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离心和离心尿液标本的检测对尿微量清蛋白(mAlb)结果的影响。方法取尿蛋白阴性的门诊尿液标本60例,目测无浑浊,透明。混匀后检测mAlb,同一批尿液标本离心后重新检测mAlb。结果非离心尿液标本的均值为(16.8±19.1)mg/L,离心尿液标本的均值为(16.0±18.8)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P〉0.05)。结论目测透明无浑浊的尿液标本,非离心与离心检测尿mAlb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菌浓集剂羟基磷灰石(HA)对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相关的细菌学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按常规法进行细菌培养、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及"药敏"反应.结果经羟基磷灰石处理过的细菌,其生物学特性与对照组细菌相比,均为正常结果.结论经羟基磷灰石处理后的细菌,其生物学特性不会受到影响,其正确鉴定不会受到干扰,使HA作为细菌浓集剂用于饮料、药品、尿液、胸水等标本的卫生细菌学和临床细菌学检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菌浓集剂羟基磷灰石(HA)对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相关的细菌学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按常规法进行细菌培养、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及“药敏”反应。结果经羟基磷灰石处理过的细菌,其生物学特性与对照组细菌相比,均为正常结果。结论经羟基磷灰石处理后的细菌,其生物学特性不会受到影响,其正确鉴定不会受到干扰,使HA作为细菌浓集剂用于饮料、药品、尿液、胸水等标本的卫生细菌学和临床细菌学检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和eIF4E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喉鳞癌组织标本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Survivin与eIF4E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Survivin在喉鳞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而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19,P〈0.05)。Survivin的表达与喉鳞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χ^2=8.993、7.238,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χ^2=1.134,P〉0.05)。eIF4E在喉鳞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5%和65.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4,P〈0.05),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χ^2=0.054~2.477,P〉0.05)。Survivin和eIF4E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Survivin与eIF4E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有关,但两者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 mg静脉滴注,2次.d-1,时间5~7 d,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250 mg,2次.d-1,时间5~7 d,总疗程10~14 d;对照组使用头孢噻肟钠2~3 g静脉滴注,2次.d-1,时间7~14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8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意义(χ2=0.09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COPD下呼吸道感染与头孢噻肟钠疗效相当,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收集病人骨髓细胞,用24h常规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对照组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0%,AL病人为66.0%,差异有显著性(χ2=5.49,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χ2=4.44,t=7.98、5.60,P〈0.05),但ALL和AN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38,P=0.02,t=8.79、7.58,P〈0.05)。缓解组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χ2=10.26,P=0.02,t=4.43、7.82,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病人异常核型检出组FAK mRNA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检出组(χ2=5.82,t=6.72,P〈0.05)。结论 FAK mRNA在AL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入院病人557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病人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感染性、非感染并发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557例病人中,无营养风险者310例,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有营养风险病人(χ2=41.427,P〈0.01)。存在营养风险病人247例中,营养支持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无营养支持组(χ2=4.864,P〈0.05);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支持组(χ2=6.803,P〈0.05);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354,P〉0.05)。无营养风险病人中,有营养支持病人与无营养支持病人之间总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377、3.259,P〉0.05),而感染性并发症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4.414、6.292,P均〈0.05)。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并未缩短住院时间(t=2.354,P〉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可以使病人受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O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骨肉瘤患者和15例骨软骨瘤患者原发灶标本中ROR2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意义.[结果]①55例骨肉瘤患者标本中39例ROR2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0.91%, 15例骨软骨瘤患者标本有3例ROR2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12.73,P<0.05).②在有肿瘤转移的标本中ROR2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而在无转移者标本中ROR2阳性表达率为61.9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5.26,P<0.05).③ROR2在骨肉瘤Enneking分期Ⅰ期表达阳性率为22.22%(2/9),Ⅱ期表达阳性率为72.73%(24/33),Ⅲ期表达阳性率为100.00%(13/13).Ⅰ期与Ⅱ期间差异有显著性(χ^2 =5.65,P<0.05),Ⅰ期与Ⅲ期间差异有显著性(χ^2 =11.46,P<0.05),而Ⅱ期与Ⅲ期间差异无显著性(χ^2=2.84,P〉0.05).[结论]ROR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有较强表达并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根管充填糊剂抗菌作用有限,仃仵组织刺激性强、成形困难、根管封闭性较差及易降解等缺点。目的:比较不同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根充糊刺对感染根臀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建立体外根管粪肠球菌、白色念球荫感染模型,评价pH8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pH9纳米羟幕磷扶“糊剂、pH10纳米黔基磷灰钉糊刑存离体牙根管内的抗菌作用,并以氧化锌丁香油做对照。结果与结论:所有根充糊剂均其有抑荫作用。各pH值纳米砼基磷灰石糊剂对粪肠球菌抑制作用实验组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组(P〈0.05),不同pH值纳米羟慕磷灰石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白色念珠芮抑制作用各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组不及氧化锌丁香油组(P〈0.05),各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组间比较,pH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pH9纳米羟堆磷灰秆组〉pH8纳米羟基磷灰石组(P〈0.05)。结果表明,感染根管模型中,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对粪肠球菌的抑制作用好于氧化锌丁香油(P〈0.05),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不及氧化锌丁香油(P〈0.05)。pH=10纳米胫基磷灰石复合根充糊剂的抑菌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前、后段尿沉渣的检测结果。方法:对300例门诊就诊患者留取前、后段尿,用UF-100尿沉渣流式细胞仪同时检测,阳性标本人工显微镜镜检复核,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女性患者尿RBC(红细胞)、WBC(白细胞)、BACT(细菌)、EC(上皮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CAST(管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且就诊者无明显相应临床症状。结论:女性患者尿沉渣检测结果的明显差异与女性白带等污染有关。尿液标本如何留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科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UF-5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健康成人尿液中细菌计数的参考范围。方法用UF-5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健康成年人(男、女各150例)新鲜非离心尿液标本,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健康成人尿液中细菌计数的参考范围。结果女性尿液中细菌计数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的尿液中细菌计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60岁和18~60岁的女性尿液中细菌计数参考范围分别是190.91~334.96、0.00~2 476.12/μL。60岁和18~60岁的男性尿液中细菌计数参考范围分别是51.49~83.68、0.00~1 759.76/μL。结论各实验室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健康人群尿液细菌计数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及尿促卵泡刺激素(u-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超促排卵17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r-FSH 69个周期,u-FSH 104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药物费用、应用天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水平,以及≥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胚数、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等。结果 r-FSH组Gn用量显著少于u-FSH组(t=-4.017,P〈0.001),r-FSH组Gn费用明显高于u-FSH组(t=9.282,P〈0.001),但Gn应用天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0.920,P〉0.05)。两组注射HCG日E2、LH及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t=-0.539~0.938,P〉0.05);两组注射HCG日≥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胚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255~1.778,P〉0.05),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亦均无显著意义(χ2=0.138~3.142,P〉0.05)。结论 r-FSH与u-FSH用于IVF-ET临床治疗结局无差异,u-FSH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和P27在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蛋白和P27蛋白在7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18例正常宫颈(正常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与CIN组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3.68、13.35,P〈0.01);宫颈癌组与CI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颈癌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CIN组和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2^χ=32.60、26.83,P〈0.01);而正常组和C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D1和P27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22~8.48,P〈0.05)。宫颈癌组织中CyclinD1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45,P〈0.01)。结论 CyclinD1高表达及P27蛋白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随机分成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天分别予小剂量(10mg/kg)和常规剂量(30mg/kg)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10d为一疗程,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医技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发热消退时间(t=1.0642,P〉0.05)、咳嗽缓解时间(t=0.8451,P〉0.05)、哕音消失时间(t=0.6721,P〉0.05)、血白细胞恢复时间(t=0.8723,P〉0.05)及治疗10d后X线胸片阴影消散率(χ2=2.085,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局部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P〉0.05),但恶心(χ2=33.38,P〈0.05)、呕吐(χ2=52.23,P〈0.05)、食欲缺乏(χ2=54.37,P〈0.05)等胃肠道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复查丙氨酸转氨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及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IGF-1R的表达。结果 IGF-1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60.8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0.004,P〉0.05);过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23.91%,差异有显著性(χ^2=4.147,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阳性表达及过度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χ^=25.434、4.328,P〉0.05),而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7.163,P〈0.05)。IGF-1R在两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和60.87%,差异无显著性(χ^2=.511,P〉0.05);过度表达率分别为0和36.96%,差异有显著性(χ^2=.117,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及过度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χ^2=.550、4.369,P〉0.05),而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内膜癌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59、8.584,P〈0.05)。结论 IGF-1I、GF-1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预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特异性莫洛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分别检测70例胃癌、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1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Bmi-1和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Bmi-1和hTER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78.6%,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20.0%、15.0%),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7.14~27.44,P〈0.01)。胃癌组织中Bmi-1和hTERT蛋白阳性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375~26.480,P〈0.05),而与病人的性别、Borrmann分型及分化程度等无关(χ2=0.047~1.052,P〉0.05)。胃癌组织中Bmi-1和hTERT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26,P〈0.01)。结论 Bmi-1、hTER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胃癌及判断转移、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4h尿液成石的危险因素,探索测定尿液标本的保存。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48例结石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即时尿液检测,检测尿钙、尿磷、尿草酸、枸橼酸等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另外,对剩余尿液,分别加入碳酸氢钠、甲苯、盐酸、麝香草酚或不添加任何成分,搁置24h后进行危险因素检测。结果加入碳酸氢钠后在尿钙、尿磷、尿草酸和枸橼酸等危险因素,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甲苯后在尿钙、尿磷两个危险因素显示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盐酸后在枸橼酸方面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钙、尿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麝香草酚后在尿草酸方面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添加任何成分的尿液在尿液方面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草酚、盐酸可以有效保存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球菌属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溯性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 ~2018 年12 月医院临床患者送检样本检出的肠球菌223 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监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 5 年来,223 株肠球菌多分布于泌尿外科、ICU,胃肠烧伤科、肾脏科等;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体液、血 液;其中分离出粪肠球菌123 株、屎肠球菌90 株、鸡肠球菌4 株、鸟肠球菌 3 株、坚韧球菌2 株和恶臭肠球菌1 株, 分离株主要为粪肠球菌占55.16%、屎肠球菌占40.36%;223 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屎肠球菌均高于粪肠球菌 (χ2=9.184~93.217,P <0.05), 而对四环素耐药率屎肠球菌低于粪肠球菌(χ2=23.207,P <0.05);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氨苄西林尿肠球菌耐药 率(81.1%)与粪肠球菌耐药率(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17,P <0.05),两者耐药性呈多重耐药,耐药 率逐年上升。结论 院内感染的肠球菌属主要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其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呈多重耐药,但对利奈 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临床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妇科宫颈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不同基因型感染的致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各种宫颈标本,对可疑宫颈病变者(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再采用基因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TCT共筛查出各种宫颈病变标本460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45例,CINⅢ47例)和宫颈癌35例。460例受检者治疗前宫颈HPV感染者211例,感染率为45.87%。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7.06%、77.87%和97.14%,慢性宫颈炎和CIN、宫颈癌标本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6,P〈0.01);而CINⅠ、Ⅱ、Ⅲ组间HP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宫颈病变标本中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52、58、68、18、39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HPV-D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显著性(t=5.581、7.653,P〈0.05);宫颈癌的HPV-DNA含量也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t=6.624,P〈0.05);CINⅠ~Ⅲ的HPV-DNA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991,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对经阴道细胞学筛查异常和高危妇女进一步检测HPV-DNA,对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CD13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3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84例肝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肝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84例HCC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CD133表达与肝细胞癌血清AFP水平(χ2=4.02)、TNM分期(χ2=4.69)、病理分级(χ2=5.48)、门静脉癌栓(χ2=5.27)及肝硬化(χ2=6.04)具显著相关性(P〈0.01),而CD133表达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有无肿瘤包膜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133的过表达是反应HCC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对HCC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