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导磁共振成像观察颈部旋转时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颈部旋转时对椎动脉的血流影响,以及和眩晕的关系。方法 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对19例颈性眩晕患,在颈中立位、左、右旋45。位动态下分别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观察椎动脉走形,并测量管径及血流像素值。结果 在头颈部旋转时,同侧椎动脉成曲迂、变宽,血流像素值增加,对侧椎动脉成拉长、变细,血流像素值减少。结论 MRA动态观察可以对椎动脉血流进行有效的观察,在颈部旋转时,也可引起椎动脉的血流同时下降,从而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眩晕。  相似文献   

2.
颈后伸对椎动脉流速影响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探讨颈部推拿手法在极度后伸时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椎动脉滴注实验,观察颈极度后伸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并在活体上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验证。结果;颈极度后伸时,双侧椎动脉滴数均明显减少。在极底后伸位上的旋转,可使部分对侧椎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所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或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颈椎牵引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探讨不同角度颈椎牵引对颈性眩晕的影响,我们对60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4例颈性眩晕患者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片,部分患者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和/或颈椎MRI椎动脉造影。结果本组患者的影像学异常主要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椎两侧块宽度不等或/和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侧块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不平行等;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颈椎MRI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对椎动脉的影响;寰椎后弓以上旋转和侧移的椎动脉商径变小。结论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发病机制是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患者颈椎退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是常见临床病症,指椎动脉(VA)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病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应用MRI研究颈椎退变性因素对颈性眩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背景眩晕患者中椎动脉狭窄性眩晕占相当比例,其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用转颈、屈颈、头后仰法试验,简单的检查做到对椎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初诊,再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目的评估转颈屈颈及仰头试验与TCD和MRA检查对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诊断价值.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4-02/04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眩晕的患者41例,排除非椎动脉狭窄的其他病因所致的眩晕.方法用转颈、屈颈及头后仰法诱发出眩晕症状的41例患者,然后用TCD和MRA分别进行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41例患者三项检查结果.结果41例患者经转颈试验屈颈和头后仰诱发眩晕症状,其中左右转颈出现眩晕者32例,检出率为78%,屈颈和头后仰出现眩晕者25例,检出率为61%.TCD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在0.5~2.0 mm者30例,检出率为73%.MRA检查发现血管内径双侧椎动脉不对称,相差在0.5~2.6mm者39例,其余2例患者双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5%.结论转颈、屈颈和头向后仰试验,对诱发患者出现眩晕症状,是否为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进行确诊,TCD检查对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较高,MRA检查确定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背景:眩晕患中椎动脉狭窄性眩晕占相当比例,其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用转颈、屈颈、头后仰法试验,简单的检查做到对椎动脉狭窄患临床初诊,再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目的:评估转颈屈颈及仰头试验与TCD和MRA检查对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诊断价值。设计:以患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4—02/04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眩晕的患41例,排除非椎动脉狭窄的其他病因所致的眩晕。方法:用转颈、屈颈及头后仰法诱发出眩晕症状的41例患,然后用TCD和MRA分别进行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41例患三项检查结果。结果:41例患经转颈试验屈颈和头后仰诱发眩晕症状,其中左右转颈出现眩晕32例,检出率为78%,屈颈和头后仰出现眩晕25例,检出率为61%。TCD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在0.5~2.0mm30例,检出率为73%。MRA检查发现血管内径双侧椎动脉不对称,相差在0.5~2.6mm39例,其余2例患双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5%。结论:转颈、屈颈和头向后仰试验,对诱发患出现眩晕症状,是否为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进行确诊,TCD检查对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较高,MRA检查确定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针药并用治疗本病1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患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万春  王卫军  俞子彬 《临床荟萃》2005,20(15):866-867
颈性眩晕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动脉颈外段血流受影响所产生的眩晕。常见的原因有颈椎病、颈或周围纤维带压迫椎动脉;椎动脉畸形、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等。我们从1998~2004年诊断颈性眩晕患者50例。笔者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特点及相关因素作一粗浅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影响 ,导致其血流障碍引起眩晕综合征 ,该症又称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及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等。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常反复发作 ,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很多 ,我科自 1999年~ 2 0 0 2年间对 48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配合扩管药物治疗 ,并与单纯扩管药物治疗对比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共选取 48例颈性眩晕患者 ,均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1]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探讨颈部疼痛和交感神经反应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3-05/2004-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发生眩晕时间超过1d为持续性眩晕47例,发生眩晕时间在1d之内为短暂性眩晕34例,晕厥(眩晕时发生晕倒)19例。根据主诉和临床表现记录颈部疼痛特点及与颈性眩晕的关系;观察椎动脉供血情况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情况采用拍摄颈椎正侧、双斜及过屈过伸位X射线片及进行颈椎MRI检查的方法。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颈部疼痛的特点:100例患者均有颈部疼痛,部分合并有枕、肩、胸背部或上肢疼痛。②颈椎疼痛与颈性眩晕的关系:49例患者先有颈部疼痛加剧,继而颈部僵硬后再发生眩晕,27例在颈部活动旋转和屈伸时诱发眩晕,1例在仰头劳作1周后诱发眩晕,1例在头部由前下向后上伸颈时诱发短暂性眩晕,22例无明显诱因,但发病前有一侧或两侧颈部明显的紧张性条索。③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有椎动脉供血不足、狭窄、迂曲、粥样斑块形成以及入孔异常75例;椎动脉供血正常25例。④X射线片检查结果:均显示单间隙或多间隙颈椎骨质增生。⑤MRI检查结果:64例患者行颈椎MRI检查,均显示单个或多个椎间盘突出。结论:在颈部疼痛、交感神经和颈性眩晕之间有一个反射弧的存在。颈部疼痛可通过感觉与交感神经节之间的纤维联系,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可使椎动脉发生短暂或持续的收缩,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MRA在眩晕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眩晕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患者进行椎动脉MRA检查,并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椎动脉MRA显示正常者14例,显示异常者38例,其中管腔闭塞3例、管腔狭小13例、局限性狭窄15例,延长迂曲或折角形成7例。此外,在17例进一步行椎动脉DSA的患者中,椎动脉DSA与MRA完全吻合者为12例,完全吻合率为70.59%。结论椎动脉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客观,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椎动脉闭塞后血管重建术后改善小脑血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用23只成年杂种犬经颈部阻断两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制成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模型,随后实施同侧椎动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术重建椎动脉。以氢清除法测定术后近、远期局部小脑血流量;超声多普勒测定椎动脉血流速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及磁共振SA(M)观察吻合口及小脑结构。RI结果:术后近期局部小脑组织血流量达212.5±77.9)/((μLg·min),较阻断术后增加25%,达阻断术前的81%;椎动脉内血流的最高、最低流速分别为(5.49±2.36),(3.47±0.77)cm/s,均有提高,后者提高显著。3个月后,局部小脑血流量为(253.3±72.2)μL(·/gmin),进一步提高15.8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吻合口通畅,颈部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后脑磁共振扫描未见梗死性病变;实验犬均正常存活。结论:椎动脉重建术对恢复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后脑供血,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亦随时间的延长成正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颈部疼痛及颈性眩晕与交感神经反射弧的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探讨颈部疼痛和交感神经反应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3-05/2004-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发生眩晕时问超过1d为持续性眩晕47例,发生眩晕时间在1d之内为短暂性眩晕34例,晕厥(眩晕时发生晕倒)19例。根据主诉和临床表现记录颈部疼痛特点及与颈性眩晕的关系;观察椎动脉供血情况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情况采用拍摄颈椎正侧、双斜及过屈过伸位X射线片及进行颈椎MRI检查的方法。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颈部疼痛的特点:100例患者均有颈部疼痛,部分合并有枕、肩、胸背部或上肢疼痛。②颈椎疼痛与颈性眩晕的关系:49例患者先有颈部疼痛加剧,继而颈部僵硬后再发生眩晕,27例在颈部活动旋转和屈伸时诱发眩晕,1例在仰头劳作1周后诱发眩晕,1例在头部由前下向后上伸颈时诱发短暂性眩晕,22例无明显诱因,但发病前有一侧或两侧颈部明显的紧张性条索。③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有椎动脉供血不足、狭窄、迂曲、粥样斑块形成以及入孔异常75例;椎动脉供血正常25例。④X射线片检查结果:均显示单间隙或多间隙颈椎骨质增生。⑤MRI检查结果:64例患者行颈椎MRI检查,均显示单个或多个椎间盘突出。结论:在颈部疼痛、交感神经和颈性眩晕之间有一个反射弧的存在。颈部疼痛可通过感觉与交感神经节之间的纤维联系,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可使椎动脉发生短暂或持续的收缩,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分型,寻找各型血流动力学差异的依据。方法:2003-11/2004-07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住院患者91例,采用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所有患者进行血压、眼底镜、血脂、血糖、血流变学、颈椎X射线、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颈性眩晕血流动力学可分为4型:高流型(27%)、正流型(22%)、低流型(48%)、血流信号消失型(2%)。高流型存在的依据为较严重的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椎间失稳、寰椎椎动脉沟环、局部横突孔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等;正流型示颈椎及椎基底动脉轻度异常;低流型存在的依据为椎基底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黏血症、颈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血流信号消失型与椎动脉缺如或闭塞有关。结论:颈性眩晕血流动力学TCD分型,有利于理解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推测病因及指导临床治疗实践,但尚应结合眼底镜检查、血黏度、血脂及影像学结果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经颅多普勒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eranial Doppler,TCD)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分型,寻找各型血流动力学差异的依据。方法:2003-11,/2004-07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住院患者91例,采用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所有患者进行血压、眼底镜、血脂、血糖、血流变学、颈椎X射线、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颈性眩晕血流动力学可分为4型:高流型(27%)、正流型(22%)、低流型(48%)、血流信号消失型(2%)。高流型存在的依据为较严重的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椎间失稳、寰椎椎动脉沟环、局部横突孔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等;正流型示颈椎及椎基底动脉轻度异常;低流型存在的依据为椎基底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黏血症、颈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血流信号消失型与椎动脉缺如或闭塞有关。结论:颈性眩晕血流动力学TCD分型,有利于理解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推测病因及指导临床治疗实践,但尚应结合眼底镜检查、血黏度、血脂及影像学结果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刀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颈性眩晕[1]是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眩晕,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为突发性、一过性发作,即大多数病人当头颈部旋转至某方位时出现眩晕症状,恢复原位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多为持续性眩晕,在病人低头、仰头、旋转甚至大声讲话时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分析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位、张口位X线片,颈椎横断CT扫描及双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影像。结果 46例患者中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5例,横突孔狭窄、变形7例,钩椎关节增生28例,椎间隙狭窄并椎间盘膨或突出11例,生理曲度异常36例,颈椎失稳18例,颈椎侧弯或旋转移位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4例,内径异常11例,血流速度减慢37例。结论 X线平片、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3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较全面地反映出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术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P〈0.05),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下降均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速均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分析青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79例青年VB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颈胸X片、头颅CT或MRI及颈部血管多普勒检查加以分析。结果:青年人VBI以眩晕、行走不稳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多与体位变化有关。以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比率较高。结论:引起青年人VBI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颈椎病骨质增生骨赘及关节肥大压迫椎动脉,或反射性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或体位改变旋转时对椎动脉的牵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