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储血式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吉康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26-927
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之一,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已成为输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异体输血存在传播疾病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为了防止和减少疾病传播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自体输血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自体输血是当患者需要输血时,输入患者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异体输血可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等多种经血传播的疾病以后,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反应等优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激发了人们对自体输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的广泛应用,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已成为输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异体输血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并可能伴随各种不良反应,所以自体输血代替异体输血成为当前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输血方案。特别是术前贮血可使许多手术患者得以安全的临床治疗。同时又可以确保稀有血型患者的血源。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术前自身输血的应用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血液的输注虽抢救了患者的生命,但也存在着传播疾病的危险,仍可能引起血源性传染疾病和医疗纠纷。因此,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尽量避免因血液传播性疾病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学五项检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2004年至2008年本院各科住院的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本共计3 180例,均由临床科室抽取静脉血送至我  相似文献   

5.
异体输血有传播疾病、引起不良输血反应和人为差错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的风险。基层医院应该通过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输血行为;加强技术培训,改善输血技术,提高输血风险及其防范意识;操作制度化、规范化,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杜绝输血差错事故等来规避输血风险。1基层医院常见输血风险1.1临床用血不科学、不合理。1.1.1滥用血液[1]。部分临床医生没掌握输血适应证,没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普法工作的广泛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医疗输血传播输血相关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纠纷索赔的案例也报导过多起。为了确保安全输血,避免输血纠纷的发生,血站、输血科(库)应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输血在防治疾病和抢救方面都存在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临床治疗中也存在显著地治疗作用。然而,在实际输血过程中也会因为血液而肆意传播传染性疾病,因此,在患者输血前一定要对血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目前对于预防输血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措施是在临床上由医师对献血者进行检查、筛选。本篇文章将针对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减少同种异体输血的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输血的安全问题,长期以来是人们所关注的.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艾滋病的发现使公众更加关心输血的安全问题.在1985年最初开始了献血者的HIV抗体的常规检测,极大地减少了输血传播艾滋病的威胁[1],然而输血潜在的危险仍然存在.输血后引起丙型肝炎的事件,又增加了公众对输血的不信任.每种新的输血传播的疾病,比如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只要新闻媒介稍有报道,都可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这迫使人们重新评价同种异体输血技术,并开始寻求一些避免同种异体输血的更科学、更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法,现在发展起来的替代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输血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输血感染疾病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为此,需要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以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减少纠纷。现将本院2年来收治的5832例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池州市246例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法律规定的举证倒置,“医疗纠纷”已成为医学界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输血是治疗疾病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一种传播病毒性传染病的途径。为提高输血安全,尽量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池州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6月开展患者输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输血技术也已进人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这也是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成分输血能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以及减少疾病的传播等,这已被临床输血工作者广泛的接受和认识,本文就我市成分输血十年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输血是临床各科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外伤性失血,器官移植,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等的治疗和抢救,但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输血疗法也无例外,其存在着经输血传播相关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输血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输血感染疾病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为此,需要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以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减少纠纷。现将本院2年来收治的5832例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预贮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血是临床上最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随着其技术的广泛应用,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成为输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异体输血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和伴随多种输血不良反应,所以为了防止和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以自体血回输代替异体输血成为当前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输血方案,笔者对60名择期手术的患者,某些稀有血型的患者,具有免疫性抗原抗体的患者,采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手术中回输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严格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强化输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保临床输血科学、安全.方法 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传播疾病.结果 全面采用成分输血,鼓励自身输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结论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科学化、合理化用血,使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确保受血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输血前和手术前三项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减少输血传播,有关部门采取了成份输血、无偿献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机率;但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问题,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仍是不可避免的。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多样,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已被感染,需要获得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的资料进行区别。因此了解患者在手术前和输血前的状况,对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1008名受血患者输血前血液5项标志检测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日益为广大医患所重视,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多.为了明晰血源性疾病存在的严重程度,明确血源性疾病的病因,划清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笔者对本院输血患者进行血源性疾病指标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世纪80年代起,艾滋病和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经血传播问题,使自体输血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异体输血的重要替代手段[1,2]。但随着血源安全措施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经异体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已显著下降,而自体输血在实施过程中则需增加额外的费用支出,并存在潜在的细菌污染等风险,这使得最近10余年来对于自体输血临床应  相似文献   

19.
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但随之而来的经血传播疾病也应引起广大医患双方的重视。为了判断或分析血源性疾病的病因,划清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本院输血科自1998年开始对住院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本进行五项指标的常规检测,现将11374例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输血除自体输血外,异体输血均存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为有效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国家采取无偿献血政策,筛选健康的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倡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要求采供血机构对血液制品在采集后至发放前和医疗机构对患者在实施输血治疗前,须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血清标志物检测[1],以极大程度降低临床经输血传播感染疾病的风险,有效避免经输血感染病毒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