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纵隔肿瘤及囊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纵隔肿瘤的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总结1996-2001年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的2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资料,其中胸腺瘤4例,畸胎瘤8例,神经源肿瘤7例,支所联系实际囊肿3例,食管及心包囊肿各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例胸腺瘤病人术后1年复发,1例病人术后出血2次手术,其它病人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辅助小切口的VATS同样具备标准VATS的优点,在部分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可完成与传统开胸入路同质量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纵隔疾病的诊治方法及价值。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2月该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纵隔疾病患者47例。胸腺瘤8例,胸腺囊肿3例,胸腺增生2例,恶性胸腺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16例,支气管囊肿6例,畸胎瘤2例,心包囊肿2例,脂肪瘤2例,纵隔淋巴结核1例。淋巴瘤1例。其中重症肌无力4例,按Ossermen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结果46例于胸腔镜下完成,1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完成,全组无并发症,无1例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肿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当选择病例,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征  冉鹏  彭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99-360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2001年7月至2012年3月,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5例,其中6例胸腔-椎管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7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切除10例,中转开胸3例.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95.3 min,术后病理神经鞘瘤42例,神经纤维瘤22例,神经节细胞瘤21例.随访9个月~9年,无局部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安全、微创、恢复快,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胸腔-椎管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由胸外科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8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进行胸腺切除术共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3 1~ 77岁 ,平均年龄 48.4岁。重症肌无力 3例 ,其中两例合并胸腺瘤 ,按Ossermen分型Ⅰ型 1例 ,ⅡA 型 2例。病理类型 :胸腺瘤 6例 ,胸腺增殖 1例 ,恶性胸腺瘤 1例。经右胸入路手术 5例 ,经左胸 3例。1 .2 方法健侧 45°卧位 ,于腋中线第 6肋间作长约 1 .5cm小切口 ,置入胸腔镜探查 ,分别于腋前线第 4肋间及锁中线第 5肋间作 1 .5cm小切口插入套管作操作孔 ,必要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4月开展的8例应用纵膈镜经肋间切口纵膈肿物切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取令麻侧卧位,腋后线第5肋间做2cm切口,从镜管内伸入电凝吸引器分离,从纵隔镜镜身内取山肿瘤。结果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5min。8名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无发热,无胸腔积液,引流少,复查CT示:肿瘤切除完整,无残留,全部患者术后3d内拔除引流.术后病理结果分别为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3例。结论电视纵膈镜可以作为切除纵膈肿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使用消耗品的电视胸腔镜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使用消耗品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时,作一长3-8cm的胸腔镜小切口,通过该切口借助常规手术器械进行61例胸内手术,包括肺大疱切除38例,恶性胸水胸膜活检、胸膜固定9例,肺部分切除6例,纵隔肿瘤切除5例,肺叶切除3例。结果:全组均不需用一次性消耗品,没有中转开胸病例,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常规开胸手术少。结论:不用消耗品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可行的,胸腔镜小切口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手术7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该院自1999年2月-2000年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70例,手术方法一般采用2-3个约1.5cm小切口作为置镜孔和操作孔。肺叶切除或动脉导管结扎以附加小切口(约6-8cm)完成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肺大泡切除或缝扎术18例,肺叶切除30例,肺结核瘤肺楔形切除2例,胸膜结核切除2例,胸膜肿块和纵隔肿块组织活检各1例,纵隔肿瘤切除6例,损伤性血胸血凝块清除术3例,肺裂伤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结扎术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转开胸手术4例,占5.7%,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持续性肺漏气>7d,复张性肺水肿共8例,占11.4%。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我们认为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在电视下经胸壁小孔采用End-GIA切割缝合既牢靠又快速。肺癌作为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应附加小切口在电视和直视下进行。下肺静脉和支气管残端可用Endo-GAI切割缝合,也可按常规方法处理。VATS胸内探查发现肺部肿块较大,预计标本切下后从附加小切口取出困难,或纵隔深层淋巴结肿,大或支气管扩张胸膜广泛性致密粘连,或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均应及时中转开胸手术。纵隔囊肿无论大小一般宜VATS切除,但如前纵隔恶性胸腺瘤或大的畸胎瘤应传统开胸手术。动脉导管结扎宜附加小切口在电视直视下或直视下分离结扎,用钛夹夹闭动脉导管时有时可能滑脱,以双重粗线结扎安全可靠。VATS因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更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VAT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新科,只有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电视下操作技术,才能将这一新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3月~2006年9月,15例患者行胸腺瘤和(或)重症肌无力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6岁,平均38、5岁。行胸腺全切15例,合并MG行胸腺扩大切除9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5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20min,平均胸腔引流1.9d,平均术后住院7d。结论胸腔镜治疗早期胸腺瘤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且符合该类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腺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7月~2004年8月,选择3例胸腺相关疾病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行胸腺切除。结果胸腺瘤1例,恶性胸腺瘤1例,胸腺增生1例。其中伴重症肌无力2例。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结论符合适应证病例采用VATS技术进行完全的胸腺切除是可行的,与胸骨切开胸腺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镜微创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腔镜微创治疗的34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全镜下完成肿瘤切除,3例附加小切口完成手术.2例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采用后正中切口联合胸腔镜辅助手术切除.术后恢复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胸腔镜微创外科创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绝大多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46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在小切口(腋前线肋间6~8 cm)辅助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VATS组),25例在常规开胸手术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传统开胸组).结果 VATS组术后通气功能明显优于传统开胸组,术后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胸组.结论 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相比,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适合于早中期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可以作为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电视胸腔镜手术 7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电视胸腔镜手术 78例中 ,肺部疾病 5 1例 ,食管良性病 18例 ,纵隔肿瘤 4例 ,其他 5例。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 75例 ,中转开胸 3例 ,手术成功率 96%。手术时间 10~ 12 0min ,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6%。术后住院时间 3~ 10d ,平均 8d。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的微创手术 ,在胸部一些疾病的手术中 ,充分体现了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1998年6月我们共施行胸腔镜手术3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18~68岁,平均25岁。肿大疱破裂22例,其中原发性肺大疱17例,继发性肺大疤5例;肺球形病灶3例,其中炎件假瘤2例,胸腺癌1例;胸腔积液4例,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前纵隔畸胎瘤、肺结节病及右胸尖刀贯通份各1例。1.2方法手术均行全麻双胜气管插管。患者取健侧髂曲90卧位,健侧单肺通气。使用德国产Wolf电视内腔镜系统。选择患侧胞壁第6或7肋间腋中线做1.Ocm的切口,先用血管钳分离达胸膜放入胸腔镜套管,置…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肿瘤26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通过对26例纵隔肿瘤病人诊治经验的总结,得出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的初步体会,方法:自1992年4月02991年1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诊治纵隔肿瘤病人26例,结果:有1例神经鞘瘤病人术后出现短暂的Horner综合征,1例胸腺病人术后3年局部复发,其他病人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肿瘤,创俐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小儿重症肌力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把 3 2例MG分为二组 ,分别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及常规正中开胸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 ,比较其方法及效果。结果 :二种方法近期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0 5 ) ,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其中胸腺瘤 1例 ,胸腺增生 3 1例 ) ;随访半年~ 5年 ,效果满意。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能获得常规手术效果 ,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介于28~76岁,施行肺叶切除者76例,全肺切除者4例;所有病例中,因故中转开胸手术5例.所有病例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肺癌切除率、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及手术安全性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仿;肋间神经冷冻耗时短,术后患者镇痛药应用剂量小或无需止痛药治疗.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遵循肺癌外科原则和手术安全要求下,具有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较肺癌常规开胸手术有明显优势;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止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方式和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01/2007-12对28例前上纵隔肿瘤行电视纵隔镜辅助颈部弧形切口切除术,其中胸骨后甲状腺肿瘤13例(恶性1例,良性12例),胸腺瘤9例,脂肪瘤2例,淋巴囊肿2例,皮样囊肿1例,心包囊肿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2 h,术中平均失血量150 ml,平均术后住院7 d。结论:电视纵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可达到传统经胸手术效果,手术显露充分,操作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经验。方法:重症肌无力患者8例,据Osserman分型,Ⅰ型3例,Ⅱa型3例,Ⅱb型2例。全身麻醉胸腔镜下钝锐性游离切除胸腺左右叶及心包前脂肪。结果:无手术死亡者,手术时间2~3 h,术中出血量平均(80±20)mL,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引流胸液200~400 mL。病理示胸腺增生2例,合并胸腺瘤6例。随访8例,随访时间15~32个月。按Monden标准评判,肌无力症状消失3例,改善5例。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及胸腺瘤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创伤轻,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囊肿穿刺活检后病理涂片倾向于胸腺来源囊肿,患者住院后行右侧胸腔镜下纵隔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随访未见复发和并发症。结论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发病极为罕见,易误诊为胸腺或神经来源囊肿,临床及影像科医师遇到此部位病变应考虑到该病可能,确诊需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0.
以电视胸腔镜作肺叶切除在国内开展得还不多,而且处理血管均采用进口的Endo-GIA,价格昂贵,病人经济负担较重。自1996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不用Endo-GIA的方法为16例病人施行肺叶切除,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32a~70a,平均41a。右上肺叶切除5例、左上肺叶2例、右中叶2例、右下肺叶4例、左下肺4例。其中Ⅰ期原发性肺癌7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动脉瘤1例,肺囊肿4例,肺中叶综合征(类癌)1例,乳癌术后5a肺转移1例。 1.2 手术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健侧卧位,胸部垫高,使身体呈型,肋间隙尽可能增宽,先在第6肋间腋中线做一1.2cm小切口,分离至胸腔后,用手指伸入探查,如无肺粘连可置入胸腔镜观察,切口可作为术毕置胸腔引流管用。另外,上叶切除在第4肋间,下叶切除在第5肋间腋后线至腋前线处开一6cm~8cm的小切口,根据手术需要,可在其它肋间再做一个1cm小切口,置胸腔镜操作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