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错构瘤的CT诊断、手术治疗.方法 对24例肺错构瘤患者的胸CT影像学诊断、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均经CT扫描,术前仅6例确诊,误诊率高.手术方式有病灶单纯切除、肺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切口多以小切口为主,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CT扫描是肺错构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误诊率仍高,手术是治疗肺错构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orta,CTA)诊断肺隔离症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例经CTA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我院1例经CTA证实有异常增粗的迷走血管,栓塞其异常血管,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国内自1954-2004年共有31篇文献,报道了肺隔离症304例,其中195例为手术后确诊,13例经血管造影确诊,47例CT增强扫描确诊,34例CTA确诊,其它经CT、MRI等确诊。本病诊断的关键是证实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本文探讨了CT增强、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自1954年至今,共195例经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易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栓塞治疗肺隔离症成为一种可能,它有微创的明显优势。结论:CTA可检查出异常供血动脉的阳性率高,应成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P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初诊误诊11例,误诊率为91.67%,误诊时间14 d~20年。初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3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1例,肺大泡、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例,肺囊肿并感染、结核性胸膜炎、真菌感染、血管畸形、PS各1例。本组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5例,其中伴发热、胸痛、喘憋、心悸各1例;表现为胸闷伴气促、胸痛各1例;表现为干咳3例,其中伴咯血、腰痛、发热各1例;临床无明显症状2例。经肺部增强CT或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确诊为PS 5例;经术中或术后病理确诊为PS 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PS 2例。6例行手术治疗;6例拒绝手术,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4个月~5年,6例预后良好;4例基础疾病较多,仍间断咳嗽、咳痰、反复感染,每年住院或急诊治疗2~5次;1例间断咯血,每次予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PS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伴有肺外症状,及时行CTA或胸部增强CT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资料,分析近五年临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及外科治疗方法等。该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均由病理学诊断证实。肿瘤完整切除13例(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4例),姑息性切除2例,肿瘤探查和活检1例,其中良性和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8%和28.57%。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在急诊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T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手术确诊为TA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2例患者经CTA检查,18例经超声多普勒检查,27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DSA)检查,研究3种检查方法在TAD患者诊断中的正确诊断率及耗时。结果22例患者经CTA检查全部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正确诊断率为100%,DeBakey分型准确,平均耗时为25 min;27例患者经DSA检查全部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正确诊断率为100%,DeBakeyⅠ型误诊为Ⅱ型者1例,平均耗时38 min;经胸超声检查有11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正确诊断率为61.1%,经食道超声检查有16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正确诊断率为88.9%,两者结合可全部确诊18例患者为主动脉夹层,正确诊断率为100%,DeBakey分型准确,平均耗时24 min。结论CTA具有诊断正确率高、分型准确、耗时少等特点,是TAD急诊诊断方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肺原发透明细胞瘤(Clear cell tumor of the lung)是肺内非常罕见良性肿瘤,作者就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1例肺原发透明细胞瘤患者,对其病理特征及CT检查特点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CT表现特点,为今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鉴别在肺内多发小结节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肺内多发小结节患者67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金标准)得到确诊,手术前患者均分别给予常规分辨率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鉴别,并且CT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67例入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尘肺、癌性淋巴管炎及肺炎。高分辨率CT检查最终确诊63例,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4.03%(P0.05);常规分辨率最终确诊57例,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5.07%(P0.05),高分辨率CT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CT检查(P0.05);高分辨率CT与常规分辨率CT检查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及分叶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分辨率CT用于肺内多发小结节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肺错构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4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26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26例肺错构瘤均完整切除,无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手术是肺错构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刘建明  刘贤安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48-2349
[目的]探讨原发性颈淋巴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35例原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经给予细针穿刺针吸活检,有9例确诊,给予抗结核治疗1年;2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诊,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结果]35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未见颈淋巴结复发.[结论]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确诊首选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不明者行肿块切除病理确诊.确诊者均需抗结核治疗.手术对原发性颈淋巴结核有明确诊断、治疗及缩短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平扫联合CT血管成像(CTA)对诊断老年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本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VBD的患者,分析总结CT平扫及CTA资料、临床资料,将 VBD患者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CTA明确诊断为 VBD患者13例,CT平扫可明确诊断为 VBD 10例,CT平扫对VBD诊断的阳性率76.9%(10/13)。CT平扫同时还可发现颅内其他病变。基底动脉测量的直径 CT平扫较 CTA测量结果稍偏大。CTA可清楚显示动脉扩张、迂曲、延长及偏移的情况及程度,可直接测量扩张血管长度、直径。老年组基底动脉(BA)直径、椎动脉(VA)直径、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均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脑干压迫征1例,后循环脑梗死2例。结论 CT平扫对 VBD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 VBD的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CT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 VBD的检查技术。CT平扫联合CTA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VBD 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VBD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与后循环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年人肺隔离症的发生与分型及诊疗方法,以期减少误诊率,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证实的17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27~63岁,平均40岁.反复咳嗽、咯白色黏痰或脓痰11例,咯血2例,伴间歇发热2例,胸痛1例,无症状1 例,术前误诊肺囊肿6例、肺脓肿1 例、肺癌1 例、肺炎性假瘤2 例、纵隔肿瘤1 例,误诊率64.7%(11/17).17例均为叶内型,均行病变肺叶切除术,1例出现术中大出血,其余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肺隔离症.无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成人肺隔离症的误诊率较高,主要通过X 线、CT 及主动脉逆行造影等检查诊断,近几年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是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法洛四联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TTE和CTA结果,并与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比较TTE和CTA检查对法洛四联症各种畸形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TTE在法洛四联症心内畸形(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等)的诊断中准确性高于CTA,而CTA在心外畸形(如肺动脉发育异常)的诊断中,准确性明显高于TTE。结论1TrE和CTA在法洛四联症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两者各有其优势,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合两种诊断方法,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53例肺隔离症病例的分析,以期达到临床医生对这一临床少见病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8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其远期疗效。结果 53例患者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32.7岁;病程1周到40年,平均68个月。40例术前诊断为肺隔离症,7例诊断为肺囊肿,3例诊断为支气管扩张,1例诊断为肺大疱,1例诊断为胸腔积液待查,1例诊断为肺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50例采用开胸探查,3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均符合肺隔离症。53例患者中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年,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畸形,增强CT+三维重建是肺隔离症诊断的最佳辅助手段,因其可引起感染、咳血,甚至发生癌变,一经诊断,推荐手术治疗,开胸手术或胸腔镜微创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肺放线菌病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展鸿  李时悦  曾运祥  袁锦屏  陈国勤 《新医学》2009,40(10):644-646,F0003
目的:探讨肺放线菌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4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均有咳嗽、咯脓血痰,肺部均有基础病变(分别为肺隔离症、支气管扩张症、肺囊肿、支气管异物),均曾被误诊。2例患者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取分泌物及肺部活组织检查(活检)阳性确诊,另2例经术后病理活检确诊。4例患者全部予处理基础病变(肺叶切除和异物摘除),其中1例患者在术前予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肺放线菌病痊愈,4例患者均在术后予4~9d的抗生素治疗,随访半年至1年均未复发。结论: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肺部有基础病变且反复咳嗽、咯血痰而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放线菌感染的可能。经可弯曲支气管镜等方法获取深部分泌物和(或)组织行病原学培养、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主要的确诊方法。治疗上应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时应重视基础病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缩窄(CO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92例COA患者的术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CTA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手术证实的92例COA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87例,CTA诊断正确91例,两者对CO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7/92)和99%(9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0,P=0.213)。手术证实的结构异常共计222处,包括心内结构异常110处、心脏-血管连接异常13处和心外血管异常99处。在110处心内结构异常中,CTA检出92处、漏诊18处,包括瓣膜或瓣环病变11处、卵圆孔未闭3处、房间隔缺损2处、室间隔缺损和心内膜垫缺损各1处;超声对所有心内结构异常全部检出;两者对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92/110)和100%(1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01,P=0.000)。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13处,CTA与超声均全部检出。大血管异常99处,CTA漏诊2处,包括主肺动脉侧支循环和主动脉隔膜型缩窄各1处;超声漏诊15处病变,包括主动脉缩窄4处,侧支动脉3处,动脉导管未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和永存左上腔静脉各2处,头臂静脉走行异常和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各1处;误诊1例,将主动脉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CTA、超声对大血管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97/99)和84%(83/99),CTA明显高于超声(χ^2=11.350,P=0.000)。结论超声心动图和CTA均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检查方法,CTA在诊断心脏外大血管异常方面优于超声心动图,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内畸形方面优于CTA,两者联合应用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病的原则、方法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6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4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3例CT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采用肺楔形切除术获得病理组织; 31例局限性病变患者均行病变完整切除, 其中肺叶切除术26例, 肺段切除术3例, 肺楔形切除术2例。27例行开胸手术, 7例行胸腔镜手术。  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 所有病例均由病理诊断为曲霉菌感染。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5例(14.7%), 分别为肺栓塞1例, 急性肺水肿1例, 胸腔积液1例, 支气管胸膜瘘1例, 切口裂开1例。术后2~34 d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10.1±6.2)d。随访1~16年, 全部治愈, 无复发。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肺部病变怀疑肺曲霉菌病无法明确诊断时, 手术肺组织活检可提供病理及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局限性肺曲霉菌病变, 外科手术可将病灶完整切除, 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 并有效缓解症状, 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7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63例(87.5%)以剧烈胸背痛或腰腹痛为首发症状,发病时伴有高血压(70.8%,51/72)、脉搏短缺(8.3%,6/72)、血管杂音(9.7%,7/72)、主动脉瓣区杂音(11.1%,8/72)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临床特点;主动脉全层CTA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且有确诊意义的检查。主动脉夹层分型以De BakeyⅢ型为最常见(90.3%,65/72),镇痛、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其主要治疗。48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9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15例未行手术(假腔血栓形成未见明显破口3例,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起自假腔不能手术1例,因破口位置复杂、外科风险高而未行手术2例,消化道出血并脑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未手术3例,急性期主动脉破裂死亡2例,因病情严重自动出院4例)。好转出院61例,院内死亡7例,自动出院4例(未随访)。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患有高血压病,症状以胸痛为主,主动脉CTA是首要检查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腔内修复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MA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避免误诊及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10年1—12月收治的7例SMA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术前均经常规检查、上腹部CT及腹部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SMAE,3例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2例转血管外科予抗凝溶栓治疗;1例因腹腔穿刺抽出血性积液后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证实为SMAE;1例按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后症状继续加重,剖腹探查确诊SMAE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7例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中老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且症状与体征不相符时,应考虑SMAE的可能,尽早行腹部CTA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5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表面遮掩法(SSD)三维重建进行诊断。结果 215例病例成像清晰,DSA或手术(病例均行DSA检查、207例行手术)证实,215例共238个动脉瘤,其中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正确诊断230个动脉瘤,漏诊8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手术发现DSA漏诊3例共3个动脉瘤。其中M IP、MPR正确显示230个、VRT显示221个、SSD显示219个。本组CTA敏感性为96.6%,阳性预测值99.6%。CTA检查与DSA检查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技术能较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合理利用不同三维重建技术能提高脑动脉瘤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