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估老人患者营养状况,并进行早期营养干预,以确定其临床运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整群随机抽取老年患者157人及年龄≥60岁,有效配合应用MNA、MNA-ST 进行营养筛查,结合人体学指标测量和生化检测。结果采用MNA BMI及Hb Alb TG等生化检测指标等方法评定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存在危险的患病率,分别为59.1%和20.8%,20.1%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分析影响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现患率较高,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MNA评分的分值高低能代表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临床上应用MNA评估筛查准确、安全、有效与及时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马慧萍  孙俐 《护理学报》2013,(22):56-58
目的使用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8essment,MNA)评价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比较MNA@评价结果与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NA0进行评价,记录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MNA@评价结果显示:117例调查对象中,营养不良者18例.有营养不良风险者48例,正常营养状态者51例;不同年龄、病程以及所患慢性病数量患者的MNA0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NA评价结果与BMI、上臂中点臂围、小腿围、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MNA0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评价方法,可用于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筛查,也可与上臂中点臂围、血清白蛋白相结合快速评价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调查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为临床治疗与营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49例消化内科老年(年龄≥60岁)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MNA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2.06%,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6.27%,营养状况良好为21.67%.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MNA与BMI、MAC、CC、LC、RBC、TP、ALB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PA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t检验,不同营养状况的老年患者的各项传统营养指标除PA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MNA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评价胸心外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 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估120例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NA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营养不良组为A组、存在发生营养不良危险性者为B组、正常为C组.测量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较三组各营养指标差异.结果 (1)A组31例(20.7%),B组59例(34.0%);C组30例(20.0%):(2)MNA评分与BMI、AC、AMC、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测量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或P<0.05);(3)BMI、TSF、AMC、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在A、B、C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呈逐级递增,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淋巴细胞计数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NA对于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衡量标准明确、主观因素少、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结果可靠,对临床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较好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微型营养评价法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干部病房80岁以上高龄患者120例,分别用台湾修订版 MNA 和原版 MNA 进行营养评估,并测定各项传统营养指标。结果台湾修订版 MNA 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37例(30.8%),营养不良危险患者42例(35.0%),两者比率均高于原版 MNA 的28.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台湾修订版 MNA营养评估的3个营养分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C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台湾修订版 MNA 和传统营养指标BMI、上臂围(MAC)、CC、TSF、ALB、TRF、PAB 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台湾修订版 MNA 适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将显著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观察项目。目的:应用迷你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rial assessment,MNA)结合人体测量学方法评价社区退休居民的营养状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2002—05上海市某社区退休居民115名接受MNA同卷调查和人体测量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接受调查的115名上海某社区退休居民MNA总分、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中臂肌围等调查结果。结果:①平均MNA总分为25.24&;#177;2.7,其中24名(21%)受试者MNA总分低于23.5,属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人群。②应用腰围、腰臀比和BMI评估,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4%,62%和65%。③根据中臂围、TSF和中臂肌围评估,中至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19%和2%。④MNA总分与多项人体测量学指标显著相关。结论:社区退休居民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共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MNA问卷在中国人营养状况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NA和传统营养评价指标同时对94例消化系统肿瘤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营养评估。[结果]消化系统肿瘤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1.5%,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0.4%,营养正常者为18.1%;年龄、牙齿状况和疾病分期是影响老年人营养的重要因素;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67)。[结论]消化系统肿瘤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是一种可靠、快捷、简便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及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寻找适合该人群的营养筛查方法,早期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给予指导及干预。方法对210例老年DN住院患者采用NRS2002及MNA进行营养筛查,同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小腿围(calf circumference,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实验室指标,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用Kappa值比较NRS2002、MNA两种营养评价方法的评定效果,同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0例老年DN患者中,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得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不同(17.1%~40.5%),NRS2002为37.1%,MNA为40.5%,人体测量指标评价法17.1%,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方法20.5%,MNA、NRS2002评分与TP、ALB、PA、BMI、AMC、CC具有相关性。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与MNA一致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612,P0.01)。结论相比传统的营养评价指标,综合性营养评价方法 NRS2002和MNA的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从发病1周至6个月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特点,营养不良与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抑郁、日常生活能力(BI)、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独居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8例,于梗死后1周、5周、3个月、6个月分别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测量同期健康者128例的体质量、BMI、AC、TSF,计算AMC,以平均值的90%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范围,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下降者为营养不良。记录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是否独居、评定神经功能、包括吞咽功能、认知功能、抑郁状况、BI。结果脑梗死组5周至6个月体质量及BMI显著降低(P〈0.01);1周至6个月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1),5周至6个月转铁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1);1周至6个月TSF,AMC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由1周48例(37.5%)下降至6个月35例(27.3%);脑梗死后1周营养不良亚组与营养正常组神经功能(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及BI〈50)及独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抑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7.5%,主要为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TsH、AMC、体质量及BMI下降,脑梗死后6个月,血清白蛋白浓度及转铁蛋白浓度上升,TSH、AMC、体质量及BMI仍下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3%,营养不良患者脑梗死后1周独居、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及BI〈50发性率高于营养正常患者,但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抑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亚兰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27-2028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SF)对高龄老年消化道出血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作用,了解其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22例高龄老年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MNA—SF进行营养评价,并且测量人体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分析采用MNA—SF法与传统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依据MNA—SF评价结果,营养不良90例(40.5%),MNA—SF法与传统营养评价法中红细胞级数、前蛋白、体质指数、上臂围、小腿围有相关性(P〈0.01)。结论高龄老年消化道出血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SF法是评价高龄老年消化道出血病人营养状况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