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507株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现状。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2000年4月-2001年3月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分离507株细菌对2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88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为75.4%和80%,耐甲氧西林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未发现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糖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低于20%,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症状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呈高度敏感,耐药率均在10%以下,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培高度敏感,耐药率仅10%。结论:了解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利于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不动杆菌属耐药现状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度,协同法过筛试验检测金属B内酰胺酶(MBL)。结果2000-2004年分离的2829株不动杆菌属的主要来源为痰。抗菌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一舒巴坦,ICU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ICU患者和门诊患者(P〉0.05)。除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氨曲南外,非ICU患者和门诊患者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分别在40%和20%以下。15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以往作用较好的药物的耐药率增高更为显著。从我院2004年1—9月分离的3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细菌产MBL。结论门诊患者、非ICU患者、ICU患者所分离的不动杆菌耐药率间存在差别,对临床经验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产MBL可能是湖北地区不动杆菌属耐亚胺培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珠海迪尔体外细菌检测专用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院内3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来源于痰液(82.98%~88.76%)。2015年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7%~41.4%)低于2014年分离的9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4%~47.9%) ,而高于2013年分离的8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2%~18.0%)。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总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5.1%、10.3%、15.4%;对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总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4.4%、31.2%、31.2%、29.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文献报道。加强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可预防和减少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2003—2005年与2000-200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3-2005年间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160/604),2000-2002年间耐药率为34.4%(175/508,与2003-2005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痰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2003-2005年与2000-2002年均占较大比例,分别为75.0%(120/160)和69.1%(121/175),其次为尿液(分别为6.9%和11.4%)和伤口分泌物(5.0%和4.0%)。2003—2005年与2000-200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8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均耐药。但2003-2005年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2000-2002年显著下降(P〈0.01)。结论碳青霉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2003—2005年较2000-2002年下降,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下降,进一步提醒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05-2009年德州地区三级医院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儿科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NET4—5软件对2436株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州地区儿童组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低于成人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呈上升趋势;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2.9%~96.9%: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0%;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40.9%-65.9%);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5.0%-20.0%)。结论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茼的产生与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总被引:109,自引:9,他引:109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联合国内8所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irby-Bauer法)和判断标准(CLSI/NCCLS2005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临床分离2277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6.9%,革兰阳性菌占33.1%。84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株约占61%,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8.4%。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69%(52%~93%)和82%(74%~95%)。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1.4%和81.9%。上海地区发现3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其中2株属VanA型耐药,1株为VanB型耐药。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38.9%(20%~57%)、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为39.1%(13%~70%)。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高度敏感,耐药率0%~3%。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上述两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30%,某些医院中出现了多重耐药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细菌耐药性各具特点,不同医院的同一菌种对同一药物的耐药率亦有很大差异。结论各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本单位合理选用抗菌药最具参考价值。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方案,同一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和控制细菌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安化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出的2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细菌鉴定由检验科完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2标准判定。结果2012~2014年共分离细菌280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06株,2012~2014年该菌分别占比6.71%、6.82%、8.19%,呈逐年上升趋势。标本主要分离自痰液(78.16%),其次为尿液(7.28%)、肺泡灌洗液(6.80%)、伤口分泌物(3.40%)、血液(2.91%)。其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40.29%)和神经外科(22.82%)。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检测结果显示耐药性普遍较高,其中3年耐药率升高最显著的药物依次为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的3年耐药率均低于3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阻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在医院内定植和交叉传播。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6~2008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年来共分离出20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呼吸内科(28.4%)、老年病区(26.3%)、重症监护病房(19.2%),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只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小于3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临床上可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6-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的分布,动态观察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06~2008年本院17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状况。结果本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痰标本检出率最高(86.0%)。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耐药性,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少数药物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高达60%以上。结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因此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规范的连续的耐药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共分离出病原菌9 818株;革兰阴性菌占67.3%,革兰阳性菌占32.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克雷伯菌(KPN)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产ESBLs ECO和KPN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是多黏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的是多黏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结论 病原菌对常用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细菌耐药性持续增加.加强本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是每位医务人员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I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新生儿科且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的5486份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998株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结果998例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31株(23.1%),大肠埃希菌212株(21.2%),金黄色葡萄球菌194株(19.4%),阴沟肠杆菌84株(8.4%)。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但与酶抑制剂联用可以降低其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达78.4%;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6.7%和46.5%);有7株(3.0%)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1.2%)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3株(13.6%)肺炎克雷伯菌、1株(0.7%)大肠埃希菌和1株(2.5%)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耐药。9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较低(11.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口杆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及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阳性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CLSI 2013标准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IBM SPSS 20.0进行耐药率的比较。结果 503株非重复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7.8%,革兰阴性菌占36.0%,真菌占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分离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2.3%和71.7%。分离自ICU患者的CNS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ICU患者分离株(P〈0.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低。结论血培养阳性分离菌分布广泛,不同病原菌间耐药性亦不相同。应加强对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 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1 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和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和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和49.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医院中的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中的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院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谱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G-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呼吸内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离到的G-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共分离G-菌612株,占63.1%(612/970).G-菌分离率总的趋势逐年增多,其中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离273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离339株,G-菌分离率由前三年的28.1%上升到后三年的35.0%.而且分离的菌谱也有所不同,前三年分离率居前五位的G-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3.5%)、肺炎克雷伯菌(13.0%)、不动杆菌(12.2%)、大肠埃希菌(11.7%)、阴沟肠杆菌(4.8%);后三年分离率居前五位的G-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5.6%)、大肠埃希菌(13.5%)、不动杆菌(12.7%)、肺炎克雷伯菌(11.9%)、阴沟肠杆菌(4.3%).所有的G-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多数头孢三代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主要有亚胺培南,舒普深,哌拉西林舒巴坦.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下呼吸道G-菌的敏感性在93%以上,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30%),与其他地区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结论 下呼吸道G-菌感染的耐药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采取合理的方法降低耐药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武汉同济医院近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分析该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细菌耐药监测资料,根据CLSI 2009年判读标准判定耐药性。结果 11年内共分离31 86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2%,革兰阳性球菌占34.1%。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连续11年最高。2003年之后,不动杆菌属比率明显增加,2009年已占第2位。多重耐药细菌的比率逐年增加。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的比率由4.9%增长为30.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比率在50.6%~64.4%。11年共分离到对万古霉素和(或)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2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由29.6%增长为78.3%,克雷伯菌属由35.9%增长至51.1%,首次分离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增长迅速(14.0%~72.7%),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占20.9%~34.1%。结论临床分离菌的菌种不断发生变化,鲍曼不动杆菌不断增多。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多重耐药细菌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西安市长安区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明确本地区的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微孔板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标准判断耐药、中介、敏感.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2年多来本院就诊的疑似感染的所有患者进行培养并分离的1 260株细菌.结果 检测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别是47.7%、72%.革兰阳性球菌占40%、革兰阴性杆菌占60%.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8.1%、44.7%.对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ESBLs产生菌耐药率最低的药物分别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比较低,分别是21.4%、26.5%、25.1%.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9%、1.8%、5.2%.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4.8%)和鲍曼不动杆菌(2.1%)的泛耐菌株.奎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阴兰阴性杆菌均有很强的广谱抗菌作用.结论 本地区肠杆菌和肺炎雷克菌的菌ESBLS检出率高,非发酵菌分离率上升,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出现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加强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424株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球菌属临床分离情况与耐药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东莞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07--2009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这3年间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在各标本、科室中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结果2007--2009年临床分离出肠球菌属细菌424株,其中粪肠球菌338株,占79.7%,屎肠球菌75株,占17.7%,鸟肠球菌11株,占2.6%;肠球菌属在各标本中的分布以尿液为主,占50.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4.4%)、血液(12.5%)。3年来肠球菌属的菌种和耐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粪肠球菌所占比率每年保持在80%左右,屎肠球菌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13.9%上升至2009年的20.9%,而鸟肠球菌则逐年下降,从4.7%降至0.6%。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9.4%~85.7%和84.1%~87.4%,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以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对呋喃妥因、高浓度的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接近或超过50%。2007年发现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肠球菌属耐药性较为严重,不同菌种耐药性有所差异。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分析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1年度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我省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收集、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及时将数据上报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依据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软件(5.5版本),对2011年1~12月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收集细菌100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57株,占76.4%;革兰阳性菌2365株,占23.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1.7%;其次为肠球菌,占18.9%;链球菌占9%,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前五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4.4%、肺炎克雷伯菌占19.2%、铜绿假单胞菌占12.8%、鲍曼不动杆菌占11.2%、阴沟肠杆菌占6.5%。结论川南地区与全省情况一致,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怀疑感染病人在抗生素使用前,尽量留取相应标本做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2001—2005年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5年呼吸科病房送检的所有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每例患者只收集第1株分离菌。结果共收集分离菌87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葡萄中MRSA达72.4%,5年中呈增加趋势;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5%~66.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2.2%~27.3%;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产ESBL大肠埃希菌株的分离率为33.3%~38.9%,肺炎克雷伯菌为14.3%~19.2%;2005年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在70%以上的药物依次为头孢他啶87%、阿米卡星82.6%、头孢哌酮-舒巴坦78.3%、亚胺培南73.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3.9%和头孢吡肟71.4%。结论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符合国内细菌耐药性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患者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用药史等因素有关,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平谷地区临床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特点。方法对临床可疑BSI患者进行血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本研究血培养阳性453例(12.84%),同一患者重复菌株28例,其中有基础疾病397例,无基础疾病28例。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81株(62.03%),革兰阳性菌172株(37.97%)。检出率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6.49%)、人葡萄球菌(8.39%)、鲍曼不动杆菌(8.17%)、表皮葡萄球菌(7.28%)、阴沟肠杆菌(4.86%)。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全部耐药,对头孢呋辛耐药率为55.56%;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检测氨苄西林为84.17%,复方新诺明71.67%,头孢呋辛5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全部敏感,对米诺环素、替加还素耐药率均为5.40%;铜绿假单胞菌对羧苄西林耐药率13.64%。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粪肠球菌为14.29%、71.43%,人葡萄球菌为84.21%、84.21%,表皮葡萄球菌为87.88%、78.7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7.14%、35.71%。结论临床BSI以有基础疾病者为主,革兰阴性菌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本地区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以减少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