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心内直视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3例术后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33例)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30例),强化治疗组对术后血糖超过8mmol/L者即行胰岛素治疗,剂量从0.1U/(kg·h)开始,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水平为血糖控制在6~8mmol/L;常规治疗组术后血糖超过11.1mmol/L才给予胰岛素治疗,目标水平为血糖控制在10~11.1mmol/L。结果强化治疗组患者血糖水于术后48h内控制在目标水平;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后48h内控制29例,死亡1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感染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5.43±6.31)d]少于常规治疗组[(22.51±6.37)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6~8mmol/L,可以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合理血糖控制范围。【方法】收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且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随机血糖>11.1 mmol/L )的危重患者200例,根据血糖控制范围的不同分为常规胰岛素治疗(CIT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IIT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IIT 组低血糖总发生率为29.0%(29/100),明显高于CIT组13.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是7.0%、5.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危重应激化高血糖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较常规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但两种方法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用胰岛索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以不同的胰岛素泵人速度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的人住ICU时间、呼吸机待机时间、MOF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强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危重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但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叶曦  陈晓文 《新医学》2009,40(10):679-680,69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短期强化治疗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空腹血糖等于或超过10mmol/L,糖化组红蛋白A1C等于或超过8.6%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相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治疗,按需配合二甲双胍250mg或阿卡波糖25mg的降低餐后血糖,使患者早、晚餐前血糖平均值控制至4.4—6.1mmol/L,3餐后2h血糖平均值控制至4.4~10.0mmol/L。记录血糖最初达标时的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血糖、体重指数及病程基线不同患者的双相门冬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达标时,所有患者平均餐前血糖得以控制的时间为(7.0±2.6)d,平均餐后2h血糖得以控制的时间为(6.2±2.6)d。双相门冬胰岛素的平均用量为0.44U/(kg·d)。空腹血糖等于或超过13mmol/L组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明显大于空腹血糖10—13mmol/L组;体重指数低于23kg/m2组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明显大于体重指数等于或超过23kg/m2组;病程长者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明显高于病程短者(均为P〈0.05)。结论: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强化剂量平均为0.44U/(kg·d)。在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基线血糖、体重指数、病程调整药物剂量,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彦彬  张耀芬 《临床荟萃》2011,26(24):2130-2131,2136
目的比较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1天1次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后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共入选40例T2DM患者,随机给予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结果治疗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的HbA1c和FPG均有明显下降(P〈0.01),FPG分别由11.41mmol/L和11.36mmol/L降至6.31mmol/L和6.54mmol/L,HbA1c分别由8.75%和9.17%降至7.41%和7.76%;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的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30±1.82)kg和(2.20±2.84)kg(P〈0.05)。两组各发生1例低血糖,发生率均为5.0%。结论OAD治疗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但地特胰岛素组体质量增加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心脏术后早期循环衰竭合并严重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作用。方法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出综合征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5例,经单纯使用胰岛素、加用生长抑素、停用生长抑素续贯治疗,观察生长抑素使用前、后和停药后血糖浓度与胰岛素和氯化钾用量,评价生长抑素对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作用。结果(1)使用生长抑素(思他宁)后胰岛素用量显著性减少,血糖浓度显著性下降;(2)停用生长抑素后,血糖显著升高(P〈0.05);(3)生长抑素使用中,胰岛素用量下降,氯化钾使用量显著性下降。结论生长抑素可显著地降低应激性血糖浓度、胰岛素用量和补钾量,但停药后血糖有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老年危重患者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危重患者合并高血糖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两组患者24h血糖为(13.8±4.5vs13.8±4.2)mmol/L,治疗组(n=40)采用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对照组(n=38)采用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进食患者餐前追加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目标为5.0~8.0mmol/L。结果治疗组1,3,5d的平均血糖较对照组降低,分别为(12.2±1.4vs13.5±3.8)mmol/L,P〈0.01,(8.3±0.6VS9.5±0.8)mmol/L,P〈0.01,(5.8±0.2vs6.4±0.6)mmol/L,P〈0.05。7d及以后,两组间血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老年危重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确切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应激性高血糖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新生儿高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2月~2005年2月收住院的28例应用胰岛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9例,女9例;日龄1 h~7 d,平均日龄16.8 h;日龄<24 h 21例;胎龄29 3~42 2周,早产儿11例,足月儿15例,过期产儿2例。入院时血糖及半小时后复测血糖均在16.80~42.56 mmol/L(300~760 mg/dl),且无下降趋势,平均23.86 mmol/L(426 mg/dl),所有患儿均予正规胰岛素0.1 U/(kg.h)静脉泵入,降低葡萄糖的输注速度为1~2 mg/(kg.min),监测血糖浓度降至8.40 mmol/L(150 mg/dl)以下时停用胰岛素。结果:24例患儿血糖均降至正常,明显下降3例,无效1例;平均用药时间6.1 h;总有效率达96.4%。结论:胰岛素为新生儿重症应激性高血糖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血糖水平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244例患者分三组,A组:空腹血糖〈6.1mmol/L,B组:6.1mmol/L≤空腹血糖〈11.1mmol/L,C组:空腹血糖≥11.1mmol/L。对三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两组间的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心功能Ⅲ级、Ⅳ级明显增多,冠状动脉病变双支病、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明显增多,与A、B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空腹血糖≥11.1mmol/L的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弥漫性病变多见,心功能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至少在ICU监护2d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危重病患者144例,收住ICU时血糖水平(14.21±5.87)mmol/L,随机分为3组,均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A组48例控制血糖在4.4—6.1mmol/L;B组48例控制血糖在6.1—8.3mmool/L;C组48例控制血糖在8.3~11.1mmol/L。观察3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天数、升压药和机械通气应用率,院内感染、应激性溃疡、低血糖、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dAPACHEII评分、住ICU天数及病死率等参数。结果A组使用抗生素天数,升压药和机械通气需用率,院内感染、应激性溃疡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dAPACHEII评分、住ICU天数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组,但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使用抗生素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住ICU天数均明显低于B组,但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其余参数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升压药与机械通气需用率,应激性溃疡、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dAPACHEII评分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其余参数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4.4—6.1mmol/L可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外循环手术的创伤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患者术后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的经典定义为血糖≥11.1mmol/L。目前,对应激性高血糖的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ls,AP)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怀化市四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95例AP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微量胰岛素持续泵入强化治疗,B组40例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一周内观察患者血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系统(APACHEⅡ)评分、胰岛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B组(P〈0.01);B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改善AP预后的有益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强化治疗伴高血糖的脑梗死病人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能否降低伴有高血糖的脑梗死病人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法将128例伴有高血糖的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当血糖≥6.1mmol/L时。即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64例当血糖≥11.2mmol/L时,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8.0~11.2mmol/L。观察两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14.09%,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15.6%,死亡率1.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于住院治疗第15、28天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有高血糖的脑梗死病人,可降低痛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病患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一峰  周平  董芸 《临床医学》2009,29(4):24-25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观察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天数、使用呼吸机的天数、血透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中使用抗生素天数(15±5)d,使用呼吸机天数(6±4)d,需行血透6例(15.0%),院内感染6例(15.0%),病死率1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危重病患者,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高血糖调治范围及调治方法.方法发病在48小时之内的急性脑血管病5316例患者被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1和2组.治疗组依据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水平,早期静脉泵入胰岛素,以0.025~0.1 U·kg-1·h-1的速度调治高血糖,加用益气调糖合剂,使应激性和糖尿病性高血糖分别恒定在7.00~7.50 mmol/L,平均空腹血糖(MBGC) 1.50~2.00 mmol/L.采用8 点法和5 点法监测血糖,指导胰岛素用量.对照组采用习用的治疗方法.对照1组参考血糖4.00~6.00 mmol/L,对照2组参考血糖8.00~11.10 mmol/L.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3个月时,治疗组死亡人数、残障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果治疗第10、30天,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临床疗效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患者的目标血糖,在应激性者为7.00~7.50 mmol/L,糖尿病性为MBGC 1.50~2.00 mmol/L,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8 点法和5 点法可以很好地监测血糖水平.此调治技术能够使高血糖恒定在理想的目标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稳态的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感染控制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2.2)d和(9.5±3.0)d(P〈0.01),达标血精时间分别为(4.6±0.8)d和(7.1±2.6)d(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O.5±0.7)次/人和(1.0±1.1)次/人(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疗效可靠,控制血糖快速平稳,胰岛素泵是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索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到不同水平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2/20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1例,所有患者血糖均超过33.3mmol/L,均用美敦力MINIMED508胰岛素泵进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皮下持续输注控制血糖,输注速度为4U/h,同时应用血糖检测系统检测血糖,每隔30min检测指血1次。分别计算血糖从22.2mmol/L下降到19.5mmol/L,19.4mmol/L下降到16.8mmol/L16.7mmol/L下降到14.0mmol/L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 结果:2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血糖从22.2mmol/L下降到19.5mmol/L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显著多于从19.4mmol/L下降到16.8mmol/L及从16.7mmol/L下降到14.0mmol/L【(5.2&;#177;2.6),(3.4&;#177;1.4),(2.2&;#177;1.1)U,P=0.007,0.0035】;血糖从19.4mmol/L下降到16.8mmol/L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显著多于从16.7mmol/L下降到14.0mmol/L(P=0.008)。 结论: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素的作用和效果将逐渐减低,单位胰岛素降低血糖数值减低。提示同一糖尿病患者的不同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不同,在血糖高时,胰岛素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大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监护室收治的大手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老年危重患者5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每组各28例。监测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泵入胰岛素天数、伤口愈合情况、住ICU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及发生低血糖反应和低钾血症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使用胰岛素天数、住ICU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率高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低血钾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危重病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有效、更及时地控制血糖,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但应注意加强对低血糖反应和低钾血症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患者血糖变化与脑卒中相关感染的相关性及精准血糖控制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伴有应激性高血糖(入院24h内随机血糖≥11.1mmol/L)的脑卒中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精准血糖控制组(A)与对照组(C)。使用静脉泵人胰岛素将A组患者血糖精确控制于5.56—8.33mmol/L,C组血糖控制于〈11.1mmol/L。入院当日、第3天、第7天行卒中量表(NIHSS)及APACHE11评分,抽静脉血测T淋巴细胞亚群;记录在院期间卒中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32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A组卒中相关感染的发生率(51.8%饿64.0%,P=0.027)和低血糖事件(2例椰.25例,P〈0.05)均显著低于C组。A组入院第1天平均血糖水平低于C组[(7.00±0.85)mmol/Lvs.(8.97±1.68)mmol/L,P〈0.05],血糖变异系数低于C组(12.1% vs 18.7%,P〈0.05)。入院第7天A组CD8+、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C组[(0.42±0.13)×109L-1 vs(0.34±0.12)×10 9L-1,(0.50±0.13)×109 L-1 vs.(0.39±0.17)×109L-1和(1.36±0.14) vs.(1.14±0.1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和CD4+绝对数量为卒中相关感染的易发危险因素。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脑卒中相关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与0.724,二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增加至0.890。结论精准血糖控制可有效防止脑卒中相关感染患者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脑卒中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对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999~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例,根据空腹血糖均值分为3组,A组患者空腹血糖(FPG)〈6.1mmol/L,B组6.1mmol/L≤FPG〈7.0mmol/L,C组FPG≥7.0mmol/L,观察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糖,病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严重感染和脑血管意外,监测生化指标,统计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A组及C组心血管及感染发生率较大于B组(P〈0.05),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较B组明显(P〈0.05),B组的长期生存率有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的范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