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点疫区人员航空转运中感染防控经验,为我国传染性疾病相关航空转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转运前进行队伍组建、配备医疗装备、人员培训、风险评估、登机流程等准备工作,转运中实施定人分区、个人防护、环境管理、应急预案等重点防控措施,转运后注意人员交接、感控追踪等方面管理。结果 2020年2月8日—4月10日,笔者4次从广州分别到巴厘岛、曼谷、伊朗、纽约重点疫区进行航空转运,通过全流程严格感染防控,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最终发现4例既往感染者、1例确诊,无1例交叉感染,保障了转运乘客、机组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结论 通过实施防控策略,可以有效控制航空转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点疫区人员过程中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建立危重症患者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9月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症患者896例次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转运;2017年10月—2018年1月危重症患者970例次作为观察组,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进行院内转运。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气胸加重、管道脱落、管道堵塞、窒息、供氧中断、仪器意外故障、病情变化、抢救延时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危重症患者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可以降低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转运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转运专项组在我院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后实施基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医院安全转运专项组指导患者转运:组建医院安全转运专项小组,明确组织架构及组员职责;明确安全转运专项组工作内容;建立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修订转运应急预案;配置安全转运仪器物资;优化转运工具;规范安全转运的质量控制。比较医院安全转运专项小组实施前后患者院内转运效果。结果 安全转运专项组实施后在病情相关突发事件发生率、人员物资相关突发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01);转运专项组实施后在转运科室满意度、接收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转运专项组的建立能够降低患者转运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转运科室、接收科室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索并获取新生儿院际转运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以降低新生儿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转运安全。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新生儿转运不良事件预防和管理提出问题,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总结出 24条新生儿转运相关证据,包括转运部门建设、转运管理、转运团队、转运培训、转运决策、转运装备、转运实施、转运质量控制、监督和反馈等。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新生儿转运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护理管理者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和预防新生儿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障新生儿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组建安宁疗护病房团队会议团队,为多学科团队交流提供重要途径,提升多学科团队协作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方法 我院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会议实践指南,立足专科特色,通过建章建制,对会议制度、流程、成员职责分工等进行规定,保证多学科团队会议的顺利进行。结果 2018—2020年,安宁疗护病房共计340例个案被纳入讨论。其中发生爆发痛的患者181例,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使用规范止痛处理,160例患者疼痛降至3分及以下,且爆发痛次数明显减少;患者拒绝心肺复苏签署率由2018年14.8%上升至2020年28.9%。结论 团队会议在医患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平稳、症状控制较好,实现了医患间零纠纷零争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并评价该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将2018年8月1—31日入住的11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1月1—30日入住的1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转运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观察比较2组危重症患者术后院内转运所用时间、转运物品准备时间和转运相关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和转运物品准备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相关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5.21%降至实施后的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并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可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效率,为转运同质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7例胎儿宫内肺动脉瓣成形术术中护理管理经验。方法 2016年9月—2019年7月,我院对7例产前诊断为室间隔完整的严重肺动脉瓣狭窄或者肺动脉闭锁伴右心室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宫内肺动脉瓣成形术。结果 7例手术均获得技术性成功,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后即时肺动脉瓣口扩大、血流显著改善,所有孕妇均无并发症。结论 建立多学科团队的有效运行管理流程是成功开展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干预治疗的关键。护理人员精准配置,术前准备完善,术中管理策略清晰有序,手术团队高效运行,应急配合迅速及时保证了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诊手术防控管理措施,确保手术人员安全。方法 通过建立手术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流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过程感染防控提供保障。结果 依据新冠肺炎相关管理规范和指南制定出复合手术室防控流程,结合临床不断改进与完善,加强在应对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急诊复合手术的防控管理能力,确保全体手术室医护人员无1例感染,同时保护了患者的安全。结论 此次制定的新冠肺炎急诊复合手术室防控流程符合防控要求,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刘文静  王莉 《护理学报》2019,26(10):18-21
目的 探讨物联网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护理研究者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患者安全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对近年来物联网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 将物联网引入患者安全管理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利于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我国基于物联网的患者安全管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应用中存在安全、隐私、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在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安全核查表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院内转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院内转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安全核查表。比较2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转运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26.452,P<0.001);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t=47.455,P<0.001);转运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553,P<0.001)。结论 安全核查表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转运中,可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减少转运纠纷,提升患者转运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背景下,强化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和关键环节管理,保证疫情救治、培训工作和人员安全的多重需求。 方法 通过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强化管理、培训、防控3大环节,进行合理纵深分工,协同网格管理;科学评估疫情,动态人力调整;专项在线培训,保证全员覆盖;及时评价考核,注重实战演练;实时动向管理,有效隔离管理;充分重视人文,做好心理调适。 结果 疫情防控期间完成4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科室调配;完成专项在线培训4场,平均培训参与率≥90%,课程满意度≥95%,指导完成19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有效隔离,做到规范化培训护士院内零感染。 结论 疫情期间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可切实保障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安全,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2.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自2002年12月起在急诊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对比分析实施该定位抢救配合法前后各5年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有助于规范急救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模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MB模型进行个体化教育,比较2组干预3个月后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心脏基础知识、营养知识、药物知识、心理压力、紧急与安全、风险因素评分及心脏康复依从性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IMB模型进行个体化教育,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分析影响心脏康复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量表、自制心脏康复认知度量表对首次行PCI术的11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得分为(14.54±3.69)分,处于中下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相关知识宣教、知觉到益处及知觉到严重度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认知水平(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处于中下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医护人员可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冠心病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心脏康复知识宣教,以促进患者更好地了解心脏康复的益处、改善患者的心脏康复认知现状,从而提高患者心脏康复的依从性及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患者ICU过渡期家属的心理需求,为CCI患者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12月在某三甲医院综合ICU住院后安全转出的13例CCI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所有资料用Nvivo 11软件管理,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以下主题:(1)CCI患者转出前家属担心患者病情,需要转出信息支持;(2)转出时家属的需求包括患者状况可视化、病情解释和安全转运;(3)转出后家属的需求包括延续性照护及缓解ICU相关并发症。结论 CCI患者ICU过渡期家属需求主要有信息支持、安全转运、延续性照护和缓解ICU相关并发症,建议制定CCI患者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时候充分考虑并尽量满足家属的需求,以保证患者安全转出,促进其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 方法 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开展联合救治,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支援,为患者成功救治赢得时间,同时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刘洁  闫城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6):510-513
目的 探讨在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中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运动锻炼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弹力带抗阻力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和干预12周后行六分钟步行距离(6-min walk test,6MWT)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TFI衰弱量表评估。结果 干预组,2组6MWT、SAQ得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理衰弱和衰弱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弹力带抗阻力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的运动耐量、生存质量及衰弱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了解参与厦门市"6.7"公交爆炸批量伤员救护工作的护理人员真实心理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访谈方法,深入访谈9名参与"6.7"事件批量伤员救护的护理人员,对获取的资料分析、整理,归纳主题。结果护理人员在参与"6.7"事件批量伤员救护中体验的主题为救护批量烧伤伤员的情感体验、批量伤员救护面临的困难以及继续教育的新需求。结论只有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护理人员的救护能力,才能在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员救治时,做到物资供应有保障、人员参与有分工、科室配合有默契,并取得最优救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各级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置和管理现状,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手术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湖南省162所医院中各选取1名手术室护士长使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置和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所纳入的158所医院中,62所(39.24%)医院有专职工程师负责维护与管理净化空调系统,125所(79.11%)医院设有洁净手术室,75所(47.47%)医院设有负压手术室。不同医院级别之间专职工程师、洁净手术室和负压手术间的设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5所设有负压手术室的医院中,13所(17.33%)未设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31所(41.33%)未设独立的通道;58所(77.33%)回风口的过滤器未采用高效过滤器,55所(73.33%)排风口的过滤器非高效过滤器;41所(54.27%)未制订负压手术间管理流程。结论 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是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护理管理者需了解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置及参数要求、加强负压手术间的使用前培训,医院管理部门需加强对负压手术室设计的监管,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手术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