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对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IP)组.I/R组开胸后,建立在体肺脏I/R损伤模型.IP组于缺血开始前,应用3个循环的5 min缺血+5 min灌注进行处理,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表达.同时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肺脏的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凋亡指数增加,Bax、 Bcl-2表达均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IP组凋亡指数明显下降,Bcl-2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增高,肺脏超微结构损害和肺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预适应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介导而减少肺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生脉注射液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SMI)对兔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用开胸后阻断左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制备兔单侧肺I/R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胸,于左肺门过阻断带并观察240 min。SMI组于缺血前2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SMI 15 ml/kg,其余操作同I/R组。于再灌注180 min时静脉注入氯化钾处死动物,取各组肺组织,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肺损伤定量评价指标(IQ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肺组织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MDA、W/D比值、IQA、AI均明显升高(P均<0.01)。与I/R组比较,SMI组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和P<0.05),MDA、W/D比值、IQA、AI均不同程度降低(P均<0.01)。AI与MDA、W/D比值、IQA均呈显著正相关(r1=0.835,r2=0.751,r3=0.656,P均<0.01),与SOD、NO呈显著负相关(r4=-0.769,r5=-0.488,P<0.01和P<0.05)。结论:SMI可通过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减轻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 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 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45 min,再灌注105min;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再灌注30 s,停灌30 s,反复3次,再恢复灌注102 min;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缺血-再灌注组(HM+ I/R组):术前连续2d腹腔注射Hemin 40 μmol/(kg·d),余同I/R组;锌原卟啉Ⅸ+缺血后处理组(ZnPPⅨ+IPO组):术前24 h腹腔注射ZnPP Ⅸ20 mg/(kg·d),余同IPO组;氯化高铁血红素+假手术组(HM +S组).测定各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I/R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0.177 ±0.015)与S组和HM+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与IPO组(0.194 ±0.017)及HM+ I/R组(0.209±0.01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各实验组PaO2均显著低于S组(90 ±11) mm Hg,IPO组和HM + I/R组PaO2与I/R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较S组肺组织W/D、血清MDA含量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PO组和HM+ I/R组上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在体大鼠肺IRI,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健康雄性大鼠28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4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IP)组.观察两组大鼠缺血前和缺血即刻、缺血15 min、缺血30 min以及再灌注30 min、再灌注2h心电图ST段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TTC染色评价心肌细胞坏死情况,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I/R组比较,IP组缺血30 min时ST段抬高幅度明显降低[(0.675±0.150)、(0.489±0.161) mV,P<0.05],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时间推迟[(6.47±4.28)、(18.21±5.36) min,t=5.241,P=0.000],室性期前收缩持续时间缩短[(16.71±5.48)、(6.07±4.33) min,t=4.924,P=0.00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显著下降[57.14% (8/14)与14.29% (2/14),x2=5.600,P=0.018;50.00%(7/14)与14.29%(2/14),x2=4.094,P=0.043],心肌梗死范围缩小[(37.50±11.40)%、(12.50±9.45)%,t=3.211,P=0.006],凋亡指数亦降低[(24.31±3.12)%、(19.01±4.32)%,t=3.227,P=0.006],并伴有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上调(0.103±0.045、0.221±0.101,t=2.670,P=0.015).结论 缺血预适应对病程4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纳洛酮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甲泼尼龙组(MP组)、纳洛酮组(Na组)、甲泼尼龙联合纳洛酮组(MP+Na组).术后3 h和6 h取标本,用钙结合蛋白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观察肺脏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肺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①6 h MP组较I/R组肺脏IκB-α的表达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和6 h Na组较I/R组肺组织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组和Na组3 h和6 h的细胞凋亡率较I/R组均有所减少(P均<0.01),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均有所减轻.②MP+Na组较MP组、Na组、I/R组肺组织凋亡率、caspase-3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或P<0.01),肺脏IκB-α的表达较6 h Na组显著增多(P<0.05),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6 h较3 h减轻更明显.结论 甲泼尼龙、纳洛酮分别通过抗炎、减少caspase-3的激活两个不同途径抑制凋亡的发生,早期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更能有效抑制肺组织I/R损伤凋亡的发生,对肺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比较.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分别以缺血前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NE-P),缺血预处理(IP),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I/R组细胞凋亡率[(43.33±4.92)%]较高,NE-P组及IP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25.24±1.56)%、(24.44±2.96)%],但较I/R组明显降低(P<0.001).IP组及NE-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I/R组明显减少,IP组及NE-P组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NE-P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NE-P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其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在体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大鼠左肺门1.5 h,再灌注2 h,建立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氨溴索组(AMB组),AMB组缺血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氨溴索25 mg/kg,再灌注前5 min颈静脉注射氨溴索25 mg/kg.再灌注2 h后采颈动脉血检测血气、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摘取左肺测湿干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并行病理学检查.统计结果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 再灌注2 h后,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肺湿干比、MPO活力(U/g)、MDA含量(nmol/mg)分别为(5.3±0.5)、(1.30±0.26)和(0.66±0.16),显著高于control组,AMB组可使上述指标降至(4.8±0.3)、(0.93±0.40)和(0.51±0.07),同时使SOD(U/mgprot)由I/R组的(39.3±3.0)升高至(49.9±7.3).I/R组血清IL-1β(pg/ml)、IL-8(pg/ml)、TNF-α(pg/ml)含量分别为(22.08±3.85)、(21.92±5.56)、(30.50±3.77)显著高于control组,AMB组可使上述指标降至(17.11±2.22)、(15.07+3.56)和(22.97±3.22).结论 氨溴索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抑制中性粒细胞和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单磷酰脂A预处理(MLA-P)和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I/R损伤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I/R组凋亡细胞较多,MLA-P组及IP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I/R组(P<0.01)。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I/R组均较多,MLA-P组及IP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1),而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MLA-P组与IP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LA-P可抑制I/R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心肌凋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MLA-P与IP两者对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9.
不同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方法.方法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及肾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比较三种方法对缺血/再灌注(I/R)未成熟心肌损伤的效应.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n=6)仅灌注KH液70min;缺血/再灌组(I/R,n=6)工作心15min后缺血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心脏缺血预处理组(IPC,n=6)工作心15min后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注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DL-IPC,n=6)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min,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肾缺血预处理组(K-IPC,n=6)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min,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电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C、DL-IPC及K-IPC组在左室功能恢复方面优于I/R组(P<0.05),在ATP含量、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方面均优于I/R组(P<0.01),在心肌含水量方面低于I/R组(P<0.05),在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不同缺血预处理可诱发同等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研究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85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7):缺血再灌注组(I/R),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前24 h,L、M、H组分别腹腔注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1 000、3 000和5 000 U/kg,I/R组注射生理盐水;该4组予以阻断左侧肺门部血流60 min,再灌注90 min后(S组只开胸不阻断左肺门),处死大鼠,取左肺标本,观察各组中肺脏颜色、有无出血点等,测动脉血气分析,测量肺的湿干重比(W/D),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中MCP-1的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肺组织MCP-1表达水平和W/D值均上升(P均<0.01),动脉血Pa O2值下降(P均<0.01),且均以I/R组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剂量组间比较,M组肺组织MCP-1表达水平较L、H组降低(P均<0.05),W/D值较L、H组降低(P均<0.05),动脉血Pa O2值较L、H组上升(P均<0.05)。结论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不同,保护作用最佳剂量为3 000 U/kg,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介导的过度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单侧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再灌注180min时取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肺湿干比(W/D)、肺泡损伤数定量评价指标(IQ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t)。结果I/R组与C组比较,SOD活性、NO含量明显降低(P〈0.01),MDA、W/D、IQA、AI明显升高(P〈0.01),L—Arg组与I/R组相比较,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MDA、W/D、IQA、AI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左旋精氨酸可通过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MHI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肠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亚低温预处理组(MHIP)。观察各组肠组织超微结构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光密度值明显增高,与假手术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及亚低温预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小肠组织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增高(P<0.01,P<0.05),Bax蛋白表达光密度值降低(P<0.01,P<0.05),Bcl-2/Bax光密度比值明显增高。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与下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抑制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以保护缺血再灌注肠损伤,亚低温能增强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待观察。目的:观察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分析细胞凋亡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可能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急诊中心。材料:实验于2006-04/2006-09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及南京市放射免疫检测中心完成。选用28只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50 ̄350g,鼠龄49 ̄76d,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4只。方法:①实验干预:实验组大鼠参照Eppinger等的方法进行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给予阻断肺门45min(观察肺无舒缩为阻断标准),再开放3,6h(再灌注以肺恢复舒缩为标准)后取材,每次取7只,对照组仪行开胸术,于相同时间点同样方法分离肺组织。②实验评估: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凋亡细胞,计算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法观察肺脏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计算2组大鼠左肺湿干质量比;计算肺泡损伤数比值进行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②肺湿干质量比及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结果。③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纳入大鼠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实验组肺缺血再灌注3,6h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缺血再灌注6h凋亡率较3h有所降低(P<0.05)。②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3h达到最高,6h稍有下降,较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增加(P<0.01)。③实验组肺缺血再灌注3,6h肺泡损伤数比值及肺脏湿干质量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缺血再灌注6h两比值较3h有所增加(P<0.05)。④实验组肺泡结构破坏、塌陷、消失,肺泡间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缺血再灌注6h较3h更严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早期可能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改变,激活细胞的凋亡途径,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导致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中细胞凋亡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纳洛酮组(Na组).I/R组钳夹肺门远心端,阻断肺门(以肺无舒缩为阻断标准),建立在体肺I/R损伤模型.Na组在该基础上予纳洛酮1 mg·kg-1腹腔注射,各组分别于3,6 h点取标本,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肺组织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测算肺湿于比(W/D),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O-1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改变.采用Stata 9.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R组与Sh组相比,3,6 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增加,W/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3,6 h点,HO-1的mRNA表达与肺组织凋亡率、W/D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IR组相比,Na组3,6 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减少,W/D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HO-1表达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在肺1/R损伤早期,纳洛酮可以诱导HO-1的mRNA表达大量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硫化氢(H2S)对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LPS组、LPS+硫氢化钠(NaH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35只,其中7只大鼠应用右心导管法测定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剩余28只大鼠均于4小时或8小时时经颈总动脉放血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Fas蛋白表达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肺泡损伤数比值(IQA)作为肺损伤的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结果 气管内滴注LPS可引起肺组织损伤、IQA升高(P<0.01);各时间点肺MPAP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Fas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预先给予NaHS可显著减轻LPS所致肺组织损伤、IQA下降;MPAP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Fas蛋白的表达降低(均P<0.01);而预先给予PPG可加重LPS所致肺损伤,IQA及各时间点肺MPAP升高更加明显;同时Bcl-2蛋白表达也降低更加明显、Fas蛋白的表达升高也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 H2S可通过减轻LPS攻击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程度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抑制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24h后缺血1h,再灌1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及Caspase-3活性测定,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心肌缺血预处理24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抑制CytC和AIF自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及caspase-3的活化,上调HSP70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诱导HSP70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I/R)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I/R组和体积分数为2%的异氟醚预处理组(S组)3组,每组10只.C组吸入纯氧2 h,24 h后仅行左冠状动脉(冠脉)套线而不阻断血流160 min;I/R组吸入纯氧2 h,24 h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阻断血流40 min,再灌注120 min;S组吸入2%的异氟醚和纯氧2 h,24 h后处理同I/R组.再灌注后抽血测定各组丙二醛(MDA)含量;用伊文思蓝和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HSP27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可降低I/R损伤心肌梗死面积[(19.7±2.8)%比(37.8±1.75)%],上调HSP27表达[(84.5±4.3)灰度值比(53.1±3.8)灰度值],下调NF-κB表达[(58.6±4.2)灰度值比(119.3±5.6)灰度值],降低MDA含量[(5.24±0.45)kU/L比(9.42±0.83)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P27介导了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I/R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及异丙酚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异丙酚组、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阻断肝门30 min后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50 mg/kg或相应剂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 h处死动物.假手术组不阻断肝门,于上述各相应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与处死动物.留取肺脏组织,原位末端转移酶(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湿/干重(W/D)比值及肺组织病理.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W/D比值、AI与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均<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方面,缺血再灌注组肺泡腔完整性破坏,间隔增厚,并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2)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异丙酚组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与MDA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在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异丙酚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