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虚痰湿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用六君子汤疗法对胃动素、CD8+CD28+杀伤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脾虚痰湿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2例,以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51)、研究组(n=51)。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研究组行六君子汤疗法,对比两组胃动素、CD8+CD28+杀伤性T细胞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CD8+CD28+杀伤性T细胞变化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脾虚痰湿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运用六君子汤疗法,有助于胃动素、CD8+CD28+杀伤性T细胞的恢复,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食管底部横截面积、胃排空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胃排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管底部横截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穴位埋针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穴位埋针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莫沙必利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胃半排空时间、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胃半排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穴位埋针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胃排空,改善血糖,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振腹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振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对比两组胃排空率、血清胃动素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血清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排空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63.3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振腹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个体化饮食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住院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均应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由营养师参与制定个体化饮食处方,进行糖尿病饮食管理。结果观察组胃肠道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Z=-2.183,P0.05),血糖控制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饮食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道症状,使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频电脉冲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胃轻瘫患者43例,给予低频电脉冲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43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下降,症状评分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脉冲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症状,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三黄脂消饮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和胃排空率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研究三黄脂消饮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和胃排空率的改变。方法 以三黄脂消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并与正常组及模型组比较。结果 中药治疗后血糖下降,胃排空率增加。 结论 三黄脂消饮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血糖水平,而且增加了并发症胃轻瘫的胃排空率,明显地改善了胃排空延迟,所以三黄脂消饮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2012-06—2015-06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干一病房就诊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莫沙必利5 mg/次,餐前30 min口服,3次/d。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甲钴胺0.5 mg/次,餐后口服,3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排空率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排空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6周治疗,两组患者胃排空率均有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平均胃排空率为(90.31±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5±6.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28/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能有效提高胃排空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观察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将6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口服枳实消痞丸加减,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对改善临床症状,促胃排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红霉素及使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甲钴胺联合红霉素、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红霉素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特点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8月就诊的51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填写人口统计学问卷、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问卷、胃轻瘫对糖尿病相关症状和血糖控制影响的调查问卷,统计胃轻瘫总体患病率,1型、2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患病率,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的相关因素,胃轻瘫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总体患病率为6.8%(35/517),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患病率(13.1%,8/61)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5.9%,27/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者发生胃轻瘫的比例更高[7.4%(23/310)比2.7%(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后对血糖控制的不利影响更大,更容易导致血糖过高、低血糖发作频繁(P0.05)。结论: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患病率较高,二甲双胍可增加胃轻瘫发病风险或者引起胃轻瘫的相似症状,胃轻瘫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不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盐酸多虑平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红霉素、盐酸多虑平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 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注射用红霉素1.0 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同时内加短效胰岛素6~12 U,静脉滴注,1次/d;多虑平片12.5 mg,3次/d,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半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随访3 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往往与情绪因素有关,用红霉素联合多虑平进行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康胶囊联合循经点穴按摩在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采用内科控制血糖,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视康胶囊口服联合循经点穴按摩.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即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研究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康胶囊联合循经点穴按摩,对DR的发展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早期单纯DR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DNl)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DN2)组,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糖变异系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变化。结果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相比,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改善了血糖控制,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小血糖变异系数(均P〈0.01)。同时UAER、β2-MG、C反应蛋白(CRP)等也均较DNI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控制血糖的波动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达美康缓释片联合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达美康缓释片加诺和锐30治疗组和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R对照组,疗程为6个月,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1、3、6月末抽静脉血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lc)、TG、TC、C-P及餐后2hC-P(C—P2h)。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下降值对比除餐后2h血糖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疗效欠佳或初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较高时可以选用达美康缓释片加诺和锐30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戴小明  薛美华  丁慧萍 《护理研究》2005,19(28):2573-257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病人的作用.[方法]将101例初发2型糖尿病分为2组.实验组(51例)按标准的临床路径进行强化治疗,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出院时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血糖监测指标达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发T2DM病人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强化治疗可明显控制血糖,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58名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分别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每日血糖波动差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在早餐及午餐后2 h的血糖控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但2组间晚餐后血糖无差异。观察组每日血糖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低血糖发生率(6.9%)低于对照组(24.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减小每日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4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6个隔离病区收治的康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耳穴压豆组、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组,最终完成试验的分别为49例、48例、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耳穴压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周末比较3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干预2周末,3组均无重度焦虑或重度抑郁患者;干预2周末,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其焦虑程度轻于对照组(χ2=23.673,P=0.003)和耳穴压豆组(χ2=18.708,P=0.029);干预2周末,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抑郁程度轻于耳穴压豆组(χ2=18.449,P=0.007)。结论常规心理干预,耳穴压豆及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3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在降低患者焦虑的程度要优于常规心理干预和单纯耳穴压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兴城海滨综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并注意饮食指导。治疗组应用自然疗养因子配合体育锻炼、音乐疗法、景观治疗等进行康复治疗,经过24~30d疗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 ceridemia,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BG、TC、TG、SUA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G、HDL-C、S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兴城海滨疗养地综合疗法,能够通过降糖、降压、降脂及抑制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改善血液黏度,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以达到共同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最终目标,对预防和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