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胸腔积液是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可能会增加移植后死亡率。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009-05/2010-05收治的36例行原位肝移植病例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胸腔积液发生率、危险因素,对左右胸腔积液采用t检验,对有意义的统计学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早期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72%(26/36),单纯右侧胸腔积液26例(26/36,72%),双侧胸腔积液13例(13/3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二次手术、是否肺部感染、移植后机械通气时间、移植后3d出入量、基础疾病是移植后发生胸腔积液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RF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30d内发生ARF29例(发生率为23.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胆红素、肌酐和术中尿量为独立危险因素。29例ARF患者中,13例(44.83%)1个月内肾功能恢复正常,13例(44.83%)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RRT),与未发生ARF的对照组比较,ARF组监护室停留时间[(6.17±5.70)dvs(2.02±1.23)d]、死亡率(37.93%vs3.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ARF是影响患者近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术前贫血、血肌酐水平偏高及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早期ARF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肝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收集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器宵移植中心2001-10/2008-10的72例肝移植患者移植后并发早期深部真菌感染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16例肝移植患者发生早期深部真菌感染23例次,死亡4例,感染发生率22.2%(16/72),死亡率25.0%(4/16).肺部感染15例次,肠道感染6例次,胆道感染1例次,颅内感染1例次.白色念珠菌感染占65.22%,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占17.39%,曲霉菌感染占13.04%,隐球菌感染占4.35%.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26 d.可见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是影响肝移植患者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深部真菌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110例成人肝移植病例的1临床资料,以期筛选出影响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5-01/2007-1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肝移植的资料完整、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受者110例,均为经典式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尸体供肝.其中移植后存活<30d的10例患者列入围于术期死亡组,移植后存活/30 d的100例患者列入生存组.对影响两组患者移植后转归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差异显著的影响轩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受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移植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均高于生存组(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是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移植前终末期肝病模型高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是导致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改善移植前受者的危重病情及凝血功能障碍能够降低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行肝移植的患者。根据"肠道菌群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菌群失调组和非菌群失调组,分析其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同时利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肠道菌群失调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179例患者资料,最终纳入141例。在141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共59例,发生率为41.84%(59/141),多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53/59,89.83%),尤其术后14 d内(46/59,77.9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大量腹水、术后长时间全肠外营养(TPN)、肠功能障碍及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是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高。术前大量腹水、术后长时间TPN、术后肠功能障碍及术后长时间抗生素应用是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 对198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TDM将患者分为PTDM组 (48例)和非PTDM组 (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可能导致PTDM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PTDM的高危因素。结果 本组PTDM发生率为24.2% (48/1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高于27、肝硬化失代偿、术后应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偏高是PTDM的高危因素。结论 PTDM是肝移植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护理对策是减少PTDM的关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是肝移植术后最为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移植肝功能丧失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发生率为3%~26%,病死率高达15%~18%[2]。HAT一旦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下终将导致移植肝脏功能丧失,被迫接受再次肝移植。胸腔积液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半肝切除术术中、术后的液体治疗对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癌半肝切除术病例46例,比较术后早期有、无胸腔积液两组间术中、术后前3d液体治疗等变量12项,筛选出影响术后早期发生胸腔积液的一些变量.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变量与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胸腔积液16例(34.78%).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各项变量,发现有统计意义的变量为术中入液量、术中入出量差、术后前3d每天的入液量、术后前3d内至少有1d的液体负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术中入液量>55mL/kg,术中入出量差>50ml/kg,术后第1天入液量>70ml/kg,术后第2天阿及第3天入液量>60ml/kg的组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高;实现术后前3d内至少有1d的液体平衡≤-8ml/kg组患者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低.结论 在其他因素相对恒定的情况下,肝癌半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输液过多,是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术后早期实现适量的液体负平衡,有利于降低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渗出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患者分为恶性组(n=36)和良性组(n=70)。对两组患者胸水ADA、胸水CEA、血清CEA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水ADA、CEA和血清CEA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渗出性胸腔积液ADA、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胸水ADA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胸水CEA和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水ADA、胸水CEA、血清CEA、胸水CEA/血清CEA>1是影响患者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联合指标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异性(86.87%)、灵敏度(89.91%)、AUC(0.895)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渗出性胸腔积液ADA、CEA诊断积液良恶性的准确度均较高,但联合指标的灵敏度、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胸腔积液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了解其发病机理,对预防和治疗胸腔积液有重要意义,我院外科ICU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份共收治肝移植患者14例,其中1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另外4例患者因各种并发症早期死亡,胸腔积液发生率100%,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位心脏移植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道原位心脏移植后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演变的意义。方法:2例患者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定期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的心肌活检。结果:供体心房与受体心房吻合使左右心房呈“腰征”,心房上下径增大,房室瓣返流,返流可逐渐减轻或消失;术后4-5天出现心包积液,180天内消失,积液量与排斥反应有关;左室收缩功能与房室瓣返流程度及心包积液量无关。结论:原位移植心脏心房形态与自然心脏不同,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心脏移植术后心肺的主要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8 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床旁相,心脏远达,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 X线床旁相及远达显示胸腔积液和心胸比率变化;心电图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继发ST-T改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积液,瓣口返流,右心增大及肺动脉高压,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心内膜心肌活检1例呈中度排斥反应.结论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对心脏移植术后的动态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观察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动态变化值。结果原位肝移植患者肝功能术后第1d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到第5d接近正常,而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变化不大。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存在一定规律,AST和ALT是肝功能良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移植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可达8.9%,国内报道为5%左右.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处理及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6例,均发生在移植后2个月内,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出血8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胆道出血4例,死亡4例.出血诱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严重感染、胆瘘,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经皮肝穿胆管引流,肝穿活检等.8例经内科治疗后止血成功,3例介入治疗止血成功,1例开腹手术止血成功.说明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胆道出血次之;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给予合理的治疗,并应根据患者移植前情况给予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胆道内镜微创技术正逐步成为解决原位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目的:分析文献中关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阐述和论证,明确胆道内镜在胆管铸型并发症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Biliary tract, endoscope technique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01/2008-10);以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管铸型,胆道镜为检索词,检索维普咨询数据库(1994/2009-01)、CNKI数据库(1994/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肝移植后胆管损伤导致胆管并发症相关的内容.排除肝移植胆道并发症以外的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0篇进行分析.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死亡原因,由于早期识别困难及处理棘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性ERCP和胆道镜技术,成为解决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color-coded Doppler 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an ultrasound contrast medium would improve the assessment of liver-supplying vessel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Forty-seven patient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rticipated. Examinations were done without and then with the ultrasound contrast medium Levovist. Visualization of the liver-supplying vessels was assessed with a scoring system. RESULTS: Visualiz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was similar without and with contrast medium. Hepatic arteries were visualized in 39 patients without contrast medium and 46 patients with contrast medium. The remaining patient showed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which was confirmed angiographically. With the use of Levovist, the examination took 3.7 min rather than the usual 6.4 min. CONCLUSION: Imaging of hepatic arterie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us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medium.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 early detection of blood flow through the liver after transplantation affects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肝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时,肝细胞被浸润的T淋巴细胞破坏,肝细胞减少,肝功能进行性恶化.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目的:观察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对大鼠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5/2004-05在中国医科大学器官移植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纯系大鼠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24只供体为雄性ACI大鼠(RT1a),24只受体为雄性LEW大鼠(RT1I).方法:大鼠肝移植采用改良的两袖套法进行原位移植.受体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未作处理;受体血经阴茎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阴茎静脉输入供体;非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非受体大鼠(BN大鼠)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主要观察指标:肝移植后观察大鼠生存时间;移植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移植后观察移植肝组织学变化;移植后7 d检测移植肝内树突状细胞数量;移植后3,5,7,14 d检测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肝移植后3,5 d,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血经阴茎静脉输入组、非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及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移植肝汇管区内的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移植肝内检测到大量供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移植后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肝组织切片每平方毫米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可以延长异系肝移植受体大鼠生存时间,促进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月施行的199例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0例(15.08%)发生胆道并发症,分别为胆道狭窄14例,胆漏形成9例,胆泥形成7例。30例患者中,留置T管引流13例,未留置T管引流17例。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造影并联合应用核磁共振胆管成像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以往多应用大鼠建立肝移植模型对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进行基础研究,而灵长类非人类大动物建立肝移植模型能更接近临床肝移植的需求。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选用健康恒河猴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20次,以10只雄性作为受体,10只雌、雄不限为供体,借鉴临床肝移植和各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使用二袖套法加肝动脉重建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与结论:20次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成功率90%,供肝切取时间(17±3)min,供肝修整时间(35±5)min,受体移植时间(133±45)min,受体无肝期(12±4)min,术后24h存活率90%(18/20),72h存活率为80%(16/20),1周存活率50%(10/20),14只分别于术后2周内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最长存活38d,也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所有受体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胆道并发症发生。改进后的恒河猴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是肝移植临床前期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