复苏后120分钟毛细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壁,同时血管周围有白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浊肿,复苏360分钟后上述改变减轻。纳络酮治疗组复苏后120、240和360分钟PMNCD18较复苏组同时间点的结果明显降低(P均<0.01),PMNGR较复苏组同时间点的结果明显升高(P均<0.01);肝、肺组织学检查显示,纳络酮治疗组复苏后毛细血管内白细胞附壁较复苏组同时间点明显减少。结论创伤性休克及复苏时,PMN与内皮细胞粘附明显增强,与PMNCD18的表达增加有关,PMNGR的减数调节是PMNCD18表达增加的原因之一;纳络酮可通过增加PMNGR密度及抑制PMNCD18表达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