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小儿四肢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19个皮肤扩张器治疗15例小儿四肢烫伤后瘢痕,扩张器容量50~200 ml,扩张时间10~14周,利用扩张后组织设计皮瓣修复肢体部位瘢痕。结果:15例患者中,疗效优9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达80%。术后均无继发四肢畸形。结论:皮肤扩张术是修复小儿四肢瘢痕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脱发的临床应用和评价。方法:应用头皮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瘢痕性脱发46例,对于术后的并发症和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本组35例中央型瘢痕性脱发完全修复,边缘型脱发5例完全修复,6例修复平均达85%以上;其中2例扩张后期部分扩张器外露;1例发生感染,经抗生素冲洗及对症处理后治愈;1例患者自行扩张过程中皮瓣部分坏死。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瘢痕性脱发效果可靠,使用灵活,修复的发区外形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8例单双侧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同侧或者对侧胸三角区植入400-600ml柱形或肾形扩张器,经过2~3月注水(注水量600~800ml),获得足够皮肤后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3~4周断蒂,利用蒂部皮瓣修复剩余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结果本组共计12个胸三角皮瓣,其中1例后期出现皮肤坏死、扩张器外露,但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12个胸三角皮瓣转移术后10个存活好,2个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过早期放血疗法、压迫疗法处理后血运恢复,均存活;1个皮瓣少许坏死,经过皮瓣“蠕动”手术方式、治疗后愈合。存活后皮瓣色泽、厚度、质地与周边皮肤相近,解决瘢痕挛缩导致的睑外翻、唇外翻、颏颈粘连畸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整复中使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4.
背景:皮肤扩张器被认为是整形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性的成果,因为扩张产生的皮肤在色泽、质地、结构等方面与受区相匹配,而且避免了传统手术供区的畸形,具有传统修复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目的:探讨借助内窥镜行扩张器置人治疗胸部瘢痕的方法。设计:非随机对照的研究。地点和对象:2002-12/2004-01本院收治患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13~37岁。烧伤后瘢痕14例,黑毛痣2例。病灶均位于胸部。干预:采用远位、锯齿状小切口,内窥镜“直视”下分离腔隙,术中即刻注水,注水量为扩张器容量的1/5~1/2,术后第2天开始按常规注水。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第1,2天引流量,皮肤扩张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天引流量18~30mL,较常规明显减少。皮肤扩张所需时间1~1.5个月,提前两三周。无血肿、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内窥镜辅助胸部扩张器置人能减少组织创伤,缩短皮肤扩张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平  何红  程宁新  惠俐  陈元良  赵欣欣 《新医学》2012,43(5):315-317,321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器在头面部大面积皮肤病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皮肤扩张器治疗16例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病损患者。选用100~500 ml容量的扩张器植入病损旁的皮下,注射壶内置,注水扩张6~8周。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将扩张皮瓣用滑行推进或旋转推进方式修复切除病损之创面。结果:16例患者共治疗24处病损,置入扩张器39个,一次修复最大面积为12 cm×18 cm,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扩张期发生并发症2例,为术后血肿及扩张器外露,发生率约5%。结论:应用皮肤扩张器修复头面部大面积病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5年以来,运用组织扩张术整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20例,均获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7~42(平均25)岁。火焰烧伤11例.烫伤5例,化学烧伤4例;扩张器的容量为80~300ml,埋植1个者2例。埋植2个者15例。埋植3个者3例。扩张器注水壶均为内置型。治疗皮瓣100%成活,外形改善,颈部功能恢复.患者满意率100%。  相似文献   

7.
背景:皮肤扩张器被认为是整形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性的成果,因为扩张产生的皮肤在色泽、质地、结构等方面与受区相匹配,而且避免了传统手术供区的畸形,具有传统修复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目的:探讨借助内窥镜行扩张器置入治疗胸部瘢痕的方法。设计:非随机对照的研究。地点和对象:2002-12/2004-01本院收治患者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13~37岁。烧伤后瘢痕14例,黑毛痣2例。病灶均位于胸部。干预:采用远位、锯齿状小切口,内窥镜“直视”下分离腔隙,术中即刻注水,注水量为扩张器容量的1/5~1/2,术后第2天开始按常规注水。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第1,2天引流量,皮肤扩张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天引流量18~30mL,较常规明显减少。皮肤扩张所需时间1~1.5个月,提前两三周。无血肿、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内窥镜辅助胸部扩张器置入能减少组织创伤,缩短皮肤扩张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L-形皮瓣修复面部、躯干及四肢皮肤肿瘤术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面部18例、躯干5例、四肢9例,缺损面积在1.0cm×1.0cm~10cm×8cm。结果:32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无一例坏死。结论:L形皮瓣是一种操作简便、血运可靠的任意皮瓣,可作为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9.
应用人工扩张的方法使皮肤及其软组织扩大、伸张,从而得到“额外”的皮肤及软组织,来修复缺损或畸形,是近年来整复外科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如图)。我科自1987年8月至1989年6月,应用皮肤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6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4岁;秃发面积最大21cm×23cm,最小9cm×14cm。共植入扩张器11只(每只容量为140ml);扩张时间最长为8周,最短为7周;每只扩张器注水总量最多的170ml,最少的130ml。2 手术方法 手术分两期进行。第Ⅰ期手术:埋置皮肤组织扩张器于帽状腱膜下。一般扩张8周后,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动物皮管快速扩张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取健康家兔12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k。在背部脊柱两侧各设计二对皮管,快速扩张组每天扩张囊注水1次,注水量为扩张囊容量的10%~15%,常规扩张组每周扩张囊注水2次,注水量为扩张囊容量的10%~15%。临床应用:6例病人中,2例为膝关节瘢痕挛缩,4例为会阴瘢痕挛缩;每天扩张囊注水1次,注水量为扩张囊容量的10%~15%。结果 动物实验:快速扩张组24个皮管,16个皮管完成扩张,扩张时间7天,8个皮管因感染、扩张器漏水等原因失败;常规扩张组24个扩张器18个完成全部扩张,4个皮管因感染、1个皮管因扩张器注水困难、1个皮管因扩张器外露未完成扩张。临床应用:6例病人6个皮管完成扩张,注水时间7天,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全部成活。结论 皮管快速扩张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微型扩张器快速扩张在面颈部体表肿物、色素痣及萎缩性瘢痕切除修复中的应用经验及教训。方法:系统回顾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两年间共使用微型扩张器进行面颈部体表肿物,色素痣及萎缩性瘢痕切除后修复共22例,统计修复面积、微型扩张器位置设计、扩张方法、修复效果、并发症及常见原因。结果:本组修复面积最大为6cm2,平均4mL扩张器容量可以修复1cm2的瘢痕区,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面颈部较大的瘢痕、血管瘤、色素痣等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而造成眼脸、鼻翼、口唇等组织移位,严重影响美观。通过微型扩张器快速注水扩张,使其产生“额外”皮肤,然后将瘢痕、肿物等切除,用扩张产生的“额外”皮肤制成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在色泽、质地、厚度与缺损区完全相似,从而达到理想的形态和满意的效果,克服皮瓣传统方法的许多弊端;重视术前设计,提高扩张器质量,提高外科基本技能,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达到预期手术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朱月华  刘倩倩 《全科护理》2011,9(33):3032-3033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治疗瘢痕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例面部瘢痕病人I期行扩张器植入术,注水2个月~3个月后行Ⅱ期瘢痕切除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区。[结果]35例病人皮肤创面愈合良好,1例病人出现扩张器漏水,重新放置扩张器。[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又称软组织扩张术 ,即使用皮肤扩张器 ,植入软组织下 ,通过逐渐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 ,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 ,即皮肤组织增生扩张 ,产生“额外”的多余皮肤软组织 ,并利用扩张的组织修复邻近缺损。 1990年 6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应用皮肤扩张器治疗面部瘢痕与缺损 31例 ,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 ,男 18例 ,女 13例 ,8~40岁 ,感染后头颈部瘢痕 2 0例 ,烧伤后颈部瘢痕 11例。瘢痕面积最小 3cm× 5cm ,最大 11cm× 12cm ,Ⅰ期手术扩张器植入面部表情肌或颈阔肌上下 ,再向扩张器内…  相似文献   

14.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1019-1020
我院自 1992 - 0 2~ 1998- 12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腕、手掌、手背及虎口部创伤或组织挛缩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 2 7例 ,除 1例失去联系外 ,全部得到回访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6例 ,女 11例 ;最大年龄 4 2岁 ,最小年龄5岁 ;新鲜创面 12例 ,后期皮肤坏死及瘢痕挛缩 15例 (手掌部皮肤坏死感染 3例 ,瘢痕挛缩 4例 ,手背部皮肤感染坏死 3例 ,瘢痕挛缩 3例 ,虎口部瘢痕挛缩 2例 ) ;皮瓣最大面积 10 cm× 8cm,皮瓣最小面积 4 cm× 3cm,皮瓣全部成活。1.2 方法1.2 .1 皮瓣的设计 以豌豆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加用β射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方法:距瘢痕疙瘩边缘内约0.3cm作切口,在瘢痕疙瘩周围正常皮肤的皮下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定期对扩张器进行注水以扩张正常皮肤,达到瘢痕疙瘩切除后的切口无张力缝合;术后应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β射线对切口及周围组织连续照射4~6d不等。结果:治愈率84.6%,有效率100%,随访时间最长4年,未见复发。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使瘢痕疙瘩切除后的切口无张力缝合,明显减少瘢痕增生,有效地防止瘢痕疙瘩的复发。辅助以β射线照射治疗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扩张器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软组织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扩张器分二期给面颈部烧伤患者进行整形,一期采用扩张器生成皮瓣;二期旋转式推进岛状扩张皮瓣至患处,修复患者皮肤.共修复10例软组织瘢痕患者.结果 10例患者中除1例在扩张过程中出现扩张器折叠,1例出现血肿,1例扩张后局部皮瓣边缘坏死外,扩张皮瓣均全部成活,修复后形态自然,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结论 在手术前充分做好设计和严防并发症的情况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修复软组织瘢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常致上下唇外翻畸形,扩张皮瓣修复瘢痕优于游离植皮、皮瓣等疗法,它有与皮肤色泽接近、质地相当、不易挛缩、不产生色素沉着、不增加供区瘢痕、无臃肿等优点,可改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治疗过程长,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要求护理更细致、更耐心。笔者总结20例面颈部皮肤扩张器植入I期术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景:瘢痕性秃发多发生于头皮外伤后,头皮软组织扩张是目前认为最理想的修复方法.目的:拟验证头皮软组织扩张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修复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1996-01/2008 04在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对象:收治瘢痕件秃发患者36例,秃发面积为15 cm×9 cm~24 cm×14 cm.方法:应用扩张器对瘢痕周围正常头皮软组织进行扩张,对于残留小秃发区,后期采用瘢痕分次切除缝合、局部皮瓣转位修复、带毛囊自体毛发移植等方法治疗.修复秃发面积最大达336 cm2.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扩张器修复效果及后期小瘢痕整复情况:随访观察秃发区消除情况、毛发生长密度及外观.结果:全部病例均能消除秃发的瘢痕,术后11例因切口瘢痕过宽或残留小面积秃发区,行头部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位、自体毛发移植等治疗后修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头发生长良好.结论:头皮软组织扩张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较理想的方法,后期结合其他简单多样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或头皮缺损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瘢痕性秃发或头皮缺损病人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Ⅰ期术后扩张器外露1例,Ⅱ期术后皮瓣尖端坏死1例;扩张后头皮均一次性修复秃发区成功,扩张区头皮弹性良好,质地良好,病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为9.52%.[结论]加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或头皮缺损病人护理是皮瓣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在皮肤扩张术通过联合应用皮瓣延迟术和延迟术前抽水减张的方法,以提高扩张皮瓣存活,增加扩张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和旋转角度。探讨该手术方法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对25例应用超出常规长宽比例(长宽比为1:1)或扭转角度过大的扩张皮瓣进行的整形修复术者,在扩张器注水成功后,行两次皮瓣延迟术。扩张皮瓣最大面积为30cm×9cm,长宽比例为3.2:1;最小面积18cm×7cm,长宽比例为2.5:1。于行第一次延迟术前24h释放注水量的10%减压。结果:25例术后皮瓣未见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联合应用皮瓣延迟术和延迟术前适当减张能明显改善扩张皮瓣微循环,提高扩张皮瓣长宽比例的成活面积,增加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在瘢痕整形修复中具有优势。[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