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届儿科大会心血管专业有特邀报告8篇,分会发言52篇,墙报120篇.内容涵盖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川崎病、风湿性心脏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小儿心血管疾病,其中有关先心病的研究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中国高危孕妇的胎儿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的时相性变化特征进行探测,了解其在胚胎心脏发育中动态变化的规律;对选择性样本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及其他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进行描述性研究。方法 1998~1999年间,对233例胎龄19~39周的胎儿,运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采用国际标准的详细化超声心动图方法对胎儿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探测。结果 满意获取了各胎龄期心房、心室、主动脉、肺动脉的内径参数,左、右心室内径基本相同,各类参数与胎龄显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整个胎儿阶段二尖瓣、三尖瓣血流模式中a峰始终占主导地位,a、e峰的比例随胎龄增长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主动脉、肺动脉口流速在不同胎龄期的变化无显著意义。超声诊断疑有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病理检查或生后检查显示,本组人群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13例(5.7%),以复杂畸形为多数。同时发现14例有心律紊乱占6%,房性早搏占多数。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用以非创伤性的探测胎儿各期的心腔和大血管的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特征,这不仅对了解不同胎儿时期心脏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发育特征有直接的实践意义,而且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2例拟诊为继发孔型ASD的儿童 (年龄 2~ 13岁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通过TTE和 (或 )TEE在术前显示ASD大小及其边缘的解剖特点 ,术中指导封堵器的放置 ,术后评价疗效。结果  (1) 12例中 ,TEE排除ASD诊断 1例 ,诊断为下腔型ASD和显示缺损前上缘薄弱者各 1例 ,这 3例未实施封堵术。 (2 )TEE测量ASD大小 (5~ 2 6mm ,平均 13 6mm) ,与ASD伸展径 (7~ 30mm ,平均 16 6mm)具有高度相关性 (r=0 994 ,P <0 0 1) ;与术前TTE测量ASD大小很接近 (5~ 2 1mm ,平均 14 3mm) ,后者与ASD伸展径亦具有高度相关性 (r =0 932 ,P <0 0 1)。 (3) 9例实施封堵术者 ,有 8例封堵成功 ;1例在封堵器释放后 15min发生脱落 ,改为外科修补。 (4) 8例成功实施封堵术者经TTE随访 1~ 2 2个月 ,无残余分流征象。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可取得良好效果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关闭ASD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TTE和TEE各具优点 ,TTE适用于病例的初步筛选和术后随访 ;而TEE则在决定是否进行封堵术和指导封堵器的正确放置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缺氧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并不少见.1972年 Rowe 首先将这一临床现象描述为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Transient MyocardialIschacmia).十几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已较深  相似文献   
6.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40例窒息新生儿心输出量变化,结果:(1)出生时Apgar评分0~3'的重度窒息儿出生后6~24小时心输出量明显下降,72~96小时已基本恢复正常;(2)窒息儿动脉导管开放时间延长,但于7~10天分流全部终止。由于动脉导管分流可直接影响心输出量水平,故采用心输出量评价心功能时应考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经尸检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68例。同期本院新生儿尸检1170例,先心病占尸检总数14%,为新生儿畸形的首位。先心病发病率最高是室间隔缺损(VSD)22%,其次是房间隔缺损(ASD)18%。全部ASD病人和84%VSD病人死于心脏外原因,以感染与围产期疾患为主。而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100%)、大动脉转位(80%)、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78%)、单心室(57%)、永存动脉干(55%主要死于严重的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8.
房室隔缺损     
房室隔缺损是在文献中以“心内膜垫缺损”、“房室共同通道”、“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裂缺”、“房室管畸型”等不同命名的一组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它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同,约2%~7%,平均4%。上述的这些命名都是以胚胎学为基础,并不能完整和确切地反映出本组畸形病理解剖特点。由于本组心脏畸形的真正缺陷是特征性地在房室隔部位,因此1982年由Becker AE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院1978~1984年体征不典型的动脉导管(简称PDA)以及误诊病例中最后均由手术证实诊断的17例进行分析。当PDA或PDA伴室缺合并肺高压时,因仅有收缩期杂音,易误诊或仅诊断为室缺,而将PDA遗漏。故室缺伴肺高压的病儿如有提示PDA的线索时或其他先心病如室缺合并主动脉瓣脱垂时可产生类似连续性杂音,也易误诊为PDA,均需作主动脉造影加以确诊。  相似文献   
10.
早搏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不同病原引起的心肌炎、心脏缺血、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病以及药物中毒等,但大多数早搏虽经各种检查和长期随访,仍找不到真正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