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膈肌细胞凋亡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J小鼠20只,雄性,6~8周龄,体重18~22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每组各10只。COPD组为将小鼠暴露于香烟烟雾中,烟熏3个月,通过病理检测COPD小鼠造模是否成功,使用平均肺泡间隔里衬(MLI)评估肺气肿严重程度,TUNEL检测膈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和Caspase-8 mRNA的表达,以及死亡受体5(DR5)及下游信号分子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DD)的表达。结果肺脏病理提示COPD模型造模成功,COPD组MIL(87. 25±5. 84μ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 89±5. 82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TUNEL结果提示,COPD组膈肌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RT-PCR结果提示,COPD组DR5、FADD、Caspase-8 mRNA、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膈肌细胞存在凋亡,可能与香烟烟雾激活死亡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2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7)和电针组(n=7)。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1 d,电针组电针术侧足三里和环跳穴。干预8周后取双侧腓肠肌,称重,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量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术侧腓肠肌中自噬相关基因ULK1、Atg13、Beclin1、Atg14、Atg7、Atg12、Atg5和Atg16L1 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术侧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及直径显著下降(P0.001),但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侧腓肠肌中ULK1、Atg13、Beclin1、Atg14、Atg7、Atg12、Atg5和Atg16L1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以上m 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能通过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自噬过度激活,从而维持骨骼肌细胞稳态,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Ⅲ,Col-Ⅲ)表达的影响,探讨PDTC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8只和治疗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质量分数0.5%DMN溶液2mL/kg,每2d注射1次,连续4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组造模期间给予PDTC溶液150mg/(kg·d)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肝左叶组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检测肝组织NF-κBp65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NF-κBp65、TGF-β1和Col-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NF-κBp65着色细胞数目和Col-Ⅲ着色面积。结果对照组肝小叶结构正常,细胞排列规律,未见肝细胞变性、坏死;模型组肝细胞融合性坏死,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假小叶形成;治疗组肝细胞肿胀、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轻;模型组、治疗组肝组织NF-κBp65活性[(76.6±6.5)%、(51.2±4.6)%],NF-κBp65mRNA(0.019 3±0.005 0、0.009 5±0.002 1)、TGF-β1mRNA(0.017 5±0.001 2、0.009 7±0.001 1)及Col-ⅢmRNA表达(0.077 5±0.030 5、0.030 1±0.003 3)均高于对照组((28.5±3.3)%、0.003 0±0.001 4、0.004 7±0.000 9、0.015 2±0.005 5)(P0.05),NF-κBp65着色细胞数目[(68.60±4.65)、(49.65±3.60)个]均较对照组[(14.68±2.98)个]多(P0.05),Col-Ⅲ着色面积[(10.39±1.53)、(7.36±1.17)μm2]均较对照组[(2.46±0.31)μm2]大(P0.05);模型组肝组织NF-κBp65活性,NF-κBp65mRNA、TGF-β1mRNA及Col-ⅢmRNA表达均较治疗组高,NF-κBp65着色细胞数目较治疗组多,Col-Ⅲ着色面积较治疗组大(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组织NF-κBp65活性与NF-κBp65mRNA、TGF-β1mRNA、Col-ⅢmRNA表达,NF-κBp65着色细胞数目,Col-Ⅲ着色面积均呈正相关(r=0.884,P0.001;r=0.976,P0.001;r=0.769,P0.001;r=0.934,P0.001;r=0.942,P0.001),TGF-β1 mRNA与Col-ⅢmRNA表达及Col-Ⅲ着色面积均呈正相关(r=0.831,P0.001;r=0.918,P0.001)。结论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下调TGF-β1表达,抑制以Col-Ⅲ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和反复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iNOS在COPD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鼠模型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模型组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NF-κB、iNOS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F-κB、iNOS的过量表达引起气道炎症和肺部损伤,导致COPD的发生;同时NF-κB促进炎症细胞合成多种炎症因子,产生大量的iNOS,在COPD气道炎症和肺部损伤的持续和放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明显的肺外损伤效应,可引起呼吸肌和外周骨骼肌的萎缩,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其中核因子κB(NF-κB)过度激活被认为是COPD患者骨骼肌萎缩的一种重要因素。本文从NF-κB激活与COPD患者骨骼肌蛋白降解和骨骼肌细胞再生之间关系,分析NF-κB在COPD患者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运动对COPD骨骼肌NF-κB通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共生菌对小鼠肺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性κB激酶α/β(IKK-α/β)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共生菌缺失小鼠(Abx鼠)及正常小鼠(WT鼠)肺脏组织中NF-κB、IKK-α/β及PI3K等的表达量及其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对哮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然后分别利用氨茶碱(AMI)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两组小鼠,收集并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运用Bradford方法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脏组织中PRMT1的含量以及NF-κB信号通路下游分子P65的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IL-4,IL-1β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5.48±4.96 pg/ml vs.4.01±0.56 pg/ml,23.48±6.11 pg/ml vs.3.77±0.27 pg/ml,29.45±6.98 pg/ml vs.5±1.84 pg/ml);经AMI处理的哮喘模型组IL-4,IL-1β,TNF-α的水平较PBS处理的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12.14±3.87 pg/ml vs.25.48±4.96 pg/ml,11.95±2.55 pg/ml vs.23.48±6.11 pg/ml,16.81±7.49 pg/ml vs.29.45±6.9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渗出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PBS处理组和AMI处理组发现,AMI处理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渗出含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四组小鼠肺脏组织中PRMT1和P65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在患有哮喘的小鼠中PRMT1和P65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哮喘模型组,AMI处理后的PRMT1和P65的表达水平较PBS处理组降低。结论 PRMT1通过上调NF-κB信号通路促进肺脏炎性因子IL-1β、IL-1和TNF-α的产生以及蛋白渗出,诱导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小鼠模型肺组织的T-box转录因子(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3,GATA-3)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转录因子的水平,分析支气管哮喘MP感染时这些主要转录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哮喘发病间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分为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合并MP感染组(支气管哮喘MP感染组)和OVA致敏组(支气管哮喘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运用荧光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各组小鼠模型肺组织中T-bet、GATA-3和NF-κB的表达。结果:支气管哮喘MP感染组和支气管哮喘组小鼠模型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明显高正常对照组(P<0.01),而2组的T-bet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支气管哮喘MP感染组小鼠模型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高于支气管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抑制剂对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致炎及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TLR4基因缺失(C3H/HeJ)雄性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肺炎衣原体感染组和肺炎衣原体感染加NF-κB抑制剂干预组,正常组鼻内接种二磷酸蔗糖(2sp)缓冲液,感染组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约4.0×10~6IFU/mL,干预组即在感染肺炎衣原体后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酞吡咯烷(PDTC)50mg/kg,并分别在接种后第1、4、7、14和21天处死小鼠,取肺脏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IL-10的表达,同时观察各组中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NF-κB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迅速升高,第4天达高峰(12.44±1.42)pg/mg,第14天时表达下降(5.61±0.81)pg/mg。同时肺组织中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组。在NF-κB抑制剂干预组,肺组织N F-κB蛋白表达与感染组比较明显减弱,同时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感染组。结论 NF-κB能活化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炎症反应,其特异性NF-κB抑制剂能有效拮抗NF-κB活性,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核因子κB(NF-κB)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水平的变化,探讨玉屏风散治疗COPD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烟熏加气管滴加脂多糖方法复制COPD模型,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和γ-GC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γ-GCS、NF-κB在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等都为高表达(P<0.01),经过治疗后,阳性表达率有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玉屏风散有着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减少炎性反应的作用,对于肺气虚型COP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模型,模拟并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炎症环境对肺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检测并分析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L-8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选用5~8周龄(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用熏烟加气道滴注LPS的方法构建COPD模型,在COPD模型的基础上注射Lewis肺癌(Lewis lung cancer,LLC)细胞建立COPD合并肺癌小鼠模型;在COPD合并肺癌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注射甲强龙控制慢性炎症,以建立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模型。观察并比较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模型小鼠、未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模型小鼠以及单纯肺癌模型小鼠3组肿瘤的生长体积及转移灶数量。以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并比较单纯COPD小鼠、单纯肺癌小鼠、COPD合并肺癌小鼠、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血清IL-1β,IL-6,TNF-α,IL-8水平,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这5组小鼠肺组织内上述炎症细胞因子相应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这5组小鼠肺组织内一些相关信号通路上的信号分子Stat3,ERK1/2,NF-κB,IκBα的活化比例。结果:与单纯肺癌小鼠相比,COPD合并肺癌小鼠的中位生存期较短,肺部病灶的体积较大,肺部转移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这些改变都较未治疗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IL-8在COPD合并肺癌肺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比例均较单纯肺癌组及单纯COPD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L-6在COPD合并肺癌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水平较单纯肺癌及单纯COPD小鼠增加2倍以上,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增加5倍以上,上调比例较其他3种炎症细胞因子大,而经甲强龙治疗的小鼠这些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肺癌小鼠肺组织内相关的信号分子Stat3,NF-κB,IκBα的活化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肺癌组及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肺组织匀浆内这3种信号分子的活化比例均较未治疗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慢性炎症环境可促进肺癌的生长及转移,从而缩短肺癌小鼠的生存期,使用甲强龙控制炎症反应后可抑制这种促进作用;IL-6,IL-8可能参与COPD慢性炎症环境对肺癌生长及转移的促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9(TLR9)、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白癜风患者作为观察组,3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BMC中的TLR7、TLR9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PBMC中的NF-κB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BMC中的TLR7表达量为(94.65±3.931)%,高于对照组的(92.84±3.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PBMC中的TLR9表达量为(86.68±11.01)%,低于对照组的(90.75±5.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PCR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BMC中的NF-κB mRNA表达量为(0.96±1.52),高于对照组的(0.24±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表达过量,TLR9则低表达,但与正常健康者的表达情况未见较大差异,而该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NF-κB表达量远高于正常健康者,推测TLR7、TLR9、NF-κB的表达与白癜风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使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阻断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以观察PDTC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TC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PDTC组于OVA激发前腹腔注射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100 mg/k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肺组织P50蛋白的表达,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两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P50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PDTC组[(30.3±3.2)%vs(14.7±2.6)%,P<0.01],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PDTC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PDTC作为特异性的NF-κB抑制剂,可以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但是,抗氧化剂应用于临床哮喘的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找副反应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MAPLC3)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RT-PCR方法检测初治、复发难治、完全缓解(CR)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自噬活性以及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自噬活性、Beclin1和MAPLC3mRNA表达分别为80%、0.68±0.18、0.24±0.06;在难治复发组分别为100%、0.79±0.09、0.30±0.07;在完全缓解组分别为40%、0.52±0.15、0.16±0.04;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57±0.13、0.16±0.05。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Beclin1、MAPLC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组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均上调,在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上调尤为明显,这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家族3(Tim-3)的小分子干扰RNA(si RNA)质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Kupffer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 N)和脂多糖(LPS)建立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将3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5只。分离所有小鼠Kupffer细胞,用特异性靶向Tim-3的si RNA片段沉默小鼠肝Kupffer细胞中的Tim-3,同时将模型组小鼠进一步分成空转染组、特异si RNA组及阴性si RNA组。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im-3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im-3沉默后Kupffer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表达,并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Tim-3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48.3±6.8 vs.10.3±1.8,t=0.007,P0.05),且特异si RNA组Tim-3 m RNA的表达(18.3±3.5)显著低于空转染组(58.3±7.5)及阴性si RNA组(57.3±7.1)的表达(F=118.5,P0.05)。在转染后3、6、24 h,特异si RNA组中TNF-α(F=68.76、73.55、92.36,P均0.05),IL-1β(F=32.1、86.5、112.3,P均0.05)及IL-6(F=178.9、98.7、89.9,P均0.05)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空转染组及阴性si RNA组。同时,特异si RNA组的NF-κB蛋白的表达在转染3 h(F=48.9,P=0.020)、6 h(F=107.4,P=0.002)、24 h(F=148.9,P=0.001)均显着高于空转染组及阴性si RNA组。结论 Tim-3通过NF-κB蛋白表达参与了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Kupffer细胞活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肺泡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或其他肺病患者正常肺叶组织肺泡灌洗液,分离、纯化、培养肺泡巨噬细胞.予10-6M AngⅡ刺激15,30,60,120 min.另外,予AT-1受体阻断剂irbesartan(10-6M)预处理肺泡巨噬细胞60 min后再予10-6 M AngⅡ刺激60 min.设置对照组.凝胶电泳移动抑制实验(EMSA)检测NFκB的结合活性.免疫蛋白质印迹检测胞浆内IκBα的表达.RT-PCR检测TNF-α和ICAM-1的表达.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ngⅡ刺激肺泡巨噬细胞15 min NF-xB结合活性增强,60 min达到峰值.AT-1受体阻断剂irbesartan可阻断NF-κB结合活性增强.与对照组(1.0)相比,AngⅡ处理组(0.29±0.11)ⅠκBα旺表达减弱,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irbesartan处理组ⅠκBα表达(0.83±0.12)则增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0.42±0.099)相比,AngⅡ处理组TNF-α(1.13±0.17)表达增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irbesartan处理组(0.77±0.15)减弱,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与对照组ICAM-1表达(0.16±0.050)相比,AngⅡ处理组(0.55±0.08)增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irbesartan处理组(0.32±0.07)减弱,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ng Ⅱ对肺泡巨噬细胞NF-κB通路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3-MA对照组、灯盏生脉胶囊(DZSM)组和DZSM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大鼠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1 h再灌注模型。3-MA组和3-MA对照组造模前1 h立体定位侧脑室内注射3-MA或生理盐水,DZSM组和DZSM对照组从造模后4 h起每天予DZSM 20 mg/kg或生理盐水灌胃,共3 d。再灌注3 d后,各组采用Longa评分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表达,化学荧光法检测DZSM组和DZSM对照组活性氧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LC3、Beclin1表达显著增加(P0.001),尤其在梗死灶周边的皮层和纹状体区。3-MA组LC3、Beclin1阳性细胞计数均显著少于3-MA对照组(均P0.001),Longa评分显著低于3-MA对照组(P0.001)。DZSM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ZSM对照组(均P0.001),活性氧水平、Longa评分也显著低于DZSM对照组(P0.001)。结论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反应可保护神经功能。DZSM胶囊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自噬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观察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治疗时其的影响.方法 81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组(41例)和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组(40例),另以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和MCP-1水平.结果 ①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PBMC中NF-κB活性[(1.32±0.36)ng/L]及MCP-1水平[(66.89±5.62)ng/L]和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治疗组PB-MC中NF-κB活性[(1.70±0.39)ng/L]及MCP-1水平[(73.35±7.5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9±0.34)ng/L及(58.63±8.24)ng/L,P均<0.001];②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PBMC中NF-κB活性和MCP-1水平明显低于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治疗组(P均<0.001).结论 NF-κB基因及其调控蛋白MCP-1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刺联用治疗后可延缓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方法根据结核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16例)和活动性结核组(24例),收集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活动性结核组中性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的自噬状态。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2-△△Ct计算Beclin1表达的相对定量。结果活动性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 5,P0.05);活动性结核组男性比例(79.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5%)。活动性结核组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3 8,P0.05),而单个核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 2,P0.05);活动性结核组中性粒细胞Beclin1△Ct=-1.254±0.4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t=-0.10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核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自噬水平降低,且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RNA的表达下调,中性粒细胞的自噬水平可能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