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换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门诊换药室的工作特点和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并贯彻执行各项预防措施。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后门诊,换药室的感染率低于采取预防措施前(P<0.05)。结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门诊换药室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针对门诊换药室的工作特点,对门诊换药室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门诊换药室的环境进行改造,采取分区域处理伤口(清洁、污染和感染区),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伤口护理用具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创造合格的换药环境。  相似文献   

3.
血源性污染是门诊采血室护士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研究发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传染性疾病.采血室护士每天要大量采集静脉血标本,在操作过程中易被血液污染.采血室护士是接触带有病原体血液最多的人群之一,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威胁.因此,如何做好采血室护士的安全防护、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将门诊采血室护士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工作。而门诊换药室是医院感染工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换药室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笔者认为换药室工作人员应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门诊换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药是外科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换药室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每日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伤口,在换药过程中与污染的器械物品及患者的血液、脓液、伤口渗液以及化学消毒剂、紫外线、臭氧等密切接触,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换药室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现报道如下。职业危险因素1.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换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急性创伤的清创、缝合,皮肤、黏膜的消毒,脓肿切开术,拔甲术,慢性溃疡伤口的换药,术后切口的拆线,各种引流管引流口处的换药等。如在操作中不注意自我保护,就容…  相似文献   

6.
门诊换药室是医院医疗工作科室之一。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我院自1999年开始,门诊换药室由外科病房护士轮流值班,周期为1个月。由于外科病房护士平时参与换药室工作的机会较少,故从事此项目工作时常会出现许多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1 有关创面和换药的问题l.1 缝合前,伤口清创不彻底,以致创面的血痂、毛发粘合在一起,给第二次换药和以后的拆线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
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位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质量.换药室感染原因很多,有伤口本身及全身状况的因素,也有因空气、器械、敷料及其他物品消毒灭菌不规范或污染所致,它可造成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或全身感染.因此,严格换药室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工作人员的无菌意识,在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中具有关键作用.本医院是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换药室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对换药室进行了科学的管理,严格消毒灭菌及进行全面的监控工作,有效地防范了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控制门诊外科换药室的污染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430022)朱佩军我院门诊外科换药室是换药患者聚集之地,也是各种细菌易污染之地,若管理不善易引起交叉感染导致院内感染。为了控制院内感染的增长,在省文明医院和医院护理质控中换药室控制污染的对策和实施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门诊换药室护理安全管理,规范各项护理程序和护理行为,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09年始,我院门诊换药室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意识,建立完善门诊换药室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加强教育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质量管理,定期对门诊换药室的空气、工作人员手、消毒液及无菌包进行抽样检测,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结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后,2010年门诊换药室抽样调查合格率为100%,无1例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结论:加强门诊换药室护理安全管理并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明显减少医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0.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诊换药室是对病人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伤口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处景不当易引起手术切口和创面的感染(医院感染)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给病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我院自2004年9月,搬入新的门诊大楼,针对旧门诊换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8名手术室护士采用问卷及谈话的方式调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血源性感染、物理性感染和化学性感染是危害手术室护士的三大有害因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结论:手术室护士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应对风险内容作具体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将手术室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刘立凡  廖晓骏 《华西医学》2014,(8):1558-1560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就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手术室实习护士以女性为主,占97.7%;中专学历实习生最多,达53.1%;所有被调查者均未接受学校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未按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实习生占76.8%。该期间共有457人发生职业暴露,占被调查实习护士人数的44.7%,其中生物性职业暴露最多,占职业暴露总人数的38.5%。结论手术室实习护士职业暴露不容忽视。加强手术室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及规章制度、增强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室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工作特点将研究对象231名护士分为影像介入组、临床科室组、门诊组,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放射性粒子辐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影像介入科护士放射性粒子辐射的认知度与防护行为等级高于临床科室,而临床科室护士的认知度与防护行为等级又高于门诊护士(P〈0.001,α=0.0167)。结论:护士对放射性粒子危害的认知度与其防护行为密切相关,为提高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危害的认知度,减少放射性粒子对护士造成的职业危害,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和重视对护士进行放射性粒子辐射的相关知识教育,并提供完善的放射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14.
移动信息技术在改进门诊输液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移动信息技术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优势。方法:通过对传统输液流程和移动输液流程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的优势。结果: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流程后,有效地减少了传统门诊输液在核对患者身份及其药物的准确性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因呼叫响应不及时所产生的医患纠纷,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给病人营造出安全、安静、安心的输液环境。结论:移动信息技术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保证了门诊病人的输液安全,提升了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水平,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各级医院护士长的职业价值观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为培养优秀护士长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制的护士长职业价值观量表和护士长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对252名护士长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级别、工作年限、任职年限、学历、职称对护士长工作价值观有显著影响。结论:护士长工作价值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应从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护士长的工作能力及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整群抽取我院和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在职护士78名,进行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和行为的调查并进行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后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和职业防护行为均显著优于培训前.结论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损伤防护现状,探讨有效防护对策。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158名手术室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对环境的陌生感,对手术器械、用物的不了解,对无菌操作的不规范,对手术的紧张感,对应急事件的惊恐,实际操作机会少等。结论: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发生职业损伤的状况较为普遍,预防损伤的措施和发生损伤后的处理仍有待改善,须加强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实习护生对风险的认知和处理能力,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责任分区模式在综合性医院门诊输液室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2年5月起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输液室将120个座位分为3个责任区,并对3个责任区患者的输液操作、观察与健康教育等实施小组包干,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进行监督。比较责任分区模式实施前后,患者输液意外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分区模式后,患者输液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与责任分区模式实施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责任分区管理模式可以增加护士工作的责任心,有效减少输液意外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保障了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方法: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加强对院时及住院期间的跌倒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及动态护理评估,对住院患者跌素评估评分》1分者,制定并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过对患者在住院前的既往史、住院后现病史的评估,有预见性地并及时地价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因素,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结论:综合评估患者住院前、住院期间的生理与心加强与患者家人及患者的沟通,能预见性地发现患者潜在的跌倒危险因素,士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安全性,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护理操作项目风险性的认知状况,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市5所综合医院外科和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的196名护士为调查对象。结果:护理人员认为给药和病情观察相关的内容是围手术期的高风险护理项目。此外,术中还需重点关注物品准备、查对、输血、引流管理及病理标本管理;术后还应关注输血查对和一些专科护理项目。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高风险护理项目的管理,以保证围手术期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