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析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8年间分离的1116株酵母样真菌的分类,标本来源,及其对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探讨了酵母样真菌与院内不同部位深部真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是导致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分别占53.58%和27.24%),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腹腔、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80.73%、12.01%、3.32%、1.70%、1.79%、0.45%)。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对93例COPD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89.25%),其中白色念珠菌占83.87%;其他为曲霉菌和酵母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5.37%),其他为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因素为长期住院、老年、抗生素及激素的不合理应用、医源性侵袭性操作。结论:COPD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慎用激素.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治疗,增加机体免疫力,注意消毒隔离,缩短住院目,早期诊治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常见菌种、好发部位,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10月130例住院过程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0.46%,占医院感染的15.21%,好发于呼吸道(占73.33%),消化道(占15.56%),泌尿道(占8.46%)等部位,菌种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37.97%),130例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过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控制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至关重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浅析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问题(附2017例病人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年间分离的1116株酵母样真菌的分类、标本来源、及其对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探讨了酵母样真菌与院内不同部位深部真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是导致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分别占53.58%和27.24%),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腹腔、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80.73%、12.01%、3.32%、1.70%、1.79%、0.45%)。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大都敏感,但耐药性也不容忽视,耐药率分别为AMB37%、5-FC47%、KCZ12%、NYS61%、FCZ15%,随着抗真菌药物应用增多,给耐药菌提供选择压力,使耐药性随之增加。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一亟待加强的问题,本研究还发现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接受一周以上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表明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是预防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45例临床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本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状况、病原菌特性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度,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血、无菌体腔液真菌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史,并对收集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根据诊断标准,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患者45例。其中社区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22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23例。社区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共21例,占95.5%;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1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血流感染,共15例,占65.2%;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腹腔感染2例。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新型隐球菌,共17株,占77.3%;其次为白念珠菌4株;烟曲霉1株。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白念珠菌,共8株;其次为其他念珠菌属。医院感染可能与住院天数较长、高龄、大手术、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深静脉置管等因素有关。结论我院2004年深部真菌感染确诊病例中,医院感染以白念珠菌所致的血流感染最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以隐球菌性脑膜炎最多见。氟康唑仍是治疗敏感念珠菌属尤其是白念珠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256例真菌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状况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真菌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联合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C AUX半自动鉴定爷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2真菌药敏条。结果256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33株(52.0%),光滑假丝酵母菌58株(22.6%),热带假丝酵母菌45株(17.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株(4.7%),克柔假丝酵母菌5株(2.0%),葡萄牙假丝酵母菌3株(1.1%)。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分别为99.6%、99.2%、96.5%。结论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呼吸道仍是酵母样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以及器官移植、导管插入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因素导致深部真菌的机会性感染日益增加。进一步加强临床深部真菌分离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并缩短疗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产氟康唑胶囊剂口服,治疗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其它部位深部真菌感染54例,结果显示本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临床痊愈率为77.36%,有效率达94.34%;对念珠菌属感染及曲菌感染均有效,真菌清除率为97.1%。本品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小,为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真菌新药。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研究了67例住院AL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分布、感染部位及感染诱因。结果显示:在AL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63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为口腔、下呼吸道、胃肠道、血液及泌尿道;易感因素与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有关。结论:①AL患者真菌感染菌谱分布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②侵袭性真菌感染所累及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和胃肠道;③使用广谱抗生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④使用抗生素和中性粒细胞缺乏两者对于同一真菌感染患者来说存在交互作用,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使用抗生素之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中性粒细胞缺乏之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峥  肖正华  曾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62-166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共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62岁。留取深部痰标本及时送检行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共检出真菌52株,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23株,热带念珠菌6株,克柔念珠菌3株,酵母样菌9株,隐球菌5株,毛霉菌4株,烟曲菌2株。入院前感染7例,住院1周内感染3例,2~3周9例,3周以上25例。病程≤1年1例,1~10年8例,≥10年37例。采用4种以上抗生素32例,3种抗生素8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呼吸道的真菌感染十分常见,且住院时间越长,病程越长,抗生素种类使用越多,越易真菌感染。严格控制血糖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治疗的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深部真菌感染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共检出真菌6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3%,合并细菌感染75%,深部真菌感染前用过广谱抗生素者占88%。结论:深部真菌感染在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患者中发病率高,治疗上常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医院院内感染现状,找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医院2006年12月~2008年10月21796例出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1796例住院病人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35例,感染率为2.4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3.4%,上呼吸道感染为21.4%;血液感染占10.6%。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检出病原菌总株数的16.0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放化疗、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结论本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把肿瘤病人作为重点防护对象。  相似文献   

12.
802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为医院真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绍兴市人民医院连续2年发生的医院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医院2006~2007年发生医院深部真菌感染患者802例,平均年龄63.3岁,均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3.2%;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占44.1%。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生素,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结论该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建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变化及感染致病菌分布特征,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本医院2000-200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病原菌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00-2008年期间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 203例,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波动在2.0%~4.1%之间。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血液感染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04年后鲍曼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血液感染呈上升趋势;感染病原菌以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以此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院感管理查房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在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础上,开展院感管理联合查房,比较2018年与2019年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控制评价指标的变化及管理成效。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正确率、微生物标本采集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的CRBSI与CAUTI感染发生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院感科主导的MDT院感管理查房模式,能达到部门协同、专业互补之目的,院感评价指标改善明显,管理成效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并发医院真菌感染(NFI)情况及其易感因素。方法评价CKD并发NFI的真菌特征和实验室指标与NFI的关系。结果65例CKD并发NFI者中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泌尿道25例次(38.46Voo),其次是消化道20例次(30.77%);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50例次(68.49%),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3例次(17.81%);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为90%。易感因素有住院时间长、贫血、营养不良、低IgG血症、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大剂量使用激素、环磷酰胺和广谱抗生素等。结论CKD易并发NFI,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NF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普通外科病房医院感染29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普通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间普通外科5324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9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5%。感染患者中死亡41例.占医院感染14%。在医院感染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56.8%。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占43.4%).手术切口(占12.5%).泌尿道(占11.6%)。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2%;23.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3%为白念珠菌。各种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细菌谱和耐药性的监测对控制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葛国兴  王宗欣  王清 《疾病监测》2013,28(4):310-313
目的 调查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指导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0-2011年医院ICU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及深部导管等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用专用微生物鉴定仪分析,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药敏分析。 结果 呼吸道标本(痰和导管)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0%,菌种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占27.36%; 革兰阳性球菌占8.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53%;真菌占11.2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20%,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病原菌的耐药性较广泛,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8.6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8.70%和27.20%;真菌耐药有增高趋势。 结论 ICU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有增高趋势。多种抗菌药耐药情况严重,医院应加强病原菌耐药率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菌种分布,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住院患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跟踪调查。对相应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年内共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205例。其感染发生率按年份统计分别为0.28%,0.34%和0.39%。居医院内同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占58.53%。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皆表明,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常见易感因素为老年患,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侵袭性操作等。结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早诊,早治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相关导管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所有住院患者相关导管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21例外科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70%,与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留置尿管相关的感染率分别为66.67‰、8.70‰、48.63‰;呼吸机的使用、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应用各种导管相关,应加强对ICU患者侵入性导管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菌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耐药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ICU在2011年度共收治26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发生率为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创面感染。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90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22%,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2位;革兰阳性球菌占30%和真菌占7.78%。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全部出现耐药,多数耐药率达到50%以上。结论该医院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普遍耐药,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